|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6-5-18 08:52: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51號兵站 发表于 2016-5-18 08:33
( I4 b% L* G3 r/ C! V; N* X郭宗霞的兒子不知道他妈妈的密码,信息发出已无法收到。我在电话中转达了6312班同窗为老同学制作了花篮 ...
* ]* v/ i% q  Q' G  n9 l
郭宗霞的空间截图。
image.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6-5-18 19: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51號兵站 发表于 2016-5-18 08:33
& u/ X  q3 f6 ^& q郭宗霞的兒子不知道他妈妈的密码,信息发出已无法收到。我在电话中转达了6312班同窗为老同学制作了花篮 ...

, ?; ]$ a- z) @谢谢《51号兵站》老同学为我们转达了6312班制作的花篮和挽联,衷心的感谢!

点评

您太客气了。不能辜负老同学朱浩勋的嘱托且郭宗霞是离开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后和我共事三十多年的老同事了。  发表于 2016-5-18 20:27
发表于 2016-5-18 22: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帖子还在,人却走了,愿郭宗霞同学一路走好。
. p0 `5 E$ _: }" U+ V, n, M* n. n
发表于 2016-5-18 23: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贵校的郭宗霞老姐姐在论坛里有过交流,对她的去世表示深切的哀悼!
发表于 2016-5-19 12: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6-5-19 12:37 编辑
. F0 B! @$ \$ x. r6 ]) Q" F' W/ l7 C) m
      下面是校友联谊会秘书长在不知郭宗霞同学的先生王令昌已经仙逝的情况下发给他的慰问短信全文:' y: V# ~9 v8 x' S1 v
      令昌兄节哀顺变:惊悉我们的校友郭宗霞不幸逝世,我们大家表示沉痛地哀悼!对你及其家人表示深切地慰问!宗霞校友的逝世是我们失去了一位好伙伴、好校友。宗霞校友安息吧!        A3 d) H' q! k9 l2 h% N6 E& g$ i9 j* h
      当年分到山东的校友薛世斌、韩宝柱、卢桂玉、王存信、崔建纯、马万里、程明义、郝荣英、韩桂霞、常淑英、张茹、张治安、周淑英、吴凤娟、芮玉萍、陈光志、徐天晴、宋宗林、甘晓东、黎培文、王淑兰、佟静新、常林妹、徐荣陞、马维仁、王祖荫、巩振华、崔文会、孙一平、张木兰、李凤英、王利民、钱兴福、胡启明、韩恩孝、王焕田、王秋敏、李基宽、李瑞平、万家燕、王振祥敬挽。7 X0 ~3 k( p+ m; @4 K* J
) o: O; p; ~2 G& v+ T) O0 b7 S

' I$ `6 ]3 H5 e/ L

点评

细心地照顾多病的丈夫,丈夫离世对她是深切的痛。但是郭宗霞把这一切深埋在心中,在网上没有丝毫流露,这是一个多么坚韧的人啊。终能理解她为什么那么倔强,为什么能乐观地面对生活,因为她内心   发表于 2016-5-19 22:43
发表于 2016-5-19 12: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本帖最后由 51號兵站 于 2016-5-19 12:47 编辑 ; X( l, ?- m* B2 N$ j
" q2 X# y) Q" {% q7 D
郭宗霞的先生在她走之前一个月左右已仙逝。; z! }. p4 X. U" r

" Q5 g& a; j6 ~$ A/ G7 k7 E% r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 `( G% N, L$ q  r- R
发表于 2016-5-19 22: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 b% o, f% z. z
   常年细心地照顾多病的丈夫,亲人的离世对她来说,无疑是个深切的痛。但是郭宗霞把这一切深埋在自己的心中,在网上没有丝毫的流露,直到她去世之后我们才知道曾经发生过什么。这是一个多么坚韧的人啊。终能理解她为什么那么倔强,为什么能那麽乐观地面对生活,因为她表面柔弱,而内心却足够强大  。
发表于 2016-5-20 06: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春江花月夜 发表于 2016-5-19 22:55& L* p5 s& y/ m: A
常年细心地照顾多病的丈夫,亲人的离世对她来说,无疑是个深切的痛。但是郭宗霞把这一切深埋在自己的 ...
1 p% z' y4 \, x0 Q
     春江花月夜:久违了,怎么这么长时间不回家看看?
发表于 2016-5-20 09: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本帖最后由 51號兵站 于 2016-5-20 09:59 编辑 ; b, S& |4 g# j6 y" k
春江花月夜 发表于 2016-5-19 22:55
4 g, K% _% u$ K( }8 ?  n& ]$ X常年细心地照顾多病的丈夫,亲人的离世对她来说,无疑是个深切的痛。但是郭宗霞把这一切深埋在自己的 ...
  p, b2 F7 i* w* c- @5 s

. b. [! l4 d9 Z5 q/ d3 ]* l3 d5 M* o: G9 n6 t( J2 I
      你的《祭奠校友郭宗霞》
  d5 ]) f6 x( z* m    真值得我们所有健在的校友深思!
; K1 z# r" M% k6 V1 ~3 G) J: R+ B% ~: _( \3 }
发表于 2016-5-20 19: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6-5-22 08:53 编辑
! w0 _+ P2 m: v- k6 h) ]( m
$ F/ ?' A4 [' D+ |' M* ^1 ^! E
           陈超学长,《51号兵站》版主,你们好!

1 O; A& r  i% n) I3 E( m
        久违之时,惊悉郭宗霞校友离世,引我内心几多感慨。说是几多,其实还是归咎一句话,人生无常,需明明白白地生活才是。
: Y# q) W, H! i- H' Y
        历数人生几十年或百余年,无一不是有着风雨坎坷,要论富贵安逸又幸福,世人莫过于英国的王子威廉,但即便是他,也曾经历了迷离的丧母之痛,更不用说我们国人,况且我们是一个普通的国人。然而虽然人普通,但是过得普通不普通,就看个人的本事了。
9 f5 b. h2 |' @  V
        有人在顺畅的道路上忘乎所以,跑的倚里歪斜,东撞西撞,最后闹得头破血流,甚至以牢为居。我以为这种人除非是命运的安排之外,大抵都是自己折腾的结果。而有人被迫赶到崎岖艰险的小路,但他(她)却能意志顽强,坚韧不屈,踏平坎坷,砍倒荆棘,照样能迎来辉煌的日出,送走灿烂的晚霞。后者不排除也有命运的安排,但更多的是性格使然,更确切地说,他们用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战胜了非命。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北京航校的许多优秀学生,尤其是北京航校的“山东人”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 [7 K) [1 H% A  b- m
        应该感谢《北京航校》网的创立者和继任者,使山南海北的游子有了归属感,使我们有了一个精神家园。在这里我们回忆青春和自豪,重塑友谊和欢乐,交流信息和感悟。同时在这里,我们也先后惜别了几位仙逝的校友。他们虽然不幸离世,但是给我们留下了当年的英姿和优秀品德,也使我们一次次得到人生的启示。

% Z  b2 L* c* ^) K5 h: H
        在这个家园里,大家虽是古稀之年,但无论是版主还是“版员”,在人生的道路上大家都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进步,“活到老,学到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人来人往也好,潮起潮落也罢,终能使《北京航校》得以生生不息。
- i2 ^  [, ~+ Y, O
        固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同学采取了更加方便的通信方式,少了一些在这里的身影,但是这儿毕竟是我们的一个家,大家永远不会忘记她。我相信,无论在何方,无论近或远,同学们都在密切的关注着《北京航校》,愿她健康发展,永存华夏!

* \$ c$ q, A. h# u7 z9 P+ m0 }! \' C
发表于 2016-5-21 18: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本帖最后由 6317wlt 于 2016-5-21 19:48 编辑 " b& D" m9 K% j2 t3 C

* q! Y/ ^6 @& `$ }/ ?* J- j     晚年怎么活之一: V" n; v% o4 ?! J7 a* m+ E
    这几天大家都在悼念我们刚刚仙逝的同学。这种事情在后面的日子里还会发生,毕竟我们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大家到了晚年,晚年怎么过,是我们都关心的问题。下面提出几点看法,和同学们讨论。: j/ {$ ^8 O! Y0 H- E9 B
    我认为心态是第一位的。兴高采烈是一天,愁眉苦脸也是一天。如果天天愁眉苦脸,体育锻炼没有用,大吃补药也没有用。历史上有几位百岁寿星可以作为我们的榜样。一个是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了大半生,能够活一百多岁。另一个是宋美龄,跟着蒋介石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一辈子,也活了一百多岁。再一个是袁晓园,中国第一个女外交家。当她活到一百岁的时候写了一首诗,“百岁感怀”:“不拜耶稣不参禅,不信气功不练拳。人生没有不死药,顺其自然到百年”。“顺其自然”也就是“随遇而安”,我们如果都能“随遇而安”一直保持平和心态,相信一定会长寿。7 l% a( C5 g4 K  p
未完待续6 p, b" K$ [7 Z* A1 N/ ~: `
发表于 2016-5-22 06: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6-5-22 09:21 编辑
/ R# u: c6 {$ \  O5 ~' K% Q" ~8 d
春江花月夜 发表于 2016-5-20 19:07
7 F. H! g6 k8 d7 A/ k2 m陈超学长,《51号兵站》版主,你们好!
1 F0 I8 n" }' K4 Z        久违之时,惊悉郭宗霞校友离世,引我内心几多感 ...
7 r/ M) U8 l7 l7 T# E

9 U9 m1 ?  e& k9 G4 W; ~5 o) b字太小,看着费劲。2015年十一见到小六了,谢谢你。
# ?" ]: C2 [$ U5 `; j9 ^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09: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chenchao5720 发表于 2016-5-22 06:53* p7 t7 u. C' }. c/ ^# N
字太小,看着费劲.2015年十一见到小六了,谢谢你.

% w. E4 c3 w  a% u# p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接受你的意见,我已经把春江的贴子编辑了一下。今后各位发帖时请注意陈超同学的意见,人老了,老眼昏花,看小字不方便,把字号定得大一些,大家都方便。王良田同学的贴子就很好。我也时刻注意把小字编辑成大字,这也是我的义务。

+ T+ E* S' Q: V) Q& J8 \# v& E
发表于 2016-5-22 17: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到北京航校论坛串门,得知航校校友郭宗霞去世,校友们除了纷纷在论坛上表示沉痛哀悼之外,还撰文表示要学习郭宗霞对老师校友情深义重,团结友善,对生活积极乐观,对家人关爱备至,对母校论坛积极参与不离不弃。还由此相互鼓励,珍惜友情 ,乐观向上,直面人生,不畏困难,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读后我深受感动,获益匪浅。充满深情与哲理的感叹与鼓励,可以给人不惧困苦,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和勇气,也可以给人带来温暖,带来信心,让人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迎接人生光辉的顶点 。
对郭宗霞的去世送去迟到的哀悼。
向航校的老师学子学习致敬。
祝航校论坛不断发展进步,生生不息。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点评

谢谢老机院学长的关注与关心。  发表于 2016-5-22 18:45
发表于 2016-5-22 19: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西水》版主你好,我注意到最近你已经帮我两次改正了帖子,谢谢你!同时十分赞成你的提议。
9 F$ F: ?' _6 y   我发现,现在登陆这个网有些麻烦,登录慢是一方面,但是等一会儿倒还能登上。关键是写一点东西发表后,再想回过头来编辑一下简直就是不可能了。比如我最近写在上面的几段,发表以后,觉得有些地方欠妥,想修改一下,比方说把字体放大到4号,再把字改用绿色,还修改了一些内容。这样编辑了以后,按《发表回复》,但是迟迟没有实现,甚至我为此一次等了两个小时也没有反应,最后只好关机。最近我写的三段内容都经历了如此过程,而且都是在规定时间内修改的。就是说,尽管我改了不少,但是都是泥牛入海,白费功夫,登出来的还只是我第一次发表的原稿,无论字体,颜色,修改的内容均无反应,真真折煞人也!最后我也只好无奈了。# {) n7 ^0 p' @( [5 U/ T
   出现这样的情况不知道为什么,难道有新的操作规定吗,但是没有看到有关提示呀?你既然能帮我改了字的大小,看来你是可以编辑的,这点我理解,因为版主应该有这个专利。但是,怎么能让我们 “版员” 也可以像以前那样能够顺利地实行再“编辑”呢?因为写了东西总免不了要修改一下的。! K7 @+ ^  U- Z
   这是我最近的一个困惑,不知其他校友有没有同样的问题。这里向你反应一下,求帮助!再次谢谢。  : Y# N) d/ J+ r7 b
+ P4 G8 q" f* o/ ~9 d( e! Z
   同时,在这里还要感谢我们的邻居《老机院学长》对我们《北京航校》的关心和祝愿,谢谢您《laojy 》!
发表于 2016-5-23 06: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6-5-24 09:42 编辑 6 d3 Z8 b4 P5 [) }3 e+ c
西水车 发表于 2016-5-22 09:11
: z* n  i  D+ w& Y" |接受你的意见,我已经把春江的贴子编辑了一下。今后各位发帖时请注意陈超同学的意见,人老了,老眼昏 ...
; _/ I5 S1 y! ]; H
0 Q% |" o: r- r- w; v+ p: [2 R- B
  西水车版主:谢谢版主的体谅。我保持每天早晨上网看看。愿同学们常回家看看。祝福同学们健康大寿,平安吉祥,阖家幸福!+ n& B/ B# ]" e2 i
发表于 2016-5-23 08: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春江花月夜 发表于 2016-5-22 19:46
/ [. l4 y1 k( I' h. D《西水》版主你好,我注意到最近你已经帮我两次改正了帖子,谢谢你!同时十分赞成你的提议。) i5 R! Y# P+ |+ t
   我 ...
7 j9 j1 A- Z. |; \
老同学你好!屏幕快照的黄色背景的红字,或许可以说明点儿问题。另外,按《回复》前请复制一下文字,一旦出现问题不至于前功尽弃。按《回复》后两分钟左右没有反应就需要退出,重新进入原帖(高级模式下)粘贴一下再发。9 E4 j5 N, r4 h! Z2 k
9 U- \* {% S, P) M4 f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 n. w6 o( J2 ]0 x
发表于 2016-5-23 12: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 X/ j2 X, q5 ]0 G# m1 {
        好,谢谢《51号兵站》版主!谢谢你的指点,我试试看,如有问题再请教吧。6 S  e: L4 ?# s$ ~& m  r
' `  w4 ~/ t/ a
      另外,你的提醒很重要,——“先复制一下”。在前几次的操作中,因编辑的文件发送不成功,我在反复试的过程中,就有全文被删掉的情况发生。再次谢谢你的提醒!

/ c) x( f, K& y" F6 J7 e
发表于 2016-5-23 21: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本帖最后由 6317wlt 于 2016-5-23 21:20 编辑 # e0 U. G" ~5 I; J0 M

5 |( d/ G; \' Q- x" }
人到老年怎么活之二

, M$ t7 y7 j4 h1 l% P2 N

  第二要讲一个中医重要理论“不用则废”。不用脑脑袋废;不用手脚手脚废。我1955年入北京航校就好动。是学校田径队长跑组的一员,同时喜欢游泳。到工作后踢足球,长跑没怎么间断,直到退休。退休后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二十公里,时间允许,不做汽车。”这个规矩直到前几年孩子不准我骑自行车为止。

  退休后的前十几年都是游山玩水。由于老伴晕车,基本上是独行侠。从来不跟旅行团。到一个城市租一个自行车玩起来,玩够了换一个城市玩。这种玩法充分利用了退休后时间充裕的优势,同时锻炼了身体,也容易做到深度游。

  2004年后,我到北京给孩子看孩子。在外出旅游的空档,也没有闲着,75周岁前几乎天天游泳,2010年我一次还可以游两千米。04年得知一个泳友是北京市压力容器厂的登山队长,此后每礼拜六都随他们登山。北京周边的山头,几乎都爬遍了。每次登山,回来写个随记,待到动不了,打开电脑看看,也可以增加一点生活乐趣。直到75岁后,有人说爬山对老人不是好运动,才少爬山了。

  手脚要用,头脑也要用。2011年女婿问我游山玩水十几年玩够了没有?我问他什么意思,他说玩够了就给我们解决个技术难题。他们是搞畜牧的,称猪称羊称不准,影响他们科研几十年。由于猪、羊在电子秤上的不规则运动,美国那些秤误差也有百分之一。我用两年的时间,研究一种秤,把称量误差缩小到千分之一以下。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1 1 0149635.1,“活体动物称重方法及装置”)。动物秤之后,感觉到十几年没有干活,干点活很有意思,又设计开发了“大圈群养自动饲喂、自动检测、自动分拣装置”。一个全自动养猪的系统,上月中到猪场安装调试,前几天进了10头猪调试,到今天这个系统,运行正常,宣布初步调试成功。将设备整理一下,要进行百头猪的正规试验。因为,这个系统属于国内外首创,我又申报了发明专利。同时几个独创的要点申报了实用新型专利。

  我写这些带有炫耀的嫌疑。实际想说明一个观点:“不用则废”对于我们老年人太重要了。如果我们把做这些事当做一项任务,那么太苦太累,我们不要干。假如我们把它看做养花、养鱼的一种娱乐。干一干不是很好嘛。前年我回莱州老家,看到一个老友的孩子。问他爸爸干什么?他说:“干钳工活”。近八十岁了还没有干够钳工活?他说:“我爸爸那个小作坊,砂轮机、小台钻应有尽有,干完了也不卖,就是拿到街上去显摆。‘你们看我干的这个活,现在的钳工,你们谁能够干出这个样来’”。我这位朋友的做法,我是认可的。对身体有好处,对社会没有坏处。有成就感,心灵上独享其乐。返回来我这么做,同样对身体有好处,对社会也有好处,当鉴定会结论:“国内外首创,国际领先水平”。同样有成就感。

  


2 b; x( G$ j9 q
* ]3 r2 c) n. C  y

, f! ^( k  m( H3 K' W$ a

点评

好!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发表于 2016-5-24 23:02
发表于 2016-5-24 06: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热烈欢迎春江花月夜重返"北京航校网"!
% h0 i, F- U) L. f; y

点评

虽然发言不多或没时间发言,春江和duyan都经常上网关注着《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发表于 2016-5-24 10:42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0: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春江花月夜 发表于 2016-5-22 19:46
: O9 G; k# q! v& v+ a5 N1 h7 d《西水》版主你好,我注意到最近你已经帮我两次改正了帖子,谢谢你!同时十分赞成你的提议。
' `& Z% k$ C# S$ d3 K: a   我 ...
5 L, W4 }1 o! p" O+ Q- X: \
@春江,你反映的问题是个老问题了,老北京网的网民几乎都提出过此问题,你可以看看论坛服务栏目里的社区服务版,老北京网的管理员也在不断地努力,由此还发生了不同意见。其实大家都是想让论坛的网民方便一些,因为网民热爱这里。热心者也给你提供了办法,你试试看,会有效果,我就不再说多余的话了。
- [3 Z8 k2 w3 G* }; y' B论坛在衰落,微信在兴起,谢谢你还经常来这里浏览发帖!《北京航空工业学校》论坛能坚持到现在正是还有你、陈超、兵站、王学长等热心者的参与和关心,我知道还有很多只看不发帖的校友,也一同感谢。还要感谢邻居老机院学长等。; R# N8 l; f& Z9 R. F4 C6 i  W1 d

点评

老北京网站段、回复、点评、跟帖(楼主)可以引起对方注意。@ 网友,在微信群使用有效;老北京网上只有在加为好友后才能起到作用。  发表于 2016-5-27 08:49
发表于 2016-5-24 22: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6-5-25 17:23 编辑
1 e( R: C9 j4 U4 v  O* v$ K) `+ p/ ~% \) V6 s5 f$ z
8381班部分同学在京小聚, g. u' n. a- U  \* h1 e
     19日至24日我班部分同学相聚北京,先后游览了河北盘山、潭柘寺、野三坡等景区。7 L- j- W, x( A+ m. w6 J
. X# ?9 |4 j" K% ~- W7 ?, l. g

, n* f9 c/ ?3 X* g4 q8 l7 V* y% H4 b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7 M0 y/ U: l6 d' s9 c/ [9 }' l$ E

点评

经常聚会是保持友谊最好的方法。  发表于 2016-5-28 21:08
发表于 2016-5-27 07: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zh8381 于 2016-5-27 07:52 编辑 ) C" \) Q) C: J" |& i
0 ^! r: k! [1 J& F( o! C
还是原来的方法,现在不成了,发了两张照片只显示了一张,所以又重发一次。网络反映迟钝,点评也是发送后无反映,再点造成重发。
发表于 2016-5-28 13: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zzh8381 发表于 2016-5-27 07:502 _( z1 f! m% L
还是原来的方法,现在不成了,发了两张照片只显示了一张,所以又重发一次。网络反映迟钝,点评也是发送后无 ...
+ Y8 M0 h; f$ [! [& ?
  zzh8381丶忆往情深:期盼二位发表摄影作品!( H; h1 B/ U8 }

点评

北京网运行不正常,影响了上网的情绪。这样说别人还不爱听!无奈!  发表于 2016-6-11 23:30
学长:“忆往情深”及众多校友已有日子没参加活动了。  发表于 2016-5-28 15:19
发表于 2016-5-28 22: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6-6-5 09:12 编辑 2 H# N3 Y7 ^8 @5 G3 N
- R/ w9 j# U0 g1 I% l. @% s
            打油诗      雨中游上海外滩
  P6 T8 V  L# E6 e                 2016年5月21日(27日改成)
; ?4 L3 }/ \  E# d$ O              光耀江涛晴方好,
' }* N/ E" r' o              雾绕楼群雨亦奇。" q! y" J9 d( {
              云遮雾罩似海市,# u. t3 ?* o& H
              神姿仙态俞迷离。
" {) b, K" N' F% ~' \# ~' Z; D! Y" L              造化弄人逢梅雨,
5 f& ?/ b6 y; w* k5 R% b              老友游兴与天齐。4 E! N8 h; l/ V/ L9 B
              同学偶聚胜国宴,; C1 U! S8 q8 {" p5 X4 R; n
              激情挥洒泪千滴。" |/ `* |# N- I+ \4 h' {
* u4 i+ k% X3 a+ `  S2 n* m
       后记:2016年5月20日至24日我到上海探望同学,其中有两名同学已是49年未曾会面。21日午宴之后,大家一起冒雨游览外滩。虽然梅雨蒙蒙,但是同学游兴浓浓。只因有两位同学第二天就要去杭州并将远赴贵州。7 d5 m. T' y) m9 B0 g' T
发表于 2016-5-29 11: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本帖最后由 6317wlt 于 2016-5-29 11:41 编辑
9 Z; A* {5 A4 ?( p1 W8 y( u1 t1 ]
    读过马尾沟的诗,感觉写的非常好。“诗言志”表达自己的感情,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不用“七律”这个名字。是一首非常好的诗。用了“七律”这个名字,就会挑出若干毛病。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把七年前的一篇日志考过来,供同学们讨论。0 W1 ?5 [5 n& _- g# R
再谈“诗词格律”

1 p0 }. J8 r: M
6 ~! b8 w! V- U" s# b

  J" v& [; h  Y/ Y6 l  o/ M
. O/ B$ `# n( z( R
   今天在网上,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了,一位台湾学者杨维仁先生的“古典诗圃”。感觉他的观点与我有共鸣。因此,借来几段与大家共赏。8 U5 b& Q) ~* \- I
    一、傳統詩自唐宋以來,至今千百年用的是同一套格律音韻,這是傳統詩的縱向繼承。(其間有些韻文的格律音韻作了一些調整改變,但是那變成了「詞」「曲」,已不再是單純的「詩」)5 G1 m& Z. q3 v2 Z2 p
    目前台灣尚有數十傳統詩社存在於民間與校園(數目可能比現代詩社還多),中國大陸、美國、加拿大、香港……也都還有不少詩人寫作傳統詩,連日本都還有漢詩月刊按時出版,(除了中國大陸有些人使用「新韻」),大家寫詩時所用的語言或許不同:有的人用北京官話;有的人用台灣話;有的人用客家話;有的人用廣東話;甚至有的人不是使用華語。但寫的詩都是遵守同樣這一套格律音韻,這是傳統詩的橫向聯繫。
- l7 g1 M  d; Q4 D# t/ M( I    綜合以上所述,傳統格律仍是詩的縱向繼承以及橫向聯繫的交集,不宜以抱殘守缺視之。 
( Z3 Q5 C4 F# e, \% l
   二、傳統詩的確是有青黃不接的憂慮,所以從數十年前至今,詩壇皆曾有放寬音韻的建議,甚或有主張完全毀棄格律的說法。放寬音韻者的主張其實也頗有見地,只是寫作傳統詩的人分散在太多地方(如前段所述),要重新制定一套規則,且能放諸四海皆準,在實際運作上並不容易。
, t. `8 _8 M/ K' Z    主張完全毀棄格律者,總是以格律限制思考為病,其實,倘若以此為理由,則字數、句數何嘗不會限制思考?押韻何嘗不會限制思考?   \0 [. C1 g; @' Y8 j  w
    想要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人,不喜歡或不習慣傳統詩(包括近體的律詩絕句和古體詩)韻律限制的人,或者是某一時刻正好不想讓韻律限制的人,自可以海闊天空寫現代詩,何苦仍然被字數、句數、押韻所囿限,只守著一個類似古典詩的空架子?   ) R4 v7 w/ K0 x% A6 ~$ I
    三、個人把詩體作一個簡單的劃分: 9 I. P6 s7 X! d( a# R( e
    1.現代詩(新詩):無句數、字數、格律、押韻限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 g/ Y! A% B/ T8 Q& x; n, C& o
    2.古典詩(傳統詩、漢詩、舊詩):包含「絕句」、「律詩」、「古詩(古體詩)」,有其平仄、押韻、(對仗)的規則。
) P# {% i1 d. I; Q+ G+ W$ g
    3.仿古詩:外觀形式近似古典詩,但是不講究平仄格律及其他規則。   
1 ]8 j" A; {" g0 O: Q0 F/ u* E
    個人以為現代詩、古典詩都各有其特色及優點。部分現代詩人輕視古典詩,或者部分古典詩人菲薄現代詩,個人都不認同。事實上,我也知道仍有不少人暨能寫優遊自在的現代詩,也愛寫音韻格律謹嚴的古典詩,二者未必不能相輔相成。仿古詩較為通俗簡易,實際上也自有其文學性與流通性,吾人不能妄加鄙棄。然而,如果有人把    「仿古詩」直接稱為「絕句」、「律詩」、「古體詩」、「古典詩」,個人則期期以為不可。試以下棋為例,各種棋類自有其規則,下棋者當然也可以自行創造規則,但是,新創棋類的名稱則不宜與舊棋混淆。例如下象棋時,象田馬日才叫做象棋,如果另創規則改成飛象可以渡河,則不宜稱之為「象棋」(老顽童按:朝鲜象棋象可以过河。象棋前面应当冠以朝鲜二字)。現代詩、古典詩、仿古詩其實可以並行不悖,但個人淺見以為三者不宜互相混淆。
) W3 X- w( i. Q0 @2 u' O  X  
5 P" q8 l" R0 m6 I: z7 v
    我引用了一大篇,就是要告诉一些朋友:不要去做费力不讨好的——废除格律的事,写好你的“自由诗”、“仿古诗”,待你修炼的道行高了以后,能够驾驭格律以后,也可以写格律很严的“格律诗”。马尾沟的诗作为仿古诗,是不错的。冠以“七律”是画蛇添足。

- s$ i: W$ U7 i( |3 N% E8 H3 ^
' ~* D8 H; ^  @: _
' |3 j3 y6 X$ `6 A( W4 i' l. j
发表于 2016-5-29 12: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6317wlt 发表于 2016-5-29 11:38
' B) }  \; P' m* q& s: f读过马尾沟的诗,感觉写的非常好。“诗言志”表达自己的感情,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不用“七律”这个名 ...
6 i, i4 e% l5 g" ?, H( `3 p7 o& x
谢谢老学长了!我本来为了助兴,写了几句,并称为打油诗。手机中的微信可以作证。回来以后,感觉太粗糙,就又反复斟酌,调整了结构,加强了二联三联的对称,最后的叶韵也还可以,就贸然大言不惭的标注为“七律”。实则在整首诗的平仄关系是没有能力去推敲的。我虽然学了一些,但终究不是奶功夫,不能字字成律。而且学的没有忘得快,这辈子是没有修炼到您所说的境界。最后只能求您口下留情,让我过过“七律”的瘾,不要太严格了。因为我觉得,我一不为发表,二不为成名,只为了给同学聚会助兴,这几天过去了,也就没人知道了。这个理由不知能否得到您的谅解,我盼望着。崔建纯。
发表于 2016-5-29 12: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马尾沟 发表于 2016-5-29 12:121 h! M* m. p) P1 b3 N2 |7 i
谢谢老学长了!我本来为了助兴,写了几句,并称为打油诗。手机中的微信可以作证。回来以后,感觉太粗糙, ...
* i' T' F" _: |
诗写的不错,一样可以助兴,为什么一定要冠以“七律”?
发表于 2016-5-29 12: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马尾沟 发表于 2016-5-29 12:12$ g" o) `2 n0 C& \
谢谢老学长了!我本来为了助兴,写了几句,并称为打油诗。手机中的微信可以作证。回来以后,感觉太粗糙, ...
3 t0 U$ S% N, n6 n  O
诗写的不错,从表达感情角度,我是赞赏的。不冠以“七律”,照样可以为大家助兴。,为什么一定要冠以“七律”?你可以权衡一下,标不表体裁,对你自己有没有好处。

点评

你不能给这些老同学一点快乐吗?我的意见在朋友圈里可以随意一点。在学术圈子里去坚持你的意见。大家都高兴,这不是很好嘛。其实我知道我的诗并不好,开头就是由苏轼的湖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改写的  发表于 2016-5-29 13:44
给我一点自由吧。就只在这里。别的地方只要不是同学,我是不发的。因为你的要求,也就是格律我这辈子都达不到了。我就喜欢叫七律。其实我已经改为打油诗了。我尊重你的意见。但我不同意你在同学圈子里面这么严格...  发表于 2016-5-29 13:37
发表于 2016-5-29 17: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6-5-30 08:50 编辑
3 p" D' G0 K! M- o3 {/ K. C! ~/ q7 [
        消消火& f) \8 ~4 [. [- @% j: W
    一篇讨论文,惹恼了老同学。我今年80虚岁,再年轻的师弟、师妹,即便小10岁,也应当70虚岁以上了吧?我们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大火气?学术讨论本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何必火气冲天。“不能给老同学一点快乐吗?”、“给我一点自由吧!”、“我就喜欢叫七律!”。短短的点评中,充满愤然之情。简直把我看成:“踢场子的恶棍了”。. f. U* T* R/ Z& `
    这里我说明一下:我不认识崔建纯同学,因此对他本人没有好恶之感。对他的诗已经表示赞赏。至于是否冠上七律,只是建议而已。而且我的日记写于2009年1月10日(另有一篇写于2009年1月7日,将附后),不是针对某个人的。崔同学如果认为冠以X律、X绝更光彩,我无权干涉。, f- i/ |5 k; A. b9 T
附:7年前日记) h  ^5 E7 V' n0 n# k7 n; J
也谈诗词格律 2009-1-7 18:34 " Z# a! B8 a( L
  最近看到一些网友,谈论诗词格律,引发了老头一些兴趣。我是学工的,文学水平不高,对于诗词也是一知半解。
! \9 m; C( Z7 ^* ~    首先,任何一种特殊地文学形式,是特殊地历史环境中形成的。随着历史进展而萌芽、壮大、鼎盛、衰老。“格律诗词”也不例外。毛泽东是古典诗词大家,在给臧克家的信中说:“诗,应当以新诗为主”。讲到格律诗又说:“这种题材,束缚思想,又不易学,不宜在青年中推广”。这是很中肯的意见。 7 M8 I- ^# r" b5 C
    这种题材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东西。爱好者群,仍然很庞大,我和前面提到的谈诗者,都属于这一群。 6 B9 M3 A1 }$ {% O; V
    “诗言志”是孔老夫子,在有否其生命力方面的判断原则。
5 o9 r) @! k1 E0 I1 d   “韵文”两字,已经把它的第一文字属性定义了。我理解“韵文”其核心属性是:朗读。而朗读就必须有抑、扬、顿、挫。因此,平仄和押韵就是韵文之魂。诗、词、曲一样。西洋诗同样有长短韵和我们的平仄一样是产生抑扬顿挫效果的东西。没有平仄,还会是韵文吗?几十年前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有明确的阐述。
( r4 }  w5 e# [+ ]( }   那么严的平仄和用韵格律,不是把人的思想限制住了吗?怎么能够写出好诗哪?我提供两个方法:其一是:不管格律,愿意怎么写就这么写,写好了不要冠以“X律”、“X绝”或者“XX令”之类雅号。可以用“诗一首”或者“词一首”名字。其二是:掌握格律,驾驭格律。像毛泽东、杜甫、李白一样,让格律为我所用。顺便说一下,毛泽东的格律诗,平仄极少有出格的地方,杜甫更少。李白的作品,凡是冠有“律”或“绝”字的也都不出格。
* W2 b% I7 R, n0 j0 r6 b, _   那么格律可不可以改进呢?我的看法是“可以”,随着历史变迁,有些字数读音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入声”在普通话里已经没有了,甚至有些字义也完全改变了,不能再去查诗韵、词韵了,你可以按照普通话的读音去写诗。但是不管怎么改 ,平仄是韵文支柱。基本原则是:在一句诗中,平仄是变化的,在一联中,平仄基本是相对的。请你试一试,一句诗中都用平或者都用仄,读起来是什么感觉?一联中的两句的平仄基本不相对,又是什么感觉。我赞成大胆的写,自己满意就行,为什么非要冠以“X律”、“X绝”、“XX令”呢?不愿意为格律束缚,又要用格律的名字,何苦而为之。 6 H" b0 ]6 Z7 h- M6 Y
   学术讨论本来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我没有听过百家讲坛的学者朗读诗词,也不知道她是何处高人,但是,我反对对人家做无谓的攻击。

) I& Z/ f1 i; N& t- @* Y+ K6 |* r8 c& d
+ }. S% u6 G2 h& f4 a1 Y) N

点评

用“胜国宴来形容49年后的相聚,用相声里的话说,岂不成了“老倭瓜味的栗子了吗”!  发表于 2016-6-11 09:08
其实我最不能接受的是“胜国宴”一句,再好的国宴也只不过是吃而已,难道说49年未曾谋面的相聚仅仅就比吃好吗?同学情深似海,也可以说无可比拟,仅胜国宴也太微乎其微了吧。  发表于 2016-6-11 09:0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1 14:30 , Processed in 1.24232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