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6》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11-21 14: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51号兵站 发表于 2013-11-21 08:28
. _# J4 L1 d$ g- N7 T4 ]陈超学长:您的点评帖子提到您的同班同学也是你们班的辅导员,您能否详细解读一下?谢谢!
$ o9 Y7 }* `" t# v) g/ t
   51号兵站:现将冯九同情况简单介绍如下。冯九同 女 1958年北京女一中初中毕业,考入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后,编入3129班,被学校指定为3129班团支部书记。1958年12月22日,北京航校设计制造的飞机《红旗一号》在北京西郊机场首飞成功落地后向试飞员献花人之一(照片中左起第四人,第五人李玉玫也是我们班的)。1959年教学改革时,3128班和3129班由三年制中专班改为五年一贯制大专班,班号相应改为飞101班和飞102班。3129班改为飞102班后,冯九同退学留校,我们班同时退学的还有班长任玉国、同学冯淑贤丶王凤兰丶纪嘉岭等。冯九同留校后当我们班政治辅导员,经过民主选举,张志刚任团支书,陈 超任班长。后来,冯九同不知去向,从此失去联系。2013年10月12日,飞502班纪念毕业50周年聚会也没联系到她。
& }1 b( C5 B8 V: E. x1 |                   0030=2.jpg : o  T4 A7 C0 n/ f
                      左起第四人为冯九同
% |9 J' I# x' z  x9 K# u$ k

点评

照片很珍贵!  发表于 2013-11-21 1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1 15: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chao5720 发表于 2013-11-21 14:36
8 Q, W5 R+ W, S* O# F# \5 \" D3 x51号兵站:现将冯九同情况简单介绍如下。冯九同 女 1958年北京女一中初中毕业,考入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后 ...
8 t! m1 l( R' Q, o& E
谢谢陈超学长!同时也和您一样惦记着冯九同(辅导员)学长。希望早日有她的消息!3 j* l; X* \1 ]6 G8 ^7 K! p$ D  |7 S

点评

马尾沟: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冯九同58年进校编入3129班,59年3129班改为飞102班她就退学了,退学后留校当飞202班政治辅导员。不一定非要毕业才能留校。  发表于 2013-11-22 14:48
51号兵站:你认识冯九同吗?为什么对她感兴趣?是对冯九同好奇吗?  发表于 2013-11-21 21:09
51号兵站你好,你看同学发言可真够细心的。我就没发现既是同班同学又是辅导员的情况。按正常情况,只有一个同学毕业后留校当老师,另一个同学没能毕业留级继续学习时方可发生。  发表于 2013-11-21 18:51
发表于 2013-11-22 08: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尾沟 发表于 2013-11-16 14:041 ?) C  i( }' D* \
bjhx82793在3934楼的发言,心中真有一股说不出的无奈与愤怒。北京四合院的人真的有这样的人吗?有关工作 ...

0 [% I0 c$ ^% [+ Y# H 马尾沟
: G, E6 Z2 U( f3 q% M2 G51号兵站你好,你看同学发言可真够细心的。我就没发现既是同班同学又是辅导员的情况。按正常情况,只有一个同学毕业后留校当老师,另一个同学没能毕业留级继续学习时方可发生。  发表于 昨天 18:51
# T7 O4 ^* j/ a9 {! N9 W3 b 马尾沟你好:正常情况、非正常情况都发生了。
( e# Q. _! \' p+ L4 K5 r' j5 Q- B" @9 l9 |
发表于 2013-11-22 09: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chao5720 发表于 2013-11-21 14:36# D+ r% v% W/ E  h
51号兵站:现将冯九同情况简单介绍如下。冯九同 女 1958年北京女一中初中毕业,考入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后 ...
- s  v4 C6 U+ g1 ~
点评 chenchao5720 4 L% p$ o7 v% F: Z) T
51号兵站:你认识冯九同吗?为什么对她感兴趣?是对冯九同好奇吗?  发表于 昨天 21:09 * v3 I( r' C( j, X) R
       陈超学长您好:我通过青岛几位学友结识了崔建纯学友,崔建纯的努力使大家知道了陈超老学长、我其实网上那么多校友都不认识包括您。我和您网上对话顺势提到了辅导员这个感兴趣的问题,我在祝您找到老同学,和对冯九同好奇似乎没什么关系,对不起请您原谅!! ^+ t( u2 S% H  t( t5 N6 |/ W

% D$ a" S! [; o; @

点评

51号兵站:你误会我的意思了。冯九同二年级就退学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她当了辅导员,而和她一起退学的冯淑贤却只能在总务科工作。我以为你有可能认识冯九同。别误会,我绝无恶意。  发表于 2013-11-22 10:3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09: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11-22 10:13 编辑
, I& F7 g" U) \3 P9 _
0 L% i" U7 n/ r7 c; d" y: `6 `0 I读过草根老马博客中的一篇感人文章:“老马女儿眼中的老爸”后,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老马说:“我是含着热泪读完这篇满含父女深情的文章的。”,文章是2007年3月发出的,我想既然是博客,就不存在不便于发表的问题,现推荐给大家都感受一下,肯定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会千篇一律。5 _8 A6 ^# h" Q* e9 g0 \7 x) `
我和老爸(可点击链接)
   爸爸这个词在我的心理有着很深的含义,说起他心中总是有种说不出的情感,也许他从来不知道他在我心中的位置,因为我从来没有向他表白过,和他在一起生活三十年来我一向是个任性,刁蛮的女儿,甚至在外人看来我对他有些不够尊敬。小的时候依赖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他在我心中开始变成小孩子了,开始怜爱他了。他似乎也很怕我,听我的话。听起来的确不像女儿该说的话,但我和老爸之间的感情是深藏心底的,在我身在异国的今天,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起来,当一天老爸“顽皮”地说他有了自己的博客,请我支持的时候,我就有了一种想法,写点东西送给他。其实我和他一样是个不懂得用言语表达的人。在我的身上遗传了他很多的优点和缺点,不过我一直“埋怨”他遗传下来的缺点比优点多。老爸可能一直很“内疚”。 其实我的心理从没有真正埋怨过。只是说着有意气他。够坏的吧!
   作为女儿我对他的关爱实在太少,一直期望我留在他们身边的,大学毕业后在老爸坚决的要求下回到北京工作,大学离家在外四年的我终于又回到了他们身边, 就这样一直生活到近三十岁,直到他们实在太“烦”我了,终于把我嫁出去了。没想到结婚不到一年又和丈夫移民了加拿大。没想到吃饭拿筷子一向非常远的我真的如传说中那样嫁的离娘家非常远,跑到了地球的另半边。带着他的牵挂和叮咛我来到异国生活,从此家里的电话也不得了安宁,为了和我“见面”,他们也要支付上网费, 他们的上网只有一个功能就是用MSN和我聊天。他们肯定在心里想养个女儿可真“费钱”,经常抱怨不知道上网该看啥。哈哈,只有等着我“登陆”。他们也会经常因为我在这里做了个噩梦,被我不管时差的一个电话吵醒。听到他们平安无事我才放心。我也一样经受着“折磨”的听着同样的嘱咐:注意爱惜身体, 注意营养,上班开车小心,不要惦念家里,不要压力过大………。。日子在这样的重复中一天天过去,又是新的一年了,不知道老爸头上的白发是否又多了,皱纹是否又加添了, 体重是否又增加了,肚子是否又大了一点儿……。
   继承了妈妈身上的敏感和敏锐,对老爸的一举一动,音容笑貌,各样的生活习惯和他心思的一点点为小变化我都会洞察得十分清楚,他的背影,脚步声,咳嗽声都熟悉的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率。记得他每次下班回家他刚走到一楼我就已经听出他的脚步声,大概一分钟后家里的门一定开了,“我回来了!”准没错儿。他虽然没有像别的父亲那样为自己的孩子预备了一切的道路,也从没有直接帮助我去做生命中的每一项重要抉择,但他的精神早已在不经意间在我的心中扎根,深深的影响着我。虽然我曾经不懂事的埋怨过他,他也一直为此惭愧,但我可以真诚地告诉他其实我没有真的埋怨过,反倒更加地感激他没有为我预备一切,让我学会自立自强,学会努力,懂得珍惜。
   老爸的生活经历磨练了他坚强的毅力和忍耐力,在经历人生的低谷又坚强站立起来的人一定会站得更稳,脚步更坚实, 更知道努力和珍惜。爸爸的一句话一直深深刺痛着我的心,那种心疼和辛酸让我想起便会想落泪。他曾说: “老爸在年轻的时候梦想是上天,可没想到现实让我下地了。” 不知道他背景的人不会明白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他读书的时候成绩很好,考取了北京航校学习飞机制造,可没想到上山下乡将自己的青春和梦想献给了内蒙古东北部那片寒冷贫瘠的土地。这一去就是二十多年。 这种心理落差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受的,何况是一个正在努力追求梦想的二十岁的年轻人。那双本该拿绘图笔的手却拿起了锄头。 我不知道他是怎样重新站立起来的,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我。只是从我记事开始,便好奇家里的那些木头做的小飞机模型和那堆积起来的<<航空知识>>杂志。估计那基本上是我最早认识的一些字。 他一有空就按照杂志上的图纸按比例做出精致的木头模型,不同的机型, 精心的一点点雕磨,那份细心实在让我佩服, 虽然以后他并没有机会再重操旧业,但他的心没有因此而低落,我不知道他在每次在雕刻和磨砺中再想些什么,但我猜想他一定想了很多很多。在我幼小的心灵里那不是玩具,我从来不敢当那些飞机模型为玩具,不知道为什么。只情有独钟我那仅有的玩具一个娃娃和一个鸭鸭车,估计那时候起爸妈就已经看出我的固执性格了,用当地的话来说是属于那种“一根筋”的孩子。
   不知道该不该算作命运的安排。在他的女儿近三十岁的时候也一样有了另一种人生的转折,在我们移民加拿大前,我们也考虑了很久,因为听了太多的负面消息说新移民到加拿大找工作实在太难。在国内一个个都是混的有头有脸的人,到那里刷盘洗碗,工厂做苦工什么都得干,为了生活。更惨的是夫妻离婚率急剧升高,因为生活的压力,让爱情也经受不住这样残酷的考验。我也怕过,我们也犹豫过。但最后还是决定来了,其实我没有想过到国外镀金或是发财,只是想多一种生活经历;并不是不爱自己的祖国,只是想换一种环境去体验不同的生活。做好了最坏的准备来了。看到这里的确很多人因为在心里落差悬殊的情况下退缩,放弃,甚至认为这里有歧视,不承认我们的学历我们的工作经历, 甚至一些人心里扭曲,婚姻破裂。但我相信要放弃以前的自我,敢于重新面对新生活,语言上的弱势不得不让这里的雇主考虑我们的能力,我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勇气自己一家一家在这里的商业中心去找工作,做销售员为了锻炼自己的语言。没想到在我来到这里的第七天就有一个雇主录用我了。在这里做了不到半年又到一家做橱柜的家具公司作义工,在义工三个月没满时这家公司决定留下我在那里的设计部画图。丈夫也一样开始从事他计算机的工作,我们也在这里买了房子安了家,我们夫妻也因为在异国同甘苦,相依相伴而更加相爱。我们感谢上帝的恩典,我更想对爸爸说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已经告诉我今天的路该怎样走。
   我从没有听老爸说过怨恨的话,虽然青春就那样逝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家里又多了一张毛主席的像,让我无法理解。爸爸在那片土地生活了近三十年,幸好他遇到了妈妈,妈妈虽然读书不多,脾气又不好,但人生性善良,能理解人,而且也有着一般当地农村妇女所没有的眼光。他一直支持爸爸继续学习,为他创造学习环境,自己担当家中的一切农活。 我从小就明白一个男人背后的女人是何等的重要,那时候我从来没听说过那句:“一个成功的那人背后一定有个好女人”。就这样爸爸读了大学,在当地当起了教师。从农村到乡镇,最后在1991年我们全家回到了北京。虽然那是他的家乡,是他生长的地方。但时隔二十多年,一切又变得那末陌生, 他又一次的被这个社会所拒绝。 对于一个四十五岁的他来说不再年轻,真不知道他还能经受得住吗? 那时我十七岁,看着爸爸为找工作为我们生活而奔波,一下子瘦下来的样子,真的好心疼。为了生活他肯放下他那知识分子的身份去街上摆小摊, 提防城管的抄查,他哪里有这样的“机灵”和“天份”呀。还记得爸爸带着我去教育局求人家收下我去一个好一点的学校,长那麽大我从没见过他求人。尽管我最后上了一个最差的学校,也勉强考取了一所非重点大学, 他从没有说过我不争气, 我也从没有问他为什么, 我想我们彼此心里都明白,都不想说出来,因为怕回忆。但上帝并没有丢弃他,是奶奶的一个学生推荐了爸爸去了现在的学校,我们全家都很感激,感激奶奶,感激他的这个学生,也感激这所学校。我们家从此有了又一次新的生活,爸爸也渐渐展开了愁容,身体也渐渐胖了起来,甚至让他的女儿开始“嘲笑”他那见长的肚子,我的胳膊都快抱不住了。但还好每年检查身体还没有任何“三高”症状,爸爸经常笑着说幸好年轻时吃的粗粮比较多的缘故。
   今年老爸就要退休了,他依然紧跟时代的潮流,也开起了自己的“博客”, 并准备退休后好好完善它。 也多次强烈要求女儿上去浏览,多多支持,以此多“骗取”一些点击率。作为女儿,看到他又找到了新的乐趣,为他开心。从心里支持他、祝福他。也希望我老爸有更多的“粉丝”。老爸:悄悄告诉你吧,女儿永远是你最你最忠实的“粉丝”。
女儿:月儿
  2007 年3月23日
于加拿大 多伦多
发表于 2013-11-22 14: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袁 发表于 2013-11-18 20:334 n1 o2 G, u7 J4 M; H3 {
谢谢菩提树,你还惦记着咱班同学。我这次回京见到了刘福林和宋延宾(他们是自学校分别后45年才得以相见), ...
9 t' z; p4 D' }1 d. e$ \
袁公节哀。4 @( v8 J* X" e5 {
谁人不死,只要死的不痛苦,没有留下遗憾就好。何况你还见了她老人家最后一面。。。。。3 [; O. ]) `0 j
发表于 2013-11-22 14: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dakebubi 发表于 2013-11-15 15:028 U8 J, L  \# h1 r# B8 }5 D
菩提树学长:你好?" U$ G; X6 i5 U3 ?
        学长的言谈吐露,修长身材,都酷似当年我那师哥崔文会。当年我班发配到山东的 ...

1 n8 d0 t2 P$ O: l9 s奥!原来如此。。。。。。。。。。
发表于 2013-11-23 07: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3-11-23 07:14 编辑
" g( {! l( d6 I3 G) v& S# z/ s; a- |9 Q
    11月22号美国前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50年。说来也怪,肯尼迪总统秘书姓林肯,而1865年遇刺总统林肯的秘书姓肯尼迪。不知上帝是怎么安排的。

点评

厉害,一个地产开发商竟然与1400年前的杨广联系到一起。谢谢菩提树。  发表于 2013-11-25 19:24
这个杨勇是地产开发商,最近就是他的公司发现了杨广的墓。  发表于 2013-11-24 20:25
请问菩提树,那个1400年后的杨勇是上将吗?我还真不了解。  发表于 2013-11-24 09:23
就像杨广杀了太子杨勇,1400年后杨勇又挖开了杨广的墓。这就是所谓的天道轮回。  发表于 2013-11-23 21:42
发表于 2013-11-23 08: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京航校6207 于 2013-11-23 09:35 编辑 4 {. |) G3 J# |

  C. v/ A/ U) g% R5 q# ?  http://img.obj.cc/forum/201310/15/213926x6p56npd9dx0dh6p.jpg
" y" s0 ^% I+ j. Q5 ~" Q 楼上肯尼迪遇刺50年的话题,不知上帝是怎么安排的。7 y  G9 g; k; F8 u
老话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O(∩_∩)O哈哈~三十年后上帝会告诉您的!( z; ^% l8 B( A! Q( J8 L; @3 {2 K- I

8 Z' c  J3 }  C1 I

点评

怎么上面出现了一个链接呢?  发表于 2013-11-23 09:3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16: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6146.JPG * G2 e3 \0 V; Y5 s; Y6 x
北京园博园巴塞罗那花园
3 S# ]9 i3 x$ h: E7 B# B) o/ B

点评

那天风很大,吹出了蓝天。时间是美国时间,差12个小时。  发表于 2013-11-24 11:21
换相机了?时间没调准吧,0 时38分可拍不到蓝天白云。哈哈!  发表于 2013-11-23 21:16
北京的蓝天很漂亮!  发表于 2013-11-23 21:13
发表于 2013-11-23 23: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H1 \9 }, R0 N; w+ x4 C" W
以下是引用雅雨清风在2011-5-15 18:57:00的发言:2 R* ^; Y5 O( b, f5 k
前排左四是杨永生,我是26中初三六班的,航校与杨永生同班(6209班)。我班还有侯福瑞也是26中的,但记不起他是初三几班的了。
$ I, K  W! {4 v' U' B& ?
1 Z# c3 ^2 P) \0 p
今天翻看前年old81回忆汇文中学的帖子,想起了许多初中上学的往事,那张毕业照虽然模糊但还能认出许多同学。尤其令人惊喜的是还发现了贵森老友的信息,贵森老友能从如此模糊的照片中一眼认出我,可见对我之熟悉。从一入航校,我们和侯福瑞三人星期六下课后一起回家,星期日下午一起返校,直到我被庸医误判住院并休学才分开。怎么老友没有在这个论坛出现呢?

点评

老友在四川、上网有三年!  发表于 2013-11-26 08:52
雅雨清风校友我早就注意到了,只知他是26中和航校校友,并不知真名实姓,好像以前他也在这里发过言,记不清了。  发表于 2013-11-24 13:45
发表于 2013-11-24 09: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尾沟 于 2013-11-24 09:18 编辑
/ D/ ?1 \. p  X: g3 d* W+ Y- v4 z: B. F1 {
      今天潍坊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冬雨,原来计划去市场是不可能的了。我拿出前些时论斤称重买来的《三苏集》翻看。有一首苏轼的词“菩萨蛮”吸引了我,它的写法太特殊了。虽然它的内容并不太好,只是写在夏天里一个女子闺怨,但还是想把它介绍给大家。使大家对苏轼的诗词有更多的了解。
2 p. y  H+ ~" w6 A3 o- F! D$ z* S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b- F& O* \* D) w! i' e; [- I
                  柳庭风静人眠昼,6 p. z7 u6 |* Z- j3 ]/ H
                  昼眠人静风庭柳。) L& w  ^7 b: B. H& n
                  香汗薄衫凉,
6 D# j: f+ j6 I! G. l, G- B                  凉衫薄汗香。8 I; F  e. g7 I4 b" b5 B
9 A$ P  F! h6 A7 S5 p

3 p6 |0 w; h7 }! |! y                  手红冰碗藕,
) t0 R7 x2 S8 D) A' K4 h  _$ K* t                  藕碗冰红手。4 B; J! h, V+ X( {
                  郎笑藕丝长,
- _7 J% b! m, F" \                  长丝藕笑郎。) Q9 v! b2 T, [* c- W: ?' u( _5 M
    据悉,回文是利用独立方块汉字的特性而成的一种特殊文体。在词的创作中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全篇倒读成文;二是上阕倒读即成下阙;三是上句倒读即成下句(如苏轼的这首菩萨蛮便是。)
2 X- i+ _; X$ D/ n; a; y

点评

挺有意思的回文词,能找出前两种形式的词吗?  发表于 2013-11-24 16:10
发表于 2013-11-24 19: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宋词的几种回文形式

本帖最后由 马尾沟 于 2013-11-26 08:31 编辑
& f  a& C7 ~8 r( P5 E2 i0 A. M2 x% j, c4 s' T2 v
   一·上下阙回文式:
8 O5 p& G$ I/ P; |; ]' g9 J( B        西江月·咏梅      苏轼# `6 N( a1 q( s  Z
       马趁香微路远,   挂凤寒枝绿倒,; M- }2 J; C; W
       纱笼月淡烟斜。   华妍映彻清波。
! h. v0 D+ X  R/ }+ ~, ]& d       渡波清彻映妍华, 渡斜烟淡月笼纱,
  [" l0 V& p6 q$ r, r# y       倒绿枝寒凤挂。   远路微香趁马。      ! l0 {3 c7 s# w4 p2 \& ?
         注:因诗词每句字数不同,回文读时可适当调整。( U  o/ z$ u, L" H" `$ e' A2 ?
   二·全词回文式:! @6 l; n' ~) X
( A0 x. v$ ]* `2 O+ P# d7 p& b/ e
0 r" L: H- c9 z' n
         虞美人·寄情      宋,王齐愈8 F7 R  _: S. {! Q8 U
            原词              回文(从末倒读)
$ {9 s- }5 d" v        黄金柳嫩摇丝软,      横波眼溜春溪碧,
* |. j+ E& Z5 r( R* K2 n7 x2 k        永日堂空掩。          玉莹轻衫窄。
$ k% p! d9 H  N4 c. Y0 P, F        卷帘飞燕未归来,      熨香沉水带又重,
& f9 L- ?0 w2 T6 R! y+ U        客去醉眠欹枕,        整整黛螺青拂,
$ m2 c" ^5 }7 P7 H        殢残杯。              浅山眉。3 I4 g# z9 Y: h
5 g( _' N# V9 K0 W' j  |
/ N) a, O( F8 L  {& ^$ r
        眉山浅拂青螺黛,      杯残殢枕欹眠醉,
8 g$ T$ y  d- A) K* ?2 A" M6 c$ L        整整重又带。          去客来归未?) h# A# T& h# ?; i; V* N1 n- ^
        水沉香熨窄衫轻,      燕飞帘卷掩空堂,
8 T8 q. m5 {7 e7 U        莹玉碧溪春溜,        日永软丝摇嫩,
* B* F# P  n! W7 S        眼波横。              柳金黄。
# v/ Z; H8 T! z) |( l     应西水斑竹之令,百度出另外的宋词回文诗例。 还有综合式回文等,明天再介绍。原谅。     注:欹,读yi衣,叹词,赞美。  殢,读ti四声替,滞留的意思。
7 B6 {/ t$ K2 P6 M
6 E' ^! H. j  c' k6 n7 P, ~. s
     ( a3 w" _# ?& p( c. O  \* [+ w3 Y
1 {% U. O: G" i' j) A+ a

, F5 M2 u6 [! V7 m

点评

此次学校同学聚会时我不在北京,没能相见实在有些遗憾!不过以后有的是机会,愿你多多保重!  发表于 2013-11-25 16:50
哈哈!真抬举我了。其实就是想见识一下。  发表于 2013-11-25 10:18
惭愧惭愧,我只是因发现苏轼的回文诗而一时感兴趣而已。西水车又推波助澜。10月15日未能见到修班长实乃重大遗憾,不知何时才能弥补。  发表于 2013-11-25 08:41
马尾沟太有才了!佩服!  发表于 2013-11-25 08:23
发表于 2013-11-25 07: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3-11-25 07:05 编辑
" v9 c; q4 d$ j; \  ]9 t& E* m0 ]
0 _5 h# c$ o0 G( k! ~         菩提树说:1974年我在北京展览馆参加法国工业展览会,见过崔文会一面,那时他已经调回北京了,很遗憾没有问他在哪个单位。1 L" p5 e) O0 l
# M# n0 O* v/ h" `+ J
    好消息!
  ], p/ \) q8 G$ T

( a- ^& E4 ~8 R* `    据菩提树上述线索,知崔文会在北京。也算是按图索骥,我已经找到崔文会的住处,在北京石景山。我今天联系一下,如联系不上的话,小二条现在住的地方离他很近,就请小二条跑一趟。其实就算联系上了,也请小二条先去找他一趟,哥俩喝点庆贺庆贺,代替大家见一见45年多没见的一趟车离开北京发配到山东的苦难校友吧。
: L; P3 B# j) D+ c. H0 R: |7 O4 z6 J# `% [% K# ~& M$ g( Y

点评

崔文会是6312班的,66年我们6311去贵阳实习,因翟书纶、牛艳荣、韩宝柱要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不能去贵阳,故与12班的崔文会、刘宪法等三人调换了一下实习地点。崔文会三人和我们一起去了贵阳。  发表于 2013-11-25 11:34
崔文会至少在石景山住了30年了,苦于没有信息一直没见。就连我原来在石景山住的地方离他不过几百米的距离。  发表于 2013-11-25 07:20
发表于 2013-11-25 09: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种形式——综合式回文:1 Z" O4 c- c1 T( {$ T( U% k
     这一类中有好多种,水平有限,只介绍两种。大家如有兴趣可百度“回文诗词”即可。; c  K5 m2 Y' @) ^+ P
     一种是由末字倒读,回文词仍叶(读协)原韵。" w; r! H" d/ ?
          浣溪沙  ·春闺     清·董元恺     回文(由末字倒读)4 b% U0 R$ s8 t" q, w
          莺语听残春院晴,                 醒来晓梦拂红轻,
. ?% f7 l: |) j  H$ e' e  v          屏云倚共晚寒凝。                 清清夜漏玉和声。
8 @4 e- k" w6 g- ~          黛痕愁入远峰青。                 寂寂香花落满庭。$ t, Q, s) j& z% k5 P$ c. Q

4 H& }# Z. h' j
& k8 c  T0 q4 j% p+ L
          庭满落花香寂寂,                 青峰远入愁痕黛,
& u- @+ b5 f- n8 I4 o- u          声和玉漏夜清清。                 凝寒晚共倚云屏。
- ^1 A' n7 y/ t8 {* n1 t          轻红拂梦晓来醒。                 晴院春残听语莺。- U0 L- C1 G  U1 ^1 q8 T) h& v
             注:原词与回文均叶“庚青蒸”韵,符合“词林正韵”要求。
! p7 _2 V. ?; `     还有一种回文是原句倒读,回文不一定叶原韵。有的词回文后意思全变,如由“迎接”
/ X* a& o7 C7 x变成“送别”。这里只介绍一种变韵的情况。+ V% C) ~% [3 n+ R; _) V7 g
          浣溪沙·和任二王甫回环韵   清·毛奇龄
% r) t8 A( i, D      原词:阴柳垂庭山枕斜,      回文:斜枕山庭垂柳阴,, @* x/ C6 z) m- r& |; G4 W
            禽鸣自上褴边花。            花边褴上自鸣禽。/ U5 b. D7 V  B: [
            深屏午梦隔窗纱。            纱窗隔梦午屏深。; \% ^2 L8 G9 V* T1 x

+ o- W6 ]! Z. N% g7 \

2 |) }3 K/ j6 R% \! s# h            瓮启冰牙蛆泻酒,            酒泻蛆牙冰启瓮,' y, `. w- J% L. c5 b  `6 j
            襟披雪眼蟹潆茶。            茶潆蟹眼雪披襟。
: }/ N; @) I: `  H+ m- T) E3 r% e            临妆晚扫淡黄鸦。            鸦黄淡扫晚妆临。) r' ?4 b  S- A) p* A
             注:原词叶“平声麻韵”,回文叶“平声侵韵”。
0 E! l" n* q2 t! W# H# p; y

点评

谢谢崔兄!让我们增长见识、知识。  发表于 2013-11-25 11:36
谢谢马尾沟,长见识了!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  发表于 2013-11-25 10: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11: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天前“戈壁星空1号”发在楼外的2个贴子,不知大家看到没有?贴子题目是“相隔47年,再来延安”。感兴趣可以点击链接
" S" \- m" s' D& q$ o0 q% Shttp://bbs.obj.cc/thread-93345-1-1.htmlhttp://bbs.obj.cc/thread-93344-1-1.html

点评

我们当年是幼稚可笑的。实际上串联的车马费都是我们自己掏的。  发表于 2013-11-25 20:37
他要寻找老校友。  发表于 2013-11-25 19:13
楼外的两个帖子我看了,他们有几张老照片很珍贵,保存的也很好。  发表于 2013-11-25 16:57
发表于 2013-11-25 20: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北京自来水来自京北”算个回文句吧?大家别见笑,还可以鄒上几句“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什么“山东自来水来自东山”,反正跟水干上了。

点评

我也想了一句:赶集把菜买,买菜把集赶。哈哈,往下再也想不出来了。佩服老袁。  发表于 2013-11-26 08:36
上海的自来水能种海带、养海蟹。哈哈!  发表于 2013-11-25 20:30
发表于 2013-11-25 23: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尾沟兄还保留了老北京人爱逛书市淘旧书的习惯,而且还能论斤称买到三苏集还真是淘到了宝贝。各种回文诗词也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有些文学评论家把这些回文诗词统称为文字游戏,恐怕也不能一概而论。古典诗词本来就以格律严格著称,唐朝诗人的郊寒岛瘦就是以苦吟而自成一体。如果再要求正反都能读,都有意境,都符合格律要求,确实是太难了。所以现存的回文诗词写得好的大都被赞为精巧,很难出现大气磅礴的作品。我想文人写回文诗词就像书法家、画家练基本功一样,并不是为了抒发胸臆,所以不是上佳的作品。像老袁的自来水也属于这种即兴的回文创作。我还记得从前的茶壶盖上的“可以清心”四个字,无论从哪一个字开始,正念、反念都通,也属于这种回文吧。

点评

“倒背如流”可能源于此  发表于 2013-11-26 06:25
发表于 2013-11-26 08: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chao5720 于 2013-11-26 08:14 编辑 - a: O5 o7 o1 d) z/ X: G4 S9 ^
" ?# Z$ g" M2 U* r- ~( L
我见过一首回文诗现发给大家欣赏,作者不详。
! \. _2 f- s! a* q  o4 @" K7 }
                                   回 文 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
  江楚雁宿沙洲浅
   楚雁宿沙洲浅水
     雁宿沙洲浅水流
      宿沙洲浅水流秋
       沙洲浅水流秋江
        洲浅水流秋江楚
         浅水流秋江楚雁
          水流秋江楚雁宿
           流秋江楚雁宿沙
流水浅洲沙宿雁
水浅洲沙宿雁楚
  浅洲沙宿雁楚江
   洲沙宿雁楚江秋
沙宿雁楚江秋流
宿雁楚江秋流水
   雁楚江秋流水浅
    楚江秋流水浅洲
     江秋流水浅洲沙
      秋流水浅洲沙宿
发表于 2013-11-26 09: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麦子店 于 2013-11-30 11:06 编辑 : \. j  c' {1 O# w; j
菩提树 发表于 2013-11-23 23:08
' q/ x. H5 I& q今天翻看前年old81回忆汇文中学的帖子,想起了许多初中上学的往事,那张毕业照虽然模糊但还能认出许多同 ...

3 V6 k" u5 \  k$ Z" T3 o) \4 R0 }3 L) z7 K) D- e
杨先生:6209老友邮箱gs54wr25@21cn.com2 [& K0 W& |* _; \0 h% j& k5 U

点评

麻烦你了,麦子店校友,谢谢。  发表于 2013-11-30 22:32
对不起,邮箱有误已更正。  发表于 2013-11-30 11:08
谢谢麦子店  发表于 2013-11-26 21:56
发表于 2013-11-26 09: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11-26 10:21 编辑 4 A9 U; ?+ z! z$ P) U1 p- r+ Z: F
: `  z+ u% t+ H  J( g
  
马尾沟兄还保留了老北京人爱逛书市淘旧书的习惯,而且还能论斤称买到三苏集还真是淘到了宝贝。各种回文诗词也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有些文学评论家把这些回文诗词统称为文字游戏
/ u4 k; r; j: h. Q7 U
9 m, H2 X- C! u7 Q1 r- ]1 b
       确实,如清朝王士祯就评论为文人的文字游戏。不过,写回文诗词,不但要保证韵脚能叶韵,而且还要保证其余文字的平仄关系正确。否则,不能得到承认的。好在古人对于平仄声调的掌握是奶功夫,就如同我们背诵加法和乘法口诀一样。我还见到苏轼把唐朝杜牧的《七律·九月齐安登高》改为宋词《定风波》,一并发给大家欣赏。
9 V0 A* \) x) }6 w" p1 E

% Q6 t0 O* x7 s+ j; v) r                  七律·九月齐安登高                         定风波
; j8 w# k& Z# l" w                       唐·杜牧                                    宋·苏轼
/ b+ L* P' |+ {8 z& m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6 V4 H4 m) Y1 H1 v2 f+ ]1 B% g
                  与客携壶上翠微。                    江涵秋影雁初飞。
  P0 n5 w  k/ b9 l  J6 }                  尘世难逢开口笑,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
: x, [$ W. d; C/ _1 X. x                  菊花须插满头归。                    菊花须插满头归。0 z! q" g, W* s' W7 c
                  但将酩酊酬佳节,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5 ^+ o; o' V, t# e) W: k, [- |+ r
                  古往今来只如此,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5 _7 `) x4 m' ?" n2 `
                  不用登临叹落晖。(前一首)   登临不用怨斜晖。(后一首)
9 C; m2 J7 N  S; \& p  u                  牛山何必泪沾衣。                    牛山何必更沾衣。
7 _) Q  b  ^1 v: R$ N3 N5 C

点评

谢谢西水斑竹,不知怎么回事,我编辑了几遍都不行,还有一次是把后两句删掉重打的字,一发布还是出现问题。没办法才标明位置的。  发表于 2013-11-26 16:26
我编辑整理了一下,不知对否,(前一首)、(后一首)的位置是否正确?  发表于 2013-11-26 12:03
编辑几次,发出来就是这个摸样,没辙了。  发表于 2013-11-26 09:4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5: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11-26 18:53 编辑 - ^1 J* N* M* F" ^
$ m. [2 V" z' y% Y; [- s3 O
艳丽
3 H- z) |. L- ^+ K8 T' r
DSC05712.JPG
. R" Y. Q& ]" U+ ~7 |7 K: o, k DSC05713.JPG , C' b4 r6 _) R" B; X* n
DSC05716.JPG
- n7 @  U7 [  ]: U1 _  C0 H DSC05720.JPG + A5 W9 Y8 ^# Z& E1 y2 j  A# n5 h" R
9 M- T+ @1 n- U$ K" f% d

# R* h1 G6 O1 L% I5 m+ g. A
6 _) \% C- s& _+ T- C. W  }: E9 z6 S3 o  K$ W
发表于 2013-11-27 07: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3-11-27 07:28 编辑
9 @* v8 z# K0 }" t+ C+ N' H4 U4 Z" q( [/ G! f  T9 i$ h  u$ y% y
    报告
; u3 a; W. q' i% t8 [    本人和小二条多次打崔文会家里电话包括早晨和晚上,
一直没人接听。会不会是他家不止一套房产,而此房空闲?目前北京房屋出租方兴未艾,为何不出租?或他去照看孙辈?或国内游?出国游?均不得而知。+ O8 u* s+ i% ], b
    说来也巧,就在那么不大的一块地方,目前竟住有山东校友会三人。3346一人、3347一人、6312一人。再远一点还有3347一人。现在山东校友会有22人在北京。
发表于 2013-11-27 17: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24_3346_3 于 2013-11-27 17:36 编辑
! |" o  r  G1 f+ I& k0 V/ Y9 u5 |
( p8 I" c2 k  D' }) m! p    今天我找到了在学校时在246交往了很长时间的17503班caideyong。他也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当年分到河南新乡。1979年调到北京,在空军后勤部门的建筑公司工作。我1970年4月从德州到西安出差路过新乡专门去看望过他。调回北京后我去过他们单位,他也到我家里喝过酒。只是那个年代通讯条件不好,加上虽然工作不忙,可是每周上六天班,每天还要开会,生活条件又差,后来失去联系。

点评

莫,莫,莫。  发表于 2013-11-28 16:21
只记得“首长”?只可惜首长早已成仙,只留照片在人间。颐和园的铜牛旁,北海白塔层层边。难忘的大力,难忘的笑颔在眼前。[/color]  发表于 2013-11-28 14:18
马尾沟说得对,就是他。120斤的他,曾到过200斤。他说现在瘦了,可还有180斤。他这一胖就连个子也显得矮了。  发表于 2013-11-28 06:22
他记性不好,我念叨了一遍246战友姓名,他只记得首长别人都想不起来,他说那都是上辈子的事了。我先去了他家,他出门了。他又到我家,聊了几个钟头。光顾的高兴了,连张相都没照。  发表于 2013-11-28 06:20
请三三别忘了代我向CAIDEYONG问好!  发表于 2013-11-27 20:55
发表于 2013-11-29 14: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二条刚才去了崔文会家,从邻居家得知,他去加拿大看他儿子去了。已去了半年,春节前可能会回来。8 Z+ k; f! P0 f" v3 Q
    小二条辛苦了!

点评

两位师兄辛苦了。谢谢两位。 到此为止吧。各人有个人的生活。都好就好。 再次谢谢领导和那位师兄。  发表于 2013-11-30 16:17
发表于 2013-11-29 22: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麦子店校友,我按照你提供的邮箱给贵森老友发了两次邮件,结果都被退回来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你和他还有联系吗?能否帮我联系上他。我的邮箱是yys1946@sina.com。谢谢。

点评

麦子店校友是谁?  发表于 2013-11-30 13:09
发表于 2013-11-30 10: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1号兵站 于 2013-11-30 10:33 编辑
; V' ^( L8 @* u+ y. K
菩提树 发表于 2013-11-29 22:49
' C' \+ P( T$ p7 \: r+ U. R: ?麦子店校友,我按照你提供的邮箱给贵森老友发了两次邮件,结果都被退回来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你和他还有 ...

( x# q4 @2 K. `, j" J
6 h! @2 d9 E/ m0 G! O0 G        您好!您好!老街坊。回首浏览了贵森发来的邮件。知道您原来住羊市口,我住北羊市口上三条,当年早知道这么多同科学友住这么近该多好。麦子店是6207班我的同窗,他提供的邮址不全。我已给你发邮件了。

点评

谢谢51号兵站,早知道就是我们四个人一起上学和回家了。拆迁后你回迁了吗?  发表于 2013-11-30 22:30
发表于 2013-11-30 1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kebubi 于 2013-11-30 16:19 编辑
$ {& r. Z* R" ~/ O
   ...

) B4 I' C, ]6 [
: O4 {% k( l& o1 f. ^   
# l" V4 ?- s! ^   
. I/ M* {$ d* ~. Y( A6 F, w. S% g4 I" I" i

点评

我咋打不到这里?  发表于 2013-11-30 16:16
发表于 2013-12-1 09: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树 发表于 2013-11-23 23:08
. o( s/ z( z2 D; g- n' U5 g( `今天翻看前年old81回忆汇文中学的帖子,想起了许多初中上学的往事,那张毕业照虽然模糊但还能认出许多同 ...

5 k8 B8 G6 C" `  你说是四个人,那肯定有old81了!2006年回迁了,国瑞城预先选定的套二房几乎就是在我们上三条老宅子上摞起来的,老天爷庇护的好呀!
$ ~' g% L& j# f
发表于 2013-12-1 09: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 ]) X0 I- z9 S/ @/ j3 W
天天浏览、天天胡侃、熟能生巧。益智健脑、延缓衰老!& T/ o  u% P1 d& F8 d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0 13:08 , Processed in 1.23741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