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32|回复: 18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含2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0-23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又看到一篇“厂甸兔爷”关于原宣武区关于民国时期“新市区”的文章,加上以前看到的这篇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_30_43484.html#top,很感兴趣。

/ P: Z, j4 Y5 H# Y

周日,一个多云的天气,冷飕飕的。和朋友到这里拍了拍。

5 ^4 }- X/ \0 H. I p+ \ V

到了这里发现,比较成型的遗存,就是“泰安里”,万明路的老楼已经面目全非,“华康里”临街的老楼还在,里面已经基本翻新了,并且被临时建筑把路面挤得很窄。这三处地方,一层临街,都已经被改造成小铺子,搞活经济,搞死老北京。

# ^" ?0 G; u2 \- p6 ~

顺便也到附近的校尉胡同走了一下。

% Y; q. W, M2 |+ p% u# s' X4 R

 

" ^% g1 p* v- i( y O; t: b

 

) V1 |6 Q/ a, b, D% C

先发点“泰安里”的。

& H7 s" ?, h! i" l( \1 O

泰安里这个巷子,由南北两列对称的独立院落组成。院内为两层楼,围绕着一个小天井,木楼梯很破旧了。现在基本上被外地人租用了,也有一些老北京居民,不知道是不是受天气影响,脸色也是很阴沉的,缺点儿阳光。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周六下午也去了那边,跟您一张。

5 m2 q8 V+ }. _# b1 _! v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之万明路商住楼、华康里

南城:真不巧,下次再一起拍拍?这地方很有特点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0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之万明路商住楼、华康里

QUOTE:
以下是引用飞哥在2011-10-24 7:09:00的发言:
老鸵鸟先生的片子朴实生动,再现了民国新市区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沧桑。
0 f3 u$ v2 n9 L0 ]9 Y

多谢飞哥的欣赏。我还是看了你那篇文章和“厂甸兔爷”的文章,才知道了这么多故事。一直很感兴趣。

. q% A R$ I) J" n& B

有机会的话,还要找个光线好的天气,再去拍拍。

发表于 2011-10-24 0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鸵鸟先生的片子朴实生动,再现了民国新市区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沧桑。
发表于 2011-10-24 07: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府井那里有一个校尉胡同。
发表于 2011-10-23 2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味道!!!!!!鸵鸟老师对这中沧桑历史建筑视角非常敏锐!!!

发表于 2011-10-23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鸵鸟老师再一次为俺们展现了胶片的魅力!

: {7 i" k h* k

另外您在本贴中提到的“校尉胡同”应为“校尉营胡同”,修两广路时被拆去了北边的一半儿,不知道哪位高邻有拆除以前北半部的照片!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漠孤狼在2011-10-23 21:53:00的发言:
( a* @9 g7 W7 ~- T

谢谢鸵鸟老师再一次为俺们展现了胶片的魅力!

9 X) _5 x, O/ N8 e5 K! T$ R' B

另外您在本贴中提到的“校尉胡同”应为“校尉营胡同”,修两广路时被拆去了北边的一半儿,不知道哪位高邻有拆除以前北半部的照片!

' E1 k/ Q7 ~& K6 v6 }3 s+ q

多谢指正!

; h+ N( L0 P# F1 w% c$ g

 

发表于 2011-10-24 1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鸵鸟兄的胶片拍得厚重,与老房子的沧桑感非常契合。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1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之万明路商住楼、华康里

QUOTE:
以下是引用蓟风在2011-10-24 18:57:00的发言:
鸵鸟兄的胶片拍得厚重,与老房子的沧桑感非常契合。
; W9 B8 _" R1 Z+ I2 H3 H( g

多谢蓟风点评欣赏

发表于 2011-10-24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鸵鸟在2011-10-24 10:44:00的发言:
?$ d& }. v# K8 }) M* q - e; w1 s. S+ _# e2 S( J 8 d# p! e6 K' l5 V
QUOTE:
 
# w( B; ^2 L# ?. F8 L) ` 0 h8 u: z3 n$ o& _$ g9 V) H
QUOTE:
请教斋主吧!
# l8 E* Z. q- A3 I" I * S" E5 G3 R+ [5 m# ?' ]9 r9 ?
QUOTE:
至于我拍的片子,真的不如你讲得那么好,多谢你的夸奖!
- V- N3 h1 V- H( g# h0 v; u4 y7 u

/ ~6 p# ] F b! p; u 4 K" u3 U$ [! _$ u

; x* E8 i& s/ U/ v 0 j- l' o8 K$ z1 U, }. l 谢谢鸵鸟兄即时告知。
发表于 2011-10-24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1-10-24 12:46:00的发言:
O8 p! Q% b8 F" F" G 8 _5 n. I. `" Q# I+ p$ Y7 ?% C8 t

1,我的朋友画家况晗原本是学“湿式水彩画”的,因为水彩画的风格是水气越足越好。但是他认为北京胡同的色彩基调是灰色,而且色泽是干硬,所以他使用宽线条铅笔画表现北京胡同。

3 S. H( @1 O) N) O

2,同理,黑白照片也适合表现胡同,其层次感也像水墨画提倡的那样墨分五色。

: T1 ?/ ]7 {/ r

3,校尉是官职,是名词,应该读“笑”,例如中校,上校。

/ Q: ]* X& d" U; `1 _5 Y% Q) Y0 {, D

4,校场口的校,是动词,应该读“叫”,例如校阅、校对。

: [$ z/ Q4 X* C! P @+ t8 Q7 X ' n$ {# {/ G4 M( G: e

/ M y1 Q$ G3 X b, W- v陆老师的批讲有根有据,入情入理。谢谢。 , y7 }+ v5 D+ T( k: g# `看您介绍况晗先生宽笔素描,理解了:其作品富有节奏感,还有内在的水色韵味在里面,与早年的湿画法水彩密不可分。2 z* O- F: {7 H- O9 z# ]$ \' c 宽笔素描国内有画的,画的好的很少,况晗先生首屈一指。 * q# l, N" B; G4 A* {) }谢谢老师!学习——可学的内容太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之万明路商住楼、华康里

那只蹲在楼梯上的小狗,叫“熊猫”,是租住在这里的外地人喂的,很友善,从楼上一直尾随我跑到这里,看看我怎么拍摄,并且很配合地蹲在了阳光里。

! X+ R7 B. i; z5 [* f8 I z

 

- T: K2 B( @5 f/ g& T

 

8 c% V1 ^* F7 y: O/ C1 V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之万明路商住楼、华康里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之万明路商住楼、华康里


& H; X* e" _2 z& T$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4 18:32:20编辑过]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之万明路商住楼、华康里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之万明路商住楼、华康里
发表于 2011-10-24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我的朋友画家况晗原本是学“湿式水彩画”的,因为水彩画的风格是水气越足越好。但是他认为北京胡同的色彩基调是灰色,而且色泽是干硬,所以他使用宽线条铅笔画表现北京胡同。

! W) B8 S7 R6 z: |) \: u

2,同理,黑白照片也适合表现胡同,其层次感也像水墨画提倡的那样墨分五色。

/ s7 `1 Q! S$ |. p

3,校尉是官职,是名词,应该读“笑”,例如中校,上校。

) f. V. ~/ b8 l* L

4,校场口的校,是动词,应该读“叫”,例如校阅、校对。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1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时期的“新市区”之万明路商住楼、华康里

QUOTE:
以下是引用02020022在2011-10-24 9:21:00的发言:
很喜欢鸵鸟兄的作品。您的作品厚重、资料性强,有足够的说服力。想请教校尉营胡同的校字在此读xiao,还是读jiao。见笑了!
$ A* H2 x, @# r0 O
QUOTE:
 
5 P. c- B7 c. C) A% A" |
QUOTE:
这个读音问题,我还真不知道。
" N2 ^: E+ o ]& r
QUOTE:
请教斋主吧!
: B) `+ W) V) k! [* P% e4 v+ t" @
QUOTE:
 
$ P- p+ ?! y8 |) I3 i
QUOTE:
至于我拍的片子,真的不如你讲得那么好,多谢你的夸奖!
- o; _' M+ `0 G* D" U; }- {

发表于 2011-10-24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鸵鸟兄的作品。' H! i9 g5 ]0 I3 f, E. n0 O
您的作品厚重、资料性强,有足够的说服力。. S9 V! H. l+ H" O
想请教校尉营胡同的校字在此读xiao,还是读jiao。7 ?5 ]: ^- R% v% }
见笑了!
发表于 2012-5-20 15: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片子怀旧韵味大发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0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老楼的最新消息http://bjyouth.ynet.com/3.1/1205/17/7098087.html

9 ~5 S: u8 |: U6 Q

 ■泰安里临街房如今变成水果店(1 /1张)

; X1 P9 }( y6 `

( i h d' `! `. `- X6 o

  本报讯 在京味文化荟萃的天桥地区有着一处海派风格的百年里弄。从4月23日开始,这里的住户们逐渐腾退住房。西城区文委未来将对它进行修缮。

3 i9 Q( ^! U6 V: H1 N

  ■百年里弄 破败不堪

4 r- x- T0 _) T$ K) g

  天桥是北京传统民间文化的发祥地,在天桥仁寿路上,坐落着一处正宗海派风格的里弄,距今将近百年。里弄门口,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为其立铭:“新市区泰安里,建于1915年至1918年间,是民国初年兴建的香厂新市区的组成部分。该组建筑仿上海的里弄式建筑,由六幢平面格局和立面造型基本相同的二层楼房组成,通过一条小巷分为两排。2009年7月被西城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B5 v4 u( U4 k

  然而,现在这个百年里弄已经破败不堪。里面的小巷深处挂满了床单被褥,杂物纸箱旧家具堆放在墙角之处。走进一个里弄中,上为电线电缆所笼罩,下为残砖所铺就,塔灰处处,虽有孤灯一盏,但仍然逼仄不明。不过,这座两层小楼整体建筑保存完好,青砖、窄条窗犹在。

! }0 ]! x4 X/ R1 l# _) T ?/ {

  ■住户开始腾退 租户很为难

c; L1 E# v3 r* X1 p. t# K w

  泰安里的门口,贴着一张由北京宣房投资管理公司发布的通知。上写该公司受区政府委托,为直管公房的产权管理单位,根据市、区政府部署,对里弄中仁寿路8、10、12、14、16号的承租户实施腾退,其落款时间为4月23日。

% W6 z; B# a9 e" `! p

  据一位居民说,从2010年开始,这里的居民搬迁工作就开始了,但至今还住着一些住户。实际上,除了普通居民外,在这个里弄临街处的几间房子已经成为铺面房,经营着杂货、主食等买卖。

7 R' E0 X; j" v

  这些租户并不愿意搬离。“我们能搬到哪里,损失怎么办?”主食店的老板说,自己在这里租住了十几年了,都习惯这里的生活和生意,“房东答应,我们就答应,看房东吧。”

5 w6 H( @$ a+ S& a! w6 G% c/ @

  ■腾退为保护 用途尚不知

; ?* Q" b, K- n

  西城区政府在官方微博中称这里是文保单位,因此会加以保护。西城区文委的工作人员曾表示,这里腾退后未来有可能会对其进行修缮,但是修缮后的用途尚不明确。

5 Y7 Z% q& E1 e

  对于这座老里弄,附近一位居民希望能将它修缮成一个公共游览区,“这里也是天桥文化的一种补充。”

) o# z/ \6 l2 q$ X9 T" z

  ■摄影/本报记者 满羿

Z; `3 Z; ?# |7 D) c

% l' I1 \: q" Z7 J/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9 8:16:32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9 12:09 , Processed in 1.24822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