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71|回复: 14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含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1-27 07: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 ~2 B! G4 n8 M1 m

 

7 `4 I. e. n4 L9 s4 W

 

0 W/ r$ j8 G7 \( x* X w5 I

本帖的想法源自adam58588  里的几张老照片。

+ L( u3 ]+ j5 V- Y0 O! P6 ~

 

$ W1 X" l4 b$ d; z% Z7 W

老照片考证区 → 几张类似的城门老照片辨析

S' K# F* \& b; C- |

 

+ W6 W$ g2 v2 i. ?. {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72_74852_4.html

! x. C8 I9 ^7 [; h- s7 ~/ @

 

: X3 z2 {- i9 m4 h9 t" X3 @' }

 

3 h; o* x7 F/ Y/ g2 e

 

0 _# y" W7 \! b* ?, ?

楼主adam58588 的1楼帖转在下面:

6 X! |; i; k: Y- p$ ?4 n8 _6 i

 

! u; U% D! X3 w' Z3 X4 g( }5 z

几张类似的城门老照片辨析。请诸位朋友指点。

: i- D, U' Z7 n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 g' {" D0 Q9 `# ]* W5 {# j* y

①以上四图时间上应该大致相同,是环铁建成不久,这就可以除外南城和西城5门。
②图4匾额可以辨认为德胜门。
③图3与图4是同一建筑,也是德胜门。
④图2原多认为是安定门,但近来不少朋友辨认为是东直门,图2与图3的前场也不同。
⑤图1 究竟是哪门?或者既不是图2也不是图3,而是安定门?

1 u* D: v& A1 x2 ]) C7 n8 t0 ^- @;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4 10:54:54编辑过]
9 z; @0 l |: I) x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0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经过共14层楼的讨论,取得的重要结果是:

) e) f" H) q/ H u& m! `% J; b

 

8 l8 o6 a$ F C! S/ v

为喜仁龙的一张老照片正名。

x K/ X8 [/ W: s) N. r4 S* t

 

9 D1 a( D. G$ T6 r

 

9 n* ^3 P- t8 P! H& y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 S$ l, `7 _" a( Z, b

 

) h1 E* ?) Y1 T3 A3 s' p

经过众人的辨析,图001.确认应是朝阳门箭楼。

v: i% ~5 W: ~7 y+ Z% ?

 

4 T( s/ s! a; b7 }7 O; k

 

/ s$ \4 V' l: L0 R7 y1 P

这为原帖1楼图1的确认扫清了道路。

% V' |! }' p- T" z) V! T' @

 

& V: R. ]" K" l) w' u6 ]

 

R) q2 m- h6 y$ u

原帖10楼看云起时提供的照片和思路很妙。

" S W, O! R& q' I

 

# D' I& w$ J+ Q

 

$ l4 n, u! h$ |6 W+ ?, v D

 

4 A) E. v6 [/ I; o, k l

我们循着看云起时的思路来看几张老照片:

0 I$ h: x. e* W. `' P


 

! T/ U5 p! S7 L) ^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 a0 `5 B9 U9 d1 K$ i3 r* G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 T2 \6 a; d! A" v0 f

 

; J- j% K' J' G

 

% ?/ M6 |. R* i; P& i2 o

以下三张图援引看云起时的文字说明。

7 u) A7 }' o1 m' c3 k0 C9 h+ B

 

# c& K, `2 g k% [: p1 u) T# g: Q

请看下面三个照片, 应当是同一城门:

* t6 j7 a V H: ]

 

9 e' c5 `- b8 {4 W- N

272.东外侧有仁丹广告, 瓮城墙上有小树,

. ?, D' [$ ]! x- O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1 Y8 B9 e& z2 K: d X

 

8 d! ?1 v) l' W0 j

图273.东外侧的仁丹广告被搽, 细看痕迹尚在, 仁丹广告被移到箭楼北外侧中间, 小树还在.

; o i% U, G; |1 J/ H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9 x7 E# G9 X6 f# ~" X/ N4 J6 A

 

2 b4 c5 i; `+ N+ c

图274.最后箭楼左侧仁丹广告被移到箭楼北外侧中间, 小树犹在.

- E- p) w) {5 U* B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 X5 B% Y( y; d/ M& X

 

. D8 O; E! Z; I. K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 b. |" m! K- h: v* ~

 

/ g4 S. |; w$ w V! X

将原帖1楼图1里的白色铁路用房和图274.(安定门-箭楼)里的白色铁路用房进行比对,

. t# m# m4 h7 }# s; q

 

% H- N |. m3 F5 F

原帖1楼图1应是安定门城楼无疑问。

7 V# x" ?. ?1 e3 \5 I! i* a7 V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0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原帖1楼图2.

3 \( i2 r6 V6 I( ~5 m( ?! S0 S

 

( ?7 K, l8 s( _2 R: R# ?# i

adam58588先生 语:

' K; d8 W. o( v3 H' u

 

& d3 e" h8 R, o7 A

“④图2原多认为是安定门,但近来不少朋友辨认为是东直门......”

4 C0 }7 g+ M+ I

 

, j! P8 L \8 _# ~* v" S9 w

 

$ X+ u( k+ j: Y Y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4 Z; @/ b. [5 ?! }9 T6 d' s

 

0 }4 G- }3 G* M8 A* G

请看原帖1楼图2,图内左侧的城墙是“隔垛一射孔”,

$ Y0 P* N/ p& ?9 d

 

( O5 f6 Z; }7 F2 R% P' n2 i

可以排除是北面的内城城墙。

( j5 y0 ^( b% T, S/ ^

 

; y% @0 i* f! B! ]; e

我以为可以认定原帖1楼图2是东直门城楼。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0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原帖1楼图3

F. A; j. J) \! C! A

 

& R. w1 T) l% C# d# h: Q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 F$ S5 c( W, e- F8 T5 z* e9 C V

 

% n( J* B6 O2 I) E9 L$ S

 

8 q5 A) Z; c4 c8 l! D6 e

这是德胜门城楼。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0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朝造的新“残根”

1 k1 t8 }0 o& H8 v8 i) {) M

 

5 T6 G2 d- Z' a( ~$ t7 ^

yACg9OGa.jpg

! c1 {7 k9 h& |5 M: ^+ t9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7 9:19:3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0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对我以上的议论无疑义,就可以正式进行[探讨]了。

/ c9 g* J" n+ J' }

 

4 }- A- ]) n6 t( v0 c5 i5 ]" ~

 

# |3 D6 m, d$ M7 H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7 q4 f$ k1 B. Y" O

 

x0 r* u: j4 `# K+ m

这里,瓮城的残根指的是1916年1月1日环城铁路通车时,

2 o% M) y2 r b3 Y

 

$ B( ^/ S e5 u+ { Z( U

瓮城墙与城墙衔接处残留的部分建筑。

$ i& U4 f- ^5 J! u

 

- N7 a/ @. ^! b- f0 \) p

 

4 [% W' l1 i1 G4 R: D0 [

先探讨原帖1楼图1(本贴标注:002.安定门-城楼)

2 c/ ^% `3 m0 c5 r) f3 F$ h- {

 

* f( {- f* W$ Z0 }# N

 

1 I1 m5 x$ v) V- \2 n4 d/ W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j5 C R. |$ o3 _8 | ?

 

r7 x9 o& Q' ]1 _5 M) Q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6 I- C1 P# B( h* B/ _; D

 

( }! g. H( Y* [& K8 T2 g

图003.是喜仁龙(1921-24年)所拍摄的安定门城楼。

: J0 y; q. n- h6 f- a( _

 

# @" _/ o S- A1 t! `' E

结合图002.图003. ,可以看到:

8 p4 j2 |9 O: B

 

: n+ V! _1 d) D; d8 {

瓮城墙与城墙衔接处残留了一小段瓮城的城墙,裸露处重做了墙的立面,还做了城墙上部的墙垛。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0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探讨原帖1楼图3(本贴标注:004.德胜门-城楼)

+ z! `/ s" T1 j7 z

 

z8 ]9 o, b) u6 h/ X, R4 ^1 T

 

Q( Q7 [. \' w/ C; s4 d% P

LpOyg75g.jpg

2 h$ C/ E+ z( [' E( m5 S

 

- L: Y7 @9 H8 b4 @

由图004. ,可以看到:

; s; U* n- T7 C5 U2 P1 ^5 I

 

) T5 K! j/ W0 S! p. b( l. @

瓮城墙与城墙衔接处残留了一小段瓮城的城墙,裸露处重做了墙的立面,还做了城墙上部的墙垛。

5 \% n( e5 D3 r% ^& p

 

) O7 E$ i2 S7 a

据此,北面两处城门,瓮城墙与城墙衔接处“残根”的处理方式是相同的。

- t$ B+ Q. V( T! u- t, N1 Z1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7 8:48:1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探讨原帖1楼图2(本贴标注:005.东直门-城楼)

; N- E& l5 H* {

 

: {% c) t- [. j m9 ^; B( P3 y

 

' b- q8 n( [! n, b' \1 @

8J9sH4y0.jpg
pco9bDMv.jpg

4 x n0 R2 s" W/ @$ S

 

5 U. K6 \0 X& D% O% ~

 

) L6 A. ~. m5 {6 I) n' {

 

" ~2 ]- h6 |* Z" S( b# \) D( M

结合图005.图006. ,可以看到:

0 n% i7 H5 m- q2 d, I/ ?. n

 

: c: B& T4 s& J6 v4 k4 f4 d: M' m

瓮城墙与城墙衔接处残留了一小段瓮城的城墙,裸露处重做了墙的立面,还做了城墙上部的墙垛。

0 _9 o) o" f8 x6 E. e" \! u2 ^% L

 

, U) G6 g' M$ `. a

和北面二门不同,东直门城楼所在城台的前立面与“残根”的前立面是一平的。

2 G% G$ B9 ]; u- w

 

9 {4 @: U0 j2 l8 K* b# s, G& p

原来,东直门城楼所在城台是凸出在内城东城墙之外的。

# q, [7 @5 t' ?6 d6 [2 e

东直门城楼所在城台是何时凸出在内城东城墙之外的呢?

' W3 s7 M4 B% B- n0 w! ~ L3 D6 [8 v

 

) }- F, R. E, N% H

不得而知。

$ V8 o' h4 J) W) o# P

 

- D+ b. T3 {( c

只查到一段文字:

( K: V) Q0 P, J2 _+ P) Q4 T& H

 

# h) }' C# L3 m- Q4 X/ d

[转帖]:     东直门

, a- D; D" E# E4 Z+ V

 

; i+ E% r8 d) ~( }

......

) y0 @- \! v, M; [! O: Q: l

东直门位于现在的北京东二环东直门立交桥的西侧,原为元大都东垣崇仁门。

6 J* _8 B, J f1 {3 _: t1 I0 F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洪武四年(1371年)均修补沿用,永乐十七年(1419年)修葺,改称东直门。

7 j$ j/ h& D. e; K8 O3 g* h% S

正统元年(1436年)重建城楼、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1439年)竣工。

# h! c4 T7 I4 q8 C. X

成化九年城楼曾引发火灾,火灾后重修。

7 ]3 W# ]2 F. ^/ V+ J" t5 ^5 e B

清朝在嘉庆三年(1798年)曾重修城楼。

( h6 V& A; Z; K6 W+ s- T& {& W% x

1915年因修筑环城铁路将瓮城、闸楼拆除,于箭楼后部两侧建“之”字形砖蹬道。

7 ~& I: d0 y% n3 D

1927年将箭楼拆除,仅存箭楼台基。

* W4 E1 Q3 B h# b8 M* s

1958年拆除箭楼台基。

- H' d- T4 q X9 J; d% U6 E1 N# @* s

1965年拆除城楼。

& B1 \- n# C/ j6 n

......(略)。

( t3 ^: r0 l+ k

 

( q- r* l: {9 H% N. A+ t) L1 D

 

1 Z1 \ t, l7 r% h" R

 

; Z; E& x3 T" z4 ^$ z* ?2 X. ]

没有第4.关于朝阳门“残根”的探讨了。

4 n, `4 \8 B9 `2 Y# {' A1 @

 

# I% ?8 m s5 L& P/ ]! @

我手里没有朝阳门“残根”的近景老照片。嘿嘿!

' z' U& Q" @, K' B! ~& z J& R0 T

 

0 O$ Y& G; m7 ^/ F- G; B0 _4 j5 G7 D

仅附上一张朝阳门的鸟瞰图:

VtrAyrlb.jpg
) d. k& s# N&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7 9:09:2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27 1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子这个是新建的?什么地?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发表于 2011-11-27 1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解朝阳门的方向

& y! X) M* L8 o

城楼与箭楼不平行,而且二者的门洞,好像也不同轴,这是为什么呢?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发表于 2011-11-28 1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解朝阳门的方向

3 f1 u- b4 ~# k3 A% l

城楼与箭楼不平行,而且二者的城台,好像也不同轴,这是为什么呢?

4 E# e0 z7 m: |, m# a8 e6 d* {

 

) G6 i+ D N) w$ U" d3 v


发表于 2011-11-29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zhaohq先生的帖子又展开一个新的视点,有了更广阔的讨论空间。我尚有些疑问需请教。
1、对7楼您的结论,我有点没看懂(理解有点慢,别见怪。)。您的意思是说:北二门的“瓮城残根”是凸出于城楼的城台,而东二门的“瓮城残根”是齐平于城楼的城台吗?
2、原帖1楼图1,我以为那不是安定门而是东直门。
北城墙加东城墙共有三处水窦,东垣有水窦2处,北水窦在东直门瓮城南侧,南水窦在朝阳门瓮城南侧墩台南侧。北垣设水窦1处,位于德胜门瓮城迤西墩台之西侧,为京城水源进水口。而安定门的东西侧均无水窦。
(另外:南垣还有水窦4个,一在崇文门瓮城东侧第4墩台东侧;二在正阳门瓮城迤东第六墩台东侧,此水窦后改为水门;三在宣武门瓮城迤东,第八墩台东侧,原化石桥,后此处辟为和平门;四在宣武门瓮城西侧第四墩台西侧。)
3、关于北城、东城四个城楼的城台与城墙的关系,在平面图上似乎各不相同,看不出什么规律。

4 a8 i2 Y \; k

 

2 J6 h# i4 ^# ^0 c _1 k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 R: t8 K) u& r }; b/ ~


 

. B9 J5 s, a- A1 B. s2 W: ]; a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 T2 V! w4 @! i+ x! i* r' \0 z


 

* e- ]5 d( ` z, M r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3 ~. A$ ~& [$ e& x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探讨]:瓮城的残根(1916年)

4 a& z- I4 X6 a+ o2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9 13:15:1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15: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dam58588在2011-11-29 13:14:00的发言:
" B3 U- i: [9 [. \- x- a5 `

2、原帖1楼图1,我以为那不是安定门而是东直门。
北城墙加东城墙共有三处水窦,东垣有水窦2处,北水窦在东直门瓮城南侧,南水窦在朝阳门瓮城南侧墩台南侧。北垣设水窦1处,位于德胜门瓮城迤西墩台之西侧,为京城水源进水口。而安定门的东西侧均无水窦。
(另外:南垣还有水窦4个,一在崇文门瓮城东侧第4墩台东侧;二在正阳门瓮城迤东第六墩台东侧,此水窦后改为水门;三在宣武门瓮城迤东,第八墩台东侧,原化石桥,后此处辟为和平门;四在宣武门瓮城西侧第四墩台西侧。)

2 [8 h5 J0 A0 u
 
4 d% M$ T/ e5 c; @, \1 J

 

/ @7 w1 u6 \+ _/ P: v& F

 

) U4 f8 M6 i9 r+ Y0 p

同意您的观点!

- |& p1 T, T# N/ \) Y

 

5 _& k% f; g: l8 v& }2 S

 

/ v, x' H; c* [$ E

看来我对原帖1楼图1的结论是错误的。

( n/ ]* ^* P% I' i' r* d

 

; |" j" s6 f2 P7 y: T

 

7 O& J- P3 x I; v

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2 L3 w7 F5 y( B4 w7 x5 j+ h9 v

 

+ O9 l( E3 m% q$ a

仅凭着“将原帖1楼图1里的白色铁路用房和图274.(安定门-箭楼)里的

/ e1 F' ^( u: b$ |

白色铁路用房进行比对”,就做出判定,理由不充分。

$ F; j0 b, I3 U

 

5 L& E$ r4 K2 n, G

嘿嘿!

8 ?3 ]( x8 I4 A+ R

 

9 T$ G3 k3 u7 X2 [5 Z

 

6 h( \ n0 x s

我又仔细看了原帖1楼图1

, T! m# V8 o: N" [3 H

 

7 w7 y" ?2 ~7 M; ~

 

, W ?) h$ ?* M

gSf8WB70.jpg

+ o+ m, q# ~; t2 s5 \+ z

 

, t" h* L4 t9 p9 q. k1 W& N. A

 

T5 }: c! m1 `8 i" w+ ?7 w/ _( x

 

( n [- W5 p; S# N

1)您提到的“水窦”。

}4 f+ F, ]& C/ y. I* r3 e

 

% U; \ J' Q/ G- E7 V# c6 N! R$ e

KUu8v6iF.jpg

' T9 }7 ^7 w+ X

 

4 I* Z8 a% \. c+ N, `

 

" A q" |/ T2 O" l8 h& G

 

5 m9 V9 I3 W* v$ y& u0 C7 T

2)原帖1楼图1,城楼二层右后位置的那根檐柱。

- y+ T. v2 X. O

xaw4MetV.jpg

9 D; R9 M+ T2 H) G

 

( X" C7 o R% Y2 s3 Z; z

 

: ]3 l# @- ]* r

 

% A) G, t4 N* P4 c/ Q' u. ?( Q

3)原帖1楼图1,图右侧阶梯状的瓮城残墙。

: A, V6 |; W$ N

VAVnu4U0.jpg

; ]* U8 c" _& c& M' a- j, w- |& B

 

' q" F1 @, g1 I' V2 `0 U5 ?

 

: e4 Y- P! j C% L9 `; s4 [% |8 U


原帖1楼图1更疑似东直门。

7 p- ?) [% z9 G$ ? T

 

! Y0 B, r+ l# Z9 G$ N9 _& b

 

1 s# T( \* ~/ A C. V- E1 B2 ~- a

 

% Y" ]0 W. a( ^5 U. m" z6 {2 X/ |0 V3 B

 

, Y- M5 {4 O) G6 d0 B: _- Q

我很疑惑:

6 y2 M, W1 L+ E$ y

 

! D) E% d. X* O& A4 r# o3 R

当年在东直门,安定门,也许还包括德胜门,

; Q) ^9 z& Q4 u/ M- a

在近似的位置(城门外的右侧)建了风格相近的三座车站。

5 a E. s4 f2 x' p

 

4 d7 w) n; Z0 ^3 {

 

LsUFmZL7.jpg
3UfxK8Ed.jpg
8i0YF6ab.jpg
+ {( a9 }$ x& M* y/ ], Z9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9 16:10:41编辑过]
ymzMA8rQ.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1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dam58588在2011-11-29 13:14:00的发言:
% q$ W; G, j8 A

您的意思是说:北二门的“瓮城残根”是凸出于城楼的城台,而东二门的“瓮城残根”是齐平于城楼的城台吗?

, Z1 `4 j) O- i) p8 F T: p, u. Z V
 
6 _) @( E0 m& P8 b' l. p9 n# [

 

1 x: Z& ^- V! N5 a. `" F9 K

 

' k* r! b2 {& E2 J, ~

我想表达的是:

( @! s! r9 Q; d, \" m' r9 S

 

) v; F6 N: O7 }6 X

1)北面二门的瓮城墙的“残根”,整修后成了凸出于北城墙前立面的4处新“墩台”。

/ V! A' _5 y0 L+ z

    这4处“整修后成了凸出于北城墙前立面的新墩台”,也是凸出于北面二门的城台前立面的。

. }. j) N0 Q4 j# ~" U1 k

 

! }4 `9 l+ ^6 A) v

2)东面二门的瓮城墙的“残根”,整修后成了凸出于东城墙前立面的4处新“墩台”。

5 e) L) p6 P' u: U$ O

    这4处“整修后成了凸出于东城墙前立面的新墩台”,是齐平于东面二门的城台前立面的。

6 z$ m# z* W5 ^. |- z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 3

: `) k. K: x& K9 X, `# |7 t0 S

 

( e9 J0 B8 m0 p$ J' N6 s

 

" O7 j L7 Q! C

是我的常识出问题啦!

; ], E5 t* O W' N7 B- D9 D

我一直误以为内城9门的城台前立面与两侧的城墙前立面是齐平的。

% Y- j9 B! f" H

 

/ q3 G$ \0 l0 f* ~

 

8 Q) b* s: H' A" {

 

, t$ q1 u- u: q- J

谢谢您提供的平面图!!!

, w' u* g g" n, o% e+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9 16:19:44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1 06:28 , Processed in 1.18471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