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 s0 a! v- R( V' R 阜成门外孔王坟
' O9 f8 y L5 m3 Q# T9 T 冯其利 ! {3 x2 s% k- r& w" b
0 ?5 G0 f# A3 L2 s' |2 M3 P" R G 在北京西郊五塔寺院内重新矗立的碑林中,有一块清初定南王孔有德的驮龙碑,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它是阜成门外孔王坟的旧物。 4 o9 M% K! B1 T4 i0 s5 f
定南王孔有德,明清之际辽东人。初为登州步兵左营参将,起兵叛明后占据登州地区,自称都元帅。崇祯六年(1633年)与耿仲明渡海投降后金政权。皇太极对孔、耿另眼看待,命所部驻东京,号令、鼓吹、仪卫皆如旧,惟刑人、出兵当以闻,崇德元年封孔有德为恭顺王。崇德七年,让其部属隶于汉军正红旗。顺治元年入关,与农民军作战。顺治四年为平献将军攻略湖南等地。顺治年改封定南王,授金册金印,统兵两万征广西。顺治八年正月移驻桂林。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李定国“自西延大埠取间道疾驱击破全州军,薄桂林,驱象攻城”。时桂林空虚,守兵无多,北山失守后,孔有德自尽,妻白氏、李氏从死。顺治十一年六月,拟运孔有德灵柩回辽阳安葬,经过北京,孔有德之女孔四贞提出:“若将父骸运往东京,考思莫展,请即于此地营葬,便于守视”遂在阜成门外营葬,立碑纪功。 ( A1 ^$ N' w: Z. r8 N
孔王坟在阜成门外北营房西侧,南临阜成门外大街(今名阜成门外北街)西南为一眼井,再往西是铁道,北为枣树林,占地一顷数十亩。坟地坐北朝南,外有东西朝房,前行是宫门。宫门与墙垣相接。宫门内祭器库、宰牲亭在甬路两旁。正对宫门是碑楼一座。碑楼后边是享殿七间。因孔有德尸骨被焚毁,顺治帝以孔之遗冠、玉珮等置棺内,建地宫于享殿内,并未起坟。享殿内置白石龛,供孔有德神主。“每岁清帝必亲祭,行一拜礼。后乃遣员恭代。祭前一日,亦由掌礼司送祝版,届时则由亲王一、贝勒二、都统、副都统各一为主祭。陪祭者则为本旗参领副参领各一,享以少牢,惟多一羊。……孔虽无嗣,而资产丰富,只地一项,散在京东者,有九万余亩,所征地租,向由各县代办解部,为大小祭之费用。民国后归财政部”。
* N+ p' |, W! V, ` 孔王坟在1900年尚完整。进入民国以后,宫门、朝房、祭器库、宰牲亭和墙垣荡然无存。1936年前后,“碑楼高丈余,峙立田亩间,石阶数级,中建丰碑。北有享殿七间,败瓦残像,四壁颓然”,这时的孔四贞墓尚在。这以后,孔王坟旧址成为东北人李鸿志(天主教教友)经营的阜丰农园,解放后,阜丰农园的位置上建立了外交学院,孔王坟遗址不复存在,孔有德碑挪到了五塔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