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39|回复: 34

看不见的北京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8-22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T/ Y, t) M- g/ ?

我在北京。fficeffice" />

4 Q4 a8 e8 y5 ]. j; G* e0 \

我看不见我的北京。

! w2 t' {1 N+ C2 V- Y

是我遗失了她,还是她抛弃了我,抑或是第三方拆散了我们,只有老天清楚。

4 P, n' o0 u+ u& Q N" r" P

 

6 O' F+ \7 |* e8 Q5 B

我出生于七十年代,成长于八十年代,那个安静,灰色,又渐渐雀跃的年代。我对北京所有的情感,就定格在这样一个时代,之后,再无进展。

: ~9 Y4 _3 z8 y

我该庆幸,我见到过一个还可称之为北京的北京,虽然那仅仅是一个尾声。

0 o C9 F! K% F* x4 ~4 B

我在胡同里悄然长大,满耳都是京腔,我曾以为生而为人,就得这么说话。我曾以为李白杜甫都必定是用北京话念出他们的诗,否则就是笑话。

% p c( o+ U- Y: P9 z

北京是那么大,万不能用某一些具体事件代表,而我关于北京的记忆,却细致琐碎到某个飘着炸油饼香味儿的清晨。

( w' O1 |6 W" z' O r# g/ ]

我带着义利面包去北海颐和园香山春游秋游;我在寒冷的清晨趿拉着鞋去上胡同的厕所,我去合作社打黄酱换酱油买散装洗头膏;我在刚给槐树打过药的胡同里躲闪着吊死鬼儿,我看着三五成群的半大小子撒着把呼啸而过,我在北新桥回民小吃店喝面茶,我在雍和宫对面的早点铺和喇嘛们一起排队,他们绛红的僧衣在深冬的寒风中沉默飞卷……

' C1 Z) C% [: u' s

我的北京,不是文物遗迹,是生活,是日子,日复一日,连贯绵密,本该地老天荒。

* J5 p4 w; K; x. { Y4 e( q

 

* T" h4 q2 c% Q" M7 t7 i& l

北京那么爱我,她温厚的注视我,赐予我北京的风骨与声音。

2 h U, F& c2 k- f

我那么爱北京,如鱼儿身在水中,爱她入血入骨却并不自知。

/ L4 k* S1 v0 T- o3 I _" q

我从不和北京海誓山盟,说永不分离的淡话,没把握的人才会发誓。我和北京,不用。

2 B4 T+ V$ b' r1 ?" x8 X. [

我说,北京是我家。

* Z0 H/ h& Z; Q3 B( B r

我说的自然流畅,如同报出自己的家庭住址。

. i3 W- N( |( G% A! r# { a( C/ `

我说了那么多年,天经地义。

2 N7 Q; k$ G: u7 r, x

忽然有一天,他们不许我再这样说,他们告诉我,北京是他妈公共的,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门,不洗脚也可以上炕打滚儿。

% [% k8 L; k1 x3 H1 j T

他们真的就打滚儿了,带着一身的泥。

9 |5 h' F+ R, j! v0 F9 I- E+ u

我心疼的看着我的家,想开口反驳,但他们用南腔北调的轰鸣淹没了我。

6 G% g# z0 i& I

我茫然四顾,心无所依。

& V2 A5 c' G: a

到处是汹涌的人群,我都不认识;

; g( \# G; H% j. Y! z

到处是奇怪的声音,我都听不懂。

5 j% K( |- Z+ c9 A k# W

 

- r( q: d, T+ d7 m1 w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听到北京远去的哭声;

* {" N! J4 g. h8 A2 m5 T0 z3 f, }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连北京的哭声都听不到了。

* Q+ ~: z! V9 K, C- q- S3 g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需要在人群里寻找和我一样的同类,

9 |3 H e$ h" c+ |! m- h% M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需要在声音里分辨和我一样的语言。

0 N8 K2 S/ @9 ]" [

 

- X: N, m* e8 S) m

象一场不能醒来的噩梦,开始,一砖一瓦的分解,后来,整墙整院的崩塌。

3 J- P) C4 j# q' I6 e8 m

梦里的我寂寞悲愤,无处可逃。

! X! c7 @! O( a# y7 e" E u4 m" J

 

- u) r- d' e6 C, b4 T0 v& k+ N

每天,我寻找北京。

5 H) X, p" @+ W" T# h: {9 z

每天,我想在北京的街头贴满启示,寻找我的北京。

/ j/ u/ {' n+ T7 W: \4 {(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22 20:44:46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8-23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六块五的花茶在2011-8-22 20:13:00的发言:
, u4 a7 ]# f8 h; E- y/ P

我在北京。fficeffice" />

, }0 U+ X$ v P: `3 [

我看不见我的北京。

" P& j7 S( x2 p

是我遗失了她,还是她抛弃了我,抑或是第三方拆散了我们,只有老天清楚。

5 i0 l% q& C, _, a, H# Y, Q4 F

 -----

( b) C, M# X- B# m$ n

写的真好!说出了北京人的感受,心里一阵阵发酸。

y( _2 m$ T/ `1 Y+ Z6 c

北京就像是一辆即将被挤爆的公共汽车,你还不能吱声:“北京不是你们北京人的! 全国人民养活了北京人!”。怪事!难道这些人来北京都是不拿钱的志愿者?!在这儿挣着北京人的钱,还不知道感谢衣食父母。。。

4 M% m1 y1 Z1 Y: d( ^! Q

官员,富人大多不是北京人,他们对于北京的文化,风貌没有感受,没有感情,眼里只有利益,北京毁在了这些人手里。。。

发表于 2011-8-23 0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欢迎你,拖家带口来这里。
发表于 2011-8-23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这个膨胀爆炸的时代湮没了北京,人群被驱赶着离开家乡,去吞没别人的家乡,这就是现代流民图。
发表于 2011-8-23 0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真意切,写的非常感人!

6 T! y# [0 w0 |- f

读罢,不禁让人悲从中来,伤感不已。

# B8 s- c% j5 @$ f8 g; R2 ^; V

岂止北京,中国之现状就是末世的景象。国人不幸,遭奸佞小人、败家子弄权,江河湖海,崇山峻岭,人类文明,历史文化都tmd在连根烂。有良知的人怎能不痛心疾首,肝胆俱裂!

- L* K* L" M. Q7 O0 s. \2 X

多保重!瓦尔特讲话:“谁活着,谁就看得见。”

发表于 2011-8-23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北京人都有同感

[BR]我们的家乡在哪里?离开北京我们心无所依,而在北京,仍然找不到家。
+ ]) k9 R' M) Z[BR] 
! }" x( o7 u4 T) Q$ ^- n8 G; B# Y- m[BR]拜托了,别都上北京来了,我们小小的家,总有承受的极限。要不把首都迁到别处去吧……
发表于 2011-8-23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不时就会想起那种僵尸越来越多人被逼的没地儿躲弄不好被咬一口也变僵尸的影片……

3 @7 S6 x F0 K$ T8 @9 D

已经听惯了没皮没脸的假话和自私无知的聒噪,看到楼主自心底流淌出的文字都不知说什么好了

9 O$ U; |; { c$ M2 O8 |2 {

唉,情到不堪回首处一齐吩咐与东风

) }, A& q9 z. N0 r4 j9 ?

 

发表于 2011-8-23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真情实感,写得很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朋友和版主的红戳,除了这里,这些字绕网三匝,无枝可依。- M$ ?( B' X7 r; d! `
因为只有你们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想的是什么。" v7 ?$ Z! l% g8 |/ X& E
因为我们同是北京幸存的,那些不懂事的奇迹。
发表于 2011-8-23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级人口大国是怎么来的呢?

发表于 2011-8-23 1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真意切的内心独白,感人肺腑。
发表于 2011-8-23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    感情真挚,但观点悲观了些。
6 B6 t/ w$ d+ S* d" w4 T5 e[BR]    北京不会消亡!北京依然使北京。
) [: y7 a1 h) d7 S2 L[BR]    应该看到:社会是在进步,而并没有倒退(和自己相比)只是本应该进步得更快一些,发展的更好一些!
! q! c9 M+ F& @[BR]如果你在央企呆过就知道,外地人进京,在文革以前就是每年都有大批的。我们生活在外地人中间(所有单位都是外地人占大多数),也没人去分什么外地人北京人,都相处的很好,也没有把北京搞坏。
9 F% @4 M# B5 F# i6 b8 s[BR]简单的归罪于外地人把北京弄坏了我认为有失公正,谁都有向往美好、向好的地方迁徙的权利,不管是外地人还是北京人,他们中间都有素质低的也都有素质高的。把管理者和决策者的失误归罪于底层的老百姓是不公正的。
+ }8 |1 U" G, `[BR]    前些天回我宣武区的老房子,走在胡同里,还和以前一样安静,还和以前一样狭窄或者说由于停车而变得更了。再叫我回来住我愿意么?其实大家说胡同说四合院大杂院不过是一种情绪,真正以现在的环境(包括气候、人文、生活习惯)安到过去的房子院子,只能是不伦不类的。就是说六十年代的房子要配六十年代的环境,与时俱进了。
3 b2 Q5 d: M( I" ]& c; l1 D[BR]    本版版主是我的偶像,我学他一句:问候您、您还有您!3 }$ o+ t" L' [; H" C2 [
[BR] 
发表于 2011-8-22 2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见证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却目睹了北京的消亡
发表于 2011-8-24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狂顶
发表于 2011-8-24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楼上这话说得在理。

& I }3 w% F9 J3 ]' C

2:把一个问题归结到地域性上的思考本身兴许有些偏。我总以为那些持地域性观念很强的人,往前发展,大概就是民族主义,往后退退,多少跟自私自利挂点钩儿。

) I6 M1 W$ d: l5 c! V4 z' p m

3:一味复古强调旧日美好的感觉不可取,那样是不是就会失去往前继续走下去的勇气与动力?不管不顾低着头往前傻奔大概也不成,传统丢失没了文化底气的续接,有目标不合窑性,建成了离不伦不类也不会太远。

, U/ F$ p' g* S5 ]4 ?$ v& \" K* t

4:无依赖的空虚感造成了民众(包括我)对旧日生活无限的赞美与怀念;对明日的空濛无确定感是这股怀旧风的推手。

x$ u1 O9 o$ R. u" a" a6 s

5:我对“文保”这一概念一直抱有一种审慎态度,保什么?怎么保?或许专业人士比我更有发言权,可是,有人想过没有,保下来,怎样?对未来的建设能起到何种作用?

7 n) v1 h2 b9 z: n

6:传统对于前进中的世界一直都有一股反作用力,这种力量存在的意义大约是减速坎——逼迫人类往前走的步子要谨慎地迈,别太大,否则要栽跟头。阿毛明智的一点,就是在大跃进的前面,发动一切手段芟割传统,大面积的。

- |& W$ p7 l/ h& S' [( W

7:这世道走得太快了,这种快政治上的意义在于某个政权必须以这样的方式行进,否则就会摔跟头乃至跌死。骑过车的人大约不难理解我这个判断。单纯强调经济的快,丢失了传统,把文化远远甩在后面。

6 c+ I' w7 m4 K F* D O

8:所以我对那种对啃窝窝头喝凉水的怀念不以为然。有关是否废除裹脚不是还争论过好几十年?

; W4 L$ I0 Y" F

    进步是肯定和必须的,关键是匀速,一股子一股子抽疯式的模式给大伙儿的烙痕恐怕还有,悲哀的是,现在还没脱离开这个框子。

) C, P. X$ L# t- N

9:北京人有很多好的传统,其中之一就是勤于思考。至于那些被人为放大了的美好,我觉着应当客观看待。

e6 @; ~" w2 F3 r

    那些冠加在北京人或者说老北京人身上的品质,和蔼、诚恳、厚道、善良、知书达理诸如此类,上面都有浮土,这怨那些稍早一些的文人,还有就是比我们年长一拨的那些述说者。桎梏加身,他不这么说,根本就不允许他发声,想想,挺悲哀的。

; P& j. v N8 P/ W+ {

10:北京人身上也有很多不好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自己身为北京人就对那些不好视而不见。批评地看北京看老北京,大概更有建设性和健身性。

5 a3 ?& K# [6 b/ r2 B# p* X

---------

) g D9 i+ E7 L: Z' x/ m4 s/ V

给这篇文字加精,我觉着作者用文字清晰表达了自己的某种感受,挺好的。

0 F7 q. U0 r$ C. T( T

并不代表我同意作者的观点。

( U2 ~6 |! A. D

 

3 G& {! s+ l5 F4 ~6 _& y/ ]

又见飞刀 先生又给了我一刀。

4 d) T0 n" }1 ^/ n) }, a$ x3 _6 ~

穿串子上炙烤在下,我呢,胖,人油伴眼泪齐飞,我得把炭火给他浇灭喽,否者,疼,真疼!![em88]

0 ?$ r2 G$ p8 {) @% Y8 d

 

; ?$ P( Q9 v2 N3 O) x0 N; j1 C

-----

/ p9 A+ W+ e4 h) |- |2 e2 E! s

问候大伙儿!!

4 N* D8 i- [2 t% x4 L- o3 d

 

0 c7 K* Z# [9 g0 t

   

- o0 T8 A' H9 v8 O, }9 k.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24 13:33:1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25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11-8-24 13:19:00的发言:
) u: G$ F3 G2 f/ X0 F$ N2 `

1:楼上这话说得在理。

! J$ I8 Q$ S' V% w$ }7 r

2:把一个问题归结到地域性上的思考本身兴许有些偏。我总以为那些持地域性观念很强的人,往前发展,大概就是民族主义,往后退退,多少跟自私自利挂点钩儿。

. ^4 i1 |0 z% P- t+ ]

3:一味复古强调旧日美好的感觉不可取,那样是不是就会失去往前继续走下去的勇气与动力?不管不顾低着头往前傻奔大概也不成,传统丢失没了文化底气的续接,有目标不合窑性,建成了离不伦不类也不会太远。

* v0 A4 \9 m& A* T) k

4:无依赖的空虚感造成了民众(包括我)对旧日生活无限的赞美与怀念;对明日的空濛无确定感是这股怀旧风的推手。

: G3 y+ D; N& B6 h0 }: H( W( ~

5:我对“文保”这一概念一直抱有一种审慎态度,保什么?怎么保?或许专业人士比我更有发言权,可是,有人想过没有,保下来,怎样?对未来的建设能起到何种作用?

3 d$ ~+ p u- S& M9 M, h+ m* f

6:传统对于前进中的世界一直都有一股反作用力,这种力量存在的意义大约是减速坎——逼迫人类往前走的步子要谨慎地迈,别太大,否则要栽跟头。阿毛明智的一点,就是在大跃进的前面,发动一切手段芟割传统,大面积的。

9 _+ y( r4 N- N

7:这世道走得太快了,这种快政治上的意义在于某个政权必须以这样的方式行进,否则就会摔跟头乃至跌死。骑过车的人大约不难理解我这个判断。单纯强调经济的快,丢失了传统,把文化远远甩在后面。

% w D, I. S: B% q! Z

8:所以我对那种对啃窝窝头喝凉水的怀念不以为然。有关是否废除裹脚不是还争论过好几十年?

K' D2 Z8 _" b/ I

    进步是肯定和必须的,关键是匀速,一股子一股子抽疯式的模式给大伙儿的烙痕恐怕还有,悲哀的是,现在还没脱离开这个框子。

1 m; O6 i# G/ B# Y6 d' g: h

9:北京人有很多好的传统,其中之一就是勤于思考。至于那些被人为放大了的美好,我觉着应当客观看待。

9 Y& |' G- d/ T! L

    那些冠加在北京人或者说老北京人身上的品质,和蔼、诚恳、厚道、善良、知书达理诸如此类,上面都有浮土,这怨那些稍早一些的文人,还有就是比我们年长一拨的那些述说者。桎梏加身,他不这么说,根本就不允许他发声,想想,挺悲哀的。

* D, o1 |1 ~, B# X9 X: g$ J! G- I

10:北京人身上也有很多不好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自己身为北京人就对那些不好视而不见。批评地看北京看老北京,大概更有建设性和健身性。

5 G' }' f- Q! z! U

---------

+ g- @7 P2 ]8 c, J

给这篇文字加精,我觉着作者用文字清晰表达了自己的某种感受,挺好的。

1 l$ i; v& h, \9 [+ {

并不代表我同意作者的观点。

/ Z7 C7 p, [0 A, l$ V" W

 

. a% F4 K6 d4 l0 O/ p4 w- u* J

又见飞刀 先生又给了我一刀。

1 K* I+ D+ I q9 [5 k

穿串子上炙烤在下,我呢,胖,人油伴眼泪齐飞,我得把炭火给他浇灭喽,否者,疼,真疼!!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 Y1 U4 R( w1 l: Y, Q# e5 L. r/ W" W

 

' y6 m- I$ u! [# v _

-----

+ O0 w2 M" M0 F& e, D% ^7 d

问候大伙儿!!

4 f& s6 E" O! D0 d& J

 

/ g# ^( l! l, y; p/ m6 i

   

$ x, P, C+ f2 ^( }; i1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24 13:33:17编辑过]
- k l3 L5 Z; B+ m# ?; L5 z

洋洋洒洒!

$ a. U5 Y# e2 A& Q2 \+ b

 

8 f' ]1 a! O4 r* k

真的是城市的所有乱象都是外地人造成的吗?真的是北京人都是好人外地人都是坏人吗?相信但凡有点理性的北京人根本就不会有那么偏狭的观点。然而,古城被破坏是事实,人口混乱难于管理也是事实,要不然这里不会有那么多网友大声疾呼保护文物,zf也不会临时抱佛脚出台买车摇号购房限购。

2 `3 U* e2 d% @3 _: w. i

外来人口多带来的问题是现象不是本质,这个道理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明白,但我估计没有人会掰开了揉碎了跟您分析哪个是现象哪个是本质,也没人跟老中医似的告诉您什么叫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者标本兼治或者是里外全玩儿完。一般人都是扔两句让您自己琢磨去就得了。

3 W. h* e5 v( p. u) ~' f/ P* s* T

 

$ ^) P y$ y: ?3 B0 K6 M* E

可以说我的外地朋友比北京朋友还多,我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一些很多咱北京人有时候缺乏的优点,但我认为情感应该有大有小,道理也应该有公理有私理,所以我依然坚定的认为外地人的大量涌入破坏了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肌理、公序良俗、民风民情、文物古迹、环境质量,等等等等,百分之一千的弊大于利。在一个以金钱为唯一标准的大环境里,人口的无序涌入说到底是以挣钱为目的的,而现代工商业对于传统文化具有绝对杀伤力,这个问题不仅是北京在任何地方都一样。

/ R0 m1 w7 t: F& _7 K" ~

 

2 I3 s! v$ p: \2 f- M U* i. B

顺便说一句,如果跑上了一条错误的道儿,无论匀速还是变速结果都一样。

3 a: a4 R7 W. T, [" h8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25 14:19:3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25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一到春节,北京就会慢慢露出真容了~那时候做个地铁,逛个超市,终于不再满耳的外地口音。。
发表于 2011-8-26 1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北京人烦外地人是自私的表现,那外地人进北京难道是大公无私的行为?”
# [! j" A/ i8 w- a[BR]1.以上的推论不成立,前后两个说法之间不存在联系。
8 p' a8 |/ b. K2 Z[BR]2.“北京人烦外地人是自私的表现”恐怕是曲解了版主的意思,上边讲的主要是冠在好品质和坏行为之前的地域性帽子。
3 g1 X) [$ J" c, g, j" s[BR]   “那些冠加在北京人或者说老北京人身上的品质,和蔼、诚恳、厚道、善良、知书达理诸如此类”这些外地人身上也有。) y& M0 o2 N4 b4 k
[BR]    “大批外地孕妇。抱着的,牵着的,满地疯跑的,都是外地小孩。我路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过四个字——快速繁殖”这些也不是“外地人”专有的。
1 e  Y. f# B6 q* o8 {" F[BR]     这些都只是文化发展不均衡而产生的差别,和地域无关。
0 E4 T0 @: ?- L( `  e& P, v, _[BR]    如果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不只是北京)的人排斥落后地区的人,那确实是有点儿自私了(尽管这也是个人的权利)。8 @0 z8 Z3 D1 s. E+ j, T* c
[BR]    还有,那些人也是人,而且也是中国人。3 l, z2 j$ U& S& U7 U
[BR]    - e! F1 v+ w: G1 d" C+ v" V6 ~4 V
[BR] 
发表于 2011-8-26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处都一样,上海、广州...不都这样吗?我从北京躲到了这90万人口的清净小城,你猜市政府近几年人口规划是多少?500万!
发表于 2011-8-26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六块五的花茶在2011-8-26 11:18:00的发言:
我家楼下小区,多了大批外地孕妇。抱着的,牵着的,满地疯跑的,都是外地小孩。我路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过四个字——快速繁殖。在我印象里,这类词汇好象不大用来形容人。每次我看到所谓思辨又理性的长篇大论,就产生一种联想:中国天气预报。我老想告诉一本正经分析卫星云图的播报员:你看着窗户外头报都比这准。我就是“偏狭”的北京人,我就是拒不改造,我就是不拿扮成葱的塑料杆儿蘸酱。偏狭的,理性的,都是自说自话,一起往下看吧,精彩值得期待。
6 n5 d. X( U8 R% @. G% O, `* v

是啊,就非偏狭了、耍混了又能咋地?

' @0 ^* K/ A, M; T

鹰飞版主说了北京人烦外地人是自私的表现,那外地人进北京难道是大公无私的行为?

9 J/ c0 x" A7 B6 {- h8 x

一个丧失了传统信仰和文化习俗的社会,一个以金钱为绝对标准和目的的社会,大部分人的行为都是自私的、苟活的

* g' `5 Q, X0 C0 U' {; O9 H

 

发表于 2011-8-26 0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rbtchang在2011-8-25 21:56:00的发言:
 每年一到春节,北京就会慢慢露出真容了~那时候做个地铁,逛个超市,终于不再满耳的外地口音。。
7 }2 x% } v$ K

现在已经不是这么回事了。现在“他们”的家就安在这里,他们不走啦~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楼下小区,多了大批外地孕妇。抱着的,牵着的,满地疯跑的,都是外地小孩。我路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过四个字——快速繁殖。在我印象里,这类词汇好象不大用来形容人。
7 X; K; B& T$ u4 A每次我看到所谓思辨又理性的长篇大论,就产生一种联想:中国天气预报。我老想告诉一本正经分析卫星云图的播报员:你看着窗户外头报都比这准。' s5 G; ]0 t+ X# C! z0 N) _
我就是“偏狭”的北京人,我就是拒不改造,我就是不拿扮成葱的塑料杆儿蘸酱。; B+ B$ n, q: h4 b4 G1 W0 l7 N
偏狭的,理性的,都是自说自话,一起往下看吧,精彩值得期待。

点评

不瞒您说,「繁殖」这词真说过。与家人下楼买菜,但见楼下仨一群儿俩一伙的南腔北调老太太或抱一个或把一个或小车里摇着一个,感觉不大的小区里每天几个几个的在增加,只听得家人一句话,「繁殖力真强」.......  发表于 2013-10-6 11:25
发表于 2011-8-26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是实话

发表于 2011-8-27 0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六块五的花茶在2011-8-26 23:23:00的发言:
& z% {4 U F$ p* o

安老,咱换个轻松话题,我和您聊聊体育吧。您说,国内足球联赛的时候,国安队有球员自己踢进乌龙球,对手是会对他感恩戴德还是会在心里笑话SB?更可怕的是,要是成心踢的呢?那我觉得有两种可能,1内鬼。2贱人。
无论哪种可能,安老,有这种球员的比赛都不值得让您劳神,换台,就是最大的轻蔑。

4 X/ [; E5 y5 I8 t8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26 23:25:14编辑过]
+ F: f' W9 ?$ g" e" K( @

同感!支持!

发表于 2011-8-27 0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又见飞刀在2011-8-26 15:57:00的发言:

“北京人烦外地人是自私的表现,那外地人进北京难道是大公无私的行为?”
1.以上的推论不成立,前后两个说法之间不存在联系。
2.“北京人烦外地人是自私的表现”恐怕是曲解了版主的意思,上边讲的主要是冠在好品质和坏行为之前的地域性帽子。
   “那些冠加在北京人或者说老北京人身上的品质,和蔼、诚恳、厚道、善良、知书达理诸如此类”这些外地人身上也有。
    “大批外地孕妇。抱着的,牵着的,满地疯跑的,都是外地小孩。我路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过四个字——快速繁殖”这些也不是“外地人”专有的。
     这些都只是文化发展不均衡而产生的差别,和地域无关。
    如果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不只是北京)的人排斥落后地区的人,那确实是有点儿自私了(尽管这也是个人的权利)。
    还有,那些人也是人,而且也是中国人。
   
 
/ d7 C% A! j, R8 }, d/ q$ v

世道不公天天有

6 }1 d3 N( D/ F$ h b3 H, F

共同富裕来忽悠

: L% X% e5 H' q; K& B6 V# g$ d( F4 |

蝗虫铺天盖地飞

; {8 J/ Q# v B0 I8 s; ?! e, W

蚂蚁四面八方走

/ h1 J% s' H$ d% L a2 W3 j: n

毁完历史毁环境

4 s0 B6 A8 i- D* J# V4 n

混账空前更绝后

! m) K6 f5 j4 x* w

如此不肖中国人

% i" D7 x3 T( I5 S

行尸走肉不如狗

发表于 2011-8-27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讨论的一个前提应当是 尊重 既尊重自己又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叫自尊,尊重别人是教养。

% ?: ]! O) P- s& ~* Y, u+ x

2:我觉着这个话题没有再讨论下去的必要,或者从蒂根儿上说就没这个必要!

, t. X" S+ ], e: B e7 F

3:对不住,花茶同学,扰了您这个帖子的清闲。

+ ]2 w: u: v. s0 b3 Y- z" y* G

4:一揖,笑~~~

6 p% t0 z* Z( X- N

5:列位,散了吧,散了吧!!

0 H( x3 D& ^8 t8 D1 |% b$ Y7 K"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27 10:02:1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26 2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六块五的花茶[/I]在2011-8-26 23:23:00的发言:[BR]
- d/ W: R" k& V* U# Y- H) N* ?[BR]安老,咱换个轻松话题,我和您聊聊体育吧。您说,国内足球联赛的时候,国安队有球员自己踢进乌龙球,对手是会对他感恩戴德还是会在心里笑话SB?更可怕的是,要是成心踢的呢?那我觉得有两种可能,1内鬼。2贱人。无论哪种可能,安老,有这种球员的比赛都不值得让您劳神,换台,就是最大的轻蔑。3 g$ ?- y# ]/ [1 {5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26 23:25:14编辑过]
7 e  R$ \+ R! l% _% t' {1 ^0 L[BR]

# E$ W# c3 G- C$ _- p: V( n[BR] 
  R! L- z  U) J+ C9 W; O[BR]骂街不是你的专利,对女人就更是自毁形象,我可以骂的更难听,但是我不会把自己降低到这个水准。特别是在文字版。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安老,咱换个轻松话题,我和您聊聊体育吧。您说,国内足球联赛的时候,国安队有球员自己踢进乌龙球,对手是会对他感恩戴德还是会在心里笑话SB?更可怕的是,要是成心踢的呢?那我觉得有两种可能,1内鬼。2贱人。
无论哪种可能,安老,有这种球员的比赛都不值得让您劳神,换台,就是最大的轻蔑。

I5 G! t6 d" W4 D% B)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26 23:25:1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26 1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又见飞刀在2011-8-26 15:57:00的发言:

“北京人烦外地人是自私的表现,那外地人进北京难道是大公无私的行为?”
1.以上的推论不成立,前后两个说法之间不存在联系。
2.“北京人烦外地人是自私的表现”恐怕是曲解了版主的意思,上边讲的主要是冠在好品质和坏行为之前的地域性帽子。
   “那些冠加在北京人或者说老北京人身上的品质,和蔼、诚恳、厚道、善良、知书达理诸如此类”这些外地人身上也有。
    “大批外地孕妇。抱着的,牵着的,满地疯跑的,都是外地小孩。我路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过四个字——快速繁殖”这些也不是“外地人”专有的。
     这些都只是文化发展不均衡而产生的差别,和地域无关。
    如果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不只是北京)的人排斥落后地区的人,那确实是有点儿自私了(尽管这也是个人的权利)。
    还有,那些人也是人,而且也是中国人。
   
 
}* R7 }( O6 y8 `6 x

你还别不服气,“快速繁殖”还真是“外地人”专有的(北京人你多生一个试试,砸你全家鸟食罐,当然多数人绝不敢也)。混在北京的外地人就另说了,我认识一卖袜子的,今年45岁,4个孩子,来北京十几年了,大部分是在北京的产品。再有早市卖菜的,哪个不三四个的生,异地谁管?快速繁殖说的有什么错?是,是中国人,错不了,生吧,造孩子的本事,关别人屁事!

发表于 2011-8-26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安德路[/I]在2011-8-26 19:10:00的发言:[BR]4 W2 h) t* P* H+ h* S
[BR]你还别不服气,“快速繁殖”还真是“外地人”专有的(北京人你多生一个试试,砸你全家鸟食罐,当然多数人绝不敢也)。混在北京的外地人就另说了,我认识一卖袜子的,今年45岁,4个孩子,来北京十几年了,大部分是在北京的产品。再有早市卖菜的,哪个不三四个的生,异地谁管?快速繁殖说的有什么错?是,是中国人,错不了,生吧,造孩子的本事,关别人屁事!
, x( l  V* f: j; v: L+ u- v[BR]
- N4 H0 L( [8 Z
[BR] 
& X# i7 t2 T5 K$ V5 c5 V[BR]对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是有很大争议的。& E4 ^9 Y- H, v! J0 ^
[BR]我是喜欢多子女的,只不过是怕麻烦养不起。
  ~% K# T8 m- M1 H  Y+ t[BR]人家有能力,能吃苦。你不能自己不喜欢就说别人快速繁殖。0 o& |, @1 n8 {2 ^  \$ h
[BR]我同事(都是北京人)去新加坡,生了3个,过的很好,没人说他们这个什么什么。' n# D  |2 X5 N$ q" p! h, Y
[BR]更没人说“造”什么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8 23:13 , Processed in 1.210197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