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Q5 w1 Y u7 e' Q' ?9 \' O 《薛家湾胡同》 ! H5 @6 z7 o" U# h% j
陆原 撰文 况晗 作画 7 f; n E( m$ g1 ~' ^6 C8 ~
原载2011年5月4日《建设银行报》
" U6 w7 e+ ~ w
* O* |2 p) S3 y- S薛家湾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原崇文区)珠市口东大街北侧,明代属正东坊管界,清代属外城南城辖区。
( }0 ^, D2 J2 u5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北京城仍然沿用着元大都时期的夯土城墙,直至明成祖的曾孙明英宗即位,才将夯土城墙改建为砖砌城墙。那时在城墙四角增建了角楼,为每一座城门增建了瓮城以及城楼和箭楼,又将环绕城墙的护城河加宽挖深,两岸砌筑了石头护坡。在护城河施工时,曾经分段筑坝临时阻断河水。《明史·河渠志》记述,明英宗“正统间,修城壕,恐雨多水溢,乃穿正阳桥东南洼下地,开壕口以泄之,始有三里河名”。 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开挖的这条泄水渠道又称减水河,从正阳门下的正阳桥附近沿着现在的长巷头条、北芦草园、南芦草园一线向东南方向流去,然后向东转弯,汇入位于现在的珠市口东大街一线的元代文明河故道。这条减水河长度约有三里,因此称为三里河,薛家湾胡同就因地处减水河的转弯处而得名。
7 s# r5 [- C' S三里河汇入文明河故道以后东流去,在沿岸留下了北桥湾、南桥湾、水道子、河泊厂、缆杆市、北河槽、南河槽等许多与水相关的地名。北桥湾和南桥湾得名,源自这里的三里河桥。《光绪顺天府志·水道》记述,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年),此处原有的旧桥损坏,附近居民戴通和铁山寺的铁山和尚发起募捐,集资二千余两银子,重建了坚固宽大长达700余尺的三里河桥,此桥不仅方便通行,下边的桥洞还能约束上游来水流速,使得下游水势平缓,可见当时三里河的水量不小。 x7 f3 r: h8 R# U5 d$ a
《明史·河渠志》记述,嘉靖年间,为了让更多的护城河水流往通惠河以畅通漕运,截断了三里河上游来自护城河的水源,使得三里河逐渐干涸,演变为街巷,所以“正阳门外东偏,有古三里河一道……北芦苇园、草厂九条巷,其地下俱河身也”。这里提到的“芦苇园”,就是现在薛家湾西边的北芦草园、中芦草园和南芦草园胡同一带。
4 S8 e9 p5 \* j' W- n元代的大都城因为是夯土城墙,不耐雨水冲刷,因此每年雨季都要使用芦苇编成席片,披挂在城墙上边,所以元大都的城墙又有“蓑衣城”之名。元代《析津志》记述,在文明门外五里,设立苇场,收贮大量芦苇用于保护城墙。元代的文明门位于明代的崇文门以北二里,崇文门与正阳门位置平行,加上从正阳门流至薛家湾的三里河的长度,正好是五里,所以有人认为,芦苇园就是元代收贮芦苇的地方。而且在薛家湾北面,有草厂头条至草厂十条这些名称含“草”的胡同,薛家湾西面还有大席胡同和小席胡同,这里的“席”令人联想到元代披挂“蓑衣城”的那些芦苇席片。
( y) }/ o8 H. t现在的珠市口东大街是宽阔平坦的两广大街的一部分,旧日的河道早已消失,只有沿途那些薛家湾、北桥湾、北河槽等等古老的地名,还保留着当年氤氲淋漓的水气。
) e9 s' `7 z/ T9 I' H1 U% s
/ c- n, `- W/ v! ?0 y5 W1 u, i ! ~1 w, Q3 L, O4 B! y& W0 G
以下图片于2006年拍摄,如您也拍摄了该地区的图片或找到了其他关于该地区的文字资料,请跟帖发布!
[资料]薛家湾胡同
[资料]薛家湾胡同
[资料]薛家湾胡同
[资料]薛家湾胡同
[资料]薛家湾胡同
[资料]薛家湾胡同
[资料]薛家湾胡同
[资料]薛家湾胡同
[资料]薛家湾胡同
[资料]薛家湾胡同
[资料]薛家湾胡同
[资料]薛家湾胡同
[资料]薛家湾胡同
[资料]薛家湾胡同
[资料]薛家湾胡同
[资料]薛家湾胡同
[资料]薛家湾胡同
[资料]薛家湾胡同
[资料]薛家湾胡同
3 `# l7 e% g+ m8 O+ m2 L'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4 13:50:0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