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2/5/5 16:42:00的发言:
) ?, }! e, t: H
" I/ n) W# M: ]$ t0 j c0 Z5 G + A) n4 P; b4 F X
“另一个学生领袖博斯年,大游行的总指挥,梗直、仁义的山东汉子,罗家伦的挚友。只是他自己认为,“五四”是在有政府的状态下,有序的和平情愿活动,一切都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但在火烧赵家楼的行动中,作为总指挥,他反对使用暴力,反对纵火行凶,自坠为暴徒,遭遇狂热的愤青殴打,旋即退出游行示威行列,在胡适引荐下赴英、德留学。归国后成为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离开大陆为台湾大学校长,成为有数的大学者。 4 G6 c; _# G; ]) h. j, L( t* M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傅斯年.jpg

: I; X W) I) |3 h $ p0 Z7 E }4 p: U* g: z$ ^
, \, S/ F0 q' A/ l! u9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5 16:50:29编辑过]
* R: O; v% h7 H+ n, A, w# a + e' W& d$ a) L% f, D- @
有关傅斯年,记得读过一两段轶事。傅斯年人称傅大炮,大概是快人快语,胸无城府。
' ~' m! b, w; f6 x' u& d
: q$ [8 m: K5 h7 a8 l5 o7 `' b" g+ N一次,说起五四运动,傅很是得意,说现在的人不禁打,我那时被二十多人围打,压在地上,但毫不屈服,仍然奋起搏斗。
( Q( a1 i6 c' R9 m, ^/ G
0 L: E* a y! D5 X1 u* s+ ?' W傍边一人插言道,记得当年老兄被人压在身下,动弹不得,呼吸困难,要不是门房的人赶来相救,恐怕。。。。傅不等听完,就涨红着脸,连连摆手说,当年之事,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8 i, I& W1 n. I* s/ | * m! N9 p+ S8 a: A' `* O/ B6 O0 o5 g0 @
抗战时,傅来延安考察访问。见到毛泽东,感慨地说,我们当年闹学潮,上街游行,堪比首先发难的陈胜吴广,而你们是刘邦项羽啊。毛听罢,一时无语。几天后,傅离别延安,毛送行,掏出一张纸,上面有毛手书一首古诗,赠给傅。傅打开一看:
$ T+ ]. ]3 x# K# P, D5 f- e8 t% D& d
/ t. |6 j' v E, c$ Z p2 t“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 w. O8 j) b2 w& t9 \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7 X- O9 ~# ~8 C- ~5 C : k: K' `% i* {
傅看罢,半晌无语。 & [! v! s/ N% y: T,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6 12:41:4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