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83|回复: 7

[王府]阿拉善王府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9-16 0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什刹海后海南岸,恭王府东侧原三座桥府夹道1号,现毡子胡同7号有一处规模不大,但非常精致又很有特点的府邸。这就是连现行北京地图都没有收录进来,辛亥革命以后没有被其后裔变卖、拆毁的清代蒙古王府––北京阿拉善王府。不同的历史时期,这座王府曾经被称为罗王府、塔王府及达王府,是因蒙古阿拉善第三代亲王罗布桑道尔吉在平定新疆、西藏、青海的征战中建有殊功,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拨银赐建。

+ ]0 y* Q" u0 `* Q2 O" G

  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府邸,依中轴线将王府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院以一座西式小楼为主,周围还有一些中式平房,在入口处有一个四方亭,方亭前面有一个混凝土砌成的坡,可以走人也可走汽车。通过方亭进入一个小院,小院内有海棠树,开的花是一簇一簇的。再往里就是过厅,这是一座前廊后厦的凉房。夏天时太太(我家称祖母为太太,系第八代阿拉善札萨克亲王塔旺布里甲拉的福晋)就住在这儿。穿过过厅就是小楼前面的小院,院子种了不同的树木花草,至今仍生长得很茂盛。十字甬道的中心竖立着一座铜像,我们叫它“铜人”。上面都是长着翅膀的小天使。楼前面还种着玫瑰花,每到玫瑰花盛开的时候,太太叫人摘下来收拾干净做成玫瑰馅,送到点心铺做玫瑰饼。进入小楼,一楼左侧我父母住。客厅铺着阿拉善老家带来的紫色地毯,我们都叫它“紫毯子屋”。楼上南侧是一座玻璃廊子,三个立面及顶部全由玻璃构成,冬天能接受充足的阳光,所以非常暖和。玻璃廊子外面是一个露台,我们叫它“屋顶”。我姑姑在这个屋顶上经常组织舞会,来的人都是辅仁大学的学生。

8 G2 f5 ^2 q0 C% n h: G" {- k

  这座小楼的门窗都是菲律宾的珍贵木材制成,现在住在这儿的人把一部分窗子改成了塑钢窗,但还有老住户坚持保留了原来的木窗户。在小楼的后面是祠堂及库房。祠堂内供奉着我家列祖列宗的牌位,每逢年节都由太太亲率全家进行隆重的祭祀。

# r, J, w) U9 ~+ N4 z$ \7 S; W d

  东院的东南角是厨房,院子中间还有一座烤全羊的吊炉。吊炉由砖砌成,能放入一只昂头的整羊。烤全羊系蒙古族的肉食品中最讲究烹调技艺的大菜。

) l; A. p+ I8 d+ y K

  西院的房屋都是中式建筑,院子西侧原有一排鸽子楼。这个院子里种有很多的桑树、海棠树,又叫“海棠院”,海棠院的北墙有垂花门,穿过此门就进入一四合院。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批准保留蒙古旧制承袭亲王位,我伯父达理扎雅被任命为阿拉善和硕特旗札萨克,即在这个院子里结的婚。伯母系原清代贝勒载涛之女金允诚。后来伯父回阿拉善就职,这院子租给别人了。到我们回老家之前(约1946年)太太把东院的小楼也租给了辅仁大学幼稚园。

% d* l* v/ a! o& o- F+ y

这座王府面积不大,房子仅有一百多间,虽然没有其他王府那么气派,也没有严格遵循清代的规制,但却也因此显得小巧玲珑,自然随意。

, h5 Z0 O$ v: S6 E0 |

––《阿拉善往事》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地理位置

& i8 ` R$ J5 B9 s; T R

阿拉善王府位于什刹海后海南岸、恭王府东侧原三座桥府夹道1号,现在北京什刹海后海南岸毡子胡同7号。毡子胡同:清乾隆时称厂门口,后因此处有储存毡子的库房而改称毡子房,1965年改今名,并将府夹道并入。毡子胡同把什刹海东西两片的胡同连接起来,可以算是这片胡同的中心。阿拉善王府与恭王府毗邻,二府之间有南北走向的窄巷,原称府夹道,故阿拉善府曾俗称东府、恭王府曾俗称西府。因此,不少人认为此二府即《红楼梦》中荣、宁二府,恭王府则就是大观园之所在。

) b$ C9 i# }. e: i: [

        据说明代早期,这里曾有慈恩寺,为什刹海一带较大的寺庙。明弘治年间名士李东阳曾在此留下诗句。《慈恩寺偶成》:“城中第一佳山水,世上几多闲岁华。何日梦魂忘此地,旧时风景属谁家。林亭路僻多生草,浦树秋深尚带花。犹有可人招不得,诗成须更向渠夸。”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三月,嘉靖皇帝“诏所司毁之,驱置番僧于他住”,毁掉此寺。之后,此处便成为仓储之地。“专司皇城内二十四雁门、山陵等处内官食米。”皇帝御用的白蜡、黄蜡、沉香等用也从此库房取办。也有人说这里是专门为皇宫打理毡子用品的地方,旧时皇宫没有取暖设备,炭火盆、手炉实在不能抵挡严寒,各式毡子便成了冬日必备的保暖用品。

) [% w1 @7 u; t# `6 c, z! Q( h

清朝初期,为明皇室服务的内府机构被撤消,仅留下了“厂门口”的名字。宣统年间改为“毡子房”。

. m$ x5 u/ P- G$ i% J2 Q

这里是毡子胡同7号院。据说这里曾是清朝阿拉善王府(不同的历史时期,北京阿拉善王府曾经被称为罗王府、塔王府、达王府)所在,王府由精致四合院和后花园组成,有房屋200多间,较低矮,阿拉善王府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拨银赐建。其家庙则在海淀区蓝靛厂。

0 ?9 b2 f5 L0 o' k, x

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考证:“府主始于元太祖弟哈巴图哈萨尔的后裔阿宝。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尚郡主(有“鹅掌”郡主之称,传说其手指间有蹼膜相连),授和硕额驸,赐第京师,由阿拉善旗迁此驸马府邸。雍正二年(1724年)因击准噶尔有功,晋封郡王,府改为郡王府。乾隆十五年(1750年),阿宝次子罗卜藏多尔济尚郡主,后晋郡王,时称罗王府。三十年(1765年)晋和硕亲王,四十七年(1782年)令世袭罔替。塔旺布鲁克札勒,于宣统二年(1910年)袭爵,时称塔王府。1934年,塔王家眷迁回阿拉善旗。”

# H! d4 A! v* G6 o% @

     建国后,曾住过苏联专家,如今为某单位所用。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0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建筑沿革

% i8 X8 r1 M: D, D( |' A% L0 S

北京阿拉善王府建筑群的起源现存北京阿拉善王府址,位于什刹海后海南岸迤西毡子房胡同,与恭王府东墙仅一路(府夹道)之隔。因第三代亲王罗卜藏多尔吉在新疆、西藏、青海平叛建有殊勋,朝廷赏赐优渥,备受荣贵,名声显赫,故常以罗王府代替阿拉善王府的原称至止1949年。以后塔旺布理甲拉及达理札雅两代亲王长期居住,也又分别称为塔王府及达王府。

7 i" S. A# F# q- s+ s2 f( ]

阿拉善左旗档案馆珍藏有11件“清朝册封圣旨”,其中1件(黄纸红字,长438厘米,宽35厘米)为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皇帝册封阿拉善和硕特旗第三代王爷罗卜藏多尔吉为世袭亲王,并准予在北京修建王府的圣旨。由此断定北京阿拉善王府应形成于乾隆晚期

: i+ [6 D Q. e; F c

对于北京阿拉善王府的起源还有两种观点。1.刘毅政辑《阿拉善旗历代札萨克王事略概要》中,“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清圣祖为嘉奖阿拉善第二代札萨克多罗郡王阿宝征战有功,拨银5000两,赏赐修建府第,地址在北京地安门外三座桥府夹道一号”(恭王府的东边)。2.冯其利先生著《清朝王公府第》(一)一文认为:“额附阿宝在京师赐第的地址不详……赐第不会在现今的毡子房胡同。”理由为,阿拉善王府的西邻是恭亲王府,其前身为庆亲王府,再前则是和坤的宅第。和坤籍没后,其宅纵分为二,西半为庆亲王府,东半为和孝公主府,“阿拉善亲王住进毡子房胡同,应是道光、咸丰年间以后的事情”。

8 P4 a" O+ V f4 K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周边环境

. H5 }+ F6 I2 m; Y( {( Q% S

。现为北京市公安部宿舍,王府东侧保护完好,院制、房舍、游廊依旧。主体建筑和花园尚存,院内有加建建筑。在北京的蒙古王府中,阿拉善王府改做宿舍50余年以来,能保存到现在这种程度还是不多见的(其他蒙古王府多已面目全非)。所以,阿拉善王府无论是本身的历史价值,还是它的文物价值,都比较高。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该重视同时兼具这两种价值的阿拉善王府。作为阿拉善王府的后裔,也应该尽到义务,为保护、修缮、恢复阿拉善王府提供史实资料作出贡献。

* j0 y! A0 Q7 `/ K+ l- p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4.    入口部分 

7 w7 Y. @/ f& O. E6 d- S

    原有的入口大门已经不存,目前是机关宿舍院墙上开了个门。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主体建筑 

; f, v9 {; y6 ]3 @+ h7 x

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府邸,依中轴线将王府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院以一座西式小楼为主,周围还有一些中式平房,在入口处有一个四方亭,方亭前面有一个混凝土砌成的坡,可以走人也可走汽车。通过方亭进入一个小院,王府坐北朝南,位于恭王府东侧,两座王府东西并列,原两府府墙之间有一夹道。现阿拉善王府墙拆除,夹道不存。府内建筑分东西两路。

" ^: L) T+ m8 \+ J

东路正殿五间,屋面为歇山筒瓦,殿后有十字廊,四周是回廊,廊柱间雀替较小,有蒙古包的色彩。主体建筑廊柱用的全是不粗的木方柱;冬天用炭火取暖修筑火墙,内设壁炉。横的屋脊上除了兽头在屋脊两端各有一个二三十厘米高四方立体的烟囱排烟。檐雕与廊画有蒙古人喜爱的牡丹、蝴蝶、飞马等图案。

+ G! q. ^# V% p2 {

西路是住宅,现存三合院,有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住宅后部有花园北部是家庙,大殿屋面为硬山调大脊筒瓦顶。王府格局虽不完整,但仍保留部分原貌。现为北京市公安局宿舍。

6 v) h/ I* h7 g# U* U( Z3 X( e

2004年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孔繁峙陪同市政协“部分委员从毡子房胡同阿拉善王府开始视察什刹海地区及中轴线控治情况”。这提供一条重要信息即承认阿拉善王府的存在(现有地图对该地区的标注上只有恭王府,将阿拉善王府划入恭王府)。为探究保护历史遗存的问题,阿拉善王府的后裔,唯一健在的长辈––老格格塔祉华及侄女达昭于同年月份因西城区文化工作委员会马毅之邀,两次去该王府,了解该王府的现状及提供第一手历史材料。并根据她们二人的回忆及现在的遗存,绘制了王府平面示意图。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0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6.    院落景观

Q' z! V7 ~* U

王府的格局及主要建筑物基本上得以保存,但也有部分建筑物被拆除和改建:

% }- _: E; A" p: a- E8 U$ L& j% O6 ]

  该王府的格局是以中轴线将王府分为西院和东院两部分,目前尚能区分。但是,东、西两院的院墙及其中的再分隔的小四合院院墙均被拆除。

+ a5 M2 i2 g+ Q6 N. ?

  东院里西式小楼的平台上建一简易房;该楼原有的用珍贵木材制成的西式花格窗,部分被拆下来用塑钢窗替代。这些拆下来的窗户被堆在游廊中,任凭风雨剥蚀;还有一部分为私人占有,用于建简易房。

# k7 R3 a6 R# ~' _5 h& p. y7 [) B! Z

  西院中部的佛楼被拆除,在其位置上建成一栋苏式楼房。

7 t! c6 B9 l' L4 \

  东、西两院里原来的小四合院中的平房部分被拆除。住户又自行建筑了简易房舍,使院内杂乱无章,成为大杂院,房之间的通道非常狭窄,甚至无法两人并行,十分不利于安全防范。

z7 v: q0 J. T( I6 }" U

  在拆除垂花门及相连的院墙的位置上建起一栋苏式楼房。

4 n$ h& H/ @' v. K6 @" ]9 x6 l9 E2 y6 ^

  西府墙、南府墙及位于南府墙中间偏西的府门被拆除。原来的府夹道西段变为院内道路,原来的府夹道南段建成平房。南府墙的拆毁现场,地面上现在还留有一段府墙的基础,显露十分清晰。

4 C6 K6 a9 n; I4 E/ v c* \( {' Q

  其他被拆除的建筑物还有:王府东南角厨房院里的烤炉(烤全羊用)。后花园假山东端向南至佛楼东端的游廊(规格与现存的游廊相同)及过厅东南角至厨房院的游廊。假山上的六角亭及石桌、石鼓。过厅前的四方亭。

" x* f' ]' \5 t8 |* U

现在这座王府里除了假山之外,古建筑房屋只剩下东边的六座,其中四座住宅,两座属于原来的家庙。北部的花园破坏较严重,园林假山被铺上砖块,成为活动场地,环境很差。

0 h0 q8 ?$ |, {; I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王府]阿拉善王府
发表于 2011-9-16 2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6:28 , Processed in 1.14283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