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20|回复: 3

[C] [资料]翠花胡同[含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7-10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图片于2011年拍摄,如您也拍摄了该地区的图片或找到了其他关于该地区的文字资料,请跟帖发布!(已經快被拆平啦,求老照片呀~)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與東廠北巷交界處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7-14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图片于2005年拍摄,如您也拍摄了该地区的图片或找到了其他关于该地区的文字资料,请跟帖发布!

* M. ^+ K% Z2 J+ I3 A% x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发表于 2011-8-23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图片于2005年8月拍摄,如您也拍摄了该地区的图片或找到了其他关于该地区的文字资料,请跟帖发布!

/ g: q0 l/ S1 v. ]' H- v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资料]翠花胡同

发表于 2011-9-6 1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翠花胡同
  翠花胡同,相当有名。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国民党北京市党部曾经设在这里。1980年9月30日,刘桂仙在翠花胡同办起了改革开放后北京市第一家个体餐馆--“悦宾餐馆”,成为那年月外国人眼里中国改革开放的晴雨表。

& f- Z9 t. U4 o/ f! L

  雪村有首歌,名儿叫《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最后有句东北味儿贼浓的道白:翠花,上酸菜!就这句,当年可是传遍了大江南北,咣咣的流行语。

2 q9 @8 M9 w8 E+ \1 y/ z

  不过,东城区有条翠花胡同,在北京众多的胡同中,也是相当有名,那也是岗岗的。

& P/ O8 M: u7 Z# @3 s

  翠花胡同在东城区西南部,中国美术馆南边、王府井大街的西边。从明朝叫到如今,名字没有什么变化的北京胡同也就30多条,翠花胡同就是其中之一。翠花胡同,也算是北京胡同中的老资格了。

" i& W7 H$ h' Y4 e, E

  老资格的胡同,自然故事就多了。

& R7 ^& g! y0 O/ q' F& @

  翠花胡同的南边是东厂胡同。有明一代,东厂是个人人惧怕的特务组织。东厂胡同就是由此得名。这里就不说东厂特务在翠花胡同的事儿了。让我们从明代跨越几百年时间,看看民国时期发生在翠花胡同的故事。

' H# Z! D: u' {9 s4 x' H

  1919年,翠花胡同12号迎来了一位文质彬彬的教授,他叫张西曼。张西曼7月从俄罗斯考察归国后,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就把家安在北大附近的翠花胡同12号。在翠花胡同,他以“西曼”的笔名,翻译了列宁1918年起草的《俄国共产党党纲》。俄共党纲的传播,对先进的中国人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贡献是不能低估的。

0 T }' S4 w$ [6 O. x% Z5 \/ Z; v% I

  张西曼教授后来曾在北京大学、武昌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前身)、中央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授。但他不是安于书斋、钻故纸堆的教授,他关注时局、经世致用,曾出任国民政府的立法委员、蒙藏委员、中苏文化协会常务理事(实际负责人)等社会职务。

, J$ U$ n+ @( d# k/ |3 G! N

  1949年3月,张西曼和大批民主人士一样,来到了北平,投身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然而,天不假年,7月10日,张西曼因肺癌在北平病逝。

, O2 h: v9 F( c/ t- z$ k

  1924年底,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北上。由于北方党务急速发展,原来设在织染局胡同29号的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在1925年2月20日迁到翠花胡同8号(今27号)。同时,国民党北京市党部也迁到了这里。于是,共产党员李大钊、于树德、蔡和森、王尽美、张昆弟、缪伯英、何孟雄和国民党员路有于、王法勤等著名人士,纷纷出现在翠花胡同。那两年,国共合作领导下的革命在北京风起云涌。如国民会议运动、关税自主运动、首都革命、三一八示威游行等等。而这些运动的酝酿、指挥,就在翠花胡同8号。

9 a. o. s- g( q

  翠花胡同的老故事就讲这些,咱们再聊个新故事吧。

8 F! {% t9 d) L$ K. M( C" k6 V

  在翠花胡同,有这么一家人,女主人叫刘桂仙,有5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而且也改变了每一位北京市民的生活。

- n3 S3 k( N, w$ v+ s& [

  当时,学了一手炒菜好手艺的刘桂仙,正在一位首长家中做菜。一个偶然的机会,首长对刘桂仙说:你们家生活这么困难,两口子又都会做饭,咋不开个饭馆呢?可那会儿饭馆都是国营的、集体的,哪听说个人开饭馆的呀?急性子的刘桂仙决定试试再说。就让儿子写了份申请书,亲自送到干面胡同的东城区工商局。

! N+ a% Z* f, I* N4 D

  工商局的同志听完她的想法后,觉得她的胆够大的。一个月里,刘桂仙每天都往工商局跑好几趟,逮着谁跟谁磨。直到有一天,工商局一个副局长终于对刘桂仙说:“刘大姐,你先回去吧,你的事我们再讨论讨论。”

8 K+ u1 n o) j+ Q2 q1 @

  整整等待了21天后,工商局副局长亲自告诉她:“你的事经过讨论已经批了。办照还得等几天,你就先开吧!”

0 I1 n4 b& A# d/ K: s8 T' u& l

  1980年9月30日,刘桂仙在翠花胡同开办的“悦宾餐馆”开张了。这可是改革开放后北京市第一家个体餐馆。

. W9 A8 S3 F4 i: \

  当时的“悦宾”饭馆,就是刘桂仙自家的住房。她简单地安了上下水,找个大汽油桶盘了个灶,从旧货市场买来几张小桌子,铺上新的塑料布,简陋的不能再简陋了。

: h( K) e- z# y( v+ g

  开饭馆还得有个冰箱啊!可东拼西凑的那点本钱都用光了,怎么办呢?刘桂仙拿着户口簿想贷点款。可信用社说,要贷款得找个担保人。上哪找担保人去呀?正当刘桂仙一筹莫展的时候,工商局的干部替她担了保,贷来500块钱。用这500块钱,刘桂仙买了台处理的雪花电冰箱。

. J* [/ T. F5 ~/ u g9 U! O

  要开张了,刘桂仙手里只剩下了36元钱了。她就用这36元钱,买了4只鸭子,做了几道菜--香酥鸭、麻辣鸭、炒鸭杂……头一天上的菜,全是鸭子菜。

/ b' B J& @# U: a

  开张那一天,来了好多人,刘桂仙又高兴又紧张。屋里只有4张桌子,坐不开呀?刘桂仙就让儿子搬个小马扎儿坐在门口,给那些排队的人发号。

4 Z; ^& g0 ]7 Y" b% I$ j: @

  原料没了,客人还不走。有个日本《每日新闻》的记者,等了好长时间还在店里坐着。刘桂仙赶忙从邻居家要了几勺面,做了打卤面,算是满足了日本记者的愿望。

# n3 f/ [* }# r; x

  晚上关门,点点钱,36元钱,变成了80多元。算算净赚40多元,相当于刘桂仙老伴郭培基大爷一个月的工资了。

) n: C' k2 V% x& W! ?

  当时,刘桂仙也没什么经营经验,菜价定的很便宜:一大盘鸭子6角钱、鱼香肉丝6角钱、鸭架子做的白菜汤卖1角8分钱。做一桌席,开始定的标准每人7元钱,鸡鸭鱼肉大虾海参什么都有。

9 |3 ?3 U6 k9 x7 m" e0 _

  结账的时候才热闹呢。外国人吃饭,有付外汇券的,有付美元、日元、法郎、马克的。由于没见过外汇,刘桂仙不敢收,还担心人家给的是假钱。

- I7 Q0 h5 X/ |1 T( b

  “悦宾”饭馆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刘桂仙实在忙不过来了。当时又不敢雇人。于是,老伴郭大爷、儿子、儿媳一起请假,帮着一块儿干。慕名而来的顾客们越来越多,刘桂仙只好定出了每人消费10元钱的标准,还要先预订。这样一来,来的大部分是外国人和记者。当时美国使馆有个人还画了一张简易地图,指明从使馆区到饭馆的路线,印了很多份发给其他使馆,不少老外都来。刘桂仙有个小本子,上面清楚地记录着当时到“悦宾”吃饭的有72个国家的大使和74家新闻单位的记者。

! l1 F" @" x! [% c5 U W

  1981年大年初一,姚依林、陈慕华两位中央领导来到了“悦宾”餐馆。他们先是把小餐馆视察了一遍,边看边询问饭馆经营的情况,并鼓励刘桂仙好好干。姚依林在看了餐馆的菜单后,建议她别光做热菜,再弄一些下酒的凉菜。后来刘桂仙照办了,顾客们果然反映很好。

+ E+ f2 G! w I9 E0 U/ f) W+ E

  两位中央领导走后,刘桂仙为专门买了两大麻袋鞭炮,足足放了半个多小时。她高兴啊!中央首长能到她的小店来,可见党和政府是支持她干个体的,这路错不了。就在这一年,刘桂仙又在离“悦宾”不远的地方,开了一家面积更大的姊妹店--“悦仙”餐馆,营业面积扩大了10多倍。

# {' Y. A: q. C) `

  现如今的刘桂仙刘大妈一家,过着富裕的生活,买卖做得比以前也大得多了。

" F* I$ M, e2 x2 Y+ U

  实际上,当年的“悦宾”饭馆不光只是个饭馆。在外国人眼里,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晴雨表;在中国人眼中,它代表着党的政策。当年的刘桂仙刘大妈,不知不觉中成了改革开放的先锋,为古老的翠花胡同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 j$ e$ n M0 t, y8 s

  翠花胡同,多亲切的名字。有空儿,您也到那儿转转。瞧瞧古迹,尝尝刘大妈的可口饭菜,高兴时来上一嗓子:翠花,上酸菜!

: b5 r2 ?6 V$ ]6 W. w7 C- ]$ H/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9 04:54 , Processed in 1.15642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