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23: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4-11-5 23:09 编辑
, X( C) }2 N' k6 k$ v
924_3346_3 发表于 2014-11-4 10:33
5 s0 y6 r4 w' B% S当年发配到山东的是66、67两届校友,共计55人,分到山东9个城市11家工厂。几十年过来变化很大,有7位校 ...

$ D7 d5 A0 x6 F' K5 h我9日到京,不知能否赶上山东校友的活动。顺便贴一张在美国的照片:美国大雾山蝴蝶谷。 DSC05996.JPG
& y7 S2 h% k5 S; F+ |6 l. Y1 n+ [$ T* U9 K+ H' c6 @4 I- I5 l5 q
# ?- V7 v' _- w! G8 F! \$ U9 N, J

点评

老美的蓝天、绿树、碧水,环境保护真没的说,主要原因可能还是人少吧。  发表于 2014-11-6 22:43
专门在等你回来,咱们16号聚会。你干嘛那么早到京,是打前站吗?不和总统同机到达?  发表于 2014-11-6 07:54
我以为以咱们斑竹之尊,怎么也得到白宫,五角大楼看看,再看看NBA,那多带劲啊。怎么只是游山玩水呀?看来斑竹之乐,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照片也。  发表于 2014-11-6 07: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4-11-7 1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是羡慕你们又一次的聚会,到时候多发几张照片来让我们饱饱眼福。山东真是个好地方,山美、水美、咱们的同学更是美,近70岁的人了,还能东奔西跑真真不易,这样的人还不美吗?这样的人不应该得到赞美?他们还不美吗?祝山东校友会成功召开!祝校友们在山东吃得好、玩得好、身体好、一切都好!

点评

欢迎老袁有机会到山东来玩,到潍坊来玩。  发表于 2014-11-10 07:00
老袁可能看错了,33领导定的山东校友聚会的地点应该是在北京,要说吃好玩好还是北京的条件最好。  发表于 2014-11-7 22:00
发表于 2014-11-7 13: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枫竹筠 于 2014-11-7 13:38 编辑 1 m! W! G) J5 G" ?
* ?: s* n7 d. |  `0 Q
时间不好凑,最后定在了本月8日10点,大家都有空的时间。外地的同学等着看照片吧。12班的老照片我还有几张,以后发给大家,如果你们没有就收藏起来吧,毕竟是四五十年前的照片了,看看年轻时的我们还是很有趣的。
发表于 2014-11-7 21:59: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1號兵站 于 2014-11-8 10:10 编辑
" ?! ]! g' A+ n1 j1 Y
枫竹筠 发表于 2014-11-7 13:36; z& z7 R9 ?- C/ A' }
时间不好凑,最后定在了本月8日10点,大家都有空的时间。外地的同学等着看照片吧。12班的老照片我还有几张 ...
0 O% V" [, z7 a. d8 }/ L5 o
莫明其妙  怎么  山东校友聚会又改在本月8日10点?

点评

一叶障目不识泰山!也不知是谁遮住了你的视线。今天是6312班聚会。山东校友聚会是16号,是在北京交道口。老袁也看错了,不是在山东。  发表于 2014-11-8 07:05
这是6312班的聚会。莫要混淆。  发表于 2014-11-8 07:04
发表于 2014-11-8 07: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一个纪晓岚的小笑话。这已经是第三个,事不过三,这是最后一个了。       话说纪晓岚经科考高中状元,乾隆看到他高大黑粗的个子,就想再考察一下他的才学。“请出题。”纪晓岚胸有成竹的样子。& J& u5 K5 C5 l' ~3 w' f: ^0 I  y
       “昨晚宓妃为朕生了个孩子······”; _+ d. }  D  R& K5 |) M$ c
       “君王昨夜得金龙!”4 i& Q! @  H: x- b- `4 u  M
       “嗯······朕还没说完,是个女孩。”
* L/ v/ K3 e7 L2 d  G       “化作仙女下九重。”- \6 `" E3 W/ [% s( n( f7 q2 P
       “可惜没养住······”
* k2 R5 U, l1 I0 l  b       “料应人间留不住,”/ U0 _3 S: H  V9 N% j9 t
       “朕命人丢在金水河里。”
8 ^6 @) Y9 u- k2 I" R! ^/ a       “翻身跳在水晶宫。”9 H( b$ t, C* x4 T3 k4 v- W
         文字游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g; |/ w' o5 e( n1 m7 g+ q) o         
  r. [5 E; _" \& u. C+ g

1 E' S- O1 V  ~' c2 D( k, E      
; y3 N3 d' A; w7 T0 `$ P3 @' e$ Y* d- \% s" g

点评

介小三儿比老大、老二有意思!  发表于 2014-11-8 10:14
发表于 2014-11-8 09: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我理解错了,我是看分司厅讲的:盼适时再举办一次山东校友会,......地点当然在山东。所以认为在山东。其实在哪里都一样,那句话怎么讲来的,什么什么天涯若比邻,同学们虽然各自一方,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愿在京的山东校友会圆满成功!菩提树最近可安康?久不联系怪想你的。

点评

仅代表我自己谢谢你!哈哈哈 !  发表于 2014-11-9 07:43
谢谢老袁惦记,很久不见非常想念你。脑子里还有当年你在班里声情并茂地朗诵《欧阳海之歌》时的情景。  发表于 2014-11-8 19:33
发表于 2014-11-9 13: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4-11-10 19:35 编辑
5 m3 v3 P% \* A# c+ H
& k2 h) K3 U' m7 p" I      11月8日上午10点在京的6312班的同学一次小聚会,参加的12班校友:董世杰、李明义、李祥林、仝丽敏、丁月琴、崔文会,还有董世杰的夫人。特邀33领导参加了我们的聚会,非常感谢!在这里还要特别感谢6311班的三位同学友情参加,他们是:王祖荫、王进奎、巩振华。4 d& y! R( y, ]) Q
    现把合影发到网上,供12班的同学及所有校友分享。
, d8 a1 G* Q- `2 A$ F 010_副本.JPG 009.JPG 7 f3 \9 s2 e0 ^* [/ B5 @

点评

真是看不大清楚了。变化有太大。认不出来。不好意思。不过,我倒是更有些相信你的字自述了、  发表于 2014-11-11 16:48
此次聚会没有小二条。  发表于 2014-11-11 09:42
我不认识李祥林。但前排右端第一人像是小二条。可能不是李祥林。  发表于 2014-11-11 04:31
前排左起:董世杰、董世杰夫人、丁月琴、仝丽敏、李祥林 后排左起:巩振华、李明义、王进奎、崔文会、王祖荫、王振祥  发表于 2014-11-10 20:41
后排左是李祥林,前排左是董世杰,前排右是巩振华,不知对错。  发表于 2014-11-10 20:07
发表于 2014-11-9 15: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zh8381 于 2014-11-9 15:14 编辑   E) L* t4 l) h/ M0 {$ W1 d7 @

: c% c  _; |( g" z  ^, i2 I      今天北京又迎来了一个蓝天,前往陶然亭公园赏秋,拍了些照片上传到个人空间相册《陶然秋韵》之中,请感兴趣的同学前往个人空间观看。下面选几张供大家同赏。
$ J, e3 H+ F; b7 D2 K
: M# {+ L2 e- i% p  X- q. s
6 Q) k7 y* D& d2 e* M
2 F" |) B) k, W/ A6 @- W
# u$ [1 w* }5 g' l" R! I, A

点评

看了照片,想起辛弃疾的两句词:······为赋新词强说愁······却道天凉好个秋。  发表于 2014-11-12 09:56
APEC还是不在北京开才好。为了有好的天气,天这么冷却不让烧煤,暖气没法供,冻死我也。  发表于 2014-11-11 16:08
希望北京天天A派克。  发表于 2014-11-11 04:33
秋景也美!  发表于 2014-11-9 22:03
可惜现在的蓝天是APCE蓝,是否把放假的单位都搬出北京就能一直保持这样的蓝天了?  发表于 2014-11-9 21:33
发表于 2014-11-9 20: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12班的聚会又让我见到了董世杰、李明义等同学,真好!6312班的聚会,6311班的王祖荫、王进魁和巩振华都主动参加了,李明义怎么不让张容华参加呢?三三领导风采依旧,愿山东校友会举办成功!* m5 K$ s( R8 u2 e! O0 Q  S4 K. O+ l
谢谢菩提树还惦记着我。
发表于 2014-11-10 07: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尾沟 于 2014-11-10 07:45 编辑 1 V2 m2 Z1 u0 V5 j, r
' r$ O( l9 ~$ N* Y
                由APEC说起- Z6 {' t$ V& r
        北京要召开APEC会议,车限行人放假,凭空又多了个小长假。车少了以后,不知空气质量是否有所提高?我在这里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只想凭自已的感觉,说说汽车排气管的位置。0 J% u! N& B* d! ~/ k" l* j3 w
       自从小孙女上了幼儿园,现在又上了小学,我就担负了接送孩子的任务。我天天带着孩子骑行在马路上,天天跟在汽车的屁股后面,天天呼吸着躲不开的汽车尾气。我就琢磨,我国是人车车在马路上靠右行驶的国度,那汽车屁股后面的排气管为什么要设计安装在右边呢?汽车在马路上行驶,它跑得快,老是跑在自行车和行人的前面。它的又呛人又有毒的废气就直接排向行人和自行车。这是人性化的设计吗?为什么就不能把排气管设计安装在左面呢?安装在左面的汽车不是没有,只是少之又少。那多是一些小车。越是公共汽车,排气量又大,其排气管大都是在右边。它需要经常在路边停车,一启动直接就把尾4 ?( `! X6 d! i$ {
气喷向未曾上车的乘客。是不是有点太残酷了。3 H! G6 B( Z0 G" |* D
       记得有一次,我实在受不了那突突的尾气,就把车子向前推了几步。交警见我过了等绿灯的白线,要求我向后退。我申诉说由于身体原因对尾气过敏。那个交警不错,他安排我到人行横道去等,并说明我要推车过人行横道。我按照他的要求做了。心里感觉这在当时是个两全其美的安排。我感谢那个交警同志,也希望汽车设计人员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 x0 @: d$ F4 S

点评

现在很多马路上没有非机动车道,就算有了也没几个听招呼的了。  发表于 2014-11-11 08:28
三三你的本事大,你如果能够把世界搬回到你小时候的环境,我宁肯再追在汽车后面跑。那时有几辆汽车呀?能看到一辆就不错了。你现在开汽车了,不知道骑车小民的感觉了。  发表于 2014-11-11 07:28
是你走了机动车道,还是汽车走了非机动车道?否则你不会在汽车屁股后面。汽车还有双排气管的呢。小时候看到不少小孩在野外追汽车为的是闻汽车屁,想想那是多么......  发表于 2014-11-10 19:42
中国有人性化设计吗?50年以后能想着老百姓就不错了。忍着吧。中华民族讲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  发表于 2014-11-10 18:26
发表于 2014-11-11 07: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chao5720  中国有人性化设计吗?50年以后能想着老百姓就不错了。忍着吧。中华民族讲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发表于 昨天 18:265 ]8 i, K1 X' l4 r0 L1 T' R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        老队长,我觉得还是跟在外国人后面跑的原因。那些汽车大多是引进的,自行设计的也吸收了不少老外的原设计。不是有个名词叫做继承吗?我没出过国,但听说外国的汽车是靠左面行驰的。记得我们学校就有一辆美国汽车,连驾驶员都要坐在右边。我们到宝坻劳动就是做的那辆车。但我不记得他的排气管是在那个位置了。应该是在右后面。所以以后我们的汽车排气管就都放在右后面了,跟着人家走呗。就不能多动动脑子,想一想汽车开动在公路上的状况。我知道,拖拉机在设计的时候,要全面考虑排气管的位置,以避免排出的废气伤害了秧苗。可汽车排出的废气直接伤害的是人哪!  T, S9 `) Z+ [

点评

你说的很对,我退休后随中国空军专家代表团去了一趟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和泰国的汽车都是左行的。可有人还说与机动车争道?  发表于 2014-11-12 07:05
美国、俄国等都靠右行。日本靠左行,英国靠左行,英属殖民地靠左行。航校刘师傅开的那辆在朝鲜缴获的美国车叫"道奇",是左驾驶的。  发表于 2014-11-11 16:19
发表于 2014-11-11 15: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uyan 于 2014-11-11 15:56 编辑
4 M3 }$ R& Z9 K7 u* z. c3 g, g9 B: g5 i4 w" ^
中国空军首推形象宣传片《我们的天空》
1 }0 @- }" M) Q8 g% ]; H9 c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136266672_1_1_1_OEq2RiBtW2bK+l1lHz2stqkM7KQNt6nknynt71+iIQxaUwqPYIrfO4kK4SrQAslE92tP/s.swf8 o+ T6 I5 l( R
" ^+ Q: Q' ?" |( l' S- W

点评

真想亲自上去飞一次。金色的朝霞在身边飞舞,脚下是一片锦绣河山······  发表于 2014-11-13 12:31
duyan:看到《我们的天空》,倍感亲切。1971年西北地区空中投放第一棵氢弹就是我参加设计改装的强5甲型飞机完成的。空警200和空警2000空中预警机都有我们班同学参与。  发表于 2014-11-12 07:29
发表于 2014-11-12 22: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冬陶然亭公园(2014-11-12)
2 {: J7 w7 t& H5 ]抓住APEC蓝,拍摄陶然亭公园。昨夜北风过园林,吹落黄叶满地金。
: N+ v1 S+ h5 F
& L: x, M0 L' f$ O; O2 f3 c
5 Z; u2 _  N" {+ {- i
IMG_4359.JPG
IMG_4364.JPG
IMG_4365.JPG
IMG_4367.JPG
IMG_4370.JPG
IMG_4373.JPG
IMG_4378.JPG
IMG_4381.JPG
IMG_4385.JPG
IMG_4386.JPG
IMG_4389.JPG
IMG_4391.JPG
IMG_4392.JPG
IMG_4395.JPG
IMG_4396.JPG
IMG_4398.JPG

点评

天真是蓝色的,难得的天空颜色。  发表于 2014-11-13 12:33
美极!  发表于 2014-11-13 06: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06: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0918_122036.jpg
; f6 w9 f# \6 d层层的远山
+ A! X! b- ~5 t

点评

谢谢夸奖!  发表于 2014-11-15 07:03
层层的远山,不错。  发表于 2014-11-14 21:32
发表于 2014-11-14 07: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APEC前天刚刚散会,昨天物业匆匆忙忙开始供暖,终于忍受完了像在山东一样不供暖挨冻的日子。前天晚上天很冷,居民们纷纷开启了空调,电不够用了,一个晚上全小区掉闸三次。物业也不是为了居民考虑昨天供暖,只是没办法只好顺应民心了。政府规定的供暖时间本身也有问题,供暖标准是保证室温不低于18度,在天气最高才8度为什么不提前供暖?若按供暖标准应该最高气温低于18度就得供暖呀。
发表于 2014-11-14 17: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4-12-8 10:14 编辑
2 ]/ o  `$ o! Q  V6 Q# [
/ b) s  H! |/ S3 ]; q; ~0 u. h    李度有消息了。因为跟他们班联络少,信息不通,所以一直不知道李度的消息。今天从他们班同学处了解到,李度早已回到北京。今年9月两口子一起去美国看儿孙,要明年回来。这样发配到山东的55名校友只有两位没有消息了。
发表于 2014-11-14 17: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尾沟 于 2014-11-15 07:19 编辑 7 T$ z8 D7 ^0 O( L# p
$ @# Q- m- m/ X  ~
             谈电视剧《红高粱》中的“潍坊”- G# n/ f& |* G
        电视剧《红高粱》写的是高密县的故事。高密是潍坊市所管辖的一个县。电视剧的播放,在潍坊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年轻人不重视,年老的人也无动于衷。好像高密与潍坊没有什么关系。我要说的是前几天的事——在剧中高密县长朱豪三的副官小颜向朱汇报日本军队的情报。日军攻占济南之后,已经到了“周庄”(想象中是现在的周村)。然后经潍坊等地就会到达高密。看到这里我就笑了,是编剧还是导演还是演员犯了历史性的错误?因为在1938年时“潍坊”这个名称在地球上还没有诞生呢。那么有名的编剧导演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果不其然,在两天后的剧情中,几个土匪头子研究敌情时,日军已经到了“潍县”。台词改过来了。; W3 ?; x9 y" {
       潍坊的名称要在十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潍县之后才诞生的。记得老人介绍,在解放军进攻之前,潍县的国民党守军司令陈金城分析战争前景时说:“北宫白攻,南宫难攻。潍县危险,还有个坊子可救。”他对时局还是很乐观的,他认为解放军不会打攻坚战。但解放军从打扫外围到攻克坚城,也不过就打了二十来天吧。这是题外话,但从中可以看到那时只有潍县。正是解放潍县之后,把坊子和潍县合成一个行政区,才有了潍坊市。(那时叫潍坊特别市,市长姚仲明。)而现在的潍坊市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改地(昌潍地区)为市而成的,高密也成为其中的一个县。(解释一下,北宫和南宫是老潍县城中的两个地名。)
8 `$ z: o" j- g4 I7 b5 d/ W

点评

说起《潍坊》不由勾起我的回忆:当年我在空5师当常驻代表,住二十里堡师部招待所,经常去高密14团(现迁至诸城)就是1971年空中投氢弹的杨国祥团长的那个团。休息时去潍县买的确凉布,去坊子买花生米   发表于 2014-11-15 15:41
当年看电影《红高粱》看到姜文半夜向酒缸里撒尿,第二天被撒过尿的酒缸里的酒变成了好酒。方知原来好酒是用尿勾兑的,从此,我便不再喝酒。只可惜我至今还藏有茅(台)五(粮液)剑(南春)。  发表于 2014-11-15 15:11
国外热处理,国内冷处理。  发表于 2014-11-15 07:57
对这个剧没有丝毫感觉,不会去看的。主要是从多年前的电影形成的概念。其实电影也没看过,只是听说。我的概念是,《红高粱》就是糟践中国人的,不糟践中国人拿不到国际大奖,乃至诺贝尔奖。   发表于 2014-11-15 07:49
发表于 2014-11-14 17: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尾沟 发表于 2014-11-14 17:08- z% e, I& p) D: g: o6 a% O
谈电视剧《红高粱》中的“潍坊”0 H4 g& C% K! _* q
        电视剧《红高粱》写的是高密县的故事。高密是潍坊 ...
5 ]; l# @2 t" g4 W4 I
{:soso_e179:}  正宗好吃的萝卜是潍县萝卜。{:soso_e102:}
发表于 2014-11-14 21: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4-11-15 11:21 编辑 - V9 C8 @2 k- ?* n0 t7 y, ^

1 L; B4 S" J; O" T8 ]# o7 v
祝贺山东校友北京聚会
1968年8月8日,北京航校把68届毕业生的大部分都送走了,只剩下你们55个同学,在焦灼的等待中度过这漫长的三个月。往日的朋友、伙伴都走了,喧嚣的宿舍变得冷冷清清。对以后的去向、今后的前途的担心会压得你们喘不上气来,没有经历过的同学很难体会到你们当时的心情。当你们终于踏上开往山东的列车时,除了与其他同学一样的对父母、北京的留恋之外,还会有一些心酸和悲凉,也可能会有些许的欣慰,毕竟命运没有更坏。
你们中的大部分后来在工作中都取得了成绩,得到了单位和社会的认可。除了你们在航校打下的扎实的学习基础之外,你们所经受的痛苦经历也是激励你们的动力。上帝是公正的,你们年轻时经历了苦难,现在都过上幸福而快乐的生活。你们自己并没有吃亏,吃亏的是航空部,自己花钱培养的人才,白送给别人,还要承别人的情。
我感觉山东校友之间的情谊比别的地方的要更深厚一些,这可能和你们曾经一起共患难有关系。希望山东校友的聚会继续每年办下去,越来越红火,我也很想体验你们的快乐,有机会一定参加。祝所有山东校友健康快乐每一天。
6 v8 n+ L) [- Z2 A1 T8 g

2 ]) b1 S6 q. @

点评

谢谢菩提兄的真挚的、诚挚的祝贺,盼着你那天来京一聚。  发表于 2014-11-15 18:17
谢谢菩提树。发配山东的五十五人中 :66届毕业生十七人、67届毕业生三十八人。  发表于 2014-11-15 10:37
谢谢菩提树这样能理解我们分到山东的校友,难得!!谢谢。  发表于 2014-11-15 10:19
中国就是人多,不缺人才,所以航空部也不会觉得吃亏,只是丢掉一个包袱而已。后来我们在工作中,不是也经常碰到“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山东的经历忘不掉,校友的情谊不能丢。祝聚会圆   发表于 2014-11-15 07:33
感谢菩提树真诚的祝贺!令人感动,请你也参加聚会吧!  发表于 2014-11-15 07:02
发表于 2014-11-15 07: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4-11-15 09:22 编辑 7 T# `1 G3 g1 `" a+ G
菩提树 发表于 2014-11-14 21:24
9 C1 {8 g1 E$ b& v祝贺山东校友北京聚会1968年8月8日,北京航校把68届毕业生的大部分都送走了,只剩下你们55个同学,在焦灼的 ...

/ U2 K4 F1 q! o# N5 g. j! K1 @. e    谢谢菩提树!, ^' \: C8 o( I( q4 U
    我们当年的心情那才叫五味杂陈呢。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被摒弃,被遗弃、被丢弃的感觉。是泯灭了我们的梦想,似乎是被推下深渊的感觉。是低人一等,无颜再见广大校友无限失落的感觉。是没有了自己的前途期盼,只好虚度年华的感觉。6 p2 b  `+ P- A- ?/ |" d
    伴随时间的推移,心情逐渐平静。但从开始我就没有放弃知识,没有放弃学习。我在厂里要求做电工,而毕竟学的是“飞机制造”,自己下定决心,每个星期三个晚上自己学习,甚至到车间请工人停下机床,仔细琢磨每部机床的线路。不到三个月,我掌握了全厂每一部设备。又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学会了电机嵌线等电动机全部修理工艺,为后来到了首钢工作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当工人的十年里,无论在那个厂也算得上是电工里的强手。能用八九天时间复习参加高考,并能较为顺利考上大学,是与十年的不放弃,与航校打下的基础分不开的。
# {( J1 }1 r, f0 C: {3 ~/ j+ {    我们55人,迎着时代的变迁,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广大校友的关怀下,我们终于回到了航校7403毕业生的行列中来。3 F4 l/ ?# T9 q: |
    这一段就像我曾经写的:9 ^) ~, ?1 O; |8 ^! m& l
    ......
* S% v7 J" g0 P
    突然,祖国的天空乌云密布,+ Q. j3 C* v5 H9 X
    突然,祖国的经济濒临崩溃。) @* y" |0 Q1 x6 J5 a2 r7 a
    我们也被摒弃,/ K8 e0 J- z$ {1 P% i
    给我们戴上莫须有的帽子," Z+ j1 a% s! k
    给我们以不公正的待遇,6 A4 @' b" P. r. {6 y2 m
    把我们发配到齐鲁大地,
+ _3 l0 l1 `$ b* S    让我们脱离了航空工业的怀抱。0 p5 J- @: d' N& z; P! N
    ......
0 F6 g" `5 t) a1 b4 {* r0 I5 l    我们失落,
! I! s. ^. W" U% S2 n    我们沮丧,: k) W9 d  z% y( f; n) ~
    我们无助,
" K- A1 @) c& p    我们迷茫。7 b. ^2 R0 E5 v  Q8 J8 j

6 m2 k; y; w4 t& Z  f    揪出四人帮,
8 a+ l: x" ]1 U    祖国见光芒,# m/ W. @, Y8 D/ W0 K6 U
    人民得解放。
; u. K: {& h) s+ c8 O    我们奋斗,
9 N/ y7 ?5 y/ E; x( l    我们激荡。- Z* }% R! d( n; V
    我们要重塑人生,
8 e$ e# ]4 J! E# t    我们要自己把自己来解放。2 z$ d# c6 e" @! A, `
    我们努力学习,* M5 x8 _1 m, H5 U
    掌握新知识,: o9 S9 C7 x* }. Y! b2 G; J
    用我们的才能,& m1 ?6 g! C, ]# N% d9 F# \
    ....... T. G/ q- Y) _: z
    经过我们的努力,
) v" {. O( ?5 f; \    我们又回到了,. B; S8 f. X* G2 q/ b- c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校友队伍中,
* h6 T: N8 S  j8 O8 O. j- ~! R    我们还是七四零三中的一员。
6 Z* p7 o9 S- P0 G+ O6 A$ H! P2 B: b    我们今已年逾花甲,
3 k# H) Z" W/ u+ b* I) C' e7 O' V8 ]    我们各个精神抖擞,
1 H# l5 k  B& O    我们各个意气风发,
1 p  M* Q6 F3 E7 s( j0 G0 {# L" V    我们各个身强力壮,
$ o3 _. ^  R5 O8 ^+ D" x" P    我们要再活六十年,# X! ^( \" d& ~+ e6 l& s
    看看祖国光辉灿烂的明天。

2 y. u: Y3 m# Z

点评

百感交集!  发表于 2014-11-16 07:47
发表于 2014-11-15 10: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的聚会特邀了几位校友,尤其是邀请了68届分到内蒙的校友,他们是和山东校友同病相怜的。本来想在邀请69届分到河南新乡的校友,我只知道两位,一位一直联系不上,另一位近日身体欠佳。再此特别邀请广大校友,哪位有空,欢迎和我们一起聚一聚。    还真有积极的,刚才接到电话,有一位山东校友今天就到了聚会地点。哈哈!/ o! S/ P- F/ ?. l, ^
发表于 2014-11-15 10: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问手机如何三方通话。简单说明如下:  e. n7 s. x7 U. g& b
    接通第一个电话,主被叫均可。请第一个电话的对方不要挂机,按一个“圆圈带箭头”的键后,按“添加通话”键,再直接拨打第二个电话号码,如不记得号码就按“通讯录”键,查到后,直接像平时打电话一样接通第二个电话。第二个电话接通后,按“合并通话”即可三方通话了。同理可以共接通五个电话,成为六方“电话会议”。很方便,同一件事不用重复,说一次就行了。按主叫者接通几个电话按几个电话收费。
发表于 2014-11-15 13: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 t. [4 ^/ z1 n% x8 w# f  U                                                            佛罗伦萨小镇
9 \* T* r! Z  Y6 C, \# |3 g8 A3 w4 u     去天津途经武清,在佛罗伦萨小镇购物,抓住APEC蓝拍照片。: A) }/ Q7 }0 w3 f) D- y
2 k- J$ H3 V* F, a/ i
$ G8 g* ~( }( k3 C
         
2 G/ I) t4 j* c
IMG_4069.JPG
IMG_4077.JPG
IMG_4080.JPG
IMG_4081.JPG
IMG_4085.JPG
IMG_4094.JPG
IMG_4095.JPG
IMG_4097.JPG
IMG_4100.JPG
IMG_4103.JPG
IMG_4105.JPG
IMG_4112.JPG
IMG_4116.JPG
IMG_4122.JPG
IMG_4125.JPG
IMG_4129.JPG
IMG_4131.JPG
IMG_4132.JPG
IMG_4135.JPG

点评

小镇主要卖世界各地的名牌商品,北京和天津的不少人到那购物。  发表于 2014-11-16 17:00
是意大利仿制品。佛罗伦萨被称是世界艺术博物馆,除了各种博物馆街头还有很多著名的雕塑,如大卫的裸像。最有名的景点是一座老桥,估计小镇没有,要不然叫小镇呢。  发表于 2014-11-16 05:18
一看题目吓了一跳,以为忆往情深去了意大利。这个小镇的建筑是意大利风格的吗?  发表于 2014-11-15 17:00
发表于 2014-11-15 22: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51號兵站 发表于 2014-11-14 17:32
" u5 E* I, [7 ~, a$ E正宗好吃的萝卜是潍县萝卜。

7 P, W! n( Z* t 不知何时传说中有《烟台苹果莱阳梨,顶不上潍县的萝卜皮》,潍坊的萝卜确实好吃,但是,真正的潍坊萝卜能有几人吃得到?本人有幸吃到了真正的潍县萝卜,还是当年在廿里堡当320厂驻空5师代表时一位飞行员请我吃的。潍坊萝卜是作为水果发给飞行员饭后吃的,我很幸运。
  W8 j" A" B( p$ r2 V: S7 A3 f

点评

现在谁也吃不着真正的潍坊萝卜了。长潍坊萝卜的那块地已经被开发盖了楼房,城市改造嘛。现在千方百计宣传的潍坊萝卜产在寒亭,叫瓜茬萝卜,味道还行。四十多年我没被改造成潍坊人,还不敢成天吃萝卜。  发表于 2014-11-16 07:46
味道好极了。主要是水多。瓤呈淡青色,不像北京的《心里美》是红心的。  发表于 2014-11-16 06:34
嘎嘣脆,带点甜。  发表于 2014-11-16 06:11
发表于 2014-11-16 16: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cdefj 于 2014-11-25 14:42 编辑 1 u$ H9 o. i1 D$ m  p& ]

9 c7 S& D$ ]8 ]4 m2 e枫竹韵君:(看来你真是我的那个同门师兄了)$ \5 B  [% S9 _# j, q0 @$ y
    同窗四载,朝夕相处,又都是纯真的少年末,对未来的向往,激励着我们。。。。。。。。怎能不思?怎能不念?只是:我班三十三人,遍及天南地北。要想联系到,谈何易?(何况,据我所知,秀琴和雷凯已仙逝。)费时费事费力,我可是没有这个精力了,就不参加了吧?风娟那里可能有一些信息,你可以向她打听一下。(三三那里有她的联系方法。)6 t, a" p9 o4 C! d; b
    看到你在网上发的照片,知你挺好,这份牵挂就彻彻底底的放下。知你内向,可你却当了跑外的人员,这变化可不为不大。当年的那个被邻门师兄喻为“老实忠厚”的师兄,今还在?人都是变化的,尤其是经历了这么多年。。。。。。。
: L" U! t0 O; ~: O$ z    不谈它了。我还行。当然,变化也很大(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幼稚,纯真的少年,也老了,土埋到多半截了。也有些游戏人生了)。。。。。见面不如不见,就让我在你心里的印象永远是哪个当年的我吧!
2 i; }! r' d/ F, Y* O5 y9 s     再说,我心脏不好(心衰五级,左心房颤)怕是经不起大喜大悲。就不见了,让我好好的静养天年。好吗?5 U! z; ]  ^* w" d! e7 K* g" h* S
      不要再给我留言(那里只要是个会员就可以随便进),我不常来反而看不到。就让我们好好的利用这个窗口吧!快乐的事多回忆回忆,不快乐的事憋在心里。去掉!
; }2 \  _8 E7 h, b, b) }       此致         祝好。(师嫂也好吧?感谢她陪伴你度过了风风雨雨的这么多年,孩子们也都好吧?)祝合家幸福!

6 M& ]9 }1 X$ w- Q& H% t$ {
# d! x, T. {! ?9 p2 B9 @       谢谢西水——是他搭起了这个平台,使我们得以在此再次相遇。
9 |( Y* b) G6 ~" F! \2 }+ O* P4 e$ i       谢谢邻门师兄——帮我呼喊,感动了三三。
5 Y& \* I/ U, t1 j0 _       谢谢三三和小二条——不辞劳苦,千方百计的找到了你0 R: L1 W. k) {" U' k1 Q1 g
       谢谢小老大——把你来到的信息传给了我7 f) n* `) z) I0 {' T8 N5 Y
       谢谢所有帮助我的人们。谢谢!!
2 J8 e6 |# J8 [- y  a; ]       8 _8 f, H8 x2 q, c

" ^0 g1 h9 Q$ ^+ e+ @. `( d

点评

平平淡淡,坎坎坷坷就是我的一生。我的老伴在23年前就换了二尖瓣的机械瓣膜,起搏器也是第二只了,体外循环的开胸手术做过2次。本来不想说这些,告诉你,要高高兴兴、心情愉快,要积极治疗,一切都有希望的,向前看   发表于 2014-11-17 22:17
谢谢你的评价,我还是当年的我,天性的遗传是很难改变的。要保重身体,我们错过了太多的大好时光,让我们淡忘过去、看好未来,过好现在的每一天吧,这是我们当前的重中之重。我这几十年也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坎坎   发表于 2014-11-17 22:08
如果经济条件可以,建议到医院安装带有除颤功能的心脏起搏器,可以预防心衰和房颤。这是今天下午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才讲的。  发表于 2014-11-17 19:05
发表于 2014-11-16 19: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4-11-16 19:57 编辑   Z+ g( E5 s) @/ Y3 n5 ]9 v7 i

% ^( L. [- K( ]* ~' V. }' f今天到会人员如下,可谓空前!
0021.jpg

点评

今天细看名单见到黎培文,久违了。你是分到莱动,我们曾去那里学习,有幸相聚一次。后来你调往兖州山拖,我们就再也没见面。见到大名很高兴,祝你幸福长寿。  发表于 2014-11-17 09:09
是的,据说他们班有两个干狼,咱们说的是老干狼。  发表于 2014-11-16 21:40
蔡德永是和干狼一个班的吗?  发表于 2014-11-16 20:35
发表于 2014-11-16 20: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不见聚会的照片?
发表于 2014-11-16 20: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4-11-16 20:26 编辑 4 L7 i6 G3 a7 W7 ]' |- e7 ]

6 k; k: @4 }* R9 {& H# q    看看是谁
00201.jpg
00202.jpg
00203.jpg
00204.jpg
00205.jpg
00206.jpg
00207.jpg
00208.jpg

点评

不好意思,为了我这个心愿,您劳神费力,不辞辛苦。还受了那么大的委屈。。。。。对不起!出水才看俩腿呢,谢谢你了  发表于 2014-11-19 15:21
第二张是西水吧?嗯,老的这么快(比起前几天给那位老爷子做生日时照的相片)  发表于 2014-11-19 11:01
发表于 2014-11-16 20: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呢
00209.jpg
00210.jpg
00211.jpg
00212.jpg
00213.jpg
00214.jpg
00215.jpg
00216.jpg

点评

师兄:第七章是您吧?变化可真是大呀!第八章是三三吧?也有些老了(比起强几年)不过,看来都天精神的。  发表于 2014-11-19 10:55
胡启明是上面的第一张。  发表于 2014-11-18 20:03
从签名看参加聚会的是23名同学,其中只认出6311班4个,加上33领导、西水、天晴、文会和09班的佟静新共9名同学。参加聚会的同学身体、精神都很好。  发表于 2014-11-16 21:51
第四张是佟静新。00204.都不敢认了。  发表于 2014-11-16 20:52
这次聚会确实令人神往,就已经发表的照片,16张中能准确认出的也就是:钱兴福,马维仁,甘小东,芮玉萍,韩恩孝,徐天晴,崔文会,王振祥八人而已。胡启明是第四张吗?有点像。  发表于 2014-11-16 20:48
发表于 2014-11-16 20: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猜
00217.jpg
00218.jpg
00219.jpg
00220.jpg
00221.jpg
00222.jpg
00223.jpg

点评

第二张是王大可。他到好。胖呼呼的!  发表于 2014-11-19 15:25
本楼最后一张是蔡德永,隐约还有当年的风采。我还记得他的哥哥当时在清华读书,因躲避武斗来我校学生宿舍暂住。他很热情,教会了我们打桥牌,为我们写下了桥牌规则。还参加过足球比赛。  发表于 2014-11-18 07:23
这么多标准像。大可有点像习大大。  发表于 2014-11-17 09: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0 19:46 , Processed in 1.34189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