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京味

[贴图]胡同掠影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6-8-14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质量和着眼点都有明显进步。

注意文字再进行一下设计。否则有些乱。

 楼主| 发表于 2006-8-15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在想啥?----东利市营胡同


槐荫柴门----东堂街


 楼主| 发表于 2006-8-22 1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12日所得.






 楼主| 发表于 2006-8-22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8-22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8-22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8-22 1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组完毕,谢谢浏览!!!
发表于 2006-8-22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浏览完毕,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06-8-23 0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有进步,为搭档鼓掌。

看来,需要再积累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也要从思想的深处,思索一下,我们为什么拍胡同?

有了这个答案,拍什么,怎么拍,拍完做什么,我想就好回答了。

希望众位朋友,提出自己的见解。

发表于 2006-8-23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猪871在2006-8-23 8:16:17的发言:

确有进步,为搭档鼓掌。

看来,需要再积累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也要从思想的深处,思索一下,我们为什么拍胡同?

有了这个答案,拍什么,怎么拍,拍完做什么,我想就好回答了。

希望众位朋友,提出自己的见解。

      赞同老猪的意见。

     现在北京胡同已经不是老北京原来意义上的胡同、四合院了。除了有文物保护、机关单位和首长们“占据”的地方,数十年的变迁,北京四合院和胡同面目皆非。

    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基本还能保持原貌,解放后近40年老百姓的住房基本没有得到改善,文革以后北京人口急剧膨胀,国家欠老百姓的太多,私搭乱建无法控制(不懒老百姓)。大胡同变成小胡同,四合院成了“天井”。

     我家兄弟三个,小时侯一家挤在只有十平米的住房(还是姐姐单位的房)没觉得小到哪儿去。都长大了,到结婚娶媳妇的时候了,房子就成了大问题。我结婚住岳父家,二弟结婚住原来的房子(母亲已去世)。三弟是在二弟房后胡同外一块长条斜地上搭建有16、7米住房结的婚,一直住到孩子17、8岁。兄弟俩都是国营工厂的工人,由于搬迁住房才得到改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一点都不夸张,基本反映了北京人家那个时期的现实。

   拍摄北京胡同,单纯记录反映“拆”与“不拆”现状,确实如老猪所提出的问题那样,值得思考与策划一下。

跟京味二张胡同(禄米仓)

 


 


 楼主| 发表于 2006-8-23 1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猪哥”和“宇鹏”兄的帖子,感谢二位仁兄。顺便写几句,聊聊心里的想法。

 

最初参加拍记队活动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记录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等建筑形式。因为这种想法是由来已久的。记得1985年,我的导师住在铁狮子胡同的人大校舍里,每每去他家时,总是被院里那不同寻常的建筑所吸引。那时,也经常骑着自行车穿行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四合院那略显沧桑又富有韵味的古老的门楼、精美的砖木雕和静静卧在大门边、形态各异的门墩,总使人浮想起那古旧的年代。当时确有一种冲动,想用拍摄的方式留下一笔资料,给自己或可以派上其他的什么用场。但种种原因,心中的这个夙愿并没有实现。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工作、学习等等,这个想法日渐淡漠了。直到今年初,偶然在网上浏览,才发现了老北京拍记队活动,不用多想,径直加了进来。

建筑形式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方式,也是文化传承的的一种载体。留住这种建筑形式或影像,虽说不能完全留存她的历史,但却能为理解和解释历史提供相辅的佐证。也就相应地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脉络和一种有型的形式。

于是,第一想法就是记录。由于建筑自身的耐久年限,任何一种建筑都有它的寿命,风烛残年是大自然的功力,任何人无法抵御。当然,非自然因素则另当别论。尽管如此,图片却能使这种建筑形式的形象比较长久地留在世间。因此,抓紧时间赶拍目前还尚在的这些建筑形式,记录它现在的“原始”风貌,是我初期参加拍记活动的第一想法。照片拍回来是需要梳理的,梳理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学习、总结、提高的过程,也是温习历史、体验和品味文化的一个绝好的过程,是一种漫漫的享受。当然,翻看过去所拍的图片,从摄影角度看,并无“作品”价值,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的记录,有时甚至记录的技术还很“菜”,但无论如何,直接的记录这个第一想法总算是有了一种实现。

发表于 2006-8-23 1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的胡同真有趣

发表于 2006-8-25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搭档的想法很纯洁。

我来这里:

一是自己是87子弟,到时候。数典忘祖,且不羞哉。

二是,也拍了一些题材,如角楼等,但不成系列,来到这里,觉得这是这个题材的本来含义的最好驻脚之地。

三是。我喜欢拍记的形式。我喜欢摄影,也喜欢码点文字,所以允许我用这种近乎于BK的形式,我很舒心。也很感谢!

四是,又结交了一批新朋友,无论岁数大小,都对于我重新认识北京,认识生活,认识摄影,都有了巨大的收获。

希望搭档坚持下去,不是有个“儒商”的说法吗,你就做个“儒摄”吧,我想 我们在摄影里,会在交往中享受更多的乐趣!!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1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1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8-28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_^,越来越有味道了哈,那棵大树的巨喜欢,偶没有广角总是拍不成.收了当桌面哈.照自己的影子也是享受啊![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6-8-28 1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200果然好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醇王府(中央音乐学院)一组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琉璃厂西街西口的"娘娘庙"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求珠市口北京饭店和八大胡同的老照片!




发表于 2006-9-12 1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步极大。

我现在在想:1,你要把这块品牌坚持下去,作精,作整。2是要有市场意识。我们的片子,要 用市场需求的各种标准来考核检测。不要自欺其人。

现在,这件事,我还在想,如何往图片库上做。现在已经友人在征询,那天,碰上虫子和掌柜子,也谈及此事。你也出点点子。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外逛琉璃厂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猪哥",领"旨"了.
发表于 2006-9-12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古庙画廊那里我也拍过,角度也一样,就是没有赶上好天儿,当然技术也不好.听主人说那是地藏菩萨庙.主人象我显示瓦头,让我多拍.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的时候,门口卖画是一个女的,爱搭不理的.因为上面是黄琉璃瓦,定有"来头儿".

胡同里一位大妈告诉说,那是娘娘庙.

西边有一个收废品的130,站在车上拍了两张.顺便把西边的拆迁空地也拍了一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4 02:47 , Processed in 1.199627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