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山营城遗址——平谷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7 `8 o) l) S, m; J8 Y
/ o- g! J" K- t% q/ I+ E" I. J7 H
峨嵋山村于唐贞观年间成村,以山命名。村北有山层峦秀起,形似蛾,两山谷左右分向宛如细眉,取“娥眉”两字的谐音,称峨嵋山。“峨嵋耸翠”为清代平谷八景之一。 * Z8 }/ v X5 c9 R0 z
9 j# D! x5 P7 ^4 t* J明天顺七年(1463年),在南独乐河镇峨嵋山村以北驻兵屯粮,以石筑城,镇守北寨长城口,时称峨嵋山营。峨嵋山营属长城内营寨,南北长400米,东西宽250米,墙高5米。东西南三面有门。营城南门上有一块刻有“峨嵋山营”的石刻匾额。匾为青石质,高64厘米,宽160厘米,厚20厘米。边框外凸。正中“峨嵋山营”四字双勾楷书,两侧竖排小字记有守将姓名和修建峨嵋山营的年代。当时,峨嵋山已有几十户人家,属河北省蓟县管辖。后来,平谷县人也陆续来这里居住。官方为了分清两藉管辖权限,将平谷藉取名西文家庄,峨嵋山营为蓟县藉。1945年后,人民政府统一行政区划,恢复原称“峨嵋山”。村里人现仍把村北、中、南三段分别叫做上营、中营和下营。 & V) x: V" F }" Q9 @6 O$ \7 X
' x, e0 ~5 z( W
东沟和酸枣沟为峨嵋山村的两个自然村。东沟1913年成村。因村建在峨嵋山村东的一条山沟里,故名东沟。村内有一泉,名“灵泉”,平谷八景之一的“灵泉潄玉”即指此泉。酸枣沟1911年以后成村,因村所在山沟盛产酸枣而得名。 5 c ^$ n4 W" d: P9 @# R5 T
! u4 T) z% D' e) O
峨嵋山村周围寺庙兴盛,最负盛名的是“兴善寺”和“兴隆观”。据平谷县志记载,村东边曾建有古刹兴善寺(水峪寺)。兴善寺始建唐朝咸通三年(公元862年),重修于明朝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香火极旺。抗日战争时期被侵华日军所毁,仅幸存一块《重修水峪寺碑记》石碑。峨嵋山“兴隆观”始建于唐咸通年,兴胜于明清两代。1942年毁于日军战火。“兴隆观”与峨嵋山下的寺院——“兴善寺”齐名。过去每年的四月初八——四月十八,各方百姓纷纷来此山朝拜,香火十分旺盛。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县志》记载,平谷区(名胜栏)所记“兴隆顶”:“在县城东北二十里,建碧霞元君殿,其后建玉皇殿,山半有观音庙,又前为山神庙,其下为回香庭,其南建戏楼。每岁四月十八日演剧为庙会,远近男妇携酒而游者纷如蚁聚,东西山麓几无隙”。“兴隆观”的原有布局:(由下至上)山神殿,文昌殿,三官殿,山门,钟楼(东),鼓楼(西),元君殿,玉皇殿,药王殿。另外,在峨嵋山中的灵泉峰下,还有一座龙王庙,庙下有一眼泉,就是灵泉的源头,成为村中人畜饮用的矿泉水水源。 ( G0 e- |% t @# p# U, u( H
( x2 j9 g! w' G: k
现在峨嵋山村村域面积8.4平方公里,村落呈近似三角形,地势北高南低,海拔87至93米。全村861户,2639口人。村域内自然条件优越,环境优美,古迹遗存丰富。峨嵋山营城遗址仍保留有北部的120米东西向城墙,南门仅存的“峨嵋山营”石刻匾额(记有营寨修建年代、守将姓名等)被收藏于县文化文物局院内。素有千年古刹之称的 “兴隆观”于2002年在原遗址上得以修复,恢复了其千年道场的风姿,弘扬了道教文化。村里还对自身的环境进行了整治,保留着富有镇村之宝的两棵古槐树,丰富与美化了富有乡村韵味和情趣的街巷空间与院落民宅,同时对两个废水坑进行了整修,兴建起了两个分别为8万和10万立方米的人工湖,为村庄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古村落]平谷-峨嵋山村
[古村落]平谷-峨嵋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