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90|回复: 19

[原创]北京的城墙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2-31 1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童时代离家不过几站地就是北京的城墙,一座高大、雄伟、基本完整的明城墙。上学后与住在城墙附近的同学结识了,在他们的带领下曾经爬到城墙上玩过。上城墙有两条路,一条是马道,就是古代守城的军士骑马上下城墙的通道。另一条是住在附近的人为上下城墙自己开辟的,沿着城墙内侧曲曲折折的一条陡峭的小道。马道被城墙管理部门砌上砖挡住了,不让人走。我们这些孩子只能沿着那些小道爬上去,对于胆小的人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4 I: f& L$ O% q* ]2 a+ i, n

爬上城墙只觉得眼前豁然一亮,城墙内外一览无遗。套用毛泽东的诗词,真有“极目楚天舒”之意。城墙的地面向两边延伸,铺有地砖,非常平坦,撒满了羊粪蛋儿。地砖的间隙长有野草,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靠城墙外面一侧荒草萋萋,长得很高,间或长有很多酸枣棵子,红彤彤的小酸枣点缀在绿叶中,红绿相间,煞是好看。

- A; \+ O- N5 Q: A4 z

在城墙的外侧建有垛墙,上有垛口,可以射箭和瞭望。垛墙很高,我当时站在垛口也就露出小半个身子,垛墙就更高了。从垛口往下看,城墙与护城河之间是一条铁路,两旁堆满了煤,到处都是黑的。我所站的位置在朝阳门城楼的北侧,城楼高大巍峨,楼门已被封住。听同学讲过去的京城大盗燕子李三就在上面住过,使我们对城楼产生了一种神秘感。

5 o, l/ F7 m1 \8 O6 H

朝阳门外护城河的桥那时还是一座带有栏杆的木桥,但已不是吊桥了。许是三国演义的小人书看多了,我们几个同学说要是吊桥多好,晚上把桥一抻,谁都不能走了。哈哈,那时候的我们充满了幻想。

* M5 y5 X( \1 Y, G5 t5 n. x4 T$ C$ p

倚着垛墙往城外看,护城河苟延残喘的一汪污水泛着臭味,河两岸长满青草,河的对岸是一片露天仓库,外面围着铁丝网,里面堆满各种材料。城墙的里侧是护墙,也叫女墙,也很高,站在旁边有一种安全感。抬头往城里望去,城里的景色完全暴露在眼底,到处都是灰蒙蒙的屋顶,杂乱无章。远处的景山、北海看的清清楚楚,还能看见北京站的钟楼。那个时候北京城里高楼很少,空气也清新,视野是很开阔的。如果在雨后站在城墙往远处眺望,北京的西山也历历在目,黑压压一抹山峦,在西边的天际蜿蜒起伏。远处马路上的汽车和行人犹如蚂蚁,纵横交错的街道密密匝匝。放飞的鸽子响着嘹亮的哨声在我们脚下来回盘旋,胡同里不时传来小贩的叫卖声,不禁使你感到除了城墙的浑厚、高大,还有北京城的那种悠闲和安定。

/ g; K# J) ? D- v& G6 `, V

沿着城墙中间的路,我们寻觅成熟的酸枣。除了酸枣树,城墙上还长有许多不知名的小灌木,估计都是小鸟把种子带到城墙上生长的。

* A( U% \# S) S9 q3 m3 f

我还看见过在城墙上放养的山羊和绵羊。小时候的北京城有不少养羊的,每天都要把他们的羊驱赶到城外护城河两侧吃草,有时也把羊轰到城墙上吃草。城墙上的草较多,完全够那些羊吃一个夏季。

& @- A: ^9 y, L0 ^

在城墙上放风筝是最好的选择,第一城墙的地面没有任何障碍物,顺着城墙跑一马平川。其次城墙上空没有电线和大树,不怕风筝线被缠绕。再说城墙的两边都有护墙,安全是没有问题的。城墙高大有风,也有助于风筝的起飞。那时候的北京,放风筝的首选是天安门广场,每天到傍晚时分,广场上空全是各式各样的风筝,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甚为壮观。我们自个儿糊个屁帘儿不好意思在那放,只能到城墙上自得其乐,别有一番天地。

9 C, i- ?4 m9 a0 f3 N; {$ O1 b* F+ T

几十年沧海桑田,北京的城墙早已灰飞烟散,城墙的留存孰是孰非我不作评论,人心自有公道。值得庆幸是我小的时候起码上过北京的城墙,在人生历程上也留下一笔值得回忆的过去。”。

, ?" b Z% u5 V d E" |& P' Z

fficeffice" /> 

$ T E2 U, ]! F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1 1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天灾是人祸!那个年代说是民主集中制,其实就是一人说了算,专家、学者的意见就是顺从,反对就是右派。
发表于 2011-12-31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城墙包着的文化具体好不好我不敢说,有城墙包着的童年注定是种福气。

9 b1 R3 A, w) g8 k

 

& h' Y4 `4 \; U/ E: ^

问候马老先生,了然客先生,问候陆老师!!

发表于 2011-12-31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是1965年,从南礼士路,经过儿童医院路口,往东经过护城河桥,穿过城墙豁口去八中上学,每天看着长了很多酸枣棵子的城墙,但是从来也没有上去过。那时还听说过这样的案件,一对恋人在城墙底下闲坐,一个淘气孩子从城墙上边掀落了一块城砖,砸死了恋人,受到了惩处。那就更觉得城墙不可攀登了。那时想过如果没了城墙,上学可以不用绕路。后来,城墙果然没有了,但是上学的事情也没有了。
发表于 2011-12-31 1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去动物园(俗称西郊公园),电车还从西直门城门底下过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0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谁家小谁在2012-1-2 0:39:00的发言:
真羡慕前辈们还能登城一览,像我们这些年轻人只能凭空想象了,我只上过东便门和西便门的残垣,读过《城记》感觉很惋惜。
7 Y) U5 c, w$ k

你好,过去也不是人人都登城墙,当时人们对城墙并不是很珍惜,拆毁城墙的事屡屡发生,例如搬城砖盖鸡窝,等等。一般讲上城墙的人大多是住在附近的居民,和一些放羊、捉蛐蛐的。守规矩的老实孩子是不敢上城墙玩的,我要没同学带着也不敢上。

& g- _$ ~/ n! a- a+ Y

现在城墙没了,人们才感到惋惜。晚喽!

]. v w! s5 h1 @$ f3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 8:15:34编辑过]
发表于 2012-1-2 0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羡慕前辈们还能登城一览,像我们这些年轻人只能凭空想象了,我只上过东便门和西便门的残垣,读过《城记》感觉很惋惜。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了然客在2011-12-31 18:01:00的发言:
不是天灾是人祸!那个年代说是民主集中制,其实就是一人说了算,专家、学者的意见就是顺从,反对就是右派。
/ e7 d% S& L2 C8 `8 X

说的对,这个问题咱们心里都明白。祝您元旦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2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1-12-31 18:25:00的发言:
小时候,是1965年,从南礼士路,经过儿童医院路口,往东经过护城河桥,穿过城墙豁口去八中上学,每天看着长了很多酸枣棵子的城墙,但是从来也没有上去过。那时还听说过这样的案件,一对恋人在城墙底下闲坐,一个淘气孩子从城墙上边掀落了一块城砖,砸死了恋人,受到了惩处。那就更觉得城墙不可攀登了。那时想过如果没了城墙,上学可以不用绕路。后来,城墙果然没有了,但是上学的事情也没有了。
* ?. ?3 [ B& [

八中的学生,好学校,好学生。应该没上过城墙。那时确实有孩子往城墙下面扔东西。祝您元旦快乐!

0 t# _5 O' A) r! ?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 8:06:0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2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11-12-31 18:30:00的发言:
, R9 L5 U% c) U; ?8 j

有城墙包着的文化具体好不好我不敢说,有城墙包着的童年注定是种福气。

0 A/ ]0 T+ v) m( _ Q: F5 e. Y

 

X6 {2 O6 z% b. O% B% x0 C! m1 c

问候马老先生,了然客先生,问候陆老师!!

5 X$ i# f& v4 ^! n

您说的对,有城墙包着的童年真是福气。

M, O& l. i* F% V' H" C

问版主好,祝您元旦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yumin1959在2011-12-31 19:37:00的发言:
小时候去动物园(俗称西郊公园),电车还从西直门城门底下过呢!
) P5 ^, q. U2 y; G3 J R2 k

那时我也有些印象。祝您元旦快乐。

发表于 2012-1-9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多次爬过东直门的城楼,现在想起来最可怕的是从西边的梯子往二楼处爬,接近四分之三的地方有一处的木梯是空的,往下望挺可怕,尤其下的时候,几乎都是蹦,大人吓唬,以后没敢爬,这大概是60年左右。文革中爬过一次德胜门,已经没有神奇感。
发表于 2012-1-9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您写的内容,勾起我回想40年前的事。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中苏之间面临爆发战争危险。毛主席发出“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北京市到处挖防空洞,我们太平桥中学内也要挖防空洞。防空洞的墙要用到白灰,学校组织学生到德胜门外火车货运站运白灰。走去走回,不许坐公共汽车。每个学生拿个兜子或书包,到德胜门包上白灰带回学校。
0 }- e% b( r- O# I6 M     建防空洞还需要砖。学校组织我们到西城区北顺城街(对面是北京市儿童医院),刨城墙的城砖。城砖之间粘接很结实,当初明朝时是采用灌浆粘接。泥浆中可以清晰看到江米粒。我们14岁初二的学生,一个同学抡捶,一个同学戴着劳动布手套扶仟,艰难地一块砖,一块砖从城墙上撬下来。还有的同学骑平板三轮车将城砖运到学校。; \4 F/ f/ s+ ^( O0 v8 {& r5 e
      城墙豁口(记得位置大约是面对养马营工人俱乐部)这里砖拆完了,砖还不够。学校在北顺城街豁口处建起一个砖窑。烧砖。我们同学又改学烧砖。烧砖是从城墙上取来黄土。城墙外表是城砖,城砖里面都是黄土。将黄土用筛子筛成面。从旁边护城河运来水。用水和泥。怎么和得好。抡圆了铁棍砸和的泥。一直砸的泥与水充分均匀。将和好的泥,举得高高的,使劲摔到木头做的砖坯模子里(一个模子两块砖)。用铁丝将砖坯模子黄土泥多余部分划去,迅速将模子扣过来,倒在平地上。两个成型的砖就出来了。反复的摔,反复的扣,一块块的黄泥砖就做成了。做成的黄泥砖在太阳下晒,晒干。然后运到护城河边建的砖窑内烧。黄泥砖经火一烧,就成为常见的建筑所用的红砖了。这个强体力劳动我们干了一个月。
# }0 p3 f# P4 D# L% c      护城河成了二环路,城墙已经消失。7 C' u! S+ y% [! Q# O" y+ n8 `/ }8 K
      现在想起来这些简直是对城墙的破坏,对北京文物的破坏。那个年代呀!还会想到这些?那时谁要是不好好干,就是反革命了。现在北京城已经没有城了。建了永定门一个假城门。弄个赝品欣赏。唉!
发表于 2012-1-9 0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我的小学就在北京站西边的城墙下面。曾经因为想摘酸枣,和几个同学偷偷翻出学校的院墙,跑到城墙上去。结果被守候在那里的北京铁路局的保卫人员持枪抓获,他们以为我们是到城墙上偷盗通讯电线的毛贼。最后被押送回学校。那是我生平第一次见到“真家伙”,第二次就是“文攻武卫”期间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安德路在2012-1-5 7:54:00的发言:
看着西安的城墙和城门,想起了老北京,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北京的城墙如果还保留的话,该是何等壮观!
2 X# V5 U) r+ k" w1 h$ `8 W3 R

您说得对,西安城墙我也曾多次上去过,保存的很完整,但比起北京的城墙却小得多。要知道,建西安城墙的时候北京仍然是首都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又见飞刀在2012-1-5 9:51:00的发言:
文革中的时候,月坛的城墙很好上。走武定侯胡同到头就是城墙了,也许是塌了一部分的缘故,觉得也就是个土坡走上去就是了。印象不太深了。只记得有那种上头有毛毛的草。有种非田间的草和露水混杂的味道,还有的地方......呵呵,有“地雷”。
9 _$ { i' i1 \; o" c( h) P

当年在同学的带领下我还上过东便门的角楼,里面也有“地雷”。

发表于 2012-1-5 14: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i" e% W: ^0 E* e
9 Y& g7 }$ _0 `- t7 f8 E4 e

 

! f2 I! D& y; z2 h2 A( ]4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5 21:31:12编辑过]
发表于 2012-1-5 0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西安的城墙和城门,想起了老北京,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北京的城墙如果还保留的话,该是何等壮观!
发表于 2012-1-5 0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中的时候,月坛的城墙很好上。走武定侯胡同到头就是城墙了,也许是塌了一部分的缘故,觉得也就是个土坡走上去就是了。印象不太深了。只记得有那种上头有毛毛的草。有种非田间的草和露水混杂的味道,还有的地方......呵呵,有“地雷”。
发表于 2012-8-18 15: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年的夏天爬上了安定门城楼。城楼洞上南北两排高大的柱子又高又粗,南城楼内空间真是宽场极了。不少雨燕在高大旧屋沿下上下翻飞,地上杂草碎砖遍地。南北马路上入城出城来往的车辆穿过城楼门洞驶向远方。高大的城墙列在安定门城楼东西两侧,墙头上杂草丛生带刺的酸枣棵子比比皆是,东南的东直门西边的德胜城楼南面的北海白塔瞧的真真的。哪时城外便是农村了城内即是城市了,城墙便是农村与城市的分界线了。这如今北京的城墙如果还留的话该有多棒阿,您说是不是啊。哎,全没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4 11:37 , Processed in 1.235020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