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兴隆街,位于北京市崇文区珠市口东大街以北。明代属正东坊管界,清代属外城南城辖区。
8 d- T2 t5 D( D4 k西兴隆街,明代《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述为“羊房草场”,清初改称“草厂胡同”,清末《京师坊巷志稿》记述为“兴隆街”,因街上有兴隆庵而得名,1965年北京整顿地名时改称为西兴隆街。 ' F( y% a! n0 s$ m7 W3 n- Y9 ~6 A
旧时“厂”字与“场”字相通,“草厂”就是贮草的场所。北京的草厂由来已久,所贮之草分别用于护城、燃料、建筑材料和饲料。元代营建的大都城是夯土版筑城墙,不耐雨水冲刷,元人《析津志》记述,“世祖(忽必烈)筑城已周,乃于文明门(明代改称崇文门)外向东五里立苇场,收苇以蓑城,每岁收百万。以苇排编,自下砌上,恐致摧塌”,元大都的夯土城墙每年雨季都要披上芦苇蓑衣以防雨水冲刷,因此又叫“蓑衣城”。几十年后的元文宗时期,因有人阴谋纵火烧城,停止为城墙披蓑衣,所贮芦苇改用于皇宫厨房的燃料。
6 L" @6 {- P( t! u! H. X( ]# z《明史·职官志》记述,明代工部设有制造和贮存建筑材料的五大厂,即神木厂、大木厂、黑窑厂、琉璃厂、台基厂。“台基”是防止积水浸泡的高台,高台上堆放着柴薪芦苇,因此台基厂又俗称“柴火栏”。明代在万岁山(清代改称景山)东边设有为皇家养马的御马监,现在的银闸胡同和东皇城根大、小草厂胡同,当年都是为御马监贮存草料的地方。 - r: N# G; r- L# H2 b$ N" T9 b
西兴隆街南边的草厂头条至草厂十条,皆因明代的“羊房草场”而得名,羊房草场,是为皇家养羊贮存草料的地方。《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述,在山川坛(先农坛)北墙外,有养牲所和养羊胡同,在这里饲养的牛羊应是用于为山川坛的祭祀典礼制做供品。《明史·职官志》记述,管理皇家祭享和宴会的光禄寺下设负责饲养牲口的司牲司和司牧局,明《涌幢小品》记述,司牲司养羊360只,每只日食黑豆8合,草1斤。北海西边的羊房养羊247只,虎城养虎3只日食羊肉18斤,豹房养豹7只日食羊肉14斤。当时人吃虎喂各项消费的羊肉甚多,难怪要设立规模庞大的羊房草场。明代草场弊端颇多,清初学者查慎行所著《人海记》讲述,明代在北京东直门外设有20座马房,由60名太监管理,每收购1万斤饲草支出20两银子,但是太监们以军事机密为由不许旁人过问养马数量。曾有官员奏本请求核查马数,结果被治罪充军。 + y5 x3 n! S+ H
年深岁久的西兴隆街破旧而狭窄,然而还留有几座相当精致的青砖小楼。近几年为了分流前门大街的机动车辆,在西兴隆街扩建了宽阔的街道。
' x6 j. c5 @/ {5 F; u2 r(以上为食烟火斋撰文)
: q- L7 `7 c" W( e) ^ v
2 k# s* c! j- d1 `以下图片于2005年拍摄,如您也拍摄了该地区的图片或找到了其他关于该地区的文字资料,请跟帖发布! - c7 Z* e: a" F% _* K, g
[资料]西兴隆街
[资料]西兴隆街
[资料]西兴隆街
[资料]西兴隆街
[资料]西兴隆街
[资料]西兴隆街
[资料]西兴隆街
# [" ~: M; C% p1 V% M4 g+ h[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4 13:45:1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