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
点评
看了你对调的经历,也让我想起了自己当初对调的事情。我也前后找过3个人,有的中途都快成了,突然出现逆转,又开始从来,万里征程、好事多磨,总算回家了。
| ||
| ||
| ||
点评
那个“大革命”不知有多少人被无辜冤死,有的平反了,有的至今还糊里糊涂的多的是。
| ||
点评
有这样的英雄父亲,儿子居然还被打入另册,不能为国家的航空事业尽力,那个时代真没处说理去。
| ||
点评
老人家真值得佩服!
| ||
| ||
| ||
点评
蹉跎岁月,那都是往事,几十万字的故事又能从哪儿谈起呢?
33的文风质朴、率真,短短的几篇文章使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只可惜现在的传统文学不吃香了,否则整理出版,应该是一本不错的散文集。
33的回忆也使我们想起了当年发配后的那些年月,事件不同、程度不同,难忘的经历还是雷同的,谢谢领导帮我们来回忆,只可惜大脑有些痴呆了,我们黄县的那段经历的细节已经无法再现了。
划上句号了吧?谢谢33的发自内心的、令人感动的、酸甜苦辣的、没有粉饰、只有真实的回忆小文,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佩服!
我对德州那些各个学校的校友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所生成的深厚友谊,深感钦佩。随着三三的回忆,好像重新从那艰难的岁月又经历了一回。同意分司厅的意见。谢谢。
| ||
点评
知道了,谢谢了
戗面馒头和钎子馒头不是一回事!
就是你那天吃完老鸭汤的饭店往西。
领导:快3起点是安定门还是你们那边的?
快3起点站再往西167米。
| ||
点评
他是热衷于使用马甲的人。估计有七、八个了。杜科长又变成杜局长了。
你说的有道理,因为我是四十几年前听到的叫钎子馒头。不过近日在北京见到一位山东人卖馒头,还是叫的钎子馒头。我那张照片就是在他那里照的。谢谢你!说了半天,还不知道你是谁,报报尊姓大名方便吗?
| ||
| ||
| |
点评
德州1/6女生不知道、1/6男生殁了。怀念逝者,祝愿健在的校友们健康长寿!
谢领导点明。闹了半天里面就廉女士一个是熟人。
航校发配德州的1/6是焦、1/6是张、1/6是王,其余3/6是女性。
我在齿轮厂时他是调度,后来当过厂长,06年早就退休了。名字叫李希贤。
好像振祥发过照片,应该是北京航校发配德州的六分之一?
| ||
| ||
| ||
| ||
点评
愛你们.想你们..祝賀我们作着好[梦]共同晇入2015年.
| ||
| ||
| |
点评
度过了困难年代的陈学长好让人羡慕!
| ||
| ||
点评
发错地方了
意思翻译得非常正确
马大:上帝在他(她)心中!我们这些老年人只知道健康就是幸福,想三想四到头来是个“夢”。
据说死伤者大都是年轻人。真是六根不净,五欲未除啊!
估计这次事故死伤者几乎或者就是没有上海人,倘若北京有类似事故不会有北京人一样。要是在外国,可以肯定伤亡者一定有中国人。
| ||
| ||
点评
丢了两个字,是叫下头泥三十个差人
意思翻译得非常正确
陈超学长说得对,老里八早是说很早以前,叫(下面衙役二、三十)个您排队,应该是叫(下头泥、三十)个
"老里八早",应该是"在很久以前"。
上海话呗。
| ||
| |
| ||
|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1 23:40 , Processed in 1.33953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