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当年学毛选的日记。 全国号召学习毛主席著作应该是在“文革”以前的1964年,到了第二年,学习毛主席著作已经基本形成了社会风气。那时有句口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解放军。学解放军什么呢?其中主要是学习解放军大学毛主席著作。自从开展向解放军学习运动后,全国学习毛选的热潮也很快形成了。记得当时学习解放军某部指导员廖初江的事迹,廖初江被树为全军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报纸上刊登过他的先进事迹。廖初江还先后被叶剑英、罗瑞卿等领导接见。可见在1964年初全国已经号召大家学习毛著了。不然怎么表扬这些先进典型呢。 我们青年学生当然更不例外,上级团组织一号召,下面很快就行动起来了。那时大家都非常自觉,只要上级组织号召什么,下边马上就付诸行动,都很主动、很自觉、很积极,似乎谁也不肯落后。“一师”的团委号召全体共青团员要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全体团员立即开展了学习毛著的活动。我记得开始学习毛著时,很难买到成套的《毛泽东选集》,只能在书店买上一两本毛主席著作单行本,那是白色的封面,上面是红底黑字印着《论持久战》、《实践论》、《矛盾论》、《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等、32开本薄厚不一的小书。每册价钱都不贵,也就一两毛钱。 我们也纳闷儿:既然上面号召大家学习毛主席著作,为什么不多印些《毛泽东选集》呢?直到两年后“文革”开始后,才被“揭发”出来,说是有人故意不让出版印刷毛主席的著作,这个罪名可不小啊!那时谁呢?自然就是刘少奇及其追随者们干的了。于是刘少奇等身上又加上了一条很大的罪名。文革开始后,印刷了大量的《毛泽东选集》,先是原版的繁体字竖排本,随即又出了简化字横排版的《毛泽东选集》各地群众还敲锣打鼓上街大庆祝了一通呢。此后,什么四卷合订本也出来了,用的都是印字典纸。那时新婚夫妇都能收到几套印刷精美的《毛泽东选集》,那么多套摆在哪儿好呢?还有各种毛主席像?四壁都是他老人家,新婚夫妇之间的所有事情都要在他老人家眼皮子底下完成,仔细一想,也颇为滑稽。一般家庭差不多都有好几套《毛泽东选集》,看几辈子也看不完的。这真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书多了,但认真学的倒不多了,大家都在毛著里寻找对自己那一派有利的话,用以攻击对方。学习毛主席著作也走了样儿,变了味。 然而当年我们学习“毛著”可不是后来“文革”时的样子,当时大家学习还是很认真的。在我的日记里还零星记录着一些当年学习毛主席著作时的情况; (1964年)3月22日 星期日 ……返校后,在六点钟便开始学习毛选《反对自由主义》 (1964年)7月13日 星期一 近日出版的《毛主席著作选读》书店均已售空,现在学习主席著作已成风气。…… (1964年)8月21日 星期五 我又学习了《反对自由主义》和《纪念白求恩》。主席列举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中,我几乎每条都占有,可见我的自由主义之严重。我必须立刻逐一改掉,不然就不是一个好团员,起码也不是一个革命青年。在怎样做一个人的题目下,我不知思索了多少次,怎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呢?只要他没有一点儿自私自利之心,一心为革命,一心为集体,一心为别人。我却不然,事事先考虑自己,根本无所谓集体二字,只要自己合适一切都不管,甚至纪律也不遵守。下学期我的第一步是严格遵守学校的一切规定,绝不无故犯纪律,先做到一个同学应做到的一切,再用“团章”要求。或同时进行较为快些,拖得愈久错误会愈多。 (1964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毛主席的著作我总是学不下去,总联系不上自己的实际,我发现,现在工作和学习仍缺乏动力。 (1964年)8月21日 星期五 这一天几乎没有闲的时间,从早到晚未安坐片刻。工作进行得尚顺利,但也有阻碍。我应该学习毛主席著作,多武器(装)武器(装)自己的头脑。 (1964年)12月3日 星期四 ……(因为练歌的事)我心里很是不平,一直不好受,晚自习我读了读《反对自由主义》,其中说:“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我又想了想,才觉得还是我不对,为了集体应尽快把歌练好。…… (1964年)12月13日 星期日 下午看了纪录片,在此之前干部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学习的内容很切合实际,但可惜时间太紧不容多讨论,只得罢了,有时间一定好好读读。 (1964年)12月27日 星期日 ……我放下物理,就看起《选读》,翻到《为人民服务》看到这样的话:“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我想物理上的困难是不小,但比起我们革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知要少多少倍,我应该看到成绩,看到好的一面,这学期物理学习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我的成绩还是3分,但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比以前深刻了也懂了,一般不费劲,当然功课的难度增加了,困难也增加了。…… 以上这些日记仅仅是1964年的一部分内容,可见那时就开始用毛主席的著作来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了。现在想起来,当时还真对照自己的思想找差距,检查自己头脑中“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个人主义的东西。有时也集体学习一篇文章,比如班干部和团干部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当时讨论得很热烈,很会结合实际。 当年,不仅买不到《毛泽东选集》连《毛主席著作选读》也只能买到“乙种本”,乙种本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主要对象是广大工农群众和农村知识青年、高中学生等。甲种本是上下两册,毛主席的主要文章都收集进去了,有些文章“四卷”里还没收集进去。“甲种本”比“乙种本”内容丰富多了,对我们似乎更适合。甲种本读者对象是中级干部、大学生、教师及农村文化水平较高的干部等;我记得我们班的团支部书记买了两册“甲种本”,就问他在哪儿买的,他告诉我在哪里买的。 星期六晚上没有回家,因为那家书店距离学校不算太远,从学校去书店比较方便。第二天一早我就去书店买书。我是步行去的,记得那时天气还比较冷。到了书店门口书店还没开门,门口已经有人在等候了。一问都是来这里买《毛主席著作选读》的,大家自觉地排好队,等候书店开门。 太阳出来了,书店的门还是紧闭着,有人从外边的门板缝隙往里面张望,里面黑黢黢的,没有人。又等了一会儿,才听见书店里有了动静,过了不大会儿,里面亮起了灯。再过了一会儿,从旁边的小门走出一个中年人,把窗子上的挡板一块一块摘下,我们终于看到书店里面了,一排排的书整齐地排列着。大家用目光在寻找“甲种本”的位置。但谁也没看见。大约九点钟,书店终于开门了。 “排好队啊!”书店的店员一边说着,一边指挥着让大家在一个柜台前排好。这时,几个店员从后面开始往柜台这边放书,一个人抱三四包书,放下再回去抱。我们这些急切想买到“毛著”的读者看着他们搬书,放整齐,然后才开始卖。这边收款,开收据,再往前走取书。当我拿到两册《毛主席著作选读》时,心里真是又高兴又激动!多么珍贵的书啊!走在大街上,觉得手里拿的仿佛不是两本书,而是一件宝贝,一件无价之宝!谁也甭想从我手中夺去!那个高兴劲儿真是无法形容。 回到家,先找来包书皮的纸,认真地包好书皮儿,然后再认真地翻看。我现在记不得是否在书后写上买书的日期了。这两册“甲种本”我一直看,直到“文革”开始还经常在看。后来搬家处理了一大批书籍,两套“毛选”四卷和那“甲种本”都处理掉了,等到后来写东西要用时,才后悔真不该把这两册“甲种本”卖掉,当时课是论斤卖的,值不了几个钱,现在要再买,可就贵了,人们把它当“古董”一样出售,网上查到收藏价格大约为60元至80元不等。看了这条信息后之后,真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