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神之荣耀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重宝函
八重宝函是用来装舍利的器具,是唐懿宗赐赠的,函内盛放着一枚供奉舍利,最外层是一个檀香木函,里面套装着三个银宝函、两个金宝函、一个玉石宝函和一座单檐四门纯金塔,但因最外层为檀香木银棱(录皿)顶宝函出土时已残朽,故只见七重。层层相套的宝函其质地分别为金、银、玉、木,每层宝函外均用银锁锁上,并以丝带或绢袱包裹,金塔基的银柱就是套放供奉舍利的地方。宝函和金塔,做工精细、造型优美,精雕细琢,美不胜收,世所罕见。它的价值,不仅在平雕刀法、宝钿珍珠装及盝顶这些古代工艺,还在于刻凿在四周壁面上的文殊、如来造型,正是佛教密宗内蕴的深刻表现,是密宗文化艺术史的一幅剪影。

P: d0 s5 \' V; X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5: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重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
钣金成形,纹饰鎏金。函作正方形,盖为盝顶,后侧以较链与函体相接,前侧有司前并挂有钥;顶面錾刻两条并列的行龙,首尾相对,四周衬流云纹,每侧斜刹均錾刻双龙戏珠纹,底衬卷草;四侧立沿则各錾两只伽陵频迦鸟,身侧衬以海石榴花和蔓草。函体四壁錾饰四大天王像,并分别錾各天王名称:“北方大圣毗沙门天王”,左手托塔,右手举剑;“东方提头赖吒天王”,双手持剑;“西方毗娄勒义天王”,左手持弓,右手执箭;“南方毗娄博义天王”,左手执剑。天王亦称神王,按照佛经的说法,是帝释天之外将,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大天王”。银函上的天王名号是根据《长阿含经》经錾刻的,天王的服饰,头戴冠,身着明光甲,脚穿毡靴,俨然是个唐代的武将装饰,造像已经完全世俗化。四天王形相栩栩如生,持弓执箭,各有神将、夜叉多人侍立,极其威严,使人肃然而敬。凝目而视,彷佛诱人追随函壁的画像驰骋三界,遨游九重天。

2 m& Z: X4 g1 r1 X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鎏金伽陵频迦鸟纹壶门座银棺
棺下为沉香木雕花棺床,银棺用外罗里绢的丝绸夹袱包裹,棺盖为半弧形,前宽后窄,前檐探出较多。棺体前高宽,后矮窄。棺盖长8.2厘米,高6.4厘米,前档宽5.4厘米,后档宽4.2厘米。棺前档板上刻着两位坐佛弟子,两侧壁各錾出两只迦陵频迦神鸟。棺体下有两层台座,上层台座四周錾出一圈仰莲瓣,下层四周镂空成壸门。迦陵频迦本是一种能发出妙音的鸟,又译作美音鸟,或妙声,按佛经记载:“此鸟发声微妙,胜于余鸟,听者无厌,喻菩萨说法论议而广度众生。”释迹牟尼佛在传教时,逢供养日,迦陵频迦来做乐舞。银棺内置四号舍利。

$ K& Z+ s3 A/ w8 c$ ~) B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鎏金双轮十二环锡杖
地宫唐密法器,可以锡杖为代表。锡杖,又作声杖、智杖、德杖、鸣杖、金锡,略称杖。为比丘十八物之一,即比丘行路时应携带之道具。原用于驱赶毒蛇害虫等,或乞食时振动锡杖,使人远闻即知。律许老比丘持杖扶身,后世则成为法器之一。大比丘三千威仪列举持锡杖之因由:一者为蛇虫故,二者为年老故,三者为自卫故。又列举持锡杖有25种限制,如见佛像时,不得使杖头有声,不得以杖指人,或书地作字,可见其用法之严。锡杖由锡、木柄、樽(铜套)三部分组成。锡是杖头,成塔婆形,附有大环,亦悬数个小环。锡杖不同于禅杖,禅杖是防止修行的僧徒打坐时睡觉所用,一般多用软头来敲打信徒。锡杖为法器,是修法的人必持之物。因其在震动时,音似锡声,故名锡杖。持锡杖者多为高僧,是显示修行和功德的标志。四股十二环,表示四谛十二因缘,这是佛门的基本教义和理念。持之可除烦恼,断欲念。

' c6 E3 h1 Q8 Y+ _7 d, R0 C" s# F. d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 @5 U0 z" }% s

双轮十二环金银花锡杖长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两,银58两,锡杖尊体由复莲八瓣组成,锡杖下端有三栏团花纹饰,栏之间以珠纹为界,极为精细。杖身中空,通体衬以缠枝蔓草,上面錾刻圆觉十二僧,手持法铃立于莲花台之上,个个憨憨可掬,神情动人。锡杖下端缀饰蔓草、云气和团花。杖首用银丝盘曲成双桃形两轮,轮顶有仰莲流云束腰座,上托智慧珠一枚。工艺制作精致,整个造型雍容华贵、精美绝伦。可谓法器中的至宝。它是咸通十四年唐懿宗李为启迎法门寺佛骨,专门敕令文思院打造的法器,是佛教法界最高权威的象征。比藏于日本正仓院号称“锡杖之王”的二股六环白铜头锡杖等级更高、形制更宏伟。

& V+ `4 Y' U6 g$ e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 B2 h. O( P4 B- v3 r; S, V, Z

密教认为锡杖为菩萨的标识物,唐代皇室崇信密宗,因此,这枚迎真身银金花十二环银锡杖与密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杖首莲座上承托的宝珠、五钴金刚杵等为大日如来之标识,反映了大日如来在密教中的崇高地位。

8 K6 e k* b: V7 B' |, R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5: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重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
一号佛指舍利所藏立之所——金塔高105毫米,塔顶为金质莲花朵捧托金珠顶,四面檐角翘起,阁额及檐下均饰菱纹,塔身四壁刻满纹饰,并有四扇小金门,门周布鱼子纹,门下部有象征性飞梯至塔座,小巧玲珑,金碧辉煌,盘为细颈鼓腰状,喇叭口径处雕12朵如意云头,鼓腰上二平行线连为四组三钴纹杆状十字团花,衬以珍珠纹,腰底为莲瓣形,银柱托底也呈八瓣莲花状。间以三钴纹,柱底还有一墨书小字——“南”,塔座为纯金方台,中立一小银柱,用以套置佛指舍利,仅11毫米高。

" G; R+ V9 ]( i' A+ r$ L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鎏金双凤纹银棺
钣金成形,纹饰鎏金,棺盖为半弧形,前部錾饰连台形华盖,其下有花吉开有援带,中部以横列如意去头为栏界,其内錾饰双凤衔援带,棺盖内壁两端有凸棱,恰好与棺体扣合,棺体前档宽高。錾一双扇门,门扇錾饰锁和三排9颗小金钉;门上部有梯形楣额,下部饰以流云,两侧各侍立一肢踏莲花的菩萨,棺体两侧的前部各侍立一金刚力士,左执剑、右执斧。后档则錾两只蹲狮,棺座与棺体焊接,中空,四壁均錾火焰壶门。此枚银棺内置二号舍利。

8 M. C' Z- r6 ?3 f$ j6 }$ b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重宝函
    释迦牟尼佛之真身指骨舍利被安奉于地宫秘龛(kan)五重宝函中,依次为盝顶铁函、鎏金四十五尊造像盝顶银函、银包角檀香木函、嵌宝石水晶椁子、壸门座白玉棺,以金刚界曼荼罗供养。
  
鎏金四十五尊造像银宝函
45尊造像盝顶银函为正方体,长、宽、高各17厘米,函盖、函身雕工极为精致。函身下沿錾刻“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真身宝函”。上面錾刻金刚界四十五尊造像曼荼罗,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密宗曼荼罗坛场。

: M1 }4 x! a3 U/ F9 ]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6: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晶椁
银包角檀香木函内为嵌宝石水晶椁子。水晶是珍贵宝石的一种,以其质地晶莹透明,色彩多样而被人们所喜爱。这件椁子以水晶琢磨而成,是一件设计巧妙,精雕细琢的水晶精品。椁盖上镶嵌黄、蓝宝石各一枚,体积硕大,眩耀夺目。椁盖雕观世音菩萨及宝瓶插花,椁身四面皆雕文殊菩萨坐像及莲座、花鸟。

/ }9 J3 i7 j& a! y) I3 t5 p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6: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玉棺
水晶椁子内是壸门座玉棺。棺体小巧,形状很象沿用到今天的木棺,通体以白玉琢磨而成。整个玉棺棺体放置在棺床之上,小玉棺通体呈乳白色,并泛淡青色,玉质细腻柔和,棱角分明,工艺非常精致。释迦牟尼佛的真身指骨舍利就静躺在其内,这枚舍利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

& U8 p3 y6 M l. N1 j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重宝函
    与秦始皇同时的阿育王于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向世界散佛舍利以弘扬佛法,法门寺“乃其一也”。地宫前室建汉白玉阿育王塔,藏鎏金铜浮屠、鎏金银棺以安奉佛指舍利。
  
汉白玉阿育王塔
塔高78厘米,从上到下精雕细刻,由塔刹、塔盖、塔身和塔座4部分组成。铜铸塔刹,葫芦状,安置于盖心。塔盖为九层棱台,由上而下逐渐变大,每边刻一圈如意云头二方连续图案。塔身为四面,四角有立柱。每面中心设门,门上有四排乳钉,各24枚,门设司前,有锁。每个门扇上各有一尊菩萨。塔座为须弥座,座的台缘均刻流云纹。令人惊叹的是菩萨身上朱红色的裙裤和粉绿色的披带,那鲜艳夺目的色泽似乎刚刚画就的一般。

1 R& k0 S& N8 J' n& o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鎏金十二环纯金锡杖
通长27.6厘米,重211克。通体以纯金锻打制成。杖杆为圆柱形,顶部为桃轮杖首,杖杆顶端有莲座,其上坐佛有身光。杖首顶部承托智慧珠,两股轮辐上各套置六环。这件纯金锡杖小巧精致辞,显然为供奉的明器,依《锡杖经》所记,应为迦叶佛所持之物。

0 W) a8 \9 W! d N- j n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银芙蕖
莲花也叫芙蕖,是佛教密宗的十大供养之一。佛典中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又被视为报身佛之净土,故在佛前多供养此花。唐银芙蕖的花叶用薄银箔作成,是唐代金银工艺品的佳作。主茎顶端有以莲蓬为蕊的芙蕖一朵,内外3层,共16瓣。主茎中部分出三支茎,其一为莲蕾,其余为翻卷的荷叶。

3 A$ _0 N' r+ u- H; V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鎏金珍珠璎珞装捧真身菩萨
出土于法门寺地宫中室,是地宫出土文物中的极品,是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3)十一月十四日其三十九岁生日为供养佛指舍利而由僧人澄依敬造,咸通十四年迎送法门寺佛指舍利安放在这尊菩萨双手捧持的银匾上被迎入皇宫。银质,钣金与铸造成型,纹饰鎏金,为吉祥天女造型,菩萨高髻,头带化佛宝冠,上身袒露,余披帛巾,臂饰钏,双手捧置发愿文匾的荷叶盘,下着羊肠大裙,蹲踞坐于莲花台上,通体装饰华丽,垂挂珍珠璎珞。莲台座顶面錾刻一圈梵文,表示金刚界五方五佛之种子,四周莲瓣,錾佛教密宗金刚界之定门十六尊及慧门十六菩萨,中部束腰处錾刻持剑、执斧、托塔、拄剑四大天王,覆钵座上部为胎藏界中台八叶种子梵文,下部为密宗八大明王,是佛教密宗典型的金胎合曼之造型。发愿文为:“奉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萨,永为供养。伏愿圣寿万春,圣枝万叶,八方来服,四海无波。咸通十二年辛卯岁十一月四日皇帝延庆日记。”捧真身菩萨在此含义,一是供养,二是护国,三是忏罪消灾,四是增富延寿。佛菩萨作为供养品,在地宫中第一次发现,是佛指舍利供养曼荼罗中最突出的特点。

1 e, `; Z8 e# J. c! F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宫宝库除佛教法器和供养器外,更多的是唐皇奉佛的世俗物品,包括皇室日常生活中所用之食器、茶具、熏香器、服饰、钱币,以及各类珠宝杂件等。整个大理石砌成的地宫后室中,满眼是一片金碧辉煌,重重摞摞的金银器皿,珠玉宝石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满眼的金银珠玉,流光溢彩,人们如同置身于童话仙境般灵奇美妙。整理中,人们对照唐代物帐碑检查时发现,这里共汇集着大大小小两千多件皇室金银器及各种珠宝玉石。皇室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层面,人们由此看到了一个更为广阔无限的生活场景——繁荣富强的大唐社会。对满目琳琅的国器重宝,地宫《志文碑》有“穷天上之庄严”、“极人间之焕丽”的无尽赞美。

. i1 D& K% }5 n" y G


法门寺出土金银器的一大特点是丰富的錾文大多有明确的纪年可供考证。它不仅是其自身制作年代的难得资料,也给整个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的准确断代,提供了可靠的标尺。从铭文所载该器物的来源和制作地点可见晚唐各地民间金银作坊之兴盛,也可以想象晚唐时期长安地区民间也存在着相当数量的金银作坊,并且具有较高的金银制作技术。更重要的是一些金银器上所刻的铭文,不仅记述器物名称、制作时间、重量和工匠、工官的名字,而且还载明是“文思院”制造的。有关唐代文思院记载的金银器铭文是极其宝贵的资料。《新唐书》只在少府监中尚署下有“金银作坊院”的记载。这次出土的大量金银器铭文均明确记载为文思院所造,补充了史料之不足,对于研究唐代金银工艺的制作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和文字资料。法门寺地宫所出的文思院造金银器,是已发现的最早的文思院的产品,也是研究文思院创建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 O8 {; A2 n N: a2 ]/ F! ?9 X

 

: ]3 u( e; l ^5 L" h1 x

双狮纹银方盒
通高约12厘米,口径约17厘米,足径约14厘米,重799克。盒体呈菱弧状,上下对称,以子母口扣合。盖面内以联珠组成一个菱形,与周边呈相斗的布局,内菱形中部錾两只腾跃的狮子,四周衬以莲与缠枝蔓草,内外菱形的角隅饰背分式西番莲纹样,腹壁上下均錾二方连续的莲叶蔓草,圈足饰一周简莲瓣。盒底外壁竖錾4行33字:“进奉延庆节金花陆寸方合壹具重贰拾两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使臣李进”。

( ]& |1 `. \4 X' h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御前赐银方盒
通高9.5、边长21.5厘米。盒体呈扁方形,盖身上下对称,以子母口扣合。盖面中心为口衔绶带相对翱翔的双凤团花,角隅錾十字绶带花结纹样,盒底内外有同心圆旋削的痕迹。圈足与盒身焊接而成。底外壁竖錾“诸道盐铁转运等使臣李福进”,盖面墨书“随真身御前赐”6个字。

* S( s( B4 {, S% F' r0 f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迦陵频伽纹金钵盂
高三十三毫米,口外径九十四毫米,重一百六十一点五克。模铸成形,直口微敛,方唇,腹壁斜收,平底。通体錾花,口缘饰一周联珠纹。缘口内壁饰卷草纹,腹壁錾饰四只捧莲伽陵频迦鸟,衬以缠枝蔓草,底部饰以一周仰莲瓣。

p/ t/ l- z: Y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迎真身金钵盂
圆形稍扁,斜深腹,圆底,形体较大,光洁富丽,无装饰。虽素面朝天。却光泽悦目,简洁稳重。口沿錾铭:“文思院准咸通十四年三月二十日敕令造迎真身金钵盂一枚重一十四两三钱,打造小都知臣刘维钊,判官赐紫金鱼袋臣王全护,副使小供奉官臣虔诣,使监门卫将军弘悫”。

: F- F4 q& I6 \, P% ]$ w7 w5 L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鎏金铜熏炉

$ W8 \% [) ?5 R8 j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银风炉

5 ~9 D3 J( J F+ S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6: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鎏金银碗

+ Z0 z7 y% z* @! S* }9 q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6: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鎏金银香炉
也叫熏炉、火炉,为大乘比丘十八物之一,亦为佛前或坛前的三具足、五具足之一,是佛事六供或十供常用的首要供具,又是密教修法必用之法器。以炉熏香是我国古代生活中常见的美化和卫生措施。到了唐代,无论是奠天祭地,供养释迦,礼敬老子,尊宗礼祖,都要点香熏香。

& x/ s% d6 x9 H! z- X; k1 Q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原创]法门寺地宫珍宝过眼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唉呦喂在2011-7-26 19:53:00的发言:
帅!
8 k+ @$ @; g( v6 b, ^7 M& q$ H q

[em80]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韩雪晨在2011-7-27 10:53:00的发言:
玻璃茶托茶盏 很有意思,这件作品从形制看属于中原之物,但制作技术肯定非中土。馆内有还有关于它的介绍吗?是中国工匠自己做的?还是波斯人根据李唐的口味的定制的?还是来到大唐的胡人烧造的?
6 ~# F6 d4 Q8 n; |8 P7 y

馆内没有详细介绍。

, V+ E6 o& {7 c% y

估计是中国工匠自己做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0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iguelWang在2011-7-27 17:59:00的发言:
0 z8 N0 h! e, y

南北朝、隋和唐初的金银器、玻璃器可能是外国输入居多,但是到了中、晚唐时代,大部分都是中国工匠制造了。法门寺的这些器皿大部分是晚唐的,可以看出和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盛唐器皿相比,少了些西方情调,多了些中土风格。

& w) A$ ~9 {% v' G1 f* W

 

1 b! A9 b1 s2 P9 K2 | L' O7 |

唐代,虽然最近的大众观点对它的历史地位颇有微词,但是单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来说,它绝对是一个奇葩。只有这个朝代能把雍容华贵和艺术气质结合的这么好,每一个细节里都透出一种别样的美感。如果放在其他朝代,断然不敢这么镶金镶银的玩儿,肯定会被看作是俗气、土气。

& O b0 g }4 `

唐代的金银器确实大气、富贵、雅致,绝不是明清金银器那种繁复的精致所能比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城土著在2011-7-27 21:19:00的发言:
有明确记载的“秘色瓷”真正现身!楼主辛苦!
% E4 T. r, s0 B! T% `

我在陕博也拍了一件“秘色瓷”,不过展馆的灯光太昏黄,颜色就偏重了。

& f# ~! w* X1 _3 W1 v

法门寺博物馆还展出了好几件“秘色瓷”,不过我要赶车,就没有拍,其实挺可惜的,以后还要再去一次。

发表于 2011-7-27 1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北朝、隋和唐初的金银器、玻璃器可能是外国输入居多,但是到了中、晚唐时代,大部分都是中国工匠制造了。法门寺的这些器皿大部分是晚唐的,可以看出和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盛唐器皿相比,少了些西方情调,多了些中土风格。

( ~3 Z' b8 L- Z$ k: F/ P5 h& s

 

0 x3 ?, [& U4 o/ _

唐代,虽然最近的大众观点对它的历史地位颇有微词,但是单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来说,它绝对是一个奇葩。只有这个朝代能把雍容华贵和艺术气质结合的这么好,每一个细节里都透出一种别样的美感。如果放在其他朝代,断然不敢这么镶金镶银的玩儿,肯定会被看作是俗气、土气。

发表于 2011-7-27 2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明确记载的“秘色瓷”真正现身!楼主辛苦!
发表于 2011-7-29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iguelWang在2011-7-27 17:59:00的发言:
* C4 o& U+ w) E7 Y7 h4 s

南北朝、隋和唐初的金银器、玻璃器可能是外国输入居多,但是到了中、晚唐时代,大部分都是中国工匠制造了。法门寺的这些器皿大部分是晚唐的,可以看出和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盛唐器皿相比,少了些西方情调,多了些中土风格。

8 ^- }, Y: C0 n5 E5 S

 

/ F5 X0 u3 J! C4 p9 y* G# v9 {( P' W

唐代,虽然最近的大众观点对它的历史地位颇有微词,但是单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来说,它绝对是一个奇葩。只有这个朝代能把雍容华贵和艺术气质结合的这么好,每一个细节里都透出一种别样的美感。如果放在其他朝代,断然不敢这么镶金镶银的玩儿,肯定会被看作是俗气、土气。

; M$ N, @/ \+ }2 J; c/ U" O2 P; D4 R

还是和李唐政策的开放性有关,中土在金银器加工和镶嵌工艺上不及西方,在西风,北风渐进背景下,自汉(很可能更往前)始,经过南北朝,隋的孕育,在唐代怒放。即便到了晚唐,甚至五代,辽,宋,很多纹饰依然被沿用承袭,发生着悄然缓慢变化,这些金银器的形制,纹饰等是希腊、波斯、阿富汗美术等的结晶,已经非常成熟了,在通过中原艺人的消化,自然成为当时后世的许多经典。

发表于 2011-7-30 16: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珍珠装珷玞石磨制而成 八闽人才网% t! l1 t, R- k'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30 16:24:0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7-31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指舍利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4 02:54 , Processed in 1.34398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