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p4 K s; Y% z/ y" I# v5 N温家宝:城市建设应吸取“拆了真的建了假的”教训ffice ffice" />% Z; `, Z* X# G
ffice:smarttags" />2011年09月07日 1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冯悦
9 D5 X) X. j9 w4 O$ B- x
. G: I# z$ W/ U. U# B) N- f/ m9 R8 B' Q5 G- E
中广网北京9月6日消息(记者冯悦)在今天(6日)上午举行的纪念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一直致力于民俗文化研究的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共同对话古村落保护问题。 8 B& a' [1 G8 L: y8 M" y- v5 \
温家宝:骥才同志,对保护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历来高度重视,做了很多工作,他讲的古村落我相信是他关注的各种应该保护的遗产当中的一部分。我们听听他的发言。 ! @* k3 t0 ~) M0 S4 z& l5 d+ W
冯骥才:总理,各位专家学者,我特意选择古村落作为今天的话题,是因为这件事有强烈的时间性,因为五千年历史留给我们的千姿万态的古村落的存亡,已经到了紧急关头……
7 L$ F/ M( t: p" G7 o8 P/ v擅长中国民间文化研究的冯骥才为古村落的消失而着急,他对总理道出了目前古村落的现状。
# o% Y- ?% s# V1 x冯骥才: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可是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它、阅读它,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很快消失不见了。最近,我们对山东地区古村落做了一个调查,调查以后的结果非常吃惊,现今一座完整的原真的古村落也没有了。能想象齐鲁大地上找不到古村落吗?
8 o) H% w2 c! Q1 s. n. R$ F b' |冯骥才直面问题的症结,一个是商机,一个是不良政绩。他直言,一些地方正打着新农村和城镇化的幌子唯利是图。 5 ~) _, V3 I9 G/ ]& u* c
冯骥才:所以我们的古村落现在空前的进入一个消亡的加速期。要不是发现一个开发一个,实际就是开发一个破坏一个;要不就是根本不遵从文化规律,而是从眼前的功利出发,改造得面目全非,把真的古村落搞成了假的古村落。 8 o+ S& L+ ^( [" }& t C) f8 W
记如何让城镇化使中华文化的传承不受损害,是当前一个重大的文化问题。冯骥才提出的问题,引起了温家宝总理的深思。他边听边认真记录,还不时紧锁眉头,好像在为古村落的遗失而焦虑。 7 o/ j3 V3 R/ E9 @' o; U5 i% F7 G! s
温家宝:骥才同志刚才讲了古村落的保护,实际上我们把它扩大来看,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文化传统的保护。我觉得存在三个问题: 7 ~& p/ g" A2 N: ?
第一,就是现在有些地方不顾农民合法权益,搞强制拆迁,把农民赶上楼,丢掉的不仅是古村落,连现代农村的风光都没有了。农民失去的是土地,这件事情远远超过文化的保护。 6 w( a% B0 k( w( ^! m8 }
第二,就是我们在城市建设中,从建国以来,我们应该吸取的一个很深的教训,就是拆了真的建了假的。大批真的物质遗产被拆毁,然后又花了很多的钱建了许多假的东西。 : ]' v1 W7 I$ ~" `9 d/ m! n
第三,就是城市的设计不是从这个地区文化的特点出发。这个问题恐怕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