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回到家,想起刚才看到的节目,随便写几句,凭印象来的,想到哪说哪。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理性的钢丝帅猪三同志的解囊相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同时也看到了不少还算很熟悉的面孔,当然大多数并不认识我。可我差不多能知道他们的名字,比如卢文先生、德财同志。也有几个老见到不知道名字的,比如溜杵格念。咳,这俩不是一人嘛。是老谁家那小谁,到底谁啊,反正老见着他们,天桥见过,崇文见过。 都是曲艺爱好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相逢总有个印象。 今天是曲艺花场的形式,节目穿插跟买白菜似的,得搭配着来。做菜也得讲究荤素搭配,节目估计也向这个要求靠拢呢,有滋有味的。 未曾开场之前,在茶楼门口聆听马岐老师和赵晨老师对饮食文化的一些探讨,获益非浅,什么刀功啦、火候啦,软糊硬糊,茄子冬瓜山药蛋的,听得津津有味。老式年间的滑稽艺人们也常自嘲似的取一些玩笑性的艺名,极富田间地头的乡土闲趣。不光是闲趣,也有达能的,一专多能、达者为先嘛。 其实有很多艺术家同时还是美食家,侯老、齐老等等,数不胜数。现在比较知名的是馋人老孟。也曾在剧场侧幕边上见过人家,也曾在八方食圣里看过他的节目。 为什么说了半天老离不开吃呢,民以食为天嘛,曾去过一些餐馆,经常能看到一些曲艺界、文艺界人士的题字,鼓楼边一个卖炒肝的小店里好象就有。我还去过劲松附近一个叫百家长的餐馆,名字是李增瑞先生题的,昨天下午在后海烤肉季吃饭,还看见赵丽蓉老师那副著名的货真价实的墨宝。物在人归,实在可叹可惜。多好的艺术啊,没看够啊。 侯老有一句话,观众是衣食父母。这话到今天也依旧合用。父母为孩子何止操心衣食呢,看他作人、看他成长,真是用心啊。那么演员呢,台缘便能相对的显示出与部分观众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类似广茗阁的这种茶馆、书场的演出地点,观众的反映很直接的能示意给演员,演员也能很深刻及时的得知自己现场表演的好坏、理想与否。可以说台下坐着的不仅仅是观众,还是评委。这里不仅是舞台,也是擂台。不但和同行比较,还和自己的以往相比。那么每上一次台,就是重新审视自身艺术价值的一次上好佳时机,印象绝对深刻。这个时候的历练也是涨功的良好途径。 还拿做饭举例子,今天食客的餐桌由你来布置,他的口味自然也由你去了解。把握住场上的气氛、节奏就是检验你刀功的时候。 启明茶社,想必各位能知道,晚报曾用一个版面的篇幅报道过,那里汇聚的都是当年风靡一时的知名相声演员。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得,成地道战了。其实当时的演出市场就是各自为战的局面,相声如此,其他艺术形式也是如此,得挣钱养家糊口,全凭台上见高低呢。 未完待续 尚需修改
! F% x3 s) g0 ~" {' ?# T3 G6 f[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4 0:47:2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