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q0 I8 c; g3 {
7 T/ f8 @6 u. s! t7 U/ w, l7 n) B& h! {* c 这是谁干的?人民大会堂字样年费500万
# \& Z! |0 v( {: `; p
" G _) k, g' e, k/ e
文/维扬卧龙
7 l9 C8 k" p+ i1 e% i$ ^ 北京晚报11月20日报道 因相关部门整顿,许多企业放弃使用“人民大会堂”字样,燕京啤酒相关人士称使用费用是商业秘密,每家都不一样。消费品营销专家肖竹青说,“人民大会堂”也是个高端品牌,有专门一个广告公司负责此事。有人士透露曾有企业想采用“人民大会堂”字样,对方开价一年500万。
k, p. F3 u2 Y4 _% X9 ]7 f5 }
6 u; ]8 @* |$ O/ c& C 人民大会堂字样要500万,这是一个高端品牌?这都是什么专家定义的,把个人民大会堂当作招牌来卖,这事征求过人民的意见了么?人民大会堂是一般性质的词,可以随便买卖定价?人民大会堂那是代表国家的!那是和中国形象一个整体的,那是无价的!现在把人民大会堂明码标价,这事是谁干的?谁又有这个能力把人民大会堂卖了换钱花?
8 b+ j* c1 S4 G 这么庄重的名字怎么能拿来赚钱呢?不违反《广告法》?敢这么做的肯定是个法盲!既然是法盲,那就不会是个正式编制员工,说不得又是临时工干的,那就开除这个临时工!这要不整治,今天他们敢卖了人民大会堂,明天他们就敢卖了中南海!之前就出现过故宫会所丑闻,不吸取教训,人民大会堂又被卖了,都是怎么管理的,怎么这么乱?
: t' b7 d' x/ H5 l% d. D" Y 一个企业用这五个字贴金,就要一年花500万元,那到底有多少企业在使用?这么多钱都到哪儿去了?是那个卖人民大会堂的临时工上腰包了还是上缴财政了?如果是临时工上腰包,把钱给追回来!如果是上缴财政,那说明是官方允许行为。官方允许这种行为存在,国家哪条法律给了这个特权了?上缴财政的这笔钱给纳入财政预算了吗?给公众报账了吗?又是如何使用的? 4 l& Q8 j0 g5 ]! e* S' q
故宫、人民大会堂、各届政府这些词明令在《广告法》里不准使用的,那是代表公信力的,居然现在成了明码标价的商业品牌,只要给钱就可以用,太不像话了!哪个国家政府这么缺钱,把国家公信力明码标价卖的,这和过去封建时代买官卖官有何区别?把个国家公信力当作企业一样经营,也只有现在某些人玩的出来!
2 ^( r4 H1 `1 S+ z* e0 r 人民大会堂如果能够当作高端品牌一样经营,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变成钱?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国家卖国家公信力赚钱,地方卖地方公信力赚钱,不用一文成本,就能坐收万金,那政府不是太有钱了?还要收民众税收干嘛?企业之间的商品信誉不是靠自己质量挣来,而是花钱买来,还能值得信任吗?还能怪国人不支持国货吗?
: c* @, V k5 I0 X: E8 U8 K 从来未曾见过白宫牌特供酒,也没听说过五角大楼专供烟,为何我国这些特供酒专供烟层出不穷?不是市场经济了,为何这些人员不在市场买东西,要享受市场上没有的特供?清理一下市场上的特供酒专供烟,就能去年这些官员骨子里的特供特权意识吗?上面连个《广告法》都不想遵守,还能奢望下面规规矩矩?
7 J! ]& x(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