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79|回复: 27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含5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8-27 0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X/ i5 i2 A6 o7 d

 

) ]6 e3 I$ X% K0 g

 《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1 c7 i/ v! f( a* `- Q* [: _% z/ v _

 

; |! I) X0 J# p, k3 z/ W$ y/ N

(说明:本想单写游览“东便门”,可惜喜仁龙先生的原始照片中缺失

7 ~- X! H+ l& c! [- N

较多,在介绍“东便门”某个景物时,总有不尽意的地方,这些缺失的

' j! {, W2 X. f" I- f# K

内容却在“西便门”的照片中见到合适的图解。由于东便门和西便门是

9 P! @- m+ p) X0 @. S

北京旧城池中两组规制,级别类似的建筑群。把这两组建筑群放在一起

. d6 y- N8 {, V" p A( I$ a

介绍,可以起着互为补充,相互完善的作用。我的重点仍以介绍“东便

+ ]& i* G! C! Q2 S

门”为主,“西便门”为辅。读者从“西便门”照片的注释说明中,很

$ m& A1 d, ^ T# s0 N; D' E& t

容易补充“东便门”照片中缺失的内容。有时为使某景物更形象,也借

3 D6 |/ G- [. B3 a

用少量的其它照片,凡不是喜仁龙拍摄的照片,都会注明【资料】字样

* y' s: X5 M2 c0 [6 o- N5 A

文字介绍用“蓝色”,照片或图片说明用“红色”)

2 ]! x7 q, Q/ y6 m$ T. c. o+ T0 I2 w

 

" b8 ^7 R, W4 E% s& z% x6 D

奥斯瓦尔德-喜仁龙(Osvald Siren1879-1966),

+ @9 w6 m7 x$ y: w( S

瑞典人,美术史家、汉学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主要在

. a9 F3 Y( T2 d( `; q1 H

1921年-1922年),喜仁龙通过对北京城墙、城门长达数

. ]& l3 J+ [, \, G( x2 e& m

月的实地考察、测绘,并结合文献研究写成《北京的城墙与

R" z4 l7 c3 t4 u

城门》,1924年由伦敦John Lane出版社出版,限量发行

; ~2 T9 U5 w$ o; N$ U/ B

800册,收录照片109幅,测绘图纸50幅。喜仁龙在考察

& b4 f5 K t* s6 w/ J/ |

过程中,对每一个研究的景物,都会从不同角度,选择不同

7 @! b) Y6 Y( ?( ~

时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生动,具体,全方位地用图片记

) }( T# h- ~& T* c2 ?- ?" V

录下鲜活的历史和珍贵的遗迹。可惜有很多照片并没有收录

" O! [9 E' z( B% W

到出版的书籍中。加之历史久远,储存不当,档案缺失,编

6 i! @+ j, x: R

录差缪,注释矛盾,要甄别其中的照片并非易事。因此有许

3 Z# R( p3 e! I5 q. X

多照片不再被人使用。由于本人非专业人士,仅爱好探究老

+ y4 }* d; G7 D" y8 l

照片,对喜仁龙的照片和注释也作了一些查阅和探讨,我只

8 J+ u/ J3 D! }& N0 B4 K. q1 T. w

想把这些结果与大家分享,对于有关专家或爱好者也许能起

* `$ j" I+ R* {' L4 W! A

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J1 o3 N' l, t# K+ M p

文中肯定存有谬误,敬请专家指正。


6 K4 \. u! ?* J

00-0:北京城门简介

/ }$ g }! i& }% I6 W( s+ k/ {% k' _

北京城门经明清两朝的补充完善,根据等级以及建筑规格的

0 x) J$ }; b! I' x5 b7 S5 \+ O9 x z

差异,分为宫城城门、皇城城门、内城城门、外城城门四类。

1 D* l- J& E* _- K+ O& Q* ]8 T

民间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指的是内城九门、外城

( i, R: ?% v* k# T# G2 S/ t8 ~' C) G0 g

七门以及皇城四门。具体如下:

* z; Q S. [! }2 b6 `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

C0 g% X$ J. L& I

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

' K! J8 L: j) R$ J3 K0 E

东便门、西便门

, H o+ Z8 Q# M

 

8 t5 w, T, b( `. J7 `- s" f% U) E

00-1 北京旧城门“内九外七”

6 H4 j8 f, o) `8 }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 W$ L w* u! M

 

& t R5 H# @2 Z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 Q8 m3 W! ?' J$ r' Q6 G6 c- {- R/ I

宫城四门:午 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现代城门: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水关门

8 R6 A7 b- P0 M, ?* _- F' I8 d1 T$ U

 

6 h1 m! y/ f$ V, x# r

00-2 北京新旧城门示意图

& @, U, A% H( g& h) s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 e W1 l+ ]# D6 {; ? o. V! B& ?

 

' |4 z8 r( d7 b

东便门偏居北京城的东侧,并且位于内城和外城结合部。

0 X8 [2 ]7 q, y. ~

因此,这座城门可因其所处位置,用“偏(piān)”来命名,

/ e1 M0 j! {: m+ a; X/ [' m

称为“东偏门”。但由于“便”和“偏”的发音相近,时间

+ h" x# K1 q& F* G) S M

一长就把“东偏门”读作“东便门”了。(还有其它说法)

. }* D+ p% Y+ \; l- {) b

 

* ?! R/ }* V7 B1 C2 w% U

00-3 乾隆京城全图-东便门 

& [) u% A% @% d- Q4 q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 S$ I) t8 z+ J4 ^. g2 n1 z8 ]

00-4 1914年北京全图中的东便门

, }) G" G/ B0 G# y+ F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 L. m3 q% o* g7 X# N% g5 U

 

* x6 s4 \( ?" x9 y. S6 E) p

00-5 北京老地图1950(注有周边地名)

( `: V+ j/ y, Z0 m7 y3 V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1 \" j( [1 n9 K) M

 

$ R- z! n4 x/ I% F% i

01-0:东便门简介:明朝嘉靖修筑外城时,因财力不足,

. ^. E6 n4 u8 Q9 j

因此在此处将东南角楼包入,留下临时性城门作为出入通道,

7 A- P% `4 x8 D( v/ X: Z

故未命名,及至建成10年后才命名为“东便门”。东便门

- f4 c: m7 B) H) y y0 F/ E

由瓮城,城楼,箭楼,登楼马道组成。

4 v* g, @% r/ L+ J' F

东便门瓮城、箭楼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失修拆除,城楼于

& b& m+ S/ n& ]) W c! G

1958年修建北京火车站时拆除。

8 X% Q. h6 Y0 |4 i0 @

01-1:东便门全景:箭楼,城楼,瓮城。由内外城接合

3 b- Q# B5 m' ^/ l5 y

碉楼附近的内城外侧拍摄的东便门,可见东便门的西水关

* X, p: f) F" A9 _. k, d

的闸口

6 _/ K5 T' O9 X9 d6 f9 M( ]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7 b. W- F; K. f% H0 v

 

x" u7 d! v! D {

01-2:【资料】从大通桥看东便门。

* T9 F* c" J, H: B6 R5 m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G5 r$ n8 P1 I6 w

 

2 X0 K' E5 M% j% Q- ^& u3 S8 B

01-3:【资料】东便门正面:朝北劵门。箭楼北正面

0 z3 J7 A$ a: P# s1 p( n: d P

有两层四孔箭窗

8 T# t+ a+ U2 }9 Q+ c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 d3 U8 U: k! o# }# k

 

% B6 M: ?4 n$ L$ J

01-4:东便门朝北大门外侧拱券顶门,券门上方为箭楼。

s% R1 m% |5 u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 D' q% X: H; Q' w' Q6 d) P/ d; `

 

) l2 L- h8 W- w. ^% k H) i

02-0东便门初建时,只是作为临时的出口,并没有建

+ }5 H/ C$ p+ _

箭楼。后来箭楼为乾隆时添建。箭楼为单层单檐硬山式,

& \, \: J9 q& ^$ b

灰筒瓦顶,南背面有过木方门,东西北三面有箭窗,每面

9 m: _+ E5 g0 m, u1 o4 @3 M

各二层,北正面每层4孔,东西面每层2孔;面阔三间宽9米,

, t, p! G' a6 I6 {+ k3 v1 @. E

进深一间深4.6米,高4.7米;其城台正中辟门,外侧(北半

# s! r: _, Q/ O g' H7 }( H0 |

侧)为拱券顶,内侧(南半侧)为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

+ M* C' c, V3 u# [

10.5米

; a# O" u. L5 D1 t

02-1 【资料】东便门箭楼南内侧:可见箭楼西侧的两排

/ f: ^1 D! @8 L" ^ N8 n# {3 G

两孔箭窗和南侧的单门以及下方的闸台门内侧的过木方门

) L1 v6 K& [9 ? b9 X! y( V- @) ^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 w7 Z9 j% ]" y0 j4 ]8 F

 

6 s- k, e/ W0 a6 I* ?/ J/ A

03-0:东便门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四面开

$ H1 \& i3 O3 E% s- K/ E9 [5 f

过木方门,无窗;面阔三间宽11.2米,进深一间深5.5米,

7 Z. N$ x" A4 U+ d' n9 q" I

高5.2米;其城台正中辟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2.2米。

2 w! }; U! p4 g! {" A

瓮城为半圆形,东西宽27.5米,南北长15.5米,

! P" A# H, @9 r! O: a3 f4 V% e: J

03-1 在东便门箭楼南侧拍摄瓮城内和城楼的北侧,在

* ~ c, Y4 M" @* a4 s" k

过木方门上方镶嵌“东便门”石门匾。

( X2 z8 b( { }" h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8 N) X1 U/ J5 I$ W( }- j

 

+ U3 w' i* T% a- ^4 H

03-2 由外城内看东便门:城楼的南面。城楼为单层单檐

/ B s( ^) E' P

歇山式

$ A: e0 k2 j6 N- S5 i; G( p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7 q2 `( |6 f7 @

 

/ q1 {) o3 l+ l' J/ u( r

03-3 由外城内看东便门:城楼的南面。城楼复灰筒瓦顶,

+ w( J6 s, H9 a2 A/ I8 b* p7 l% _

四面开过木方门,无窗

6 W) g* l2 Y: M) X3 a6 x. c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 l& D# l7 {, ?. S" R

 

, }. x, I* U4 W% E1 g7 W; D2 Q7 j

03-4 东便门城楼西侧:城楼四面砖墙,只有一门无窗,

# O5 o) X S( p6 O. U$ `) `

墙顶签实上作馒头顶。

2 ~8 K: B6 a3 R1 U3 v2 m m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W5 h7 `; Z V/ J0 V" }* b2 ^8 {

 

! M3 A& ? A0 O

03-5 东便门的瓮城为北圆南方:图中为东便门瓮城北部

; a! X! r4 Z- ?, r3 j( f4 ]

半圆城墙外侧的东侧城墙根下休息的驴和牛

* G: g1 K- K+ w3 ]9 U( p; g" Z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6 N$ R h* E1 a7 D! b9 g v

 

, V( W5 X- k- G( P7 X: |

04-0:北京昔日的内外城都有护城河。护城河水系的水源

' U' F P# A B3 G( F

来自西北玉泉山,白浮泉等地,经长河抵西直门外高梁桥,

3 F& b% d6 v4 k7 W! Q0 k

然后分为两路。一路向东,经德胜门水关再分为两支,南支

* F% m: c; v% j! w ^

注入城中积水潭、三海,进入宫城护城河(筒子河),然后

0 h" A$ M9 ]2 N

经正阳门东水关流入内城南护城河;东支继续东行,在东北角

# j: K5 l0 x X$ c( d3 [+ o0 W0 b

楼处南转成为东护城河,在东便门西水关同内城南护城河合流。

, `. m2 l, s6 n6 k/ e' w0 d

第二路从高梁桥向南,在西便门水关分为两支,一支转向东,

8 J, x" D" U0 |) z

成为内城南护城河;另一支向西、向南,成为外城护城河,

3 w( Q* d+ F. @: j, P

在东便门水关与内城南护城河和东护城河汇合,注入通惠河。

1 d1 `/ k/ y, o5 G0 `

在北京城墙上设有水关,为城市进水、排水通道。内城有

% F: U4 L+ J* e. ~% R5 z6 Y9 G

七座水关:德胜门西水关(内城进水口,三孔)、东直门南

- G0 y! e* B3 y% v

(排水口,一孔)、朝阳门南(排水口,一孔)、崇文门东

& d: [% [/ c S0 a9 w

(排水口,一孔)、正阳门东(排水口,一孔)、正阳门西

6 Z! k' B! V/ T+ |* c, j

(排水口,三孔)、宣武门西水关(排水口,一孔)

* f( Q& ~( Y# s. O, c3 e; q

共七座水关。外城设西便门东水关(外城进水口,三孔)、

$ r/ _" S, ?8 b# |: t* ?: T( h

东便门西水关(外城进水口,三孔)和东便门东水关

: r% x, ?# c& d4 N% h! Y* q* S

(内城、外城总排水口,三孔)共计三座水关。

- l6 W1 r3 @; ~0 F/ q. ^

水关基础为三合土夯筑,上复石板、石块,再复城砖,

5 F# m v% q# y8 ]2 j

顶部砌成券顶式或过梁式。每座水关均设二至三层铁栅栏,

& m- n) i- P' W1 u" A v3 s

并派士兵看守。

" c" L) i J0 v0 z

东便门的西侧(西水关)和西便门的东侧(东水关)都设有

# A; Y8 a/ i) e

将水引入外城的三孔“进水关”(参见“乾隆京都全图”00-3)。有的水关设有闸口调节水位,闸口一般安置在来水方向,

0 D, I/ _, T8 z

即水的上游。由于清末民初,政局动乱,一些闸口,

0 @; d) ]8 u" P* a

年久失修,或人为破坏,已经失去原有的模样。

& E1 s! ]4 X- U6 Z( Y7 f- k* h$ }& R

04-1 从东便门瓮城西侧看西水关(注意板车)。

, A; g9 ~6 _) w" M; h b, @' W" [# v

远处是内城的东南角楼。

4 _% ^+ K) [( c. w z6 v; }, F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 _; ?, g; q2 \( P' y Q) \

 

; m/ h( i8 g3 W: o5 d* k5 m

04-2 从东便门瓮城西侧看西水关,从闸耳数量看,很难想象

$ j3 x4 ?1 e: n' L# V l

是三孔进水,而在城墙南面的压桥可见三孔出口

( q, M: _- Z. m3 w

(参见西便门东水关城墙南的压桥11-18,11-19),

: b g2 p! v& w3 {' y% [

内城东南角楼和内外城接合碉楼(楼顶已坍塌)

1 o- G& K2 U! g: L8 h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 x( [* ~% X* T, L

 

) J- \6 v0 ~) g# h' a% ]

04-3 在东便门西水关东侧的垛台(马面)上拍摄的东便门

+ Z0 J; k* P: D+ y

外,大通桥西侧的水面(注意树下的板车)。水上有三只

3 V$ x( h& d2 g! j6 R- [+ Z

在内城东护城河载客的游船。

& v. j* m d) P: M5 ^$ D. p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 t' p' B) m4 e+ o

 

, P/ s6 M3 Q+ J. n/ n

05-0: 东水关为出水口。内城南护城河和东护城河在东便门

' y" Y9 m6 h2 ^ c

三孔闸桥(参见10-1的东便门三孔闸桥)迤西处汇合后,

$ Y! X# _( e6 V. w: _( x

从东便门东水关,由南向北过外城东便门段城墙,注入通惠河。

9 [1 v( ~' c2 k, X" N1 _& t7 ^

05-1 东便门外东侧大道,可见东便门的圆形瓮城和大通桥。

: o+ v; k. t$ Y% L

照片中石板大道为东水关外压桥的引桥。

! L* z1 D% R. T) b8 m

道上是送葬队伍(参见05-2图)

, ^. W3 |, z Z3 ~, s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j& m3 h6 A& v* I

 

# u6 N D. s7 J* K

05-2 东便门外东侧大道,道上是送葬队伍。

4 p9 q- t# ]/ `, ?) d" g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9 P2 C5 ~. s) T( R, B

 

+ M" ^. X+ C. z. Z# f/ Y2 P- n

05-3 东便门东水关。外压桥下的三孔出水口,

' }3 @- L/ d( x/ F

可见西侧护岸上的镇水兽:趴蝮。

6 e5 F* |" h, Q- I! ?! U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 f% i: r, R9 l: J' p \! X

 

$ p9 [0 n3 A7 g9 C+ Q% q h0 h

05-4【资料】东便门东水关外压桥,位于大通桥东侧,

2 K. O& T' R; I- W/ i" i: G: e6 X

东便门外迤东。

2 C; H- ~+ E5 Q7 H. j5 E+ p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 ~ e. {+ V% }$ n9 W7 ?; d% ^

 

7 Z1 ~6 D7 ^+ A% p# Q

06-0北京旧城池的外城都建有角楼,共四座。

: ~( d$ o' e7 w! l/ k' D

外城角楼修建于嘉靖三十二年,均为单檐歇山顶十字脊

0 H& j9 F6 z6 o* d* b* Z. v

方形建筑,楼高7.5米左右,面阔、进深均为一间(6米),

" B4 C+ x4 Q" j0 m8 g$ I9 Q) g

设箭孔两层,朝外两面每层各3孔,朝城墙两面每层各2孔。

! n- j5 ~- h5 X9 ]

外城东北角楼在二十世纪初已坍塌,西南角楼于1930年拆除。

+ @* b6 G7 l5 C9 G# e) ]! }# W

东南和西北两座角楼分别在1955年和1957年拆除。

! K) h) K9 {5 G, \ _

06-1 东便门外侧东段,可见外城东北角楼的城台(角楼已毁)

$ J& N; K7 L0 [. b) w8 N

(外城角楼请参照西便门西侧的外城西北角楼11-14,11-15

4 C1 `5 c+ H# y7 `$ B; n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 a& A4 |- r& ~9 L) U. f) O

 

& Y+ ?. n& I5 i$ H1 ?

06-2 东便门东侧,外城的东北角和外城东护城河,石桥,

1 M. J: ^- c& w0 z. K9 W" k

外城东北角楼(已毁)的城台.

c7 i3 J/ Y' n; D( e/ G# G2 S0 M- f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 i2 t( s- ?3 [0 n$ Q( U

 

3 W8 d0 \% l. ^7 b( `% V

06-3 东便门内侧东段,可见东便门城楼。沿城墙道往东

, N' P1 K% V# W- [5 n

就是登外城东北角楼的马道。

( }' b0 o6 r/ u1 \- x% L+ l' W0 p9 T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4 G5 C- e& j5 M: g& R. B! I

 

9 j8 V. Q& V/ x* L! B3 c

06-4 东便门内侧东段。

+ V2 s0 K# f2 v: U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 C2 E/ N$ ]0 f# Y: q

 

; {. ]2 d1 g s- o! ~+ [

07-0:接合部碉楼:在内城东南角楼东翼台基(内城角楼

* }$ f3 M' t! d: [: x& d

的墩台台面约四十米见方)往北第一个墩台的东侧(北京

- d# e6 E t4 [$ V' h7 N7 p3 Y

内城城墙的高度平均在11.5米,顶部厚度一般在11米至

7 {3 r2 W/ }% V W) R- Y5 k

15米之间,城墙每隔九十米左右,建有向外延伸的墩台,

; n8 O% [7 d0 w4 y* h

又称:敌台,马面。墩台同城墙同高,墩台的顶部大约

# z" x) c+ x, N% j

长15米,宽约13米,外延超出城墙顶部厚度的3米至5米

: Z5 x Z: |% t2 Z$ N

不等)与外城北城墙东便门段的西端衔接(外城墙的高度

, ^. T ]7 S2 ]5 s8 |

约为6.4米,顶部厚度约为4.5米),在内外城衔接处建有

. b$ G# d5 m) ~7 v# E4 E; E0 M- H

碉楼,碉楼的长度要超过外城顶部厚度,大约8米,和外城

" N3 x$ C9 @( U% v( |% }

内侧找平。碉楼的通高在10米左右,宽约5米,朝东的正面

t* q1 L! C) E6 c7 G4 A2 ^+ a

有两排四孔箭窗。两侧无窗, 靠墩台方向可能有门进入。

% z* M3 T ]5 R) d

(有关内外城接合部碉楼的资料太少,该建筑的尺寸为

- @# j5 O% J0 N- J

作者概算出来的,请专家指正。有关接合部碉楼的实照,

5 k! s3 W( |( o% a; |

请参照西便门11-15, 11-16。)

+ p3 |& T3 B" x& h, @

07-1东便门外西侧看内城的东南角楼和内城与外城接合部的

/ X% b! F3 O+ d( G

 碉楼。(1921年碉楼已部分坍塌)

# l( z, d9 l0 U* H7 ]4 E9 {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 C$ h* [1 w+ \' U. M) W: ~" E

 

! j8 a: `# E' e& M& {( Z) _

07-2 从东便门瓮城西侧看内城东南角楼和内外城接合碉楼

8 j! N- l- J( E; O+ o4 ?+ }) Q

(楼顶已坍塌)

: k9 ?+ |7 f! L' h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3 Z& d% Z4 O) [( v' p9 x0 p; L% K

 

) T. B- u- }) J

07-3【资料】在1874年拍摄的内城东南角楼的照片中,

; U/ v2 K. N4 l" H1 w! D

可以见到接合部碉楼。

% E& ^+ R" F+ h# g% |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4 K- ^! E% v P3 ~3 x+ w! ~

 

+ F3 V: q, k. r- f( A

07-4【资料】在1900年前拍摄的另一张内城东南角楼的

! K- ]7 M& H3 {9 y8 f

照片中也可以见到碉楼

* ~! K. G7 ^1 n* o* D' }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 n4 H: R! V! b; X

 

8 V2 G" Z5 M i8 J. E( y9 a. [

07-5【资料】1900年之后,东便门外的碉楼已毁坏

4 G* k2 k: X5 [# b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 I2 p& M+ o6 Q# M# j

 

; v j) v. X9 L# E

08-0:内城的东南角楼(东便门角楼)

1 Q% f3 a6 `# i& @% f- { T

北京旧城池的内城四角建有四座角楼,其形制基本相同,

+ H* y' U5 T- x% K: R

为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建筑,平面呈曲尺形。

. W8 m, l0 d. O5 q h/ s9 j; L8 ]$ E

角楼高度为17米,连同城台通高为29米左右。

0 s+ _3 N b7 Q m

朝外的两面分别宽35米左右,各设四层箭孔,每层14个。

$ N0 a5 w' G$ Z; V

侧面亦设有四层箭孔,每层四个。角楼背面设方形的大孔,

5 g7 l) e6 b% U2 z7 P

安装木栅窗,供通风和采光用。角楼内为中空建筑,

( Z) M; p% m& J, P! Q

仅沿箭孔设四层楼板。

- }( D3 N7 {( D* n/ n8 |

北京内城四座角楼中,仅东南角楼因临近铁路,

% C2 i1 A0 P/ A7 R! X' f: X1 ]6 Q$ c

担心拆除工作影响铁路通行而幸存。其它三座角楼中,

+ f( ^/ F( ?5 |# b. k

东北角楼在1920年拆除,城台于1953年被拆除。

) c3 K0 j, o# I) Y' k

西北角楼1900年被俄军火炮击毁,城台于1969年拆除。

+ \( b$ z8 A; ^& s

西南角楼因无力维修而在1930年后拆除,

. y( w$ q4 a5 ^) J6 C& r

城台于1969年大部分拆除,仅余小部分。

0 P* ]$ y5 P* B: m6 I" w# L+ `

东南角楼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建成。此后多有修缮。

% y7 E% t- X) f( |# j

清乾隆年间,又对包括角楼在内的各城楼更进行了较大

?& V" A: ]1 ]" {0 l

规模的修葺,民国成立后也曾予以修缮,并将内部大木的彩绘,

1 c" W6 l2 N1 m5 A

改漆为满堂红色。1981至1983年,由北京市政府拔款修缮,

* m8 L% Z! r2 x* r

恢复了民国年间的旧貌,并开放游览。

$ i& r7 s& } R+ h% D

东南角楼建筑在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台座高达12米,

6 N& c) q. r+ z: R% i# f& z

底边长约40米,楼高17米,通高29米。楼体沿城台外缘转角

4 T" Q9 V4 S2 {- |' u9 l

而建,呈曲尺形,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剪边,绿琉璃列脊,

1 t* d B/ v% C+ v* W( n

上饰仙人走兽。楼体外侧向东、南的两阔面和向西、

8 |- |+ x) Q. _$ }4 n0 S& [

北的两侧面,均辟有箭窗,即射孔,上檐下为一排,

+ u. g! H' s- r! V

下檐下则有三排,阔面每排14孔,侧面每排4孔,总计144孔。

; e* J. o8 f" \" p8 N3 Z

 

" @- E4 i0 W! s

08-1 内城西南角楼(东便门角楼)

4 k+ D6 D6 |. |. L( I) w7 ~6 g% o; |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5 L% Y: ^% x5 D( U

 

. m& M3 Z) l# G! `( ^

08-2 东南角楼:在城楼上看内城东便门附近的东南角楼

6 Z6 W% v6 n {' j4 Y; ]- M

内侧。可见“旗杆石”。照片左下方为登楼马道,参照11-20

$ B. B; Z4 D8 C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0 S6 r, `- t: u" Z

 

' i$ r: M4 ^$ o4 W1 b5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27 10:12:00编辑过]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L9 O% ]3 [# P

09-0:大通桥:简介,fficeffice" />

+ F4 c! e9 X/ R2 v) ?

旧时,在东便门外(朝北)有一座大石桥,这就是著名的

. R$ U7 B" V3 E5 B& [' G

“大通桥”。大通桥因桥的上游设有水闸故亦称双龙桥和

. s U8 K( X: J

大通闸。旧京时护城河水通过大通闸流入通惠河,故大通桥

" @0 Q) @) V9 F; | K

实际是通惠河的起始点,亦曾是旧京南北行人与货物出入的

' L8 q- B# `' ~" ?5 p$ }

交通要道。

: m% p9 _8 o7 u; @- n, m4 Q5 y& E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 “正统三年(1438)五月,

`/ y6 k" H% ^) A

造大通桥闸成”。

+ X$ a0 w. u: t

大通桥是一座三孔联拱石桥,全桥都是花岗岩条石砌成。

, p2 ?, `! Y" m2 X2 z$ v, g- l

三孔都是半圆拱,中孔跨径稍大于两边的孔,中孔的拱顶

4 M5 r$ b6 K0 Q: {' P! D) g" m+ G. I

也稍高于两边的桥孔。桥上两侧各有26根望柱和25块护栏板,

% v7 P' N9 }5 C- R! H

桥头有抱鼓石。望柱为方形,雕有莲瓣平顶方形柱头。

& A+ O& N& S k. h5 E) {

护栏板为实心板,两边都刻有简单的双层四框线。

/ G; b+ v' }9 I9 [

桥面为条石横向铺砌,两端与桥头石板道相连。

2 n+ q2 e2 Y( b7 i$ M1 q3 N7 L; u

桥面无横坡,略有纵坡。桥侧墙全部由条石砌成。

' l4 ?% H, H. t$ s. M O6 |' Q

桥拱券为顺孔洞分层纵联砌筑,每桥孔石券顶刻有吸水兽。

) X% T. {# }! h. _: C

桥台上游与闸台相连为一体。闸外泊岸延伸较远。

/ s: S, e, T% f

桥台下游也有雁翅泊岸至跌水上。桥墩是石砌实体墩,

% ^: a0 |6 U; g. c$ w

上游联闸台,下游建于跌水上。桥基石包括闸基和

- F( e0 I! N6 Y9 h8 e+ f* D9 W

跌水在内的,有多层石板砌成的一个整底板基础。

! g: z* @+ b6 Y. Z" E) k! y

桥西侧设水闸调控水流。

+ q& r* ?' u4 h" ~' Q; @/ \

在通州漕运繁盛时期,站在大通桥上东望,驳船穿梭,

: Y4 N6 D+ X% A/ H0 k, a8 H& T0 {

帆樯往来,很是热闹。由于明代后期西部水源渐渐减少,

: R4 t. [+ O& s& n5 M& W9 D' {

河道水浅,漕运的船不能驶入城内,大通桥就成为通惠

5 y) X7 r; V' u' W/ T, ^& ^8 F

运河漕运的最终停泊点,运来的粮食、物资等都在此地上岸,

4 q( v s9 k1 ^# m D" y4 Z

粮入周围粮库。

: j9 F% f: Y5 e% N4 a' X8 w" c( ?* s

大通桥在历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见证了明清两个朝代

7 R1 S" w5 b6 h

相当一段时间里漕运繁荣的景象。从20世纪20年代的

8 w4 u! f* O0 P- s- ]8 Z* w& V

老照片上,还能清晰地见到大通闸桥的身影。1957年

' S) Y4 D ^% u6 J

东便门这段城墙被拆掉,20世纪60年代末修建地铁时,

q* O0 r; ?8 b! e. f9 D& s, v% C

把大通桥彻底拆掉。

/ |0 Z! @( f. m0 a/ v

 

7 K4 ]+ n; M8 c

09-1 大通桥-东侧

/ E, E9 }" P% {$ p6 E8 A) q! M

( ^+ U# i1 V+ m

 

' D+ B: U/ v* X* ?9 L( d1 }

09-2 大通桥-东北侧。可清楚地看到桥的结构和细部。

# E! B# r+ G# `( X* I/ T

, j% K# T T5 d& k6 M

 

8 a; N1 s4 W! s2 S2 z5 ]4 P

09-3 大通桥 - 从桥北东侧岸边看大通桥,桥南正对

" |/ {/ D' ~( s, i2 [! |2 a

东便门,照片左偏上可见箭楼一角。近处为镇水兽趴蝮

( h. V* i% S4 p0 @3 h) p

1 P5 @. T! b' ^" A4 U: R

 

$ M9 z% }* a7 n# e# t9 @1 r

09-4 大通桥- 桥西侧全景。可见闸外泊岸延伸较远。

) U; R+ j W# A+ M

3 H) Q9 m: w, J$ m. m+ Z0 r

 

6 l- K) ?4 o( }- J% }0 g

09-5 大通桥-桥西侧,近景。可见闸板和闸耳。

+ p6 V9 b: R0 }) H, z1 e

闸前是洗旧衣布的孩子。

6 X. A4 ~+ e- z8 f+ W4 [% n

3 @: b; u8 m" U6 L. _4 u

 

4 `; q9 v- r9 [- q$ ]( ]1 u6 o

09-6 图解闸口各部位名称。

( M {4 V8 o$ j) r5 P% f

3 G: l9 m1 t3 f* E+ x8 ~( W$ z

 

* V# {, S E. X$ O

10-0:东便门三孔闸桥:这座桥位于东便门南的外城里,

+ C, N3 ~1 d0 c! O& n

内城南护城河迤东,内城南护城河在注入了内城东护城河,

5 x' i7 i y9 b

经东便门西水关,进入外城里之后,一起流经这座三孔闸桥,

{' B5 K$ d4 P/ d

继续向东,再向北,经东便门东水关出水口,流入通惠河。

& J& b6 C- u5 G) I1 v

这座桥的桥南就是著名的坐南朝北的蟠桃宫。这座桥到底

2 h; E; q, A( Q4 J8 Y$ ^

叫什么名?各有说头:有称“东便门桥”,这很容易和

& k2 \9 Y" R% J4 r5 x$ X

东便门外的大通桥混称。有称“喜凤桥”,可“喜凤桥”

/ ]3 L' g# I# A9 o q$ N. q

都说是“单孔桥”。还请专家指正。

" t5 R% i8 _* K" d& |& `) ]3 V

10-1 东便门内的东便门三孔闸桥东侧。

$ a+ X* M7 T# e3 L

U& x. Q. X* F% S

10-2 【资料】东便门内的东便门三孔闸桥西侧,水面为

1 }+ r5 I: X2 N: N

内城南护城河。照片左上方石内城东南角楼

. W" P# o6 w4 F; t

 

! _& p0 d" _/ r3 ]

10-3 【资料】东便门内三孔闸桥西侧,可见闸基。

7 p: r c: D; P: _' F

桥的北侧可见铁路前的人群。

0 S( j6 s/ m$ F) {" X r4 N

4 U4 l0 X* Y" a5 n' c

 

, u H3 ?& w; A% X- \+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27 10:24:54编辑过]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8 C( r( ]1 m& F% T

11-0:西便门:西便门是北京外城西南端的一座小城门,

3 n+ z; J v$ H! d- z

位于北京城内城西南角楼的西边,主要由城楼、箭楼、

" J* U0 ?) b$ t" [4 @

瓮城组成。

: J* j* |# M' u+ }& ^- F- J2 T3 ^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因蒙古骑兵数次南侵,加之

1 e! x8 |9 q! L) X4 d z7 Q+ l

城外关厢居民日渐增多,在京城四周修筑外城。后因财力

' N5 g# v7 `0 h! {0 H" @0 Y: Z

不济,只修了环抱南郊的一段,设永定门等5门,使京师

2 l6 z6 G# |) Z7 P2 Z1 p

城垣呈字型。后与外城东北、西北两隅与内城连接处

6 W+ r+ J$ L6 q8 y; w- c

附近各辟一朝北的城门,规制较简陋,门楼通高仅11

0 U1 ?4 H! y# _6 F4 I. Z

分别称东便门、西便门。嘉靖四十三年补修外城及其7门,

+ Q$ U Y4 \% {! D2 ?; Z

西便门增筑径长31的半圆形瓮城,加固其东侧内外城

/ h8 h. ~0 n+ `% u

连接处的城墙垛口,疏浚城门外的护城河道,同时在城门

. {( Q6 O' V. p+ M. J8 p0 C

以东修筑一座3孔水门,使玉泉山在附近顺利分流注入

3 y5 {, n# [$ s- p# g0 g& M, f* b# {

通惠河。清代又在瓮城上修筑宽9、高4.7的小型箭楼。

0 u. a* o& y2 S V& Z l& ^! r9 E

1949年后城楼被拆除。西便门城楼、箭楼、瓮城于1952

8 S( u( b, y' l% f

年拆除。1966年修建地铁时将附近城墙拆除。1988

0 [: q" k0 S, l2 g

市政府将紧靠城楼东侧残存的195内城墙予以整修,

7 f) n, W0 l. }+ b2 G0 j

在于外城相接处修复城楼,即明北京城城墙遗迹

4 I, T' M( S" F2 J) m

并立碑以示纪念,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8 _+ i* n+ D3 k" o5 U; ?8 D

  西便门其形制、尺寸与东便门相同。 城楼为单层单檐

$ B0 T. S* R v& c( W( h' F

歇山式,灰筒瓦顶,四面开方门,无窗;面阔三间宽11.2

U' i3 y: {& v3 H- g

进深一间深5.5,高5.2;其城台正中辟过木方门,

2 J# [5 }: W- `# L

楼连城台通高11.2。瓮城为半圆形,东西宽30

2 r" A; b3 ?% B

南北长7.5。箭楼为单层单檐硬山式,灰筒瓦顶,南背面

: r1 N' _3 p! v d) N" z2 a$ O7 Q$ H

辟过木方门,东西北三面辟箭窗,每面各二层,北面每层4孔,

1 X8 `5 ^9 E1 b+ [7 j, t& j

东西面每层2孔;面阔三间宽9,进深一间深4.6

( m: j% G% @- Y5 }3 r

4.7;其城台正中辟门,外侧(北半侧)为拱券顶,

. R+ T+ C8 u4 |) n

内侧(南半侧)为过木方门连城台通高10.5

/ z' l7 Y4 @- I$ V

11-0 乾隆京都全图中的西便门

+ ]3 A+ y0 h6 @- s

' ^- d1 ?" |; U0 q7 @

11-00 1914年北京全图中的西便门

6 ]! _6 {, A1 h- s" ^! W

& g+ _/ e5 j% H3 y5 L

11-1 西便门箭楼北侧:驼队出门,

2 S0 r% A" J: c

, `6 o n6 u* y X) k$ |5 L4 r

11-2 西便门箭楼南侧:右侧可见城门门栓

3 ]! r) L# Y1 ~0 H# u/ \8 F+ Z6 l

7 I) a, b& ]0 `: z/ R" {

11-3 西便门箭楼南侧:进入瓮城的骑驴者和挑担者

8 ~3 i$ S9 C2 K

" m4 R1 c1 a: Y8 A0 ~0 @

11-4 西便门箭楼南侧:驮车进入瓮城。近处为老槐树

$ n5 D9 V7 t* C- S3 j6 t. s" Z* i


) ?( g: ?; L+ M! N/ i

11-5 西便门箭楼南侧:出瓮城的骆驼

! q' a+ M3 S7 [' D1 ?# @7 i8 {


v6 m1 ^( l% Y7 T# O

11-6 西便门箭楼南侧:出瓮城的驮驴

1 P7 F4 k4 [9 a/ z+ N


4 D3 d6 g* c; g: t: o8 K

11-7 从西便门瓮城看一人牵着一只骆驼走出城门

6 O- U' G7 O3 ^2 G3 U: H

! |; _7 y' \, v" f3 }; L: V. i

 

& c7 j6 r& d% M6 t/ i9 c

11-8 从西便门瓮城看城外(北面)

3 m2 C! o2 H0 ~


: O' W, [; z: Y/ f# r5 w

11-9 西便门外:绿荫覆盖大道

2 B: |5 s& U* P. }3 q( }


( {) t. [6 e: p7 y0 X

11-10 西便门城楼西侧:照片左的大树为瓮城。

+ F7 k! J% T* w! e# T# M' ~


: p' _3 R5 X6 q0 w- u% \* c, `! r

11-11 西便门城楼:从外城里看西便门城楼

) ~* `/ | Z4 d7 p! v


2 v" o2 M, p) R# ?

11-12 西便门瓮城外西侧休息的骆驼和驮驴

) J( |4 {4 f8 c. Q


) \9 f: r+ q+ M3 ^8 q7 g8 P0 ]

11-13 外城西北角楼,干枯的护城河,城墙远处是西便门

6 V( W' {6 C8 r7 R$ G


8 j( F8 g( p: F1 J( g

11-14 西便门西侧,外城西北角楼内侧

: c5 ?* |$ g( a5 c& r( |7 t$ x' k


5 |& q' B$ u' s8 S+ w' a1 z7 U$ t

11-15 西便门东侧:内外城接合部碉楼

& N- a3 H1 q2 u! T- U


; E- G' Z/ h) ~. K

11-16 西便门内外城接合部的碉楼

/ r8 n, N" B/ r) Z3 ^) r


% s# `/ r9 |! z8 G+ L, Q7 Q

11-17 西便门东侧:内外城接合部碉楼,内城西南角楼。

: Q2 S6 ~9 y$ d9 ]& J0 g

角楼外侧有一条经东水关内压桥从西便门出城的大道。

: V: Z2 t$ \/ V7 G* o

此河为西便门东水关进水口引入内城南护城河的水。

' l0 ^/ Z6 Z7 u* p# l


4 A/ v! E( U7 r8 z8 x$ P- o7 C

11-18 西便门东水关(外城进水口,三孔)内压桥

* \# L0 ~# @6 n' Y i% Y: n

. n6 ~% g( h2 k

 

5 q9 R H' f5 x) O' o! y

11-19 西便门东水关(外城进水口,三孔)内压桥上的驼队

4 d3 E1 Z" ?$ f/ ?1 k

2 o9 E2 G/ M: i

 

@! K: T2 |/ u3 A$ L: `

11-20 内城西南角城墙内侧,角楼和登角楼马道

0 L- k+ z0 [4 F3 k

0 ~3 V5 ^6 a# r' o$ [. i

 

( I+ g# w5 \5 [! b/ [2 D7 t! I2 d' \

11-21 内城西南角城墙内侧,角楼前最后一段城墙,

0 y; d) _$ I! j% ^" c$ `

   登角楼马道旁堆满垃圾

. q6 p( z0 h/ V L- P


$ n: f" s# o( _3 o; E

  谢谢浏览!


# g0 r/ e3 k, i# m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27 10:33:2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27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罗马圣保罗门外的罗马人墓葬,修成金字塔形) R% u6 z2 @" W. V: R1 [ # K$ t: @" k) v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发表于 2011-8-27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罗马城Aurelian wall ,建于公元三世纪后半叶,19公里,18座城门,381座碉楼,全部为红砖,而中国在元代以前,都是夯土墙8 `$ B6 I+ j! y8 n U 4 }% `8 P6 v( j9 u/ U' A/ G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发表于 2011-8-27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精彩了,每天坐车都路过西便门城墙遗址,有无尽的遐想
发表于 2011-8-27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曾经拥有多么丰富的一笔文化财富,就这么愚昧的毁掉了。反观罗马城,城墙仍在 % ^2 R9 T" [0 @: n* | ; _; w/ [" `* [' y' D) B+ l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8 P3 s: E/ b' [3 F' 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27 16:29:2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28 0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好好学习了。以前一直困惑那一带的水系和道路。
发表于 2011-8-28 1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枫影斜渡在2011-8-27 9:11:00的发言:
. a) }# B! M- E1 i

 

5 l# [& ^+ f: @1 j5 l/ {1 r

04-1 从东便门瓮城西侧看西水关(注意板车)。

9 c" N( R6 `- Y- D, N

远处是内城的东南角楼。

4 w3 p$ `( o+ L7 O6 B) p1 k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4-1 .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n7 K0 n0 ~% @2 g$ `. _

 

) j' {% k* E8 B+ y, ?

04-2 从东便门瓮城西侧看西水关,从闸耳数量看,很难想象

2 U! p3 J! Q5 f3 C

是三孔进水,而在城墙南面的压桥可见三孔出口

3 l& W/ }0 b& H+ k4 [

(参见西便门东水关城墙南的压桥11-18,11-19),

$ \7 _0 V( T; q2 c, h: V

( F- w# N6 |* A6 E% {+ f

; R- w0 B8 c4 H

6 a3 \- g6 f" q2 P: _. G$ l9 V& o

 

/ \+ H$ C3 d% f# O

 

4 l: w: x& _( l V) _1 K. I9 G4 H

谢谢“枫影斜渡”的好文好图!!!

% T, G% z4 [: ?! o' q

 

0 t* |" d* M; r6 _- o. ]/ x# Z

 

: W* d! C% y, E; w+ [

 

% j% z, w1 B, P2 C

 

9 o( r9 z( c* N" f& C6 m5 H5 [- k+ g

关于东便门西水关,《乾隆京城全图》标的确为三孔桥(压桥?):

2 q9 t( ]! A6 N/ Z( D5 [; Z

 

& J) G+ N, S) Q7 v: E

ceJ5bZrz.jpg

2 u M9 o$ ~" B) Y% c) K6 M9 l

 

4 M( Q; r) h8 b' @3 @' Q0 I, h

东便门地图 《乾隆京城全图》里,东便门内的登城马道标在门内的东侧。

$ a! J3 f, g. V& @/ o T( J; `

 

4 A" ?' q; Q# S6 i8 ^2 l2 a9 a; W

 

" l* @7 k% Z$ i O7 G+ f( N( r6 W

[转贴]:

) H9 U5 t( I Y' w/ X

x2IW8yzS.jpg
sDsuKcmw.jpg

- a$ D! z, K$ k; h

 

* I' p% P& h% i8 \/ W

在图088.鸟瞰东便门里,西水关(南侧)是单孔;

$ u( b6 i- y) ]* t

在图088.鸟瞰东便门里,东便门内的登城马道在门内的西侧。

. _2 n+ j8 W9 n* d: z


 

7 I# r# Y6 x! w: }2 v3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28 11:41:2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六郎庄人在2011-8-28 0:43:00的发言:
精彩!好好学习了。以前一直困惑那一带的水系和道路。
6 T, [0 L+ d2 D/ y9 h

 附《京师总图》大图,可见旧京水系的走向。

" H5 c$ s$ J( [, t& t8 O

 对于可能重新开辟的前三门护城河,

) p1 X! l/ v5 {. P" f8 I

 也许有点感性的参考。 

6 M* T, ~: b. D. K7 ?" l! ^) F! G- |6 F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 G0 K( I# b* Y" x) ?* }) U9 k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87.鸟瞰东便门 (1911-12年).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88.鸟瞰东便门.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4 B# u4 G! U; }- o3 h

 

+ ^/ ]+ I9 i" Z" { h1 x8 ^/ v

在图088.鸟瞰东便门里,西水关(南侧)是单孔;

2 u9 k6 V3 M! x) g

在图088.鸟瞰东便门里,东便门内的登城马道在门内的西侧。

% _9 P& v: ]# q0 Y* x+ G& j- }


 

% m! }# r) t! z2 T,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28 11:33:35编辑过]
1 D2 g: b* v. f; b

 

1 y% P4 M9 }! E; j, M4 D! r8 a M

  谢谢zhaohq提供的087 和088 东便门的鸟瞰图。这也是

: l% V# K# m' O+ K

  我一直在苦苦寻找的,也曾向您询问过。

+ n- ~( j& ?5 I& V& i$ v( L/ q. q1 U

  对于东便门西水关到底是单孔还是三孔?从088照片上,

# Q0 V( \7 @2 j

  内压桥是单孔。如果从087照片,并参考本文所发照片看,

K: D7 T3 u+ I F

  在西水关的外侧(城墙的北侧)的进水口有闸耳“四对”,

* {; Z& u+ Y) u+ o

  从这种排列形式看,原来应该是“六对”:闸耳呈正“八”字,

3 g$ \+ g( a7 o+ B$ C) F$ B4 U6 z6 n

  安置在闸口的两侧。照片中靠最东和最西外侧的“两对”闸耳,

+ u3 G6 B9 ]' d$ Q8 R' d

  已被人为毁坏。不排除“西水关”在民国后修建时把原来的

4 o# x2 d+ l3 Z% `

  “三孔”变成了“单孔”。

2 e4 H5 D2 b; e) N9 G

  关于登城马道。《乾隆京都全图》和实景可能有出入,

8 Z& m2 J! I0 p/ h& {

  例如,内外城角楼位置的登楼马道,图中标注的都是“单向”,

; _8 d3 ~3 G4 N6 V

  而有照片(参考本文11-20图)显示,角楼马道为相向,呈对角。

# q7 x& \( z9 }1 B0 Y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分享]《和喜仁龙一起游览九十年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发表于 2011-8-28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发表于 2011-8-29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采的好贴,欣赏学习了!

发表于 2011-8-29 1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支持。
发表于 2011-8-28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老北京网论坛必看的帖子。完美。
发表于 2011-9-4 14: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一定要帮忙顶起!
发表于 2011-9-1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厚重的历史再现,算是很奢侈的一种享受!心在振颤。同意大贝勒的说法,多么宝贵的财富被土包子给毁了。

发表于 2011-9-1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帖!赞!

. I# Q8 r9 i& Q1 G1 z

 

- [" b; Q3 O. D3 G/ y

我画的那张图 居然没标东西便门  真是罪过 哈哈

发表于 2011-12-9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枫影斜渡在2011-8-27 10:29:00的发言:
  1 R6 u- G$ e% [/ ]7 _: s. x ]

9 t6 D4 w! J( \+ A

11-00 1914年北京全图中的西便门 2 b$ Q& {" Y( T" H! H% S

' ^7 K5 ^: R7 ~8 L! t( N% J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00 .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G: h1 \( x2 ^$ \# E

4 Y$ s- o0 g7 Y5 `' {0 U4 M/ i

  8 q1 {6 D# G* I

; l6 ?4 P3 p* P- V

11-19 西便门东水关(外城进水口,三孔)内压桥上的驼队

% ?. k* _: t* ^. T' }, j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1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Z& }5 u2 [4 d+ n; D9 y

 

1 p+ L; D, I, C, {

( U/ _# }0 @- @/ C" |) C, z& }& M

) r9 J8 w+ G8 C( \) V. B9 E3 M

8 \+ z. D# M2 \, f, x

 

9 {! [4 A; R. v6 @

 

: j% ?) A9 m' J/ \& j' F

请给看看:

, L5 i) V, z3 z8 {; V2 f! ?# s% ~

 

: N8 U8 \# ~2 L2 Q5 _7 o3 Z

下图是西便门东水关(外城进水口,三孔)的北侧(城外)吗?

5 `9 y: N$ z2 u: ?& W- o7 X

hEap0EEu.jpg

4 `: m3 _0 ~6 L1 k+ x) g

 

( ], M% M* g4 X

 

- [; H; K* G" C+ L M/ G' J3 S

 

1 `7 p4 w7 F* r4 e* \" e

 

; |4 p' Y4 G5 u+ R8 w* R1 Q

为何图076.西便门-东水关里看不到西南角楼。

+ R8 U* r) x* T7 u5 [: [9 C7 ~

或是原片洗反了?

bglr8XqR.jpg
eDEipPrx.jpg
3 K @; ?* c" ^%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9 9:19:03编辑过]
发表于 2013-1-13 23: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帖!
发表于 2013-8-5 10: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外城结合部碉楼下部是否有门?谢谢!!!
发表于 2013-8-5 12: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0 u7 l, D% r6 v4 A% R“......在内城与外城连接处的城墙外侧开有一个登城门洞,直接与内城顶的碉楼相通。......”0 W9 a. ~! o( Z/ ~( z# h1 \4 M

' H$ L0 ?) t6 L( t8 i7 f: i  a/ R, t# ~2 j: p
这里说的是:8 J4 O6 p8 r: |# ?" K/ A+ ?& [
“在内城与外城连接处的城墙外侧”
# `" b- ^4 j/ T. f为啥是外侧???3 G5 }2 U9 ^$ R9 _
+ {9 c- f$ B8 J2 v
我没有读懂......
发表于 2013-8-5 12: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8-5 12:31 编辑 6 H4 H6 A0 k$ ~& j5 P

- g1 @' a7 H5 E  W" x我依稀曾经见过那登“八瞪眼”碉楼的洞洞。转瞬即逝了。* w, ]6 P! ~6 v4 _4 U" H
1 g! V2 E7 a: X9 D, _8 Y6 M3 y
1 Y; b" _% O( f& i( ^5 l
, ]1 e. j# H' K) c+ H+ e* Y) b
这一张是西“八瞪眼”的内侧,没有。
& Q/ }$ ?6 Q  Q6 B2 D# ]4 ~
( y+ P$ y; J9 y8 L6 \4 w- j! u* m7 d 031.外城墙-西碉楼.jpg
/ _2 s, q* M: Y  Q* L3 U- L
  |) I0 H, h- [, G/ l6 ~9 u4 ^2 }" o( U8 }' C

/ M; [7 q# R& w2 Y! @1 ~# N4 y; k5 v& M
这一张是东“八瞪眼”的外侧,看不清楚。  K0 u$ }6 w+ b2 D! h' P
+ g/ L1 z0 q+ W: b9 w2 E
032.外城墙-东碉楼     (1921-24年).jpg
6 {5 n5 [1 M1 z- C, V6 [7 B" v- `# x+ f. I9 W' g; R, }" s

% Q: d3 g' R5 Y; g) l, P5 N9 F2 I% e! G; X5 b; ^' S! p
也许,查看八达岭长城照片会得到一些启迪?7 B! l& m4 d* M8 e2 w/ ]
所谓“行家看门道....一通百通......是也!”
" Q0 [) L; j- g# k% D7 l2 L: d- y, d: H2 A- N' C9 ]
发表于 2013-8-5 14: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强!佩服!{:soso_e183:}
发表于 2013-8-21 14: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赞!!!
发表于 2014-3-27 19: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真棒! 楼主真棒! 真享受......
发表于 2014-7-4 13: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
发表于 2014-7-10 01: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网的正宗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2 23:44 , Processed in 1.309427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