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71|回复: 13

《三两瓜子、半斤花生、一斤富强粉---------过年喽。》[含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1-14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t9 `: S" v6 n. J' o4 W

《三两瓜子、半斤花生、一斤富强粉······过年喽。》

3 @0 j: K+ k' g$ V4 [6 J

前两天老伴晨练回来买了一本明年的月份牌,我偶然翻了一下除了公历、农历还有皇历有点意思。明年的一月份过俩节,公历一月一号是元旦,也就是俗称阳历年,一月二十三号就是春节俗称阴历年。说起过年不觉使我想起小时候过年的事,三年困难时期过年时的情景,在那个物质生活极为贫乏的年代过年是人们及其期盼的日子,多多少少从物质上有所改善,平时有正式户口的人每人每月的口粮百分之四十的白面(标准粉)百分之二十的大米(积米)百分之四十的粗粮(棒子面)半斤油。只有过年节的时候可以增加一点补助油、粮等,其中过年最吸引人的就是每人补助的那点年货每人三两瓜子(葵花籽)、半斤花生、一斤富强粉、一斤好大米、半斤补助油、猪肉票等。困难时期粮食供应的紧张情况现在的孩子们根本相像不到,粮食定量有限,那时候的北京人家几乎家家都有秤,最少也是十斤的杆秤,每天都用称幺粮食做饭不然就吃不到月底,碰上人口多的家庭肯定吃不到月底,就只好去街坊四邻借粮食,为了公平一般都用碗去借,一碗面粉刮平借走,还回来也是一碗刮平的面粉,每月的二十四号粮店提前卖下一个月的粮食,老早的粮店门口就有不少人拿着粮口袋排上队了,那阵子就是“寅吃卯粮”。快到三十了,把瓜子、花生等年货买回来一部分三十晚上熬夜吃,一部分留着招待拜年的街坊四邻亲戚朋友们,三十晚上包饺子肯定是富强粉的,一年到头过年能吃上富强粉饺子是孩子们特高兴的事,而这与今天正好相反,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今天富强粉天天都吃,反而标准粉倒是不好买了,各超市已到货就被抢购一空,老人们都爱寻摸点粗粮吃,棒子面,糙米杂粮是最爱,您还别说,标准粉烙饼就是好吃,凉了也不皮,富强粉烙饼就不行凉了像“牛筋“。

5 t' r" M, M- y0 g% T

昨天我买了二斤柴锅炒花生不错挺香的,卖花生的小贩说这花生叫“四粒红”,差不多都是四粒红皮花生仁,个头虽说不大,挺谷粒的,六块钱一斤。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各式各样的炒货应有尽有,当年过年预备点花生、瓜子、水果糖就不错了,现在想吃就有,美国“大杏仁”、“开心果”“大榛子”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了,超市里各种富强粉、雪花粉摆满货架,油品更是琳琅满目,这一切在那个年代是无法想象的,虽然在改革中期的九十年代初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粮票”逐渐被人们用作兑换鸡蛋、花生米、铜火锅、麻将牌、朔料盆等东西,“粮店”也悄然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想起小时候每到买粮食时排长队的情景还是思绪万千那情那景还是历历在目,有人说现在的富强粉包饺子不如从前好吃了,花生不如那时期的香了,是变了么?是变了,东西没变人们的口味变了,六十年代初的人们知道什么是艰苦什么是富足,同样的花生仁嚼在嘴里还是儿时的香,因为那是艰苦生活中的满足,是过年的喜悦。

3 S& i$ c5 H# W/ c# i8 N

 

[这是计划经济时期老百姓所用的部分票证

《三两瓜子、半斤花生、一斤富强粉---------过年喽。》

《三两瓜子、半斤花生、一斤富强粉---------过年喽。》

/ n, `3 w* n& P* C* G.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4 21:50:06编辑过]

《三两瓜子、半斤花生、一斤富强粉---------过年喽。》

《三两瓜子、半斤花生、一斤富强粉---------过年喽。》

《三两瓜子、半斤花生、一斤富强粉---------过年喽。》

《三两瓜子、半斤花生、一斤富强粉---------过年喽。》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7 0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风和雨在2011-11-15 23:20:00的发言:
有人说现在的富强粉包饺子不如从前好吃了,花生不如那时期的香了,是变了么?是变了,东西没变人们的口味变了是呀,现在我们吃到的食物,真的远没有那曾经的味道了,我们已经进入2011年了,过去的味道只能是一种回味和回忆中,真的不可能在吃到了......也别说绝了,在乡下,在农村有的时候还真的体味那儿时,曾吃过的的味道......
4 [* [, g5 m+ Z( [* m; x

那是您不饿。见天吃鲍鱼也没以前味好。票证时代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但真谁想翻回去,那就是万恶!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是的,敢好了还有五块五一斤的呐。我们东边定福庄这边就是这价。以下是引用俩枣树在2011-11-15 9:20:00的发言:
您那里炒花生便宜啊,我们这里要9元一斤.
9 s% M! g! v0 K: f. }

发表于 2011-11-15 2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现在的富强粉包饺子不如从前好吃了,花生不如那时期的香了,是变了么?是变了,东西没变人们的口味变了是呀,现在我们吃到的食物,真的远没有那曾经的味道了,我们已经进入2011年了,过去的味道只能是一种回味和回忆中,真的不可能在吃到了......也别说绝了,在乡下,在农村有的时候还真的体味那儿时,曾吃过的的味道......
发表于 2011-11-15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两瓜子、半斤花生、一斤富强粉---------过年喽。》

《三两瓜子、半斤花生、一斤富强粉---------过年喽。》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2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就是它,“四粒红”。以下是引用老片在2011-11-15 21:40: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n076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 |3 r& y6 i$ ]2 g! c, K- O6 v/ m

发表于 2011-11-14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也有一个好处,不得糖尿病。
发表于 2011-11-14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里也没那么多病人!看病还不花钱.
, C; m- N9 c0 c( ^! D/ `!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4 21:49:4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15 0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摘抄:

, U6 ?+ M$ l# [' w R

 

/ c; D2 w2 X8 ~' H& g% g z/ u+ a

--------------------

# i5 ~3 T( R0 ?# q0 v

有关书名号的使用

* R* R: @9 M/ B; m" y8 ]& }

 

- I" ]* ^9 E/ n

 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和法规文件等的名称, 例如:《中学生》、《语文报》、《涛声依旧》。
  使用书名号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时,外用双内用单,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在书写时不能放在一个格子里。《读〈石钟山记〉有感》 
  (二)书名与该书中的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苟子?劝学》《史记?项羽本纪》

6 o# ]. \2 w2 J% O3 A

 
  (三)写文章时,题目不要加书名号。 

5 G8 Q9 U7 k& D6 t+ Z" ^

 
  (四) 和“序” 有关的书名号,如《<农村调查>序言》,这样的题目告诉我们,该文只是序,而非正文。
  如果正文与序同时存在,则应该这样写,如: 
  《琵琶行(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 
  这两个书名号都是正确的,如果写成《<琵琶行》(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或者《琵琶行》(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都是不正确的。 
  (五)使用书名号时,必须弄清楚,句子本身是否在强调需要加书名号内容的名称性,如果强调其名称性,则用书名号,如果侧重强调题目的内容,那么需要加引号而不是书名号。

发表于 2011-11-15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那里炒花生便宜啊,我们这里要9元一斤.
发表于 2011-11-15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1960年代),过年时吃顿炖肉熬白菜、大白馒头就是最大的享受!

发表于 2011-11-17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票证的年代我们都经过......
发表于 2011-12-28 1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11-11-17 4:24:00的发言:
; C/ j6 w' J/ _

那是您不饿。见天吃鲍鱼也没以前味好。票证时代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但真谁想翻回去,那就是万恶!

+ \: y4 i0 ~$ P' n4 _

回忆过去在有的时候是对现实的不满,真正的想法就是想去伪存真。真要回到过去?哈哈,国际玩笑。说实话,现在就是比过去日子好过了。缺的是诚信和道德。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2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马营海在2011-12-28 19:11:00的发言:
, x8 d" _8 \! N% G9 M D- _

回忆过去在有的时候是对现实的不满,真正的想法就是想去伪存真。真要回到过去?哈哈,国际玩笑。说实话,现在就是比过去日子好过了。缺的是诚信和道德。

+ r4 ], ^: D9 ?+ }, L

诚信与道德姑且不论,就说今儿吧,去市场买百叶,一块百叶我还控了控水摊主上称一幺“二斤一两,您就给二斤的钱吧,13块一斤26块。”提着黑色的塑料袋回家了,半道碰上一个买花生的,买了二斤花生提在手里感觉不对,总觉的百叶轻了点,我随手用买花生的电子称称一幺851克,(加上塑料袋子里百叶渗出的水)转脸我就奔了刚才卖百叶的那个摊位,见着摊主我毫不客气的说;“您这分量对吗?”摊主说;“我给您幺幺,二斤多呀。”我说:“您受累幺幺这花生是多少?”摊主一愣忙说;“这不合适,我这不能给您幺。”我说“都是二斤的分量这百叶够吗?”摊主一听忙说“得,我把那水刨了去,再给您添点。”说着话从盆里捞起一块巴掌大的百叶塞进袋子里,嘴里还叨叨着“这回保您二斤多。”提来着百叶我又来到卖花生的摊位上称一幺您猜怎么着,1145克。(当然袋子里还是有水)您说那位摊主是却诚信还是缺道德?

( x; Y0 k9 l, n: u' ]+ B' J!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8 23:53:37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1 02:50 , Processed in 1.25266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