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众多朋友的参与热议,1楼帖的原图501的拍摄地点初露端睨。
# f# f& @9 x; N: B ) |2 W# r7 M* X: B. _1 N
多位网友已认同原图501的近景是日坛北的礼神街(景升街)东面的坟场。 3 @7 [2 |; I( e7 E$ b/ {. w
. R4 f% h3 H3 I* X2 V# W6 y" P
当然这还未最后确认,须要更多的文字记载和老照片佐证。
! w( T& E$ [- [6 t7 Z, b' g ' [$ F2 I4 A5 X% T/ |% Q
此是后话。
4 _3 y# z; x' A1 I0 c
- _3 a3 ?* L1 p8 u
# @( T4 K% C+ E
3 m& d& z. Y; k/ ]7 r假定1楼帖的原图501的拍摄地点是日坛北的礼神街(景升街)东面的坟场。 / Y. s% W0 V5 a- R! w- q& V' D) H
; p! J4 W" F8 S2 `9 X/ o我以为原图501的近景的这道残破的墙是日坛北面稍西的礼神街(景升街)东侧街墙。
& |0 k2 X7 D/ z, V* n ; B4 \9 W8 E6 U" `
# M& ?( g7 L0 ` x7 s在老北京众多的皇家祭坛里,只有地坛,日坛,月坛建有礼神街,并且在街的两侧修有街墙。 " C* q; ?- U% S# V$ ?( E# g8 H
4 c6 q) R: F d- z U
! ]) v4 X9 g; {. h; p& c
4 p) c c2 B$ ][转帖一]: 《明史》 卷四十七?志第二十三 禮一 , E% w7 J- A( p" y [ P
9 w2 w6 g1 y) C% Y3 N- A7 X3 X朝日、夕月壇,洪武三年建。 , H: l/ N( i0 p' X0 t4 @9 Q7 Y
朝日壇高八尺,夕月壇高六尺,俱方廣四丈。兩壝,壝各二十五步。
, S$ q- W+ h/ d5 J! m二十一年罷。 8 @1 S) ?6 @2 n& _# x7 t
嘉靖九年復建,壇各一成。朝日壇紅琉璃,夕月壇用白。朝日壇陛九級,夕月壇六級,俱白石。各建天門二。 . ~1 m# I" P5 Z+ B
$ y5 q) H' ]8 N2 }: n
5 y i5 B7 n# u; [- `% a# M2 z[转帖二]: 《钦定大清会典图·卷十一》 2 E( Y, @ g5 }0 k
4 L4 `. G( `1 E" n/ Y
日坛在朝阳门外东郊,当都城卯位,制方,西向,一成。
, I+ {$ v2 J, ~( S, @/ h...... " `8 ~4 x# ~0 l4 A
* o; a) _9 l4 q
坛垣前方后园,周二百九十丈五尺,两面用砖镶砌。 - w2 W" t5 ~ x) r( [
) J9 T& B7 K% h c: a- C' t* {
西门北门各三间。 0 x* e# h! e2 J- P
西门外直西建栅栏门三、照壁一,北门外照壁一,西角门一。
; [& w! E% B# l% {西北为景升街牌坊,坊前界以朱栅,长十有五丈。街左右墙各一。
+ h$ Q* _# l: N4 Q' [外围墙西自坊西抵坛垣西南隅,长三百八十二丈四尺,东自坊东抵坛垣东北隅,长三百四十二丈四尺。
5 s- r2 y( y# [3 U* f其甬路由景升街而南,折而东南达坛北门,门以南折而西而北达具服殿,直南达神路。
( Q7 W# O# J; A% ]8 \3 B壝北门外北达祭器库,折而东达宰牲亭,达神库。
1 `1 k' Q% V$ w, ]其覆瓦均用绿色琉璃,外垣覆瓦用青色琉璃。
q5 P' a+ F. N" h( y0 Y4 Z6 A : k; j0 ]' @. O6 ?) E
6 }# c3 S& `5 i. i; V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0 U9 P: R5 w8 E5 x7 T# I8 n
( S0 ?5 {1 }; d& N5 p- M
据以上二文看,礼神街及街口牌楼设于明代(相关文字待查); ; l; Z( T b% _, n
4 d- j2 ~. x. f) R0 ~: t! S3 ?- B据以上二文看,礼神街两侧的街墙(日坛外围墙)是清代增建的。
. h3 e& {4 Z* R3 P0 L / I6 o) e, L4 ?( x
清代增建的“两面用砖镶砌”的街墙(日坛外围墙)的规制应有别于明代建(清代两面用砖镶砌并加墙顶覆瓦)的日坛坛墙的。
9 v8 q! X9 |5 K) y7 F$ z. C( I* ` % b' k) e" a: ~4 X& I
这应是图501.内的墙异于日坛坛墙的原因。
2 h$ ^; D) x7 r/ U- J. s 2 ^# Z% F! {$ F# f/ X
1 K* N1 r1 A# f; v# K4 V: Y+ c
/ w& Z4 g& ]& U9 r8 A2 F/ G三座祭坛的礼神街两侧的街墙今已大部(全部?)无存。 9 B% b3 b/ h1 d" g
V) j9 u6 h* I* r0 H3 a! s8 h在老照片里可略见一斑: 1 Q& ]* A' J; p2 A y8 b# U" X
) I% a& M. c6 H4 Q0 k9 N2 k) s' x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2 G6 `4 c- T9 z( f) \4 T7 E
- z: p# R; r! A. P% X* U , C8 f" O5 e5 e: O9 [- m3 @
今地坛牌楼两侧(售票处后)可见街口呈八字状的街墙,会是清时地坛外围墙的原物吗?
- V* B* D' h/ v0 i
) E R- {' K& B/ j2 h3 y1 }$ i
一张有争议的老图片引起我的回忆
: O+ `/ n3 G' @9 h, J4 L[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5 7:48:4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