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胡涂人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5-23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家在朝阳3在2012/5/22 9:08:00的发言:
7 O2 ~8 C+ l! ?0 s, w W0 @0 A4 k

西水车学长:您好!

! q- F& g. I/ Y6 ^; A! Q0 e: k

感觉张爱萍将军是个比较不错的人。其指挥的一江山岛战役比较漂亮!

, W9 |( Y1 Q7 N; _1 G, E- V

我插队时一个同学把张爱萍在新四军时送给他父亲的一部莱卡2型照相机带到了农村。我们用它在那里照过一些照片。这型号相机本身就有收藏价值,是张爱萍用过的,还具有革命文物价值。

0 X, ?1 ^( W' i1 @6 o( Z7 v$ ]/ n

张爱萍爱照相不假,新四军时张爱萍就有照相机,别人都找他照相。提起张爱萍,不能不提起张胜的《从战争中走来——张爱萍人生记录》这本书。很好的书,他称彭德怀是大写的真正的人,说明他与彭总是心心相印的,特别是在文革初期看到今天斗这个老干部,明天又斗那个老同事,到底是怎么回事?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突然一切都明白了,问题出在毛。敢于这样想,是多大的勇气,也说明他只认真理不认人的风骨。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2-5-23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2/5/22 22:38: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ost By:2012/5/22 21:40:00 [只看该作者

9 E$ }2 X% Z( u/ d* ~9 i8 e% S7 r: q2 x6 v3 Q7 O3 y8 R$ x/ V0 d; [9 T9 G G% Q1 {4 C* {) d* L$ p' P! G, S2 s1 W
2 A/ _5 b ?: q! {3 C: @
由于我住院做手术,他错过了今年景山公园牡丹盛开的拍摄机会,直到5月20日芍药也快开败了的最后时节,才急忙赶去拍了一些‘残花败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p063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9 Y% p6 m n+ u) M w

望胡老师术后尽快恢复健康,照过“残花败柳”后,再照老当益壮!

发表于 2012-5-24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提及:文革、清华附、红卫兵、骆小海—附小大才子……                                   + L, _" }0 n( z7 J/ k5 [" b
  9 g E+ i' q" L, ]+ C
                           红卫兵问题还原历史方明白                                             : S% r" J) z/ k6 A) O
                                     ' I1 \* A! }, j* y& `/ H: D
                                         黄河清    - C7 T' {% w( J; F# v. n; [
 8 ?. ^( U8 J( _( K
  清华附中红卫兵。成立于1966年5月底,是红卫兵的始作俑,发起者卜大华、骆小海、邝桃生、王铭、张晓宾、张承志诸人。他们所写三论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的大字报为毛泽东激赏。毛将江青转来的前两论与自己的覆信“我们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支持”和“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作为中共中央8届11中全会文件下发。《人民日报》于6月5日在一篇短评《汉弗莱的哀叹》中,引用了毛泽东语录“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根据这个道理,于是就反抗,就斗争,就干社会主义。”这篇短文安排在第6版,很不起眼。书生办报,确实顾忌多多,绝跟不上毛泽东的步子。清华附中红卫兵敏锐地捕捉到和心领神会了这句语录,将其精神最强烈地贯穿于“三论”始终。毛泽东发见、利用了清华附中红卫兵的革命胆识和热情,指令中央文革副组长王任重将他们召到钓鱼台国宾馆,正式传达了毛泽东的回信。《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先后全文刊登了“三论”和毛泽东的覆信。“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口号遂风靡全国,为掀起文化革命的初潮狂热起到了主导作用。 “三论”曰:“革命就是造反,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就是造反。”“造反,是我们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传统,是红卫兵要继承和发扬的传统。我们过去造反,现在造反,将来还要造反!只要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就要造反!只要矛盾存在,就要造反!革命的造反精神一百年需要,一千年需要,一万年还需要!”“三论”之“首论”是有才子之称的骆小海写的。骆小海有词作曰: “大乱清华,红卫兵,逆风耸立,起手处,刀光剑影,三论反笔。”“搅翻地狱十八层,砍断天宫五千梁,阎罗玉帝失魂魄,牛鬼蛇神一命亡,杀气腾腾,伏尸百万喜洋洋。”…… ' a. w5 H N- z) ]& X6 k' J)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4 8:59:27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24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名其妙又纪念“讲话”了?

6 Z1 B- x' g ^8 G( _' }

一齐大唱红歌了?

0 H- m5 s. T. ]! Q* {/ r6 I

 

& [6 r+ q7 v9 x! x0 q( W

不过红歌挺好听的!

发表于 2012-5-24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猪店123在2012/5/24 8:52:00的发言:
此文提及:文革、清华附、红卫兵、骆小海—附小大才子……
这批红卫兵在1966年底基本上灭亡了。他们说:江青阿姨不爱我们了。
发表于 2012-5-24 1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2/5/24 11:44:00的发言:
这批红卫兵在1966年底基本上灭亡了。他们说:江青阿姨不爱我们了。
: I* w# Z7 k3 t4 |: M6 m1 \

从现在一些回忆录里看到,是这些人先不爱江青了。

8 }5 c7 ~( s3 n/ Q& H3 N

 

0 s9 m' C3 G- d

再后来,跟江青张春桥斗的是林彪的几个干将。

3 O( @, I8 D! m8 _

 

) [7 D% f1 X0 v- ?, C- D+ Y

再后来,才是邓大人。

# y d) L) N5 |& c

 

/ R0 _5 A* V- ]

但是江有后台,于是他们都惨败了。

发表于 2012-5-24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2/5/23 22:46:00的发言:
/ x3 M" \* g# E5 l4 g4 l; e

望胡老师术后尽快恢复健康,照过“残花败柳”后,再照老当益壮!

Y2 f/ a8 s# B) K+ q( ^" T

慰问胡老师,请您注意休息,祝早日康复!

: G0 W# z$ R9 w* I#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4 23:53:29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24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2/5/24 11:44:00的发言:
这批红卫兵在1966年底基本上灭亡了。他们说:江青阿姨不爱我们了。
# g/ Q* ?6 C- H' P

 

8 e4 q- _- w* Y9 }; t

歌谣:“想起当年送沙果,江 青阿姨真爱我。可怜今天送果人,戴着手铐把牢坐。”

9 O" L* W8 r2 p% ~! w1 _

 

) |/ s' N( o& U) _! s7 v

摘自《红卫兵档案》

发表于 2012-5-25 0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12/5/24 23:53:00的发言:
. D) C8 S4 t0 f. ?9 g. T1 x' d

歌谣:“想起当年送沙果,江 青阿姨真爱我。可怜今天送果人,戴着手铐把牢坐。” 

% j7 x2 r1 m' a& m+ O

摘自《红卫兵档案》

3 x: w2 s! X0 z% H0 T

红卫兵的历史和文革史一样,都是中国现代历史的重要部分,当然两者有因果关系。现在对红卫兵的看法五花八门,有许多凭个人好恶谈红卫兵,不客观,例如一个不客观的观点:一提破四旧,就是红卫兵的罪恶,其实开始并不是所有红卫兵都是打砸抢的,“西纠”是周恩来与红卫兵商量通过周荣鑫成立的,目的恰恰是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等。因此红卫兵史是值得研究的,不知有没有历史学家在研究,比如可以提出几个研究题目,红卫兵的产生原因、红卫兵与毛泽东、江青、周恩来等文革重要人物的关系。红卫兵的分类及演变等。

发表于 2012-5-25 0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仅就水车兄所言举一例,可能文不对题——

5 @. I, O( b0 i7 h8 \; y

“西纠”的骨干之一孔丹,为王军的后任-中信的一把。

发表于 2012-5-25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九六六年底歇菜的“红卫兵”后来号称“老兵”。                                                                                  《红岩》主编:《禁锢的世界》篡改成《红岩》      8 N4 j& V) ^ G9 ^$ K! n+ A% c
1957年被错误打成右派的重庆“五七”老人披露,《红岩》是篡改真实“回忆录”而虚构的,该书主编杨本泉先生也证实此事。 重庆作家杨本泉先生谈到被划成右派时,向记者否认参与小说《红岩》的创作。他说,1959年,其他作者在他主编的《锢禁的世界》基础上改写了《红岩》,而他57年就被打成右派,撤销职务,被遣送去云南修建内昆铁路,断绝一切文化资讯。1979年落实政策回到重庆,在《重庆日报》副刊组负责编辑工作。 88岁高龄的杨本泉因耳背,无法回答更多问题。重庆五七老人刘先生表示,《红岩》的前身是回忆录《锢禁的世界》,而创作《锢禁的世界》是在1956年,当时,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三位作者都没有写作经验,杨本泉就担任他们的辅导老师,并成为创作的主编,谁写什么,怎么写都由他负责安排。 杨本泉被打成右派后,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就用《锢禁的世界》虚构成了《红岩》,并且还把他写的一首诗《我的自白书》,也编进《红岩》中成为陈然烈士的遗作。刘先生认为,《红岩》是编造的,有很多情节都是假的,宣扬“狱中志士”怎么英烈,“中美合作所”怎样残酷,这都不是杨本泉的创作出发点,《锢禁的世界》是真实的回忆录,当时就被当局阻止发表…… 所以,杨本泉并不承认他写了《红岩》,如果杨本泉不被解职,他们也不方便虚构出《红岩》。那些年当局还编造了《半夜鸡叫》、《白毛女》、《收租院》等等故事。                                 3 Q) G3 m5 C6 k4 m- f
 6 m; v" z5 q9 F6 m5 Q' P0 B, F
  ! O, I, Z$ r3 H$ v, H
  ; r% P" F/ V5 y+ v1 i$ u
   另,向各位校友推荐一本书《内部的敌人》作者是一位英国教士抗战时期在国民政府军中做“白求恩”,以其亲身经历著述那时谁在“抗战”谁“不想抗战”……某党“党史”,除人名、地名、时间大概属实,其他大概多为“演义”了吧? ; X4 d) D7 q8 k6 M1 ^
[/SIZE] ! h& t8 q1 d# _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5 10:54:07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25 15: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老师:在我的全力支持下,老伴终于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愿望-—拥有了一台宾得K5单反相机。由于我住院做手术,他错过了今年景山公园牡丹盛开的拍摄机会,直到5月20日芍药也快开败了的最后时节,才急忙赶去拍了一些‘残花败柳’,现挑出十张大家看着玩吧!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多谢胡老师、潘老师在告别春天之际给我们送来美丽的芍药花。这些照得很漂亮,可不是“残花败柳”。既使是残花也有她独有的魅力.这些花饱含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也是老俩口恩爱夫妻的见证。胡老师做完手术要注意休养保健。敬祝两位老师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4 o1 m; ?/ \1 S! f7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5 15:53:25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25 1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借花献佛,借胡老师与潘老师的花再向两位恩爱的老夫老妻献上一首歌。

, T3 q$ P% [% f0 h8 G4 |

6 `% ^4 e! d# j0 g! b' ]+ w5 W7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5 16:59:38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25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上见到中国航母从乌克兰再经黑海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万里迢迢由拖轮拉到大连,经过多年周折才成正果,实在不易。一组照片照下了这个艰难的历程。请大家看看

9 I$ i) O/ h7 `+ d3 {


) o' e- d( o2 Q8 F* E



9 r) B6 B2 L9 y6 D( K* V






(待续)

# m% s5 W* d5 w( R/ Y7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5 17:18:53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25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帖)

& s8 o- r4 d0 o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 `* T1 V# p2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5 17:28:27编辑过]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发表于 2012-5-25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之时,中国海军气可鼓,不可泄。听听海军向前进的歌吧!

4 t) T- q7 z7 ^; B1 m( L8 w

发表于 2012-5-25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n& Z* `0 v% S, Y( I- T8 U( J A# ~9 l; n. C# n: C
) z+ d( i! u; q7 [1 o

当今之时,中国海军气可鼓,不可泄。听听海军向前进的歌吧!

) y; o! {8 s! } {- a* C! l

 

5 N" q3 j/ I, G1 z+ j

毕竟是自己祖国的海军——

发表于 2012-5-26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猪店123在2012/5/25 10:39:00的发言:

一九六六年底歇菜的“红卫兵”后来号称“老兵”。                                                                                  《红岩》主编:《禁锢的世界》篡改成《红岩》     
1957年被错误打成右派的重庆“五七”老人披露,《红岩》是篡改真实“回忆录”而虚构的,该书主编杨本泉先生也证实此事。 重庆作家杨本泉先生谈到被划成右派时,向记者否认参与小说《红岩》的创作。他说,1959年,其他作者在他主编的《锢禁的世界》基础上改写了《红岩》,而他57年就被打成右派,撤销职务,被遣送去云南修建内昆铁路,断绝一切文化资讯。1979年落实政策回到重庆,在《重庆日报》副刊组负责编辑工作。 88岁高龄的杨本泉因耳背,无法回答更多问题。重庆五七老人刘先生表示,《红岩》的前身是回忆录《锢禁的世界》,而创作《锢禁的世界》是在1956年,当时,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三位作者都没有写作经验,杨本泉就担任他们的辅导老师,并成为创作的主编,谁写什么,怎么写都由他负责安排。 杨本泉被打成右派后,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就用《锢禁的世界》虚构成了《红岩》,并且还把他写的一首诗《我的自白书》,也编进《红岩》中成为陈然烈士的遗作。刘先生认为,《红岩》是编造的,有很多情节都是假的,宣扬“狱中志士”怎么英烈,“中美合作所”怎样残酷,这都不是杨本泉的创作出发点,《锢禁的世界》是真实的回忆录,当时就被当局阻止发表…… 所以,杨本泉并不承认他写了《红岩》,如果杨本泉不被解职,他们也不方便虚构出《红岩》。那些年当局还编造了《半夜鸡叫》、《白毛女》、《收租院》等等故事。                                
 
 
 
   另,向各位校友推荐一本书《内部的敌人》作者是一位英国教士抗战时期在国民政府军中做“白求恩”,以其亲身经历著述那时谁在“抗战”谁“不想抗战”……某党“党史”,除人名、地名、时间大概属实,其他大概多为“演义”了吧?
/ K2 a, D p S8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5 10:54:07编辑过]
, H5 E& Q1 c( g' c7 N O

电视台播过红岩纪念馆长的采访,说江、姐实际没有受过竹签子钉手指是酷刑,受得实际是夹手指的刑,就是京剧里见过的对女犯常用的刑,叫什么那个字我不会写。

# D9 B# q' A1 i6 I- a2 ^: |

我认为这并不影响江、姐的的形象,实事求是吗。但是我宣传部门一贯说谎话的习惯实在不可爱!

发表于 2012-5-26 1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释一下,把江、姐中间加一个顿号,是因为不加顿号网络审查通不过,不给发。

! z; }% h' m0 r9 X# D

原因不好理解!

发表于 2012-5-26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路军战绩与日军战报对比     ! l/ k, h3 y7 c9 m/ Z% g( V1 Z
  * z7 n- ~" x3 N6 b" q6 L$ X9 E
 1、平型关战斗 八路战报:歼灭日军1,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67人,伤94人(儿岛襄着:《日中战争》,日本文艺春秋社1984年版); 3 } \3 U+ ?2 G" y- G; L5 X
2、广阳伏击战 八路战报:歼日军千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63人(臼井胜着《中日战争》); 9 D7 g4 O' w' y8 V' I4 {) E2 `$ N
3、晋察冀区反八路围攻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2,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7人,伤52人;皇协军伤亡69人(臼井胜着《中日战争》); ' `/ e# P j+ l, z# r
4、三次破袭平汉路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1,2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2人,伤11人,无皇协军伤亡报告(《支那事变陆军作战》); , i5 b- h) O+ A
5、冀中1938年春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6人,伤26人,皇协军伤亡71人(《华北治安战》); * n8 u8 c5 L% S
 6、120师收复晋西北七城战役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1,5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22人,伤51人,皇协军伤亡101人(《华北治安战》); $ T4 s2 J7 |0 ^7 f& g: d
  7、易(县)涞(源)战斗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1,4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9人,伤22人,皇协军伤亡4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 4 f# T: F1 p: a" `
8、129师晋东南反日军九路围攻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4,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1人,伤10人,皇协军伤亡79人(《华北治安战》); - [2 L9 w2 j( q: j: A+ J) \9 y
9、晋察冀区1938年秋反围攻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5,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39人,伤132人,皇协军伤亡107人(臼井胜着《中日战争》);" r3 O$ l2 x k+ C8 R+ O1 G: ^9 e. M
 10、冀中区五次反围攻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5,5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21人,伤65人,皇协军伤亡99人(臼井胜着《中日战争》); , S2 h) W$ P* \' M% E
11、冀南1938年反“扫荡” 八路战报:毙俘日伪军6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3人,伤11人,皇协军伤亡16人(臼井胜着《中日战争》); . u6 {; ]6 h7 Y7 M5 }
 12、冀南春季反十一“扫荡”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3,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37人,伤70人,皇协军伤亡81人(臼井胜着《中日战争》);1 D+ y! b5 w5 g! g4 V+ M7 z
 13、115师陆房突围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0人,伤122人,皇协军伤亡67人(《华北治安战》); + E8 R1 g. C. S4 W: t. |3 F( W1 c
14、五台山区1939年5月反围攻 八路战报:歼灭日军宫崎部队8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4人,伤27人(《华北治安战》); , k6 E+ d7 |3 o' W X' P
15、太行区1939年夏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000余,日军战报:日军亡7人,伤37人,皇协军伤亡70人(《华北治安战》); " z9 T& J# d; A- h
16、冀中1939年冬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5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27人,伤89人,皇协军伤亡71人(《华北治安战》); 3 d% U& K/ l. G. m# t. B+ | U
 17、北岳区1939年冬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3,6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9人,伤34人,皇协军伤亡95人(《华北治安战》); 4 o4 Q T& H- W
18、平西区*年春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800余人,击落日军飞机1架,日军战报:日军亡8人,伤40人,皇协军伤亡22人(《华北治安战》);   0 V; l' y2 E* o6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6 11:11:42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26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冀中*年春季反全面“扫荡”作战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3,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1人,伤91人,皇协军伤亡62人(《华北治安战》);
 
20、抱犊崮山区反扫荡”“(亦称鲁南区*年反“扫荡”)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22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9人,伤60人,皇协军伤亡58人(《华北治安战》);
 
 21、129师白晋铁路破击战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6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2人,伤9人,皇协军伤亡12人(《华北治安战》);
 
22、晋西北*年夏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4,490余人俘53人(内含日军11人),日军战报:日军亡37人,伤107人,失踪3人,皇协军伤亡失踪201人(《华北治安战》);
 
23、冀中*年夏季“青纱帐”战役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2100余人俘伪军5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9人,伤22人,皇协军伤亡39人(《华北治安战》);
 
24、百团大战 八路战报: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日军战报: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伤亡失踪1,202人(《华北治安战》);
 
25、太行区*年秋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8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29人,伤60人,皇协军伤亡44人(《华北治安战》);
 
26、冀中*年冬季攻势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3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0人,伤27人,皇协军伤亡59人(《华北治安战》);
 
27、太岳*年冬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6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7人,皇协军伤亡15人;
 
28、晋西北*年冬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2,5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8人,伤44人,皇协军伤亡102人(《华北治安战》)。 . s7 L8 H, k" g; n, Z" t
           . J! ^; S6 {7 u: I/ Q
  ! E! L! w! M; ~6 }
  应Laojy校友的鼓励,再转发一贴资料,共校友中军迷一阅,信不信皆可。 ) @1 p2 h$ _9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6 11:10:32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26 14: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猪店123在2012/5/26 11:10:00的发言:
应Laojy校友的鼓励,再转发一贴资料,共校友中军迷一阅,信不信皆可。
我感觉两方面的情报数字都不能信,相差太多,折中可能也不准,如何判断出准确的数字?恐怕得由搞情报信息的专家来回答。
发表于 2012-5-26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2/5/26 14:37:00的发言:
我感觉两方面的情报数字都不能信,相差太多,折中可能也不准,如何判断出准确的数字?恐怕得由搞情报信息的专家来回答。
' ^. k' o" j& }. Y% }. h

让CIA试试——

发表于 2012-5-27 0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不知怎的,又刺激了哪一根筋,便有了下面的回忆:。。。。

' D4 `" p1 \: w" x/ Y6 m

 

0 l3 o" ^7 |3 Z

 

1 K- w$ H" t- D6 |/ z" o7 }

(38)进驻机院的军宣队

8 ]+ Q9 F+ z% ], F" b @' a9 y


 

* T. ^: B/ o [2 m; x% q

      记不清是哪一年,哪一月,全国上下掀起一股热潮,那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按照最高指示,高举“中国人民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军宣队)大旗,进驻国家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三支两军”运动。一级部所属院校--北京机械学院也不例外。

$ P/ s, k0 a2 z" y8 n

 

' A% g) B# y' z1 f& \

      进驻机院的军宣队来自于位于公主坟附近空军大院的部队(什么番号我不知道)。他们在院内出入总是集体行动,身着绿军装,蓝裤子,头顶一颗红星,颌下悬挂两面红旗,排着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走在大马路上。我们一帮孩子们经常尾随后面看热闹,后来闹熟悉了,还和他们一些队员交上了朋友。

: u/ C2 C. d( w! u# }

 

6 R8 G! J, K" E4 L7 Q5 a4 o% t

       在这第一批进驻机院的军宣队员中,负责领队是一名穿四个兜儿的干部,大概有三十多岁吧,我们那帮孩子称他为“队长”。“队长”很严肃,很少见他笑过,没有谁敢和他搭上线儿。当时第一批军宣队的任务可能就是强调“宣传”,所以队员有男,有女,都很年轻,年纪大约在二十岁上下,可能是文艺兵居多,经常在大礼堂举行文艺宣传演出。记得有一个节目是“老两口学毛选”。一开始的台词大概是:

8 K9 K9 j; S7 Y t


 

+ H, j* X' M: Q+ c

老两口齐唱:吃罢了饭,老两口子坐在窗前,那个学毛选哇。

. V. v4 ~1 _+ R

老婆子呼:老头子!

$ R& w, Z/ a+ D+ C, d% e

老头子应:哎,老婆子!

5 W a- A+ K T9 v* M2 x

老婆子唱:哎!。。你看咱们学哪篇哪?

# w. T) h7 d6 g5 x h

老头子呼:老婆子!

2 a9 Z$ T8 h$ D+ _ D6 z

老婆子应:哎,老头子!

+ V: Z4 j' Y D/ R5 N) n. d$ T

老头子唱:哎!我看咱们学这篇呐,你看那中不中,你看那中不中?

* g2 r5 ?: N$ k5 i4 f+ A

老两口齐唱:阶级敌人妄想变天,咱家的二小子干活有点懒。。。。

+ u3 o% o0 e: h8 J


 

' F0 ]3 o3 Q' Y# F( _: k. h, F

呵呵。。。下面的就记不全了。

+ R5 @- n* p8 w


 

8 Y- A7 k8 S- K. {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和家兄与军宣队中的一位“军人帅哥”建立了友谊。这位帅哥是山东人,浓眉大眼,见面笑咪咪的,特别喜欢看我们给他带去的各种传单材料,了解当时社会上和院校里发生的事情。他演出的拿手节目就是山东快书。一上台,往那一站,夹在手指间的两个小铁片儿相互一嗑,发出一串清脆的“叮了个当,叮了个当,。。”的声音,随后就是典型的山东腔随口而出。记不清说的是什么书,反正不会是“武松打虎”,也不是什么“火车站里有火车,火车里面有旅客,旅客们不是上车就是下车。。。”等废话多多的段子。

7 h# c& Z7 i! b3 e

 

* P. E, ]- S, \, W0 x

     我那时可能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比较严重,长的皮黑肉糙的,每次见到“军人帅哥”,他都直呼我“小黑人儿”。后来,通过“军人帅哥”,我们又和一位“军人靓姐”熟络起来。“军人靓姐”应该是南方人,眼睛非常明亮,说话带有明显的南方人味道。我每次见到“军人靓姐”,都喊她“老太太”,因为她就是出演“老两口学毛选”节目里的老太婆角色(我记得“军人靓姐”长得很漂亮,却不知为何让她出演老太婆),而她则把“军人帅哥”送给我的称呼“小黑人儿”演变为“小卢蒙巴”,每次见到我,都呼我“哎,小卢蒙巴”。我那时可不知道卢蒙巴是谁,只琢磨着肯定是和非洲黑哥们儿有关。

$ L2 |* J( V7 j0 ]- Y" @

 

$ x% Y+ q4 ^' K. I% t8 u

      后来,军宣队人员进行了调整,这第一批“军哥”,“军姐”们大踏步的撤回。临走前,“军人帅哥”还到我家来玩儿,我和家兄给了他许多传单,并留下他的地址。

4 |, ~) T$ C6 m

 

3 G! W- y3 x, a+ b

       过了一段时间,我和家兄很想念“军人帅哥”,就选了一个星期天的日子,背了一书包的传单,按他所说的路线,从大北窑坐大一路到总站公主坟。下车后发现周围都是建筑工地(那时应该是正修建北京地铁),但很冷清,路人很少,不过可以看见远处的建筑物(后来知道海军大院也在那里)。问了路后很容易找到空军大院,向门卫说明来意,最后还真找到“军人帅哥”的营房,而且他还没外出。见面后说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我老惦记着能不能和他一起吃午饭,因为一直听说空军飞行员吃得好。终于等到午饭时间来临,“军人帅哥”不负我望,借了个饭盒多打了一份儿炒菜,。。。记得那顿饭吃的全是细粮,饭菜很香。遗憾的是那次没有见到“军人靓姐”。

) t1 W; k1 P$ x" B

 

D, O. U6 h6 P+ ]& n1 f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上学的忙上学,该练兵的忙练兵,我们之间就再没联系过。。。

e6 h* ?) v* \6 H2 j

 

0 M$ f% i: ?6 @( R

      换过防的军宣队明显加强了对管理方面和思想方面的工作,穿四个兜儿的人大大增多,领队的干部级别也在增高。69年搬迁汉中以后,机院军宣队领头的是一位姓李的,据说是部队师级干部。此公面色黝黑,烟瘾很大,总见他烟卷儿不离手。在他的领导下,军宣队与工宣队很好滴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悄悄滴,一枪不发,将机械学院绝大部分双职工家庭的北京户口强行迁出北京,落户到陕西,把机院许多人重返北京的美梦碾碎于秦岭之下。而曾经高喊革命口号的军宣队最终却没有一个人留在陕西,全部闪回北京。在西安的老机院的人说起这事就特别地不忿儿。。。。

发表于 2012-5-27 0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    水小子: 军宣队与工宣队很好滴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悄悄滴,一枪不发,将机械学院绝大部分双职工家庭的北京户口强行迁出北京,落户到陕西,把机院许多人重返北京的美梦碾碎于秦岭之下。而曾经高喊革命口号的军宣队最终却没有一个人留在陕西,全部闪回北京。在西安的老机院的人说起这事就特别地不忿儿。。。。
6 a' Q+ Y( E4 ^- u[BR] 
/ i0 E) U" H! l[BR]    点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于是爷一怒奔了北美!玩笑,玩笑。
发表于 2012-5-27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q  p3 `' M( o9 A* M/ k
卫报:徐唯辛画布下的文革众生像 9 U% D, s' E) ?# W
[BR]《卫报》2012年05月22日讯:“文化大革命”时期学生斗老师,朋友之间互斗……现在,艺术家徐唯辛把受害者和害人者的形像都搬上了画布。8 j  h  e) ^0 E* X  \1 [
[BR]    《卫报》报导,对徐唯辛来说,他画的第一幅画肖像画最为印象深刻。那是1966年,徐当时8岁,当他得知他可亲的年轻老师竟然是地主的女儿时,感到震惊,因为地主是阶级敌人。他非常愤怒,他画了一幅丑化老师的漫画贴在黑板上。当刘老师走进教室看到后,“她脸色一下子失去血色,一句话也没有说。” # M0 |4 l- r" N1 _
她不能不感到害怕。当时文化大革命正处于高潮,在整个中国,教师、地主成分和知识分子是被侮辱、殴打甚至杀害的对象,他们遭受被革命热情煽动起来的邻居、同事和学生的围攻,朋友、子女和配偶反目成仇。
+ C; M7 e& f3 b10年后混乱平息时,大约有3,600万人受到迫害,死在农村的至少有75万人。红卫兵砸毁寺庙、焚烧书籍和捣毁历史文物。高校停课,学生数年被剥夺了受教育权利。由毛泽东发动的文革,甚至连共产党的历史学家都称这是场浩劫。但这种盖棺定论式的简单武断说法旨在阻止争论。10年文革也对当今中国具有深刻影响,这也是中国大张旗鼓地进行经济改革而政治却是一潭死水的原因之一,甚至有人说,文革导致个人主义盛行──这方面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禁忌。 徐现年53岁,是敢于正视自己国家过去的少数人之一。“文化大革命”的人物面孔被绘制成巨大的黑白肖像,堆放在他在北京的工作室里,每幅有2.5 米高,他们各具特色、引人注目。单色黑白油彩与60年代宣传钟情的扎眼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发表于 2012-5-27 08: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那时可能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比较严重,长的皮黑肉糙的,每次见到“军人帅哥”,他都直呼我“小黑人儿”。后来,通过“军人帅哥”,我们又和一位“军人靓姐”熟络起来。“军人靓姐”应该是南方人,眼睛非常明亮,说话带有明显的南方人味道。我每次见到“军人靓姐”,都喊她“老太太”,因为她就是出演“老两口学毛选”节目里的老太婆角色(我记得“军人靓姐”长得很漂亮,却不知为何让她出演老太婆),而她则把“军人帅哥”送给我的称呼“小黑人儿”演变为“小卢蒙巴”,每次见到我,都呼我“哎,小卢蒙巴”。我那时可不知道卢蒙巴是谁,只琢磨着肯定是和非洲黑哥们儿有关。

6 v. F) l# \6 X4 f, E

 

" n3 U& f* s' [1 Y0 z6 p

友谊无所不在——

发表于 2012-5-27 1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12/5/27 7:12:00的发言:
3 u! t9 o9 U3 C0 V

今日不知怎的,又刺激了哪一根筋,便有了下面的回忆:。。。。 

7 k: u# o3 r3 H* R

进驻机院的军宣队

) t" N- P/ `4 X) @6 n7 C6 E- k

文革中期的军宣队、工宣队与文革初期的工作组是一样的性质,都是领导文革运动的。一个姓毛、一个姓刘。军宣队、工宣队、工作组里面的工作人员都是普通人,不见得比他们管辖的人们有多高的理论水平,他们只是贯彻上面的意图,比人们多看或者先看了文件。派工作组是阻碍群众自己解放自己,派军宣队、工宣队是工人阶级占领上层建筑。荒唐的年代、荒唐的理论、人们就是这样服从着生活,现在如果再派什么工作组,大多数人们肯定想:工作组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只想过上安稳的日子、舒服的日子。

9 F$ d% v* Y& q# Y) Q8 N$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7 15:18:45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27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2/5/25 22:17:00的发言:
; v1 M2 c( A6 g8 k6 w : ]* o/ {" y0 ?. G( h* C6 b, G" Q* s7 Z" W+ y1 J" B5 ?8 ~0 G8 F9 C& r6 B+ o J0 A( l
# z) A) ^1 V' O% a- E) p" V

当今之时,中国海军气可鼓,不可泄。听听海军向前进的歌吧!

8 I" \: U* t5 g k7 o+ v2 g

 

( v4 k- Q w8 B' v0 Y

毕竟是自己祖国的海军——

& z% m9 B. a. y' V* D' V

哈哈,英雄所见略同,咱们都挺祖国的海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1 T4 ?: m$ v& u6 s% q)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7 16:38:22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27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2/5/26 14:37:00的发言:
我感觉两方面的情报数字都不能信,相差太多,折中可能也不准,如何判断出准确的数字?恐怕得由搞情报信息的专家来回答。
+ w2 D7 s/ y$ T

这个问题,可能我们都不能给出答案。很多战事,双方伤亡的具体数字都有争议。我们费尽心神去考证恐怕也难以说清,也难以服众。这不是我们能完成的工作。有的情报信息专家对于当时战场没留下具体详实的资料,也只能作以估算或推测,尤其是对于70多年前发生的战事。不过伤亡数字的出入撼动不了日本鬼子战败投降的结局。

# u/ R' D5 @/ C0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7 17:00:58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13:42 , Processed in 1.21247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