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网对这种破坏文化遗产的不道德行径表示强烈谴责。 5 F( s5 p+ x: _6 w
2005年拍摄 . @# z+ t6 y/ H8 [! j! w7 L

$ C2 R& m2 M. u8 e % Z% m/ p* P0 w: ?- S. K
今天还要聊一个观点,就是胡同照片及详细地址该不该放在论坛上。 , V; v" g% J' U+ P- q: e2 u$ b
就在昨晚,我跟一个网友通过微博聊天谈到了这个话题,就是说将胡同中易搬走的构件及门牌号码放到网上方便了网友的同时也方便了贼,刚说完此话题就发生了这事件。虽然目前无法证明该事件与老北京网公布胡同照片有关,但这个事件为我们敲了个警钟。老北京网曾经出现过因为公布照片后这些无人看管文物的被盗事件。但我想说的是,这个事件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公布照片后对这些散落文物市场上的文物找到了归属,也为追回被盗文物提供了很大的法律依据。前不久电视台曾经报道了清西陵(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丢失精美雕刻栏板的事件,正是由于媒体的公布图片及公安部门的及时核查,这批被盗的栏板在强大的舆论压力震慑下被买脏的人以匿名方式送回了文管所,现已恢复原状,案件得以告破。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目前在文物市场上经常会出现被盗文物,即使被有关部门查获也无法证明该文物出自何处,进而无法对犯罪分子实施有效的制裁。而本次老北京网开始公布拍记队数年来拍摄的北京胡同影像,也为这些散落民间文物的归属找到了确实的依据。
2 B, {% `( D7 C- S Z. G胡同影像资料公布不会受到此事件的影像,我们还会继续公布胡同影像资料,只有大家了解到这些无人看管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的重要作用后,才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队伍中,才能更有效的通过人民的爱护对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就如同拍记队的理念一样:拍摄记录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唤醒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只有通过拍记这种形式引起更多的人关注,文化遗产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 J! ?1 Z2 M5 r' a7 T, G同时也利用此机会谈一下本次拍记资料展示的一些计划。
( ?3 c$ \0 d' _3 y( y本次胡同资料整理展示工作分为三期进行,您可以随时介入该计划的实施过程。 9 x+ }9 R) j( ?; y9 B
第一期,用3个月的时间在论坛资料区公布部分胡同资料图片,主要的目的是建立北京胡同名称资料库(每条胡同名称的贴中跟部分图片),预期应能达到900-1000条类目。
" N( `& c2 m) ]9 N3 D; X9 R+ D; ~第二期,用3个月时间在胡同名称类目中完善文字介绍(如胡同名称由来、典故传说等,还有胡同现状) . {# g0 y2 J0 R1 w, }6 R
第三期,用12个月的时间完善胡同类目中的图片 2 K3 j; u. q6 g3 {
) _! t% r6 d1 v" D$ A E6 i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这次由老北京网发起,北京历史上首次胡同数据库完善的工作,有图您贴图,有字您贴字(或者您知道的一些历史典故或传说),有错误您及时指出进行修改。请勿在这些资料贴中灌水说啥“顶”“支持”一类的空话。 1 g" \/ |0 W2 G( G) u
老北京网将对所有参与本次计划的网友发帖鸣谢,这将是载入北京史册的工作。 ; r6 X& m5 O0 n+ m
9 Q! C% l3 }$ Q1 m同时我们也郑重警告那些靠出卖历史文化遗产牟利的不法商人:破坏历史文化遗产是犯罪行为,你们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及历史的审判!
V5 { D& C( w0 ~4 S[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24 15:14:1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