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18|回复: 11

庆祝坟协10月22日活动登上今日法晚[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0-27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庆祝坟协10月22日活动登上今日法晚

庆祝坟协10月22日活动登上今日法晚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7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庆祝庆祝坟协越办越好

发表于 2011-10-27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v& U! ?( H- w" `5 C% H# L1 p8 m& G3 @6 \9 k1 z; I$ q Q; J$ c: W- K; F/ Y% t2 D1 R* _4 A2 A1 z2 n0 a& h1 o. O9 y3 O1 a9 C; H1 `' z3 Y( {9 B5 W# g2 z# l; n" n" \+ L
% m8 D* I, p! N4 ?) y$ c+ m* g; k( z: m/ l$ ^" l6 Q( [8 q0 ^$ a9 n" s C# V: u2 |1 v& e3 {& t* a4 W
15名陵寝爱好者 北京周边探墓200多座 拍摄照片50万张 他们发现 4年间——
“非著名”墓葬 损毁逾两成
9 G* b$ w$ W! V% F 5 H" m0 @/ f( J/ C+ P) U, l8 C" C% ]$ J4 h1 j8 x- O* A: @& x6 k! u4 B
4 G7 t6 @. @. h+ o( t! @& v; {. k, S/ c- T2 s- ^' X5 w) T- F/ [/ h0 s# S B' {+ i; j; O% M' S" N, D' g" w( m X4 Z8 m6 P& X; @3 ]7 @( d% L4 f/ d8 z" j9 E& B
7 w7 i% N. C. X p4 L1 H

; y; y$ r: E1 d" i |8 K: [1 s/ r9 U9 Q' B4 `8 f: v+ j" [6 W8 q; Z6 w2 H8 D+ O2 x/ _7 w4 J
0 r9 j2 g) G/ g {& Q/ y+ a
8 @1 ^5 }& `) N& V" n4 X* [

: C/ F& _* b3 ?$ U

    近日热播的穿越剧《步步惊心》,让清朝康熙十三子等角色再次进入人们视野,有女粉丝专门坐长途车跑到保定涞水,在亲王园寝内写下祭文并焚于墓前。

" d1 b9 D* E# n

    北京陵墓园寝遗址调查小组当时见证了这一幕。这是一个由陵寝爱好者组成的民间团体,记录北京及周边省市的田野遗存陵墓。

9 ]; C, @ ^; C# b' s0 s4 D

    与女粉丝不同的是,他们经过考证完成论文,通过博客向网友详解“十三阿哥”坟墓现状,其点击量迅速突破30万次。     

# D% l. Z; x5 d% Q/ K. e

    记录这些明清民国田野石刻名坟的同时,却也见证了这些“非著名”墓葬及历史遗迹的消失。4年间,远郊区县田野石刻墓碑至少丢失、损毁或移动了20%。

/ M0 {! i; r. b7 E" k @, K

    探墓    民国代总统地宫  物品遭偷盗

. G$ g! P' v& C" z5 [: a

    这些陵寝爱好者,几乎人手一份各区县的“县志”,不放过村子曾经有坟墓的蛛丝马迹。一到假期,他们便驱车到各郊区村探访,从村民口中“挖”出传说中的墓碑遗址。 

# b0 K' Y) j% U

    上周日,记者跟随陵寝爱好者来到位于门头沟区的周自齐周氏墓园。相机、手电、拓碑棉、尺子,探墓工具一一尽列,没有传说中的“洛阳铲”。

( x9 G! V- u, K& |9 J8 @2 v$ z# j

    周氏墓园坟墓宝顶直径4米,下部为大青石砌成的圆柱形底座,上部用水泥封顶,呈半球形。陈晨解释称,具有典型的民国早期风格。

1 H( e* a! Y1 O) x2 Z+ U

    周自齐曾任北洋政府财务总长兼盐务署督办,并担任过10天的民国代总统。1923年死后,家人在门头沟为他修建了占地3万平方米的墓园。

# M! h- n9 f! O p7 E! O

    墓园石牌坊上有民国总理、交通银行创始人梁士饴的题字,园内野草已有一人多高。

( R; n) X/ {+ q

    成员们逐个猫腰钻进一米多高,宽不足0.8米的墓道。墓道内阴暗、潮湿,石壁上渗出水珠,地上随处可见粪便,虽然天气已经寒冷,但是墓道中仍有蚊虫在手电筒发出的灯光中飞舞。

0 D5 L' E3 @& g/ b3 v' ~3 f( Z# ]% J* J

    爬行近10米后,爱好者进入一座15平米的“地宫”。据称,“地宫”文革时期遭到两次破坏。盗墓者不但将地宫内的物品偷盗一空,甚至还在地宫正中央又挖了一个足有三四米深的深坑。

- _' ?, |& @! x. q

    探墓者发现,地宫东北角墓道有加长痕迹。他们重新进行测量,记下加长墓道的长度、宽度,研究其可能对地宫造成的影响。“一旦大水灌进来,整个墓穴有可能完全倒塌。”

& L3 g; A" S' B/ u

    走访    15名成员  走访周边200多处陵寝

" F& R f- E4 ]# F

    2007年,陈晨及同伴组成了北京陵墓园寝遗址调查小组,至今有15名成员。

- ]: Q* k+ u& ^1 R- I, E1 ]/ Q; m0 s

    4年间,他们拍摄了50多万张图片,记录了50多万文字,考察了200多处明清民国陵寝,包括60余处王爷坟、10多座公主坟以及数十座大臣、诰命夫人、太监、民国高官墓,其中20多处坟墓不在区县文物部门记载范围之内。

# F/ b% ^% p# D) T1 @3 r

    陈晨介绍,他们研究的坟墓大多位于荒郊野岭,部分虽上不了文物保护名单,但仍不失为精美的艺术雕刻,且大多数墓碑主人生前地位赫赫有名。目前唯一的保护力量只有当地村民。

6 G; V2 x* Y5 x5 ]

    “这是个大官的墓,你们得照看好了。 ”碰到村民,他们就会向人家宣传保护古迹。但结果多半是,话没说完,村民拔脚便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兴趣。

2 Y; m8 u6 t# S/ J8 Y) }

    发现    4年间  远郊区县墓葬损毁超20%

- p9 n1 r, Z( Z+ y

    没人能阻止这些田间坟墓消失或被移动和损毁的命运。陈晨说,经走访,他们发现各个区县的墓碑石刻均存在自然损坏和人为偷盗情况。

: C% \( p; | K! q

    2008年,他们第一次来周氏墓园,牌坊前有两个巨大的华表;2010年,再次来到这里,华表已经倒在地上;2011年,华表已不见踪影,地宫还出现了新的盗洞。  

5 x! A5 ^2 E' e

    怀柔青龙湖畔曾有清代惠亲王绵愉的墓碑,陈晨他们曾专门对墓碑进行了拍照;仅两个月后,当他们再次来到青龙湖,3米多高、1吨多重的墓碑竟然不翼而飞。村民回忆,墓碑在一个中午被盗。

& I. p' E$ w2 B3 O- E: _: Y" S/ d; u

    2009年,小组成员“老五”偶然在江苏丹阳石刻园中发现了这块石碑,后经北京石刻博物馆馆长现场鉴定后,确为绵愉的墓碑。“据说是被盗后因无法运出海关,辗转被捐给了丹阳石刻园。”陈晨转述馆长的话称。

/ E7 {" ]6 _+ a' z

    2007年至今,他们估计这些远郊区县的“非著名”墓碑丢失、移动或损毁的超20%。对此他们无能为力,只能向相关部门汇报。

6 w) O3 u/ C' u T0 u- y9 t

    价值  开辟田野陵墓研究的新局面

, [ X8 V7 B- {( l. [

    今天上午,清皇陵史研究专家、北京紫禁城学会理事徐广源表示,目前,许多田野遗存陵墓确实存在着保护不得力的情况。

/ L& O$ a% ]9 _' b8 }

    由于城市发展,地方政府对非重点文物保护不够重视;专业人士缺乏,也无力全面研究保护。徐广源认为,损毁率20%的这个数字还有点保守。

! C8 A* D* A: o& j) z1 o

    国内系统研究田野遗存陵墓领域的学者非常少,这些爱好者们拍摄照片、整理遗存陵墓资料、研究陵墓规制,是这个领域的有益补充,他们的探访成果如果得到有关专家系统研究,或许对整个明清民国陵寝文化史都有重要意义。

1 i6 {1 o! I. z9 H8 R

    文并摄/记者 蒋桂佳

/ a7 e" k& c( n3 C

    陵寝爱好者检查周自齐地宫墓道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4: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中是本网资深网友坟协成员之一;具体内容请看B5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买一份了解详情

发表于 2011-10-27 15: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版面截图 sWZcIlPi.jpg
+ l* v- u" t0 j3 ]6 w8 m V& Y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7 15:09:0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1-10-27 16:55:00的发言:
3 s9 P6 \" j* s6 w+ V5 l

“相机、手电、拓碑棉、尺子,探墓工具一一尽列,没有传说中的“洛阳铲”。”

. O! K' _) b& ~. j

1:没有洛阳铲。

2 t! Q+ L# V6 X! J& ]

2:拓碑棉,拓包。

; E: n$ v# j# M9 X# O

可能记者朋友对这些不太了解,所有文字间有些细节不严谨。。。。。

发表于 2011-10-27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机、手电、拓碑棉、尺子,探墓工具一一尽列,没有传说中的“洛阳铲”。”

, q$ J) j# f X2 I; w2 {/ |0 }

1:没有洛阳铲。

# P; [' o! z) ]! W6 A% Z

2:拓碑棉,拓包。

发表于 2011-10-27 2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坟协的全体同仁为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所做出的辛勤贡献!0 z1 |( S8 n( B! e0 ]3 i
借这个帖子也透露一下:老北京网将计划在2年内建立属于公众的学术研究体系及召开相关学术研讨会并出版论文集。这些工作已经在按计划筹备中。请包括坟协在内的所有老北京网网友发挥自己的专长,自行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并形成专业论文作品,一旦条件成熟即可召开首次民间北京历史文化研究专业学术会议。
发表于 2011-10-27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细节有些出入,毕竟记者朋友不可能方方面面都照顾到。还是要谢谢老蒋,跟我们跑了一天,推动文保,辛苦了!
发表于 2011-10-28 1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怀柔青龙湖畔曾有清代惠亲王绵愉的墓碑,陈晨他们曾专门对墓碑进行了拍照;仅两个月后,当他们再次来到青龙湖,3米多高、1吨多重的墓碑竟然不翼而飞。村民回忆,墓碑在一个中午被盗。”

2 Q; ^7 O8 i- j7 t

             绵愉墓碑在怀柔吗?

庆祝坟协10月22日活动登上今日法晚

庆祝坟协10月22日活动登上今日法晚

发表于 2011-10-28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帝京子民在2011-10-28 10:44:00的发言:
6 A4 L. V* L) s3 r$ n) I$ q/ z

“怀柔青龙湖畔曾有清代惠亲王绵愉的墓碑,陈晨他们曾专门对墓碑进行了拍照;仅两个月后,当他们再次来到青龙湖,3米多高、1吨多重的墓碑竟然不翼而飞。村民回忆,墓碑在一个中午被盗。”

$ \- \1 }0 [8 G8 e& I6 C

             绵愉墓碑在怀柔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房山崇青水库惠亲王墓碑1998年摄.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z7 c0 K4 \% Y

我清楚的记得,我跟记者说的时候说的是“房山青龙湖”。

发表于 2011-10-28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本次报道的疏漏,老五已经在其博客贴出相关文章了

; v' G. ^8 Z6 `6 n

 报道中,因为记者不熟悉情况等原因,会有一些疏漏,但毕竟也算是为田野文物的保护贡献了了绵薄之力。各位多多担待吧 

9 k& L0 n. t8 h) P6 y: p+ D/ Z

 

1 u3 M9 \9 ^6 w: I5 }1 g

 

/ m8 C, h. |) s/ g- O, t

 

3 R8 T& Q" X( ?

 

$ N+ A6 n1 `9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2a69df0100vgh2.html

W6 e$ S* z$ |0 a

 

8 u9 T8 y2 \8 w. \+ V

因记者同志对墓葬情况或地名等不甚熟悉,我仅就全文有关地名等略作修改后照录如下:

. J0 e$ h! x2 o! E: \

 

: Z! w# Z5 R" ^ u6 k" ?

    近日热播的穿越剧《步步惊心》,让清朝康熙十三子等角色再次进入人们视野,有女粉丝专门坐长途车跑到保定涞水,在亲王园寝内写下祭文并焚于墓前。

# E; F N! l! F; j8 r: h

    北京陵墓园寝遗址调查小组当时见证了这一幕。这是一个由陵寝爱好者组成的民间团体,记录北京及周边省市的田野遗存陵墓。

" H$ B# z7 z3 m4 Q7 |, K

    与女粉丝不同的是,他们经过考证完成论文,通过博客向网友详解“十三阿哥”坟墓现状,其点击量迅速突破30万次。     

4 l$ s5 V- n O" n) L: w3 d

    记录这些明清民国田野石刻名坟的同时,却也见证了这些“非著名”墓葬及历史遗迹的消失。4年间,远郊区县田野石刻墓碑至少丢失、损毁或移动了20%。

1 ~+ ]* f0 i7 K2 F0 h. {

    探墓    民国代总统地宫  物品遭偷盗

: I8 p' Z* V1 V6 r `

    这些陵寝爱好者,几乎人手一份各区县的“县志”,不放过村子曾经有坟墓的蛛丝马迹。一到假期,他们便驱车到各郊区村探访,从村民口中“挖”出传说中的墓碑遗址。 

) w8 G% z' X5 n; n! W

    上周日,记者跟随陵寝爱好者来到位于门头沟区的周自齐周氏墓园。相机、手电、拓包、尺子,探墓工具一一尽列,没有传说中的“洛阳铲”。

. ]- X, T0 ?1 h5 H) [/ _! E

    周氏墓园坟墓宝顶直径4米,下部为大青石砌成的圆柱形底座,上部用水泥封顶,呈半球形。陈晨解释称,具有典型的民国早期风格。

& L% y I( u2 l% c( I9 l* O

    周自齐曾任北洋政府财务总长兼盐务署督办,并担任过10天的民国代总统。1923年死后,家人在门头沟为他修建了占地3万平方米的墓园。

* e# M# u8 V4 r

    墓园石牌坊上有民国总理、交通银行创始人梁士饴的题字,园内野草已有一人多高。

: M: u8 F+ V7 u

    成员们逐个猫腰钻进一米多高,宽不足0.8米的墓道。墓道内阴暗、潮湿,石壁上渗出水珠,地上随处可见粪便,虽然天气已经寒冷,但是墓道中仍有蚊虫在手电筒发出的灯光中飞舞。

9 c# \* F" J: X

    爬行近10米后,爱好者进入一座15平米的“地宫”。据称,“地宫”文革时期遭到两次破坏。盗墓者不但将地宫内的物品偷盗一空,甚至还在地宫正中央又挖了一个足有三四米深的深坑。

# @0 h, p2 \, [! i0 J7 @5 G+ S

    探墓者发现,地宫东北角墓道有加长痕迹。他们重新进行测量,记下加长墓道的长度、宽度,研究其可能对地宫造成的影响。“一旦大水灌进来,整个墓穴有可能完全倒塌。”

- ?0 h. U T+ g, K! U3 U) b' W

    走访    15名成员  走访周边200多处陵寝

- j% u. h, N* i

    2007年,陈晨及同伴组成了北京陵墓园寝遗址调查小组,至今有15名成员。

3 P4 ~1 F2 ^2 w% |! W) O

    4年间,他们拍摄了50多万张图片,记录了50多万文字,考察了200多处明清民国陵寝,包括60余处王爷坟、10多座公主坟以及数十座大臣诰命夫人、太监、民国高官墓,其中20多处坟墓不在区县文物部门记载范围之内。

8 b2 Z$ [6 B7 o/ b+ }" ^0 y9 C3 W

    陈晨介绍,他们研究的坟墓大多位于荒郊野岭,部分虽上不了文物保护名单,但仍不失为精美的艺术雕刻,且大多数墓碑主人生前地位赫赫有名。目前唯一的保护力量只有当地村民。

! Z: C& n; K+ U1 U6 ^

    “这是个大官的墓,你们得照看好了。 ”碰到村民,他们就会向人家宣传保护古迹。但结果多半是,话没说完,村民拔脚便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兴趣。

7 p% i i% n9 x) [# O5 }4 m

    发现    4年间  远郊区县墓葬损毁超20%

2 J5 T' y( v8 A: t9 D' R, Z

    没人能阻止这些田间坟墓消失或被移动和损毁的命运。陈晨说,经走访,他们发现各个区县的墓碑石刻均存在自然损坏和人为偷盗情况。

4 a9 {# E" W& n- a. A

    2008年,他们第一次来周氏墓园,牌坊前有两个巨大的华表;2010年,再次来到这里,华表已经倒在地上;2011年,华表已不见踪影,地宫还出现了新的盗洞。  

) f' a! Y8 ] R' X

    房山青龙湖畔曾有清代惠亲王绵愉的墓碑,陈晨他们曾专门对墓碑进行了拍照;仅两个月后,当他们再次来到青龙湖,3米多高、1吨多重的墓碑竟然不翼而飞。村民回忆,墓碑在一个中午被盗。

3 g9 A* v+ }0 [. V

    2009年,小组成员“老五”偶然在江苏丹阳石刻园中发现了这块石碑,后经北京石刻艺术馆馆长现场鉴定后,确为绵愉的墓碑。“据说是被盗后因无法运出海关,辗转被捐给了丹阳石刻园。”陈晨转述馆长的话称。

R7 X% Z, Z" C0 b: b

    2007年至今,他们估计这些远郊区县的“非著名”墓碑丢失、移动或损毁的超20%。对此他们无能为力,只能向相关部门汇报。

; p. q8 S) X, g# }+ t

    价值  开辟田野陵墓研究的新局面

( M$ T- y1 @: L# v

    今天上午,清皇陵史研究专家、北京紫禁城学会理事徐广源表示,目前,许多田野遗存陵墓确实存在着保护不得力的情况。

7 s( ]1 C( J. H6 _: K! g, @; h

    由于城市发展,地方政府对非重点文物保护不够重视;专业人士缺乏,也无力全面研究保护。徐广源认为,损毁率20%的这个数字还有点保守。

7 X, W$ _* |4 D3 V2 M' N% ^

    国内系统研究田野遗存陵墓领域的学者非常少,这些爱好者们拍摄照片、整理遗存陵墓资料、研究陵墓规制,是这个领域的有益补充,他们的探访成果如果得到有关专家系统研究,或许对整个明清民国陵寝文化史都有重要意义。

2 z, M+ {/ n! ]: f4 V; b0 g! \) L7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8 10:59:08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2 19:45 , Processed in 1.16385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