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象北京满大街充斥着外地人一样,河南灌饼也遍布了北京的大街小巷。要想吃点儿老北京的早点,那可就费劲了。
) b3 |+ O4 `0 X- [# u小时候,北京满大街都是早点铺,卖什么的都有。哪怕最简单的小铺,也有油条烧饼、豆浆稀饭,稍微大一些的,那品种可就多了。记得我家附近小街有个十字路口,每天早晨,四周摆满了饮食摊位,炸油饼、小豆粥、江米切糕、黍米面茶,应有尽有。还有杏仁茶、碗豆粥、吊炉烧饼、糖耳朵、油炸糕、羊杂汤、豆面丸子和肉包子,种类太多了。我那时岁数小,还没上学,从我的眼睛看去,全是好吃的。有时就想,等我长大有钱了,挨个我全吃遍。在那会儿,这就是我的最高理想。
3 U2 ~2 j4 x H6 ]参加工作后,兜里的钱自己可以支配了,却舍不得买早点吃了。因为需要花钱的其他理想逐渐多了,哪个理想都比早点重要。早晨一般是在家随便弄点儿吃的,把头天的剩饭热热,对付对付就行了。赶上头天没剩,就在上班的路上买点儿。买的时候也不敢买那复杂的,来个油饼,弄个烧饼,到班上泡杯茶,也不错了。想当初单身住集体宿舍,一天三顿饭全在食堂吃,每天早晨老三样:馒头、咸菜、棒子面粥,从来没换过,早吃腻了。
A U. h; B* I几十年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等到退休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随心所欲挑选爱吃的早点时,北京大大小小的早点铺,却已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都是外地人的早点摊。
1 |. f3 T+ P7 l4 X# V几个人,一锅油,一团面,这就是给北京人准备的早点。这些人来京前是干什么的,不知道。身体健康否,不知道。油是什么油,不知道。做油条的面里添加了什么,仍然不知道。
! |# c9 [. O. T7 j" m从前北京早点铺炸的油饼,不管是热的还是凉的,吃起来都是软的,越嚼越香。可这些人炸的油饼,刚出锅就跟铁板似的,等凉了,没个好牙口的,还真不灵。听说有些炸油饼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曾经往面里放洗衣粉,以便提高质量。除了油饼,你看那馄饨,也就是清水煮面片加点味精,比刷锅水好喝些。卖的包子,馅多少且不说,不往里放硬纸壳板就谢天谢地了。到了晚上,几个人就睡在吃饭的桌子上。早晨,不管男女,上完厕所从不洗手,抓起面就揉,面揉好了,手也干净了。我说的都是真的,不信以后你们注意一下卖早点的人穿的鞋和脚,记得有本书里写道:看一个人讲不讲卫生,通过他穿的鞋就知道了。
& A- h+ z+ ?8 {6 q1 M1 k7 U近年来,仿佛一夜之间,满大街到处都是鸡蛋灌饼了。在每个卖灌饼的摊位上面,都撑着一把大伞,好象是由政府部门统一发的。写着早点工程,指定的产品。 % P& Q1 e1 c& }+ C
我不清楚,北京的早点都哪去了?灌饼何时成了北京的唯一早点了?谁决定的?为什么要这样决定?问过北京的老百姓爱吃什么吗?看着满街的灌饼,作为北京人我感到悲哀,在胡同被拆,四合院被扒,前门大街被改容,崇文宣武被撤消后,北京人的早点也被指定了,北京到底招谁惹谁了。
# m o# H R4 H. T- b; l7 V现在,除了“白魁老号”,“护国寺小吃店”和阜成门的“华天小吃”外,北京还真没几家卖正宗早点的地方了。隆福寺可能还有一家,但也今不如昔,空有虚名。象九门小吃,王府井小吃一条街,纯粹是蒙外地人的,北京人哪儿有到那吃的。现在的北京人,想吃口正宗北京早点,你得出门坐车,少说得几站,多说得半天,除了上述几个地儿,哪儿也吃不着。住二环里好说,权当锻炼,来回走走,去时多吃几口,回来算消化食儿。住三环以外,直至五环六环的,您就别惦记这口了。
3 C# A. W3 p" v# T3 _ a8 b0 i现在的北京,早已不是我们的北京了。前几天去了趟什刹海,碰见不少胡同游的,三轮车鱼贯而行,排队而过。车上坐着不少外籍人士,蹬车的一水外地壮汉,一边蹬一边介绍,谁谁的故居,谁谁的豪宅,说的人顺嘴胡喷,听的人一脸虔诚。我在旁边偷听了一耳朵,知道海边正在装修的一座四合大院的主人是一位叫某某的高官。这个四合院了不得,几进不说,还是带楼的,气派。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叫某某的爸爸要活着,没准还住不上这四合院呢。四合院是住上了,我想院里的主人想吃北京早点,估计也得跑出几里地吧?除非家厨会做。又一想,我这是瞎操心,现在住豪宅的有几个是爱吃北京早点的,鸡蛋灌饼才是他们的首选。
+ X8 Q" ]- {' z对老北京的怀念,也就是我们这些老而尚未朽的还在呻吟。现在的年轻人,没经历过那个时期,对老北京没什么印象,对他们来说,北京无所谓新老,叫北京就行。对那些由四面八方涌到北京的人来说,什么老北京新北京,跟他没关系,只要能挣钱就行。反正等钱挣够了,等北京没水没电了,咱就拍拍屁股,拜拜了您哪,回老家享福去喽。fficeffice" /> + N+ t, }, E$ R&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4 16:05:4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