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建筑沿革 2 P9 M" F" z( {+ s2 `4 O! W
明朝时这里道路不宽,称铁狮子胡同。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第九子允禟建住宅,称贝子府。东部原为康熙第九子、贝子允禟的府第。雍正四年允禟幽禁致死。雍正二十一年其宅第赐雍正第五子弘昼,为和亲王府。西部原为顺治第五子恭亲王常颖的府第,此后一直由其后人居住,到清末为其后裔镇国公承熙居此,称承公府。清《乾隆京城全图》中地标在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有和亲王府。 : ]0 t* i+ _% s
爱新觉罗·弘昼为清世宗雍正第五子。雍正十一年(1733年)受封和亲王。后与宝亲王(清高宗)共事。乾隆登基后,参与议政。弘昼骄横奢侈,清高宗将雍亲王府的旧物悉数赐予弘昼,使之富甲他王。弘昼著有《稽古斋集》,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卒,谥恭。至清末共历七世八主。 6 ?5 C# O* ^: f1 W" H2 v% o
《京师坊巷志稿》称此府为廉公府是因时主为镇国公溥廉。
7 B/ g% e9 n2 Z2 q8 r和亲王府以后一直由弘昼的后人永壁、绵伦、奕亨等居住。清朝末年,王府院里开办了贵胄法政堂。末公毓璋迁居东四十条路北。民国时期与老恭王府合并,成为军政首脑的衙门。 ) x' | M/ d% {& ?0 }! F
1885年,清朝创办了海军衙门,总理海军事务。“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清政府撤消了已无海军的海军衙门。1901年之后,清政府实行“新政”,将兵部、练兵处、太仆寺合并为陆军部,1906年王府里的大殿拆了,兴建了东西两组西洋巴洛克式砖木结构楼房,西部为陆军部,东部为陆军部所属的贵胄学堂。 ; }, a+ n9 p! K+ [. K
1907年清政府重建海军部,后将贵胄学堂改为海军部。 6 }1 S/ q% u: q/ I; u- E; \
1912年袁世凯曾把总统府设于西院,国务院设于东院。1924年,段祺瑞在这里设立北京临时执政府,1926年3月18日下午执政府门前,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游行,荷枪实弹的军警开枪镇压,死者47人,伤者200余人,石狮见证了“三一八惨案”。1928年以后,此处改为北平卫戍区司令部。1937年日军侵占华北,这里成为日本华北驻军总司令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管,改为十一战区长官司令部、国民党北平警备司令部。1984年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只有石狮等饰件为遗留物,其他无存。 ( r+ p0 H/ M2 }; [' B9 Q+ i7 U1 P
据中国第一档案馆档案记载,此处建筑由当时建设委员沈琪“绘具房图”,这是见于记载的中国第一位官方建筑师。建筑由中国营造厂施工,反映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建筑设计和营造施工的高超水平。
/ l9 A3 }* }& K: W$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