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彩乐章-古代西方与伊斯兰建筑》的评论
' M* Q9 L+ E& T* [
3 W+ |& I8 z8 l" ? h 这套书一共四册 我只买了关于西方建筑的两册 即《华彩乐章-古代西方和伊斯兰建筑》和《伟大的建筑革命--西方近代、现代与当代建筑》 总体感觉是图多 图片质量也挺好 这是此书的优点 建筑史就该以图为主 图能够包含的信息量是多少文字描述也不能替代的 尤其是彩照更是如此 当然 这也导致了该书价格较贵 影响了销售 但我买的是二手书 两本书总共五十元 很值 我不是那种藏书家 对品相没太高要求 但我想说说这书的一些缺点 首先是图片下面的文字介绍有很多错误 不知道这是编辑弄的 还是作者参考的资料来源本身就有错误 反正这种错误不少 举例子来说 图1-64和图1-65的文字介绍就弄反了 第39页“卫城彻底被毁,只留下少许残迹供后人凭吊了”这句话后面直接跟上一句“大英博物馆。”中间缺失一断文字,大约应该是“1801年,英国大使老额尔金将帕台农神庙浮雕切下,卖给了” 图2-30 不是罗马竞技场 而是雅典体育竞技场 举办了1896年第一次奥运会的地方 图2-32和图2-33 文字介绍弄反了 图2-48 应该是共和时期的罗马广场 不是图拉真广场 . 图3-65 应该是圣彼得堡复活(或者叫喋血)大教堂 作者在这页提到的“莫斯科圣处女教堂”,在陈志华的《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三版227页有此教堂图片,但这中文名字翻译的不好,网上搜索容易跟新圣女修道院(公墓)混淆,其英文名字多用“nativity church”或者“the church of the nativity of the virgin(或our lady)”在google上 结合moscow一词搜索 即可找到 陈志华翻译成“圣处女分娩教堂”这个中文名字在网上根本找不到该建筑 所以书中尽量给出英文名字最好 该建筑目前被刷成白色 前部门厅也有改造 第173页有错字 “比伊朗风格的礼拜寺更加宏传”应该是“伟” 图6-20 应该是德国克隆大教堂的中门 图6-127和128 是慕尼黑和维也纳的市政厅 作者仅说“中世纪欧洲市政厅”是不对的 这两座建筑其实修的很晚了 属于哥特复兴建筑 图156 应该是布拉格旧城广场上的蒂恩圣母教堂 图7-91 应该是修道院南侧 图8-84应该是美景宫(belcedere 也译作百乐宫)分上下两宫 图中是上宫 图8-85是美泉宫 音译作“舍恩布龙”(schonbrunn) 最后我想说说作者对中西建筑美学的评论的问题,作者在介绍凡尔赛宫的时候 大谈中西花园的不同 贬低西方几何形状花园的艺术品味 吹捧中国文化怎么怎么样 这种做法在《伟大的建筑革命--西方近代、现代与当代建筑》一书的末尾表现的更为强烈 我对此很不以为然 中国在近代 自然科学和民主法治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 这个作者也不否认 但出于极度自卑后的心理保护反应 就拼命拔高中国文化的水平 使其凌驾于西方文化之上 甚至说什么“最有生命力的价值体系” 美化“原初儒学”这是很可笑的 首先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 态度和价值取向 本无高下之分 在这方面自高自大 制造什么优越感 是一种很浅薄的心理 事实上 中国木建筑文化在世界上传播的范围很窄 只及朝日等国 而且这种木建筑根本不可能诞生现代建筑文明 作者吹捧“原初儒学”,反对后来的儒学,也是一相情愿的,他无视后来的儒学也是在原初儒学上发展起来的,后来极端化的种种弊端和丑恶,都能在原初儒学中找到起源,而作者主张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做法,也是一种理想主义,事实上,优点和缺点往往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去掉糟粕的同时,优点也往往没了,就如同大英雄项羽的性格是“不知后退,一往无前”,这既成就了他“破釜沉舟”的大胜,也注定了他不肯退回江东的悲剧结局。 作者在《伟大的建筑革命》末尾大谈什么“天人合一”强调中国人道法自然,保护自然,其实历史事实正相反,儒家强调百善孝为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结果是人口日繁,耕地面积不断扩展,造成大量森林消失,水土流失严重,为了保护河边耕地修的大堤,让河床升高,一旦决口,损失巨大。相反,保护自然的恰恰是被认为是野蛮人的游牧民族,占领中原后,变耕地为牧场,退耕还草,退耕还湖正是今天普遍实行的环境政策。 西方人城市公园里有很多小动物都能跟市民和谐相处,动物保护组织、绿色和平组织很有影响里,为什么讲了几千年“天人合一”的中国却做不到? 作者不嫌啰嗦的列举传统文化中的种种美德,其实西方文明中也都有,批林批孔的时代,我们照样有助人为乐的雷锋可以效仿,难道没了孔子就人人作恶?还说什么中华民族本质刚健“自强不息”,事实上恰恰是中国人奴性最大,让专制集权绵延了两千多年 所以我认为,不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当成什么灵丹妙药或者精神信仰,它没有能孕育出现代文明。作者是搞文化的,但不能成为一个文化贩子,到处自卖自夸,要知道,没有西方文明对中华文明的改造,你等中国文化自己发展出现代文明,纯属梦呓。如今经济发展刚取得了一点进步,还没有超过师傅呢,就迫不及待的贬低起师傅来,这是很浅薄的表现,儒学强调谦恭,作者如此吹捧夸大儒学,恰恰与儒学精神背道而驰。 我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很喜爱,但我的学习认识是,中国木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不适合用在大型建筑上,而只适合用来建小型民宅上,因为中国古代的大建筑,其实是民宅的放大版而已,紫禁城不过是超级版四合院,这跟西方的教堂宫殿不一样,西方的民宅也是木建筑,而大型建筑,纪念性建筑是另外一套砖石体系。作者在《伟大的建筑革命》中举出了友谊宾馆等中西结合的建筑,其实就是现代建筑基础上加了一些中国传统建筑符号和大屋顶,这也证明了本人的观点,那就是建筑上的中西结合,只能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反过来不行,尤其是简单的把大屋顶生硬的加在上面是很不合适的,应该尽量用一些抽象了的符号,神似而不是形似,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和苏州博物馆的山水墙就很好的将现代建筑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那才是真正的精品。
& O" }- Y* l% l5 A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 17:17:3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