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5-8-25 06: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6317wlt 发表于 2015-8-24 22:245 h% o# i6 {# e8 R  C7 |0 s
我与航空工业学校1

  w" d1 X! C1 [! B# D- s3 X2 l 是30楼吗?我们1958年进校时住30楼,30楼在环校主马路东南角,与主马路之间还有一道沟。我们三科后来搬至33楼(俄专楼)居住,直至毕业。
  {; [* C: }# M+ a4 v

点评

我觉得应是30号楼,但又有点面生,南北向在我的记忆中没有那么长,西面是我入校时的31号楼。后来盖三座高楼时拆了。这两座楼是机加专业同学住的,大专班好像也住过。63年时同样是铁丝网,没有院墙。  发表于 2015-8-28 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5-8-25 10: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与航空工业学校2
0 e1 U& o$ a3 ?6 M; N( v

: W4 x! _1 G+ W( I( W    当时操场还没有平整,教学楼后与18号楼前落差至少在1米5以上。开始我们的体育课就是抬土,从操场南面抬到北头。苇子坑的“坑”在什么地方?我不敢确定。估计应当在学校的北部。
9 D: \) o7 x- I9 w+ }6 P) C% y" x    960米的环形水泥路已经建成,两旁没有植树。1956年春,我们沿着东西两侧的路边种植了大白杨。7 C- Q7 h  T% `' ^6 T& ^
    除了自然环境外,当时对苏联专家的一些规定也莫名其妙。譬如:女教师、女同学可以穿短裙。男教师、男同学不可以穿短裤。上课迟到后,在教室外报告,如果老师不允许进入,只能在教室外站立到下课。如果擅自离开,将受到处罚。
' k. }) w$ I! Q( N5 X  X    入学后分班编学号,每班40人左右,其中女生5名。我们班有两个调干生,都是部队的文化教员调来的。都是1933年生人。学号的安排,好像也有规律:我们班1号是回民中学来的;2号是师大附中,三号是女一中...后面基本按中学编号的前后(我是27中毕业排在22号,28中毕业的王占英的学号就是23)。同学之间年龄差别较大,最小的的是40年生人,36、37年最多。
8 a+ Q4 ]; P. \7 N1 ^    班干部的安排开始是指定,班长是1号。团支部书记是调干生预备党员。
- f  Y1 m2 {4 [' Z7 P; ^! r* E, C( g( Q+ g
. M4 c6 X. {8 W/ Y, j/ A. z
未完待续
7 u; O; @0 N; i& q      . B$ p" y( s0 _& @! U

/ {; n) S3 _0 G. T1 o4 B& |
发表于 2015-8-25 17: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zyldk 于 2015-8-25 17:16 编辑
4 d- Z+ U" ?4 z: d5 L. O, Z4 ^
6317wlt 发表于 2015-8-25 10:090 y! N' Z( G4 P: X) F9 A
我与航空工业学校2
0 o$ A& ~1 F* Y! v5 D3 Y1 X* S0 ?( M( u2 u" ?
    当时操场还没有平整,教学楼后与18号楼前落差至少在1米5以上。开始我们的体 ...

) K* x- }1 E+ c/ F& ], x谢谢WLT学长,非常高兴见到您的文章。您原来也在185,我们班在185实习的时候您也在,但我的印象不深,记忆不灵,不如菩提兄。渴望拜读您的后续文章
发表于 2015-8-26 08: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317wlt 于 2016-2-4 15:24 编辑 6 }0 W5 u1 Y( q7 r6 |  k6 Z
- i$ x* N/ h5 b! P. v7 R
我与航空工业学校37 B& |( e% P5 B' \1 d" M5 G
    二、学科、课程
& `+ T! h& Y6 j0 [/ c2 @    1955年只有3个专科:2、3、6。6专科的全称是:“航空零件机械加工”。当时用的是苏联4年制中专的教材,照猫画猫的翻译过来。课程大致分为:a、基础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俄语、体育。b、专业基础课——工程制图、理论力学、金属工艺及航空材料学、材料力学、电工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c、专业课——生产组织与经济及技术定额、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航空零件及机械加工、金属机械加工夹具、、飞机学。
& B; d; Y6 o& p& j! n4 s7 ~    黑体字的两项,是我们学时最多的课程。
: a! Y8 T: e5 q( W( X  `) k IMG_20150826_083213.jpg IMG_20150826_083225.jpg % c, ~4 `+ ?2 S& ~1 w. [; a

9 z. x6 ^9 B9 r
2 _3 h* n) l. q3 e
为了能有一个完整的回忆,毕业证附件详细的列出科目
1 [  C! u" U3 {4 m未完待续
* f5 g1 d" A+ E4 g+ R; D
; \* M2 c5 |$ n" G
. e. |2 l3 W% J+ C
2 {6 @, E; p+ m1 D
. F6 }3 T. x; \. l7 @. M

1 z3 M9 k9 M) Z+ l( ~( v. g
发表于 2015-8-26 15: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6317wlt 发表于 2015-8-26 08:49# a# r( b$ R& i+ ?) _# g
我与航空工业学校3: G- f4 f0 m$ k) H* J" q
    二、学科、课程
( N' `% g) z+ f    1955年只有3个专科:2、3、6。6专科的全称是:“航空零件机械 ...

8 t. U9 r( I# ?* S/ O& P; R 王良田学长:成绩单一目了然,向您学习!{:soso_e182:} {:soso_e102:} + P" l" K# e! |" V) P) z9 r
 楼主| 发表于 2015-8-26 19: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6317wlt 发表于 2015-8-26 08:49- h3 x0 m* t5 s/ D! A+ g, k* @* F
我与航空工业学校3% y8 Q. ~* r% |6 v( D
    二、学科、课程1 {9 F/ v! \; a9 ^& y
    1955年只有3个专科:2、3、6。6专科的全称是:“航空零件机械 ...
084128j2pdkp2hpdg4dydh.jpg " C" `, Q3 q; q$ D1 f$ d

9 D0 Z$ p2 {- a王学长,成绩单中“操行”一项没看懂,是毕业设计?不像。请说明一下。
发表于 2015-8-27 10: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317wlt 于 2015-8-27 11:00 编辑
1 p! F0 a, @/ w9 F! w8 x6 y: \% P
. q) J+ \5 ~$ {* V% q操行只是上端一个小窄栏,右边成绩那一个小格没有填写分数或评语。
  V. C5 M' B. l6 y- |4 v

点评

明白了,谢谢!  发表于 2015-8-27 13:51
发表于 2015-8-27 13: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317wlt 于 2015-8-27 13:09 编辑
1 p: ]' {* r% |# a6 v  q1 j7 `
1 Y# f/ a5 B' B7 n我与航空工业学校4( y0 c+ `* w$ o( X( T
    有校友说晒成绩单,我没有这个意思,好几个3分,本来是拿不出手的,只想全面的把科目介绍。% E5 u; h6 p& i* M* Z1 c$ J
    我不怕人们说我媚外,我确实感到苏联人的教材和教学方法高明。我们3年掌握的知识,我们得到的工作能力,现在天花乱坠的新教育方法,几年可以做得到?结合几年的学习和后来几十年的实践,我对这一套教材和教学过程总结出如下几个特点:1 o" m' U2 R, J2 k
    1、培养对象目标明确:
8 h" [* G; n3 z, E# ^    当时明确对我们说:“你们将来是航空工厂的工艺人员”。你们将来的任务是制造航空产品,而不是设计航空产品。你们的任务是机械制造中的机械加工,专业的知识要扎实,相关的知识要重视。有了这个明确目标,在课程安排上就有了依据。
9 h1 p$ t* I3 \$ U5 p    2、教材科目合理:
  S2 Q, [5 n- T0 z6 w+ m    工艺人员不同于一般技工,对数、理、化基础课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我对比了一下我们的数学课本和现在机制专业的大学教材。我们的并不浅。1958年毕业后,我到北京航院上夜大,高等数学一门课,我基本上是不听课只参加考试。结业成绩也很高。(机械制图一次也没有到航院听课还考了满分)。
7 z6 ]5 f7 U6 C7 s    材料力学部分比大学本科的教材,只是少了有限元分析部分。而在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设计等教材,我比较了山东工学院的教材。好像比我们的还要浅。' V. U3 J3 u9 j: F3 c: L7 ]. o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一门课,有两百多课时。因为它是车铣、刨、磨等机械加工基础的基础。: a- ?& _' X( q. Y4 H
    至于飞机学,只有薄薄的几十页,只有几个学时。给我们一点常识而已。9 h7 _) g4 _+ _2 o" r
    钳工实习、机工实习、生产实习...几次实习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厂实习另有目的,1957年第一次下厂我们到331厂实习。其中有一个周是实习工长。说:你们以后可能会担任工段长,在这一个周,你就跟定吴工长,他开会、检查工作、佈置任务、都要跟上。了解工长一周要做的工作。
* r3 K- c" y, G- \    作为机械制造专业,在专业基础方面,几十年来我还没有发现,同专业中比我们更扎实的学校。
. c* `( o4 d: j* G    1973年我转入地方,1976年参加了农机部组织的小拖拉机联合设计。坐下一亮相,我就成为设计图纸的工艺总审查。当时的大学大、中专,没有一个学校的工艺基础有我们扎实。
: T5 ~4 X- W6 _5 o& F未完待续9 A0 ~% y4 G9 l/ B$ [: C
 楼主| 发表于 2015-8-27 16: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6317wlt 发表于 2015-8-27 10:02
8 y6 Z- G9 ?0 e% P3 a操行只是上端一个小窄栏,右边成绩那一个小格没有填写分数或评语。
  U$ ]3 |+ B( ~
王学长,我又仔细地看了填写在栏目中的文字,实际上还是毕业设计的题目:
3 O( M/ Q  @' L* v1 E+ P1 T一个是概略设计喷气式发动机附件壳体机加车间中型壳体工段。
0 z. C: ?: V+ _6 f另一个是详细设计高压油泵壳体生产线,并且拟定了623-601泵体的工艺规程。
2 }# s( w0 a& v, P问句外行话,年产量16000件。和工艺关系不大吧?% I) b* l& x" H* w
发表于 2015-8-27 22: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水车 发表于 2015-8-27 16:02
$ J: V- ?# }" R  a% `% r. x  N, z王学长,我又仔细地看了填写在栏目中的文字,实际上还是毕业设计的题目:3 b: j5 [6 o: M/ \6 }
一个是概略设计喷气式发动机附 ...
) i  y7 I" ^. Y5 Q5 z$ N
  西水车:这是"生产组织"课的课程设计。年产量是选择机械设备的依据,厂房设备选择后,还要经三机部第四设计院审查签字后才能购置设备。我在毕业设计时,画厂房布置图漏画了楼梯和卫生间,闹了笑话。我们的"生产组织"课是邹维俊老师教的,我记得年产超过一定数量才能使用"生产流水线"。
' Y! r, x- r& F: v" R
发表于 2015-8-28 07: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水车 发表于 2015-8-27 16:028 |/ i& U; [+ }. f! {* d
王学长,我又仔细地看了填写在栏目中的文字,实际上还是毕业设计的题目:
7 w4 ~6 d+ Z+ e一个是概略设计喷气式发动机附 ...

$ Z( a: J; X. g- R- i4 Y, s. A    年产量我们叫做“生产纲领”“纲领”二字可以看出它制定工艺的关键要素。采用什么工艺方法,主要是根据这个“纲领”工艺人员一般按产量分为:单件生产、小批生产、大批生产、大量生产    单件生产,是利用现有设备和手工完成;小批生产就要安排必要的简单的工艺装备;大批生产要比较完善的工艺装备和生产线;大量生产要用最先进的自动生产线。- n6 d1 E4 e) m: ]
+ N. ~/ D! u/ Y3 V; B
发表于 2015-8-28 10: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王学长的回忆让我们重温北京航校的美好记忆。期待更多!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6: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6317wlt 发表于 2015-8-28 07:171 ?5 R) }; L" L# r
年产量我们叫做“生产纲领”从“纲领”二字可以看出它是制定工艺的最关键要素。采用什么工艺方法,主 ...
0 C. `1 [8 G) n4 z/ @3 y
4 l/ l0 J+ x+ l) |" H8 c  W8 D
谢谢王学长的解释,同时也给我上了一课。看来,年产量与工艺的关系很密切。
. g# h; k3 ^8 j6 H7 x- x同时感谢陈学长。1 f; c% \' e- l2 T$ _! q
发表于 2015-8-28 18: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317wlt 于 2015-8-29 17:44 编辑 8 {/ w, z* h7 S* x8 P( Z3 T

8 N0 J! E) d0 K3 ?7 Y3 r! a# l我与航空工业学校58 ~/ u: }7 v2 g# {) Z  T; v( r! \+ m% J
    3、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监督机制:' i. Y3 t2 `" @# G" [' V. |
    培养目标明确;教材和教学得法。这是培养好人才的基础。严格的考核办法和监督机制是保障。# l" t; S& ]/ k( W
    每个学年,一门功课不及格,允许补考;两门功课不及格,留级;三门不及格回家。如此严格的制度,现在那个学校还有?
$ o& H# N/ Y, @3 T    监督机制是保证成绩真实的措施。数学等主要课程结束,都要考两场:笔试一场、口试一场。口试的时候,要有其他专科的老师监考。考试的过程做简单介绍:
" Q( N" ~: f+ D2 w* V: H- v% d    主考老师和监考老师在教室内就坐在讲台侧面,老师旁边是桌子上放有考题筒,里面是题签。考试开始,第一组5~10人(我记忆比较多的次数是8人)依次进入考场,到考题筒内抽取考题签,到座位上准备答题。一张题签上3道题,第一题答好了保证及格,后面的题只要不出大漏子起码4分。第一题打不好,就有不及格的可能。第一题有毛病,2、3题答的再好也只能得3分。在准备阶段,允许换一次题,也只能换一次。换题后答的再好,也不能得5分。
: A. K$ Z, a9 E7 W# V' G1 Q8 z    首先准备好的同学举手示意,老师同意后到讲台前向老师讲题。答题必须明确,稍有模糊老师(特别是监考老师)会追问。答题结束,老师打分,退出考场。外面同学,见有人出来,再补进一个。直到全班考完。% q9 G1 |! I* J1 S
    这种考核办法,要求你全面、真实的掌握知识。因为是抽签,你不知道会抽到哪一部分的题,必须全面复习。你如果,没有真正掌握,在老师的追问下会蒙灯。+ m! E; M7 x/ F- ?6 x7 ?1 p
    监督机制是避免作弊的一种手段。一般的任课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绩好。如果成绩低下的多了,面子不好看。在没有监考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成绩,可能有睁一眼闭一眼的情况。监考不是两老师的互相对换,二是几个专科的老师轮换。避免互相通融的弊端。& k) |# W& W# ]1 y/ Z2 P
    毕业考试也引用监督机制。一个答辩委员会,主要成员是实习所在工厂的总工程师、总工艺师、资深技术人员。还有三机部教育局的官员。学校的带队老师,占很小比例。也就是说:能不能毕业,不是你们学校说了算。
, G% D6 }2 S' o+ J1 L& j( W: b    这种机制,你学校还想蒙混过关吗?- v4 w1 N6 }1 ^) {. `- H
未完待续# ?  v# A9 H% I6 w' e! Z
发表于 2015-8-28 19: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6317wlt 发表于 2015-8-28 18:00
* j- y6 M' ^7 k9 G) Y: w我与航空工业学校6; P4 r7 O) d$ E' n
    3、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监督机制:
& b$ R  L) w! Y, P; b( o: |( b* ]    培养目标明确;教材和教学得法。这是培养好人 ...
: a/ a* u9 F1 Q5 K6 ?7 L" O
      {:soso_e124:} 感谢王良田学长的系列报道 {:soso_e181:}!因为十年动乱我们六六届毕业生学完了全部课程,遗憾的是没有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 {:soso_e149:}。9 c  x4 r* M% p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10: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6317wlt 发表于 2015-8-28 18:00, g' l9 B% R2 r  u4 p5 d
我与航空工业学校6
( C) f( o& C  j  s7 {    3、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监督机制:& H9 g% E9 [# @2 x+ L; j8 Q
    培养目标明确;教材和教学得法。这是培养好人 ...

# u0 E' o. ]8 m4 [学校考试方式一直是王学长所说的那样,我记得我们的基础课物理是抽签考试,数学课还是笔试,但是受毛泽东春节讲话精神的影响,改为开卷考试。后来的金属工艺学、电工课、飞机的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都是抽签考试。
2 d+ c1 |3 ?! b/ b1966年春节后,我们到沈阳112厂实习,本该实习后回校继续学习专业课,然后在1967年搞毕业设计。结果1966年6月我们被通知停止实习,提前回校搞文革。厄运降临,可是当时并没有觉得是厄运,我们积极地投入到“波澜壮阔”的文化大革命之中,紧跟毛主席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去参加阶级斗争了。; J! v) F( f! t3 U  U
发表于 2015-8-29 17: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317wlt 于 2015-8-29 22:54 编辑 3 \: |1 Y2 T+ Y- B
1 v6 I; ^8 A$ p/ Y% {5 F0 _4 `
我与航空工业学校61 X) q2 I* }5 c( m
    三、刻苦学习& R, m$ D# M/ S6 @" o
    我用刻苦学习这个标题,有人可能感到“俗”。我介绍了具体情况,校友们可以看到,刻苦到什么程度。由于苏联4年制的教材,我们3年学完。课程安排的非常满。除去白天授课时间外,每晚有两个课时的晚自习。由于,一门不及格补考;两门不及格留级;三门不及格回家的铁规定,尽全力学习是绝大多数同学的自律。星期天本来没有硬性规定要上学,可是大家都称为“大自习”。为什么叫做“大自习”?因为,平常上课还有课间休息几分钟,礼拜天没有上下课的铃声,一焖就是半天。
) U! _  `8 L. H8 s) }    晚自习后有的同学还不回去休息,就要强制劝回。到了熄灯时间强制拉闸。
5 ^" I( q  S; n/ O! n8 p% j    一年下来,有些同学累病了回家了;有些休学后留级再重新入校,也有少数两门不及格留级的。淘汰率有多高?没有统计。进校的时候6专科有个6123班,后来化整为零的分到其他班。6122班有没有不记得了。最后只剩下6314~6321共8个班。如果我记忆不差的话,27中和我一同入校的是43人,毕业的时候剩下不到30人。7 W2 C) L# o& t6 w/ U  o
    前面我说过赞扬苏联教育制度和方法的话,在高淘汰率方面还是感觉有不足的地方。不过4年制教材3年完,不是苏联人的过错。
# Q9 i  D6 u! D( B% b    看到惊心动魄的淘汰,我从二年级开始改变了战略:不求成绩全面好,确保身体不有病。这个决策使我受益一辈子。本来我在初中还经常请病假,到中专毕业我成为全班有数的几个身体最棒的了。当时我们一些同学中,不求成绩全面好,照顾好身体最重要的议论也有了一定市场。还流行了一段顺口溜:三分好、三分好,不贪黑,不起早,不留级、不补考...。
" T- Z! s" {. z& M; d/ U    四、刻苦生活
1 V' V: ~2 q0 R; a    进入航校的同学,农村出来的占多数。那个年代,本来都比较贫穷。从衣着到日常花钱到处可以看出。前些日子我曾经把刘振瀛同学保存的账单亮了一亮,现在再亮一次,可以看看我们怎样对待几分钱的。
1 o: K/ \) x! Y9 l8 ]! V1 x# c DSC09243.jpg
4 U; ^: T/ S0 Q/ e+ D    参加捐款的34人,捐3分的10人、4分的3人、5分的13人、6分的1人1毛的6人两毛的1人。捐款超过5分的只有7人,捐两毛的是带工资上学的调干生。% @- w  S8 @  I8 F( G8 N+ ]
    当时苇子坑到德胜门的公共汽车票开始5分,后来8分,没有几个同学舍得花钱坐车,都是步行到德胜门。
3 k# h1 M$ C1 ?9 t; Z& m% E    1958年我们的毕业聚餐,我问大家说:以前喝过酒的请举手!39个同学只有2个举手。
: m, X7 r! ~; v7 Y! N    1958年五四火炬接力赛前,一个大卡车拉着我们看路线,同时把我们放到接力点,每人发了几块奶糖。说:吃了可以补充能量。我是第一次见到奶糖。问问同车的队友,多数也是第一次吃奶糖。* R' I; B% P% R
    我罗嗦这么多,是要校友们了解我们当时的生活条件。& C- r# l! a' Z7 d2 V
    当时的伙食,是我以前没有遇到的好,国家发给伙食费每月12元,实际吃11.5元。节约的0.5元,由班里救济贫困学生。好像是班主任管理(我当班长也没有管过这钱)。只记得用这钱买了布匹棉花,由班上的女同学给困难同学王占英做棉衣(舍不得到外面花手工钱)。也给这些同学买笔和本。5 L# `, d& M& Y5 j& I1 P4 }6 ~
    # E9 |9 [' n. L( M4 \

点评

王学长:请继续,我们爱看。谢谢!  发表于 2015-8-29 19:15
发表于 2015-8-30 12: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317wlt 于 2015-8-30 12:21 编辑
: N. w0 K3 w+ P2 j9 q
" a( _" h& `- w% ?  Y, L9 Y    我与航空工业学校7       
; `2 h) P- Z! U* K

0 e: C" C' f3 F/ S    五、实用有效的实习
* m" _2 z$ v. ]$ W+ d' j0 }8 H    从成绩单上可以看到5次实习,这些实习是必要而且十分有效的。影响我一生的技术工作。. F; n& ]4 e* \' f* e: _
    1、钳工实习4 y( C: A8 ]0 A+ z( L% m9 ]
    钳工实习安排在一年级,金属工艺学结束。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中钳工是与车铣刨磨等机械加工相辅的重要工种。特别是60年前机加工相对落后的情况,钳工是第一工种。% Y0 h" c! E# T# |
    实习开始先全面介绍钳工的主要分类和工作:钳工主要分加工制作钳工和维修钳工两大类,后者还可以分为普通钳工与装配钳。我们的实习内容主要是普通钳工。
0 H  \4 K1 A2 \3 ]    实习从简单的矫正压弯开始,一块不平的钢板,一条弯曲的钢筋。老师讲解矫正的方法,并作出示范。最后给你这两样东西,由你自己操作,完成后交给老师打分记录。
7 n  z% @4 u( ~6 W' p* E. k( U    接着每人发一块矩形铸铁块,大概120mmX60mmX40mm。开始主要的实习过程。
, K7 }) P* n: `0 w/ [    第一讲是:划线。3 D: T4 d5 T; Q2 h3 N( i. p
    讲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介绍划线工具,划针、划规、方箱、V形铁、划针盘、样冲、支撑小千斤等等。讲解各种划线方法。作业是把发给的铸铁块,划上V形铁的线,交老师打分。
  L" }) ~( _. {# o2 T- C    第二讲是:錾削锯割。
' u6 v! i2 f% J9 i6 q2 r    讲锯割的方法和工具。展示了各种手锯和不同的锯条,我第一次看到割管器。展示了不同的錾子:平錾子、窄錾子、油槽錾子...等等。老师教我们磨錾子,给錾子淬火。錾子的淬火是自温回火,用一个小的焦炭炉,把磨好的錾子进去加温,旁边放一个水槽,水有两个深度,浅处只有二十毫米,深处可有三四百毫米。观察錾子达到了淬火的临界温度,快速把錾子刃部淬入浅水区。取出观看,刃部颜色由白向黄、兰转变。当颜色变黄,还没有变蓝之前要迅速淬入深水区,直到全部冷却。老师还分别就回火不足(白色);回火正常(黄色);过回火(蓝色)的錾子做了使用表演。前者崩刃,后者卷刃,黄色者耐用。
, h' I0 J: m6 J: O9 O& ^    錾削开始先发10根比錾子尺寸稍长的枣木棒,在台钳上夹持一块挡头,以枣木棒当錾子,按照普通的錾削姿势击打,直到木棒全部打坏,才能用真正的的錾子錾活(此时大部分同学的手都被自己打肿了)& ?2 Q& _" N4 @# F. w! Q; N( ~
    要对已经划好线的铸铁块下手了。先用锯锯出V形槽的轮廓,用窄錾子剔出V形槽底部的小槽,再用平錾子,錾平几个面。V形铁基本成型了,又要交给老师打分了。; r9 L) T$ v$ _; G; }+ v" ]1 {

  A1 @3 ]2 d6 q, i0 _  D
+ K! E* o; v3 [) F3 S

8 \7 ~+ {" x. F7 D; a) y2 Y- [) {7 F/ H; t$ i! L

' k. x+ l& A3 @6 w2 ?: |- y+ ?
! {& h* m) o% _
发表于 2015-8-30 14: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6317wlt 发表于 2015-8-30 12:142 `0 }' K& u+ o4 e$ o$ A9 z+ H# ~( G
我与航空工业学校7      
' l! g5 t; S- L5 c
  ~" w& @; O' g; w5 Y" T% f    五、实用有效的实习
8 k- F% G9 {! ~6 c
   我们三科无此项实习。记得我们钳工实习是做一把鱼口钳或一把榔头。机工实习是车制螺钉,没有卡尺,也没有钢板尺,只给卡钳。长度用内卡钳确定,外径用外卡钳测量,螺纹用板牙套制。我们还增加一项钣金工实习,用檀木榔头敲制铝合金板零件(俗称白铁匠)。以上均在学校实习工厂完成。
  T& l$ e# a- d- X2 r: N* w$ g) d# D    下厂实习,在沈阳112厂完成(冬天)。毕业实习在南昌320厂完成(夏天)。6 I1 N8 _" f  i. _) R' K" Z; u  `: c
发表于 2015-8-31 17: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5-9-2 17:42 编辑 3 f% @+ J) N7 e& w' ^( }* p
  M+ K; ]8 H9 ], }4 b, G5 a
    我与航空工业学校8
6 c  k2 z& h& t/ S  x0 w      第三讲:锉工法
$ y/ W7 F0 L$ O; w4 l- f    首先介绍各种锉刀的不同分类。按照截面形状分:平板锉、圆锉、三角锉、半圆锉、方锉...等等;按照锉齿的粗细分粗、细、中;按照尺寸大小分XX吋。如:12吋中板锉、8吋细圆锉...等等。摆出各种锉刀的样品,还有专门锉削铝合金的单向纹锉刀,不同大小的什锦组锉。
& o9 R. w/ S. U, W) m* u( m0 O    讲解站姿、坐姿的锉削方法,特别是前腿弓后腿蹬的站姿。下面要把自己的V形铁各个面锉平。交给老师打分。
( K" e# u0 k- E) L/ E# ~. n    第四讲:钻孔、攻丝
, [2 y, R$ q& w. Q7 I2 u    介绍钳工的孔加工方法:钻孔、扩孔、铰孔、锪沉孔。展示各种孔加工刀具:麻花钻、扩孔钻、铰刀。教导如何磨钻头,如何使用小台钻,如何保证孔距和孔径的准确。" M0 _3 h$ k$ R  F* p$ M( b
    讲解螺纹的手工加工方法,展示各种螺纹工具:丝锥、绞杠、板牙、板牙架。讲解如何攻出内螺纹,如何在圆柱外面“套扣”' |8 y' _/ ~6 W
    V形铁上有两个M10的螺孔,这一讲就要经过划线、钻孔、锪倒角、攻丝。加工好再给老师打分。0 ?! s7 N6 a: i2 Z" S" L9 ^' L( h
    第五讲:刮削、研磨
! j, R7 b- b/ t% O& ~    首先讲刮削,展示各种刮刀,讲解各种刮削方法。接着要把V形铁的面刮出鱼鳞花。要保证每平方吋不少于多少点。交老师打分。
8 A$ ^8 F) p7 }* r) i# o* r    讲研磨的时候,先讲研磨的用途,介绍各种磨料:氧化铝、氧化铬、碳化硅...等等,讲解不同粗细标号磨料的用途。讲解油酸等活化剂的作用。讲解润滑油的使用。讲解各种研磨手法,特别强调了平面研磨的8字形运动。把V形铁的各个面研磨好,又要给老师打分了。
- n0 ]* Q8 U6 S* s6 X, Q4 _) Q    至此一块精密V形铁完工了,钳工实习也结束了。
# i# s8 l) o- X4 {' \. d" u$ ^未完待续! K8 F; W5 b* m" n% O

7 a0 [3 W$ ?. a6 i' o! p8 [1 ?1 I. [8 e4 b- [

5 t+ P  A8 t' Z5 N+ H3 ~7 [# g+ U
发表于 2015-9-1 12: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chao5720 发表于 2015-8-30 14:38
( e; L4 B1 |* f0 ?. x我们三科无此项实习。记得我们钳工实习是做一把鱼口钳或一把榔头。机工实习是车制螺钉,没有卡尺,也 ...
' D5 O5 B- k& {6 y. z; {: j
    陈学长:我们六科钳工实习也是做鱼口钳,这一个是北京航校保留的传统节目。机工实习唯一遗憾的是师傅没教我们如何磨刀 {:soso_e110:}。
# j8 A* f0 N6 F# q9 t, ?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18: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6317wlt 发表于 2015-8-29 17:37
( D% E% P' c$ A, ^8 G/ C我与航空工业学校66 Z0 E0 F& n: D% `9 D- z) `
    三、刻苦学习
( _. N1 }3 {* k    我用刻苦学习这个标题,有人可能感到“俗”。我介绍了具体情况 ...
/ A$ s2 p7 R  W3 r) Z
“前面我说过赞扬苏联教育制度和方法的话,在高淘汰率方面还是感觉有不足的地方。不过4年制教材3年完,不是苏联人的过错。”
$ @+ ~& d) n- s5 V8 d* _
* H  Z' a- y0 }    确实不是苏联人的错,是我们不顾教育客观规律的大跃进。所以学长的成绩还是不错的,虽然并不是都是5分或者4分。
4 D! Z8 L  L9 z/ U3 v2 h7 _& ]
发表于 2015-9-2 14: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51號兵站 发表于 2015-9-1 12:28$ l! N% H! o) W
陈学长:我们六科钳工实习也是做鱼口钳,这一个是北京航校保留的传统节目。机工实习唯一遗憾的是师傅 ...
$ p  |) _9 \- Y) P; a
  51號兵站:车工师傅只教我们磨切刀。切刀头一定要比后面宽,否则切断大直径零件时会因摩擦生热而使切刀退火,缩短切刀寿命。其他机工刀具要求太高,要专门磨削人员才能胜任,所以,工厂的机加车间都设有"磨刀室",而切断刀属于消耗器材,不属于刀具,"磨刀室"不给磨,报废不用填"报废单"。故切断刀都是自己磨。需要自己磨的刀具还有:钳工、铆工的麻花钻头;木工的刨刀和扁铲(錾子)。我当过一年木模工,磨刀是木模工的基本功。
) [- B$ V3 E- J8 V" y) s, j# h

点评

陈学长言之有理,确实切刀、钻头、扁铲的刃磨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发表于 2015-9-2 17:06
发表于 2015-9-3 08: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伟大日子--2015年9月3日,沉痛悼念八路军战士我的老泰山鲁德!
发表于 2015-9-3 08: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924_3346_3 发表于 2015-9-3 08:14. e2 {, E, m* c7 l: ~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伟大日子--2015年9月3日,沉痛悼念八路军战士我的老泰山鲁德!
' z4 K2 ~/ E+ ]
领导:岂能光是口号,请上篇短文纪念尊老泰山!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7: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chao5720 发表于 2015-8-30 14:38
3 k+ D/ S5 H! B我们三科无此项实习。记得我们钳工实习是做一把鱼口钳或一把榔头。机工实习是车制螺钉,没有卡尺,也 ...
8 v, \! T) Y# w5 F
T1JQKPFyxuXXXXXXXX_!!0-item_pic.jpg 0 H( B: C3 e; ~7 W2 Y
当年钳工实习,做鱼口钳,我觉得钻孔比较难,不像随便在平板上操作。因为是第一次钻孔,并且孔的位置又很重要,所以很怕钻孔的位置不对。我的孔是由米师傅帮我钻的,开始是我自己钻,钻到一半深后发现孔的中心位置有偏离,于是不知所措,继续钻下去肯定要偏离位置,如何调整位置?最后让米师傅给修正了过来,就是把零件下面垫上块铁板,继续钻就找回了位置。
$ s5 C3 D. \$ Y6 q+ e. H6 Z9 ]
发表于 2015-9-5 10: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chao5720 于 2015-9-5 10:07 编辑
' K  K0 d6 J( j: v/ u" \
西水车 发表于 2015-9-4 17:01" t% {. h2 d9 O/ o$ Z4 w; k- |
当年钳工实习,做鱼口钳,我觉得钻孔比较难,不像随便在平板上操作。因为是第一次钻孔,并且孔的位置又 ...

) r" t3 s( I9 v; n  R7 N- L0 B7 T% s  C  米师傅,瘦高个,说话"口吃",是教工话剧队成员。演京剧"辕门斩子"剧时饰演焦赞兼导演。为人很好,颇有人缘。发一张剧照,米师傅只见半截胳膊手握一把宝剑。饰演穆桂英者是化学教研组组长,姓名不详。
4 q2 ~5 X* w! ^4 Q) }# j# H3 W9 t5 [" m! W$ @6 H- Q
发表于 2015-9-5 10: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chao5720 于 2015-9-6 06:44 编辑
- @' I; T2 }, J2 X7 p7 S3 H& l8 F1 r
chenchao5720 发表于 2015-9-5 10:03
' s+ a' U9 d/ o- n( f8 B+ i; L- g米师傅,瘦高个,说话"口吃",是教工话剧队成员。演京剧"辕门斩子"剧时饰演焦赞兼导演。为人很好,颇有 ...
) y# \, Z: q  F4 M3 |, j4 I
  图片为什么发上去?& S$ k2 w1 h. K0 ^9 ]1 i4 k

9 Q$ n" w4 U3 |& v4 }- L; i' P; V9 D
8 A5 w& n7 C1 x: b
                        穆桂英_A副本.jpg
0 \  [$ x& U5 f& |! w. b1 ]/ u  J; U  |0 f+ `  Z: |3 _  `
                                   《辕门斩子》剧照! B- M2 r- ^7 {; r# l  d
IMG_9330.jpg
发表于 2015-9-5 19: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chao5720 发表于 2015-9-5 10:45* E. Q! d! {+ t+ O- p
图片为什么发上去?

- |! n4 H5 M/ X* t4 Q    请问老学长,米师傅是不是在红岩中演猫头鹰的那位师傅,我对他的大鼻子印象很深。还有京剧辕门斩子的演出也非常精彩,虽然是业余的,各位老师表演的都非常出色。有些细节还记得很清楚,穆桂英甩绳子套杨宗保时甩到了自己的靠旗上。
4 p0 C' M  k# I" H0 g
发表于 2015-9-6 06: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chao5720 发表于 2015-9-5 10:45
  D3 G; G* U! c' C- X  S图片为什么发上去?
) X/ U  ~2 k% F
   这张照片是发给陈海林的,怎么跑到这儿来了?黑衣者是哥哥飞502班杨连效(现居成都),黄衣者是弟弟飞503班杨连水(现居北京)。纯属本人操作失误。' _, j7 K) Y7 ~; k'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21 13:45 , Processed in 1.288002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