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寿山五百罗汉堂记》碑
此碑位于颐和园清华轩的东跨院内。先简介一下清华轩和气历史演变吧。
清华轩位于颐和园排云殿西侧,五方阁之南,是一处带东跨院的两进四合院。
前院 清华轩大门为垂花门,前檐为实塌门,后檐为四屏门。进入垂花门两侧各为八间的抄手游廊,分别与前院东西配殿相连接。垂花门正对着是一个八角功德池,上有单孔接引桥,八角功德池代表佛教的“八功德水”。乾隆在“五百罗汉堂记”写道:兜率院之南则功德池,八功德水出佛摄经性而浴者.....。接引桥和功德池的望柱栏板均为汉白玉,望柱为云纹头,栏板为平(瓶)安如意雕刻,桥基为花岗岩,石拱之上有兽头。
接引桥之北正对着的就是“清华轩”正殿,清华轩面阔五开间,前后出廊,内部现在展出颐和园老照片(07年开始展出),两侧各有两间耳房;东西配殿均为五开间,前出廊。东西配殿北侧各有十四间游廊和后院配殿和清华轩相通。
后院 后院较前院稍小,正殿为五开间,前出廊,两侧分别有两间耳房。有东西配殿三开间,前出廊,配殿北侧均有三间拐角廊与后殿相通。后院中间放置一个乾隆年间的露陈墩。
东跨院 东跨院有北房三间,前有坐西朝东、面阔三间歇山顶碑亭,内有御制“万寿山五百罗汉堂记”、“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记”、“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记”和“西师诗”。碑亭之南是一溜西房,俗称“西十三间”。 清华轩的前身是佛教建筑----五百罗汉堂,是乾隆建造大报恩延寿寺时仿照杭州云林、净慈寺修建的,罗汉堂的平面为田字形,内供香面塑造的罗汉五百尊,罗汉大小30厘米至50厘米,罗汉堂东、南、西开三座门,南门“华严真谛”,东门“生欢喜心”,西门“法界清微”。罗汉堂毁于1860年英法联军的大火,慈禧重修颐和园时改为居所式的四合院,取名“清华轩”。
目前有的书上记载说此碑原在五百罗汉堂处,1860年罗汉堂被烧毁后,慈禧修建清华轩时移此,我对此是不认同的。《日下旧闻考》记载:“罗汉堂为门三,南曰华严真谛,东曰生欢喜心,西曰法界清徽。堂内分甲乙十道,塑阿罗汉五百尊。东门内曰树园、狮子窟、须夜摩洞;转而南为阿迦桥;稍南曰阿楼那崖,曰徙多桥,桥上曰弥楼,曰摩偷地,曰砥柱,曰摩珂窝;上曰兜率陀崖,曰功德池,曰檀林;再上曰须弥顶,曰善现城,曰金田,曰陀罗峰,曰鸡园,曰鹿苑;中为室罗筏雷音殿,北曰耆崛;旁曰舍利塔,曰蜂台,曰毗诃罗桥;南曰露山,曰香岩;西曰信度桥;诸额皆御书。堂之东有亭,卧碣上勒御制五百罗汉堂记。”这说明此碑一直在原处,慈禧修建清华轩时只是又建了碑亭。
从后院格局分析:正殿也是带前廊的五开间,东西各有带前廊的面阔三间的配殿。从建筑格局看,现在后院的前后殿和配殿围成的四合应当是清漪园时期的五百罗汉堂四周殿堂,东配殿后就是碑亭,应该就是罗汉堂的东门---生欢喜心。
清华轩曾经住过不少名人,建国前袁世凯的公子袁克定租住于此,文革时期林彪有时也来此居住,据说林彪不喜欢红色,所以1970年时对清华轩进行油饰,将廊柱等油成了酱紫色。据传周总理也来此住过,所以对东院的平定准噶尔石碑特别关注,要求保护好这通石碑,说此碑是中俄历史疆界的见证。也有传说张大千也曾住此,颐和园的居住对张大千的画风改变起到一定作用,不过只是传说而已,也有说张大千是住在“无尽意轩”的。
现在主要说一下东跨院的石碑。
此卧碑立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体量巨大,石碑通高3770MM。碑座为束腰须弥座,宽3450MM,高77MM ,厚1230MM;碑身宽3210MM,高2090MM。厚1000MM;碑首为僧帽顶,上有雷文,可惜咸丰十年一把大火,凸起的雷文崩裂毁坏严重,碑首高910MM,厚1200MM。 碑身碑文 西侧为乾隆书于二十一年(1756年)刻于二十二年(1757年)的御制“万寿山五百罗汉堂记”,碑记记载了建造罗汉堂的历史,并详细介绍了罗汉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道内罗汉的称谓、出处和形态等。 东侧为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御制“西师诗”,时年正值平定准噶尔叛乱胜利结束和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的开始,所以乾隆在此首186句五言长诗中以史入诗,并用大量战史文字注释,是研究清朝统一新疆的非常重要史料,因此周恩来曾特意要求保护好此碑。 南侧是乾隆二十年(1755年)御制“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 北侧是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御制“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
小院乾坤大,历时故事多 # z J- E7 l8 W/ p8 I
1 s& m. Z+ i7 t- i8 k4 G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5 15:27:5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