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11|回复: 25

厂洼的几件旧物[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9-27 1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厂洼长河边的祭田界桩。
) I3 a  L# K: T+ @

厂洼的几件旧物

厂洼的几件旧物

7 R5 J0 h( n. j( i6 u

厂洼的几件旧物

厂洼的几件旧物

2 f0 _% q( P$ N4 K; y3 l2 y7 k; ^* z( H
厂洼2号院里的供桌等残留。6 U# W, w: S3 O1 O9 w3 l6 @$ |& e

: |. E' ~( ~% @, I9 u$ Y! a6 B- a% y2 D  D& R$ [
+ m, Q' V" @- N1 T7 ?8 v: \

" L" C: u& r3 V' [% e0 K- a+ h
0 D" K7 R* k;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7 20:02:28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9-29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庭杨在2011-9-27 22:17:00的发言:
不太清楚。网上说99年厂洼曾出土神宗女《静乐公主圹志》,猜想可能是明墓的遗存吧,不然清代应该有相关详细记载留下来了,最近一直没空去查查这份圹志有无详细出土报告,不然可以看看具体地点离这些遗物有多远。这片地区称为厂洼,以前应该属于低洼地带,墓葬较少。
7 P/ P' L( s9 m

多谢楼主,今天去了2号院,供桌等两件东西找到了,狮子未见,询问院中老居民,告知此院无石狮,请问石狮在什么位置?

 楼主| 发表于 2011-9-30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MLHG[/I]在2011-9-29 23:38:00的发言:[BR]/ p. t! h( j" C  }  [6 b+ S
       
9 n8 W  z6 J+ C5 B6 }       
5 h8 L# \) J9 @8 M        [BR]多谢楼主,今天去了2号院,供桌等两件东西找到了,狮子未见,询问院中老居民,告知此院无石狮,请问石狮在什么位置?
6 z" n, E" j1 ]3 G+ H& E# l       

( v/ T. l  U. G; k' [6 A& V6 [& S我表述未清 ~ 狮子在2号院东边的那个小区,具体是1号院还是23号院就不太清楚了。昨天看资料,说厂洼在清中期,曾有一家常姓人家住在这片洼地上,故而名常家洼,后来逐渐讹传为厂洼,这或许可以证明此地在清中期前都没有固定居民点。厂洼供桌所在地挨近魏公村,而元明清时代的魏公村一带,是一块比周边稍稍高出的高地,被称之为“城西畏吾村之原”,因为土壤干燥水脉较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墓地的首选,所以这个墓葬可能是建在魏公村高地边缘的一座墓。不过具体是谁的,还得看专业人士的研调了,是否能从供桌等遗存上看出大致年代,我实在不懂,就是看个热闹 :)
发表于 2011-9-30 1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望看到楼主更多的图片和介绍!期待。
发表于 2011-10-1 2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魏公村,民大院内也有类似供桌。

发表于 2011-10-5 1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庭杨在2011-10-4 22:15:00的发言:
" x, b) a! T" S X1 l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皇清”字样的墓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a; H/ n# V) x7 q6 C$ ^4 _4 }1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4 22:21:14编辑过]
8 h5 O# ~5 _8 h5 E3 T4 Y

在北墙那边,也就是澡堂和食堂那边,有粗大古槐,就在那附近看到过民国墓碑。民大操场还出土过与张居正同时代的太监的墓葬,张写的墓志铭。

* F5 U9 Z) T0 |# `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5 19:58:0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idushu在2011-10-1 21:10:00的发言:
! c# v1 q) T6 H + u/ R; `5 E' F8 R* F% P* w& _7 E

说到魏公村,民大院内也有类似供桌。

. m: b; x+ S3 V5 k! i5 Y ( U, A" H# l8 K$ g6 ]- M$ M

) _! ^/ w. u& ^" Z) G1 u8 A |4 j# T8 q: E2 J; s; p; x8 Z: |2 I; n; I7 k* G7 y- w1 } 引用自己以前写过的一段小文字: 4 L5 b6 s6 o& K, j# S0 x$ s% ~1 _, B" U1 h1 T0 q 2号办公楼前的那棵大树下,有块只露半面的墓碑,碑额上书”皇清“二字,而碑身文字为:诰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本生考王公。网上有人考证,认为是清初宛平人王崇简的本生考王南松的墓碑,(附:当时的民族大学及周边地区属宛平县香山乡管辖)。王崇简,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明末的复社名士,入清官礼部尚书。康熙元年(1662)以登基诏,赠其父考王南松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妣张氏一品夫人。上世纪80年代,王崇简子王熙的墓志铭也在民族大学出土,现保存于北京石刻博物馆(即动物园北的五塔寺),所以民族大学南墙一带,很可能是王家的家族墓地。王熙在顺治朝,由礼部侍郎加尚书衔,“时崇简为尚书,父子复同官。”与父亲王崇简同任礼部尚书一职。后来顺治帝大渐将逝,王熙跪帝前撰世祖遗诏,而该年的圣祖登基诏又出自其父手笔。康熙朝,王熙加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陆续加太子太傅、少傅,卒谥文靖。王崇简在顺治朝曾加太子太保衔,其子王熙在康熙朝曾加太子太傅衔,父子“俱登保傅,位极人臣,盖二三百年间所未有也。” $ P" o5 t- A) l UpeIHnHa.jpg
FrTHFEYK.jpg
BJhv1WJt.jpg
* s& s: A5 j$ {0 r. ]3 t) ] ; Z; d1 Q P+ F2 x, E# j5 |: S& ~% W+ n& K,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4 22:21:1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上一张石供桌旁边的猫

厂洼的几件旧物

厂洼的几件旧物
发表于 2011-9-27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多谢分享!这是谁的墓?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清楚。网上说99年厂洼曾出土神宗女《静乐公主圹志》,猜想可能是明墓的遗存吧,不然清代应该有相关详细记载留下来了,最近一直没空去查查这份圹志有无详细出土报告,不然可以看看具体地点离这些遗物有多远。这片地区称为厂洼,以前应该属于低洼地带,墓葬较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idushu在2011-10-7 6:33:00的发言:
+ V8 K2 w6 j: C ) d8 X; A% Q- h# f- ]/ w& n 7 O4 G% b/ |- V5 y& \7 |

那墓志铭出土的时候,我们还围观来着,大概是世纪之交吧,一天下午,民大修操场,在南边球门那块,挖出了这座墓,非常结实,下面用青砖层层叠叠垒成拱形,后来文物所的来了,就把该运的全运了。

5 `' M9 k/ J) G # @2 ^6 c# w* N8 m; h

/ ?% e2 ^% H8 _' m5 D$ ^! L [7 Z* \# n8 z3 ]( ^那是00年的事了吧,那时我还是高中生呐。前辈啊 ~ 民国的碑没找到,不知放哪儿疙瘩了。。。 , B [2 t1 a* s+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8 16:06:4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北墙那边,也就是澡堂和食堂那边,有粗大古槐,就在那附近看到过民国墓碑。民大操场还出土过与张居正同时代的太监的墓葬,张写的墓志铭。

$ d3 H) B' B# C!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5 19:58:06编辑过]
( `& q) _7 _& R7 _ % u9 L D: {" s Z+ r 5 `: v/ h- n1 `+ y' }; R, r

4 \; p% Q( ?- Q5 H2 l+ n: s $ U6 L2 j6 t' w7 r. c% N5 S 民国墓碑我还真没见到,这就去瞅瞅去 ~ 张居正撰的墓志铭放大慧寺了,死活不让进去那边。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idushu在2011-10-5 19:58:00的发言:
# a# c1 k R9 a& R8 \- c" H 4 s2 c( v* |9 V ; u& w! k: F) C& B, Q& ]

在北墙那边,也就是澡堂和食堂那边,有粗大古槐,就在那附近看到过民国墓碑。民大操场还出土过与张居正同时代的太监的墓葬,张写的墓志铭。

+ j6 i' y; O' r1 i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5 19:58:06编辑过]
: n" z$ A: M* V4 m8 l9 Y' D! y9 e$ E2 ^& e* U 5 b, W, a) A& k

! D1 u3 l5 F8 L5 ` * r2 N( w. l x5 S7 `2 o- K) m民国墓碑我还真没见到,这就去瞅瞅去 ~ 张居正撰的墓志铭放大慧寺了,死活不让进去那边。
发表于 2011-10-7 06: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庭杨在2011-10-6 13:46:00的发言:
- H+ Z2 R7 w1 g7 ?

民国墓碑我还真没见到,这就去瞅瞅去 ~ 张居正撰的墓志铭放大慧寺了,死活不让进去那边。
: t7 ^$ c' l6 }- f6 f# T

那墓志铭出土的时候,我们还围观来着,大概是世纪之交吧,一天下午,民大修操场,在南边球门那块,挖出了这座墓,非常结实,下面用青砖层层叠叠垒成拱形,后来文物所的来了,就把该运的全运了。

发表于 2011-10-9 0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庭杨在2011-10-8 16:07:00的发言:
A% h* c. j4 |3 C, _7 C& R& k

那是00年的事了吧,那时我还是高中生呐。前辈啊 ~ 民国的碑没找到,不知放哪儿疙瘩了。。。 & m8 y8 h1 j1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8 16:06:46编辑过]
u' E- n+ \; V1 x: k

哦,反正是还在民大的时候,应该就是那一年。民国的那块碑,就在食堂后身,食堂翻建后,估计也就没了。法华寺你可以探访一下,应该有些东西。那可是太监们的养老院。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5: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一下:厂洼23号院中的石狮据说为仿造品,年久斑驳颇类古物,其实非清时物件,大家探访时可以绕行了 、、。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五在此在2011-10-23 5:20:00的发言:
: B; U* u8 a! w 5 K) C1 M L, \6 z: S. D6 U& p 我认为厂洼的几件旧物很可能是崇礼墓遗存 3 [7 _* W: M/ v% Z H " K" P& k: B. }) I7 t% X; l

+ s; S8 d) p8 l 2 j( }/ [* A) b8 u- s 这方面的史料从哪里可以得到?对厂洼的历史遗迹很是好奇,还请您指点 :)
发表于 2011-10-28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1-10-28 16:48:00的发言:
! V! j( b9 y1 B( U2 Q7 @

按楼主的所指的地点,昨天和几位网友去看的该石狮,刚看到时,被该狮的精美所震撼,大家认为是清狮无疑,临走时,老梁无意碰了狮子一下,方知这对石狮为近年用泡沫塑料所仿制,不过临院供桌等到是真物.

% @9 p1 H7 t' z$ `& b5 T

刚在陵寝版,就此事发一贴。

发表于 2011-10-28 1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1-10-28 16:55:00的发言:
! F4 {/ N) y; x7 ]# q

厂洼及其附近有三座清代大学士之墓,洪承畴,崇礼及文昱,其中洪承畴墓在车道沟北一幼儿园附近(幼儿园里还有该墓石狮一对),剩下的可能就是崇礼或文昱之一。

8 K3 d) i r' D& i# ?5 K J

那供桌很小,不像大学士墓的。

发表于 2011-10-28 1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庭杨在2011-10-28 15:37:00的发言:
更正一下:厂洼23号院中的石狮据说为仿造品,年久斑驳颇类古物,其实非清时物件,大家探访时可以绕行了 、、。
" O1 s: o* m$ J8 I) s

按楼主的所指的地点,昨天和几位网友去看的该石狮,刚看到时,被该狮的精美所震撼,大家认为是清狮无疑,临走时,老梁无意碰了狮子一下,方知这对石狮为近年用泡沫塑料所仿制,不过临院供桌等到是真物.

发表于 2011-10-28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庭杨在2011-10-28 15:39:00的发言:
7 }2 }: T4 ]" |

这方面的史料从哪里可以得到?对厂洼的历史遗迹很是好奇,还请您指点 :)
" m7 F) D+ O: ]. Y( {& x

厂洼及其附近有三座清代大学士之墓,洪承畴,崇礼及文昱,其中洪承畴墓在车道沟北一幼儿园附近(幼儿园里还有该墓石狮一对),剩下的可能就是崇礼或文昱之一。

发表于 2011-11-1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四六条崇礼住宅可不小,国保文物.是其他人的到非常有可能.
发表于 2011-11-1 0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1-10-28 17:29:00的发言:
" X" U% ?3 w+ S+ o2 F% M9 k

那供桌很小,不像大学士墓的。

4 ^) Q' `3 y/ J$ |

也不一定,我想有如下几种情况:

, t9 Z: S3 u4 U, c' w) Z: _! h/ @

首先就该“供桌”来说,有可能是什么别的石刻的底座,作为供桌,有点小。其次,该石刻有可能是其余墓地非大户墓地所有。再次,也有可能是大户墓地中,一些小口坟地的遗物遗存也说不定。最后,考虑到清末民初的崇礼墓,是否也可能减少规制,故而导致石刻体量缩小,也说不定。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武定侯郭守乾夫人谭氏墓志》
^6 k( ]& A% m9 @& k- x9 c8 m 志石69厘米×69厘米。盖篆书《明封武定侯夫人谭氏墓志铭》。
( B6 q# {$ }- q& Y 首题楷书,同盖书。张文宪撰文,杜承绪书丹,李应臣篆盖。
7 ?( k) n7 E* E) H9 q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八月二十八日葬。
; f) A3 V$ b K1982年海淀区原中央团校理化工地出土。

7 `, A. J Z- F9 m& Z& [! t) Q6 q' w. g) W6 Y! ?/ s 明《武定侯郭守乾墓志》
8 S, a5 h: ]9 N& e# r/ @ 志石63厘米×63厘米。盖篆书《明故左军都督府掌府事武定侯郭公墓志铭》。
0 L4 I" g3 n: j9 I/ q首题楷书,同盖书。张文宪撰文,王槐书丹,卫守正篆盖。
0 {# O% i# e, o4 V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六月二十五日卒。
% H5 { M: v& b, D 出土时间、地点同上。

; E0 C4 e( ^, G3 Y0 Q+ Y; U / b: y7 I- _: k6 `& q- G另有
% ]" x# R% {/ B: \9 A- `明《太监邵恩墓志》志石67厘米×67厘米。
8 e n# i- [. k盖篆书《明故御马监太监邵公墓志铭》。首题楷书,同盖书。杨一清撰文,崔杰书丹,郭勋篆盖。
3 `8 F5 [) w8 k% J0 n' H ~嘉靖六年(1527年)二月七日葬。
7 v) d/ Q; h. z0 Q& A. ]4 S海淀区原中央团校理化工地出土。

J; o+ H0 X* f, s) B8 e6 L F( ~) G) {9 G# \ + n8 S1 b0 z6 l4 }3 |% ` 网上所见的史料 1 E) g5 @$ l q/ ^$ k) E, b" `: k* X( g7 f7 u5 C1 v5 L ( ]0 H* B& u' ]4 b6 S & M7 f& h3 d4 O' o1 |*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31 22:30:4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1-10-28 17:29:00的发言:
! D! B) b7 d* h) u + E5 D |/ L+ Q6 [3 }! A % C7 v" K7 {) P. B8 [+ K

那供桌很小,不像大学士墓的。

3 \. o$ O% o3 P7 a $ i$ T! N, x, G

- x! P' B7 D9 l- K! J 8 V# {1 P" O3 P8 I0 S! k我以前查到的资料,厂洼曾出土神宗女《静乐公主圹志》,猜想这些可能是明墓的遗存吧。另外中青政院内曾出土武定侯郭守乾与夫人谭氏的墓志两合,而他的父亲武定侯进封翊国公郭勋的墓志,现在还在万寿寺里存放。所以万寿寺东厂洼这一带,也有可能是武定侯家族墓地也不一定。网上有郭家后人自称家族墓地在山西雁门关外西山押八井村,可能只是部分葬地。
发表于 2011-10-23 0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厂洼的几件旧物很可能是崇礼墓遗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5 05:12 , Processed in 1.22401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