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试从统治者避讳新视角解读元大都不建正北城门之谜 . L7 Z5 ?# w d
刘秉忠设计营建大都城,参考了古代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所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城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建都方案,学术界有定论。按照《周礼·考工记》,营国之制的都城要开辟12座城门,四面各设3座城门,这是因为古人视十二为“天之大数”,城门取数十二,意在应合十二时辰等之数,因此成为尊崇恪守的王城规划。然而,刘秉忠把元大都设计成“城方六十里,十一门”东南西三面均为3座城门,北面仅为2座城门,独缺正北之门,这不合《周礼·考工记》。有专家学者撰文,从民间传说中的哪吒神话或阴阳风水学说加以解释,各有拥护者,争论不定。元大都不建正北城门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历史之谜,本文试从统治者避讳新视角加以解读。
l" j) C, ` L1 ]; m( N5 @1 F6 E封建帝王出于加强封建统治的需要,要求统治下的臣民都必须遵守“国讳”。一方面是为了规避贵族统治者或长辈、先贤名字等。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避免生活中某些不吉利的话语。 0 c' l+ ~ }* Z- J+ ?
据说元朝虽然存在着避讳的制度,但实际上没有前朝严格,加上汉语同蒙古语的差异,故元代史料中很难见到避讳用例。明朝郎瑛曾概括说:“元主质而无文,讳多不忌,故君臣同名者众,后虽有讳法之禁,不过临文缺点画······岂如宋室一字而有数十字之避!”元朝为了规避贵族统治者或长辈、先贤名字这方面的避讳制度是逐渐加强的,开始还只是避皇帝之讳,而对皇后则仍直呼其名,直到仁宗时才有所改变。
$ K7 `- D6 C. a" [自春秋时代开始,中原地区形成的“夏夷”之说,强调“尊夏攘夷”,“以夏变夷”的思想,对各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权,与“窃国”、“篡国”者并列,纳入非“正统”序列,事实上对其他民族政治文化形成排斥。比如清朝统治者属少数民族,夷夏之大防被一帮前朝遗民念念不忘,为避讳计,所以清廷对“夷、狄”等字敏感异常,为此篡改史书,大造冤狱,文祸之惨,前无古人。元朝也属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为了确立自身地位的合法性,需要努力扭转这一传统观念。比如元朝后期在编撰《辽》、《宋》、《金》史时,三史都总裁官、中丞相脱脱力排众议,“独断曰:‘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议者遂息。”这一举措结束了自辽朝灭亡后200多年的“正统”之辩,同时也在中国史学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政府的名义肯定了各民族政权的合法地位。 : k" q% s' i7 F( g) J+ Y
在元朝之前的金朝,统治者也以“正统”自居的,从金中都正北城门名称的改变可以看得出,金中都正北城门原称通玄门,后又称清夷门,其门正对不断强大的蒙古,《金史·地理志上》中都路条载:中都“城门······曰通玄(后又称清夷,以压胜蒙古)······”。可见金朝统治者将不断强大的蒙古视为外敌,并将其作为清除的对象。 9 B4 n( u) F: C5 X8 D
后来蒙古人在1234年灭亡金国,于1267年在旧城(原金中都城)东北另建新城--大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帝王及其谋臣们为了维护帝王统治,使帝王江山永固、国运长久,对都城进行精心规划设计,建设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城市建筑,力图达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的目的,以及蒙元新政权的统治者在“正统”思想文化背景下,为避讳计,旧城象征压胜蒙古的正北门,不宜再“复制”到新城,为避免以后从旧城迁到新城的前朝遗老遗少联想到旧城的清夷门并附会之,这样不吉利,对蒙元新政权的巩固不利,所以元大都不建正北城门。
' q# ~& ^# ?- P& P) e8 O J" y综上所述,笔者试从统治者避讳角度解读元大都为何不建正北城门,只是一个新思路,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原创]试从统治者避讳新视角解读元大都不建正北城门之谜
[原创]试从统治者避讳新视角解读元大都不建正北城门之谜
- m, S( ]% |' ] P4 t( R3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2 9:57:3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