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C4 }4 E7 {; I9 O
王老师属狗今年82周岁,是一届毕业留校工作的(由于工作需要,一届同学很多人留校工作,多数是还没有毕业就参加工作。只有王老师一人是毕业后留校)。退休前一直在苇子坑工作,应该是少有的“明白人”。
我们谈了学校许多往事,他说天气转暖后,要写关于学校的回忆录。在他的回忆录出版前,我先把他谈到的专科班级等变化情况,向同学们做简单介绍。
; @/ |% m. l2 _7 Z/ t" e建校初期,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共设4个专业:
一专科——活塞式发动机制造专业;
二专科——喷气式发动机制造专业;
三专科——飞机制造专业;
六专科——航空发动机零件机械加工专业。
; X) a1 Z( ^% H7 I* Y3 N+ K- M
/ b" U ?! c$ @& V4 W( H
一专科只是在一届,设立了一个班。后来就取消了,合并到二专科。这和我1955年入校是的情况相同。
班级的排序,是从建校开始,例如我们6科4届是从14班到23班(以前三届已经排到了13班,后来淘汰率太高,毕业时候是14班到21班)。那时候班级的代号用4位数字,第一位数字表明专科,第二位是年级,几年级就用几。后面两位是班级的排序号。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叫做6117班,到了3年级就成了6317了。
后来部里对各个航校的专业做了调整,把二专科搬到株洲航校,把原来的6专科更名为8专科。把新成立的“航空电器制造专业”称为6专科。再往后又成立了一个“机床维修专科”——20专科。由于这个专科规模小,由8专科代管,在北京航校叫做820专科。
其中还有几个特例:
1、1958年招收了大专班,分别叫“飞”和“机”。5年制,到1963年毕业。
2、其中有一个15专科“无线电专科”。我记得60年左右有毕业班。后来撤销。
3、部里曾经让北京航校成立新专科。一个是“导弹制造专科”,还有个“雷达专科”。筹备了一段时间,没有办成撤消了。
4、关于班级代号的第二位:我们是按第几年级。后来有一段是按第几学期。因此有5、6、7、8等数字出现。再后来,按入校年份,如:1963年入校,就标为“3”。
我问为什么变化的那么乱?回答是:部里统一部署。
" Z! }. N1 o3 x5 v7 m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