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周边建筑 在毗卢阁东侧,有一座高大的白塔,俗称舍利塔,然而这座白塔根本不是舍利塔,而是“金刚延寿塔”,是明代越靖王朱瞻墉于正统二年(1437年)所建的。塔为覆钵形藏式塔,砖石结构,通体涂白,塔身下面是四方形的须弥座,长宽各5丈,须弥座上有3道环形的金刚带。覆钵形的塔身上面高耸着圆锥形的塔刹,塔刹上有13道环带,象征着佛家所说的“十三天”,塔刹的顶端为日、月、星饰物,全塔通高5丈有余。 方丈院位于舍利塔南侧,斋堂三圣殿东侧。方丈室座北朝南,原来是弥陀殿,后来改作方丈室正房五间,硬山式,高28尺,进深35尺,面阔60尺。门额上原挂有康熙皇帝所题“松竹清幽”和乾隆皇帝手书“西峰乐界”的匾额,今已不存。在方丈室东西两侧,各有配房数间。 帝后宫 帝后宫在方丈院东侧,为清代帝后的行宫,因而又称为行宫院。这是一座四合院,北房三间是太后宫,高21尺,进深27尺,面阔33尺,硬山式。现宫内放有一木雕宝座,上有雕花垂花木罩,宝座上有乾隆皇帝的蜡像,其前侧有侍立的太监蜡像。太后宫的东侧有耳房两间,原来是侍侯皇帝贴身太监的住所。在万岁宫的南侧是竹林院,院内种有两池名贵的“玉镶金”竹,这里假山叠翠,环境清幽,十分雅致。 n, z, B5 e3 r
潭柘寺里面的建筑是一个群体,他们之间地联系是靠台阶和坡道联系的。从每个不同的建筑向外望去是不同的景色,不仅如此,在台阶旁边,转角处还有精心安排地石雕和植被供人欣赏。 圆通殿在舍利塔的西侧,硬山式,三间开,高21尺,进深29尺,面阔39尺,殿前门额上原挂有乾隆皇帝手书“心空彼我”的匾额。 这组照片体现了一些主要建筑的周围环境,有方丈和一些其他的主体建筑,环境还是以一些植被为主,突出地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地融合。 伽蓝殿和祖师殿分列在大雄宝殿前的左右两侧,形制相同,均为硬山式,木结构,高34尺,进深29尺,面阔40尺,三间开。伽蓝是梵语“僧伽摩蓝”的音译简称,原指修建僧舍的地方,在这里则特指护法神。 祖师殿则在大雄宝殿西侧,殿中供奉禅宗初祖达摩、六祖慧能和制订了《百丈清规》的怀海。 地藏殿在舍利塔的东侧,三间开,硬山式,高29尺,进深27尺,面阔35尺,殿顶的正脊上有美丽的砖雕,是镂空透雕的大朵牡丹花,殿前门额上原挂有清乾隆皇帝手书“性因净果”的匾额,殿内供有地藏菩萨的木雕漆金坐像,结跏趺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