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闭提示
因会员注册模块问题,想注册(老北京网)论坛的网友,请拨打电话18510256323,论坛将手工注册,谢谢合作。
楼主: 胡涂人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2-5-3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六一节有什么节目吗?
发表于 2012-5-3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长编辑的照片很有意思。“阳光”不能称“高寿”,1960年才入学。在胡老师、诸位学哥、学姐面前是小学生。
发表于 2012-5-3 1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童在2012/5/2 7:12:00的发言:
王振刚大哥提到的张家一家人我还都认识。老大张立人,老二张达人(确实考入四中),老三张树人,老四张蕾。后三位均是我们附小的学生,并都担任过学校少先队的大队主席。目前均未联系上。
* y" n/ Y1 S4 }1 s

张树人,张雷在美国。2011年夏天张雷回来探亲,也很想念小学同学,与同班同学聚会见过面。今夏要是回来,我把你的电话告诉她,好不好?

发表于 2012-5-3 1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2/5/3 7:37:00的发言:
老童是否“军事迷”,对新四军抗日作战资料收集这样详细,看来新四军抗日战果虽然不及八路军,但是抗日还是有战果战绩的。 t( q( U+ y1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3 7:39:20编辑过]
) i5 M3 |! M3 Z: ~6 p( n0 ]

我不是军事迷,但父母都曾是新四军联谊会的成员。总觉得新四军不可能连日本鬼子都没打过。所以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就得到了一些资料。从更多的资料中发现,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之后 ,更多的是与顽军和忠义救国军作战了。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新四军军歌中所唱的“东进、东进”和“把日寇趋除于国土之东”的决心却是人所众知的。

发表于 2012-5-4 0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五四运动九十三年记念日。从百度摘一段重温历史。

7 `4 [2 }( U1 X {! L6 s4 }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0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5-4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四青年节再读《年轻》,它是德裔美籍人塞缪尔·厄尔曼70多年前写的一篇只有四百多字的短文,依然能给我力量与鼓舞。 ; Q l& c! V% P0 W6 o

        

4 C. \- r; k7 f! k0 z# O

《年轻》 塞缪尔·厄尔曼

7 t+ `% U; |* Q% j

 

& |6 l: u5 \ {

    年轻,并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的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东风。
   年轻,意味着甘愿放弃温馨浪漫的爱情去闯荡生活,意味着超越羞涩、怯懦和欲望的胆识与气质。而60岁的男人可能比20岁的小伙子更多地拥有这种胆识与气质。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是随着理想的毁灭,人类才出现了老人。
    岁月可以在皮肤上留下皱纹,却无法为灵魂刻上一丝痕迹。忧虑、恐惧、缺乏自信才使人佝偻于时间尘埃之中。

( q" K0 L8 T4 |3 N: w3 W

    无论是60岁还是16岁,每个人都会被未来所吸引,都会对人生竞争中的欢乐怀着孩子般无穷无尽的渴望。在你我心灵的深处,同样有一个无线电台,只要它不停地从人群中,从无限的时间中接受美好、希望、欢欣、勇气和力量的信息,你我就永远年轻。一旦这无线电台坍塌,你的心便会被玩世不恭和悲观失望的寒冷酷雪所覆盖,你便衰老了——即使你只有20岁。但如果这无线电台始终矗立在你心中,捕捉着每个乐观向上的电波,你便有希望超过年轻的90岁。

1 X; q6 ~( A; q3 ?, z

 

# g2 {4 F% L% T; I- e

 

发表于 2012-5-4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猫同学在《兵宣大院》贴出的两幅青花瓷作品,略去了文字部分。

2 W; x7 X& w+ i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发表于 2012-5-4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什么时候聚会?
发表于 2012-5-5 0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阳光之客在2012/5/3 17:19:00的发言:
学长编辑的照片很有意思。“阳光”不能称“高寿”,1960年才入学。在胡老师、诸位学哥、学姐面前是小学生。
! S+ h# x: t; A$ K9 r" v

哈哈,老弟还年轻着哩。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5-5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2/5/4 7:51:00的发言:
1 D* ` V1 G5 g) E0 u l( `8 l! j

               

* { ]. t1 p/ s

  .........   

- J# _ U B- _0 V/ l* z# R0 o

当年我父亲(右五)在德国鲁尔煤矿与德国朋友合影

2 e7 {2 @/ x9 f4 R% ^3 y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l* W9 X3 L0 I) }. ];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4 8:04:59编辑过]
* H0 j9 t& x; Z' `, V

德国鲁尔区是产煤区,我曾在那里呆过一段时间。后来他们很有远见地把所有的矿井都封了,为的是保护本国资源。一旦将来世界出现能源危机,这些矿井可以重新启封投入生产。封井之后,德国人就是用汽车和机械等高技术产品换取能源和食品。自家地不种粮食,只种花草,照样“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相比之下,国内对资源的管理是不是糙了点儿,缺乏合理规划呢 ?

发表于 2012-5-5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2/5/5 8:57:00的发言:
: x& o9 m4 B# F% \2 @5 d h# C7 z

fficeffice" />

" y# F+ w; B" C) d

% E2 T3 i; Q8 x

# h% p: n6 G/ }& P

本人看到这一小部分网友对北京日报出言如此不恭敬,甚感痛心。这可是咱们政府办的机关报刊啊,唉!

3 A' ?7 u2 i) |% R c

陈光诚到底干什么了?骆家辉在这事件中如何表现,惹出刘为民、北京报这么大动静?

发表于 2012-5-5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12/5/5 9:09:00的发言:
5 Q+ o5 O# B U1 U3 b1 P& c u

.....相比之下,国内对资源的管理是不是糙了点儿,缺乏合理规划呢 ?

0 y% v. a. p! S" K |0 j. _9 j

何止是糙了点,在眼前利益的驱动下,很多环境被人为破坏,资源被掠夺性开采。一些地方政府追求GDP和利益也在参与,这是个老问题。不断爆出的有毒食品和药品胶囊让人感到环境资源已不是大问题了。

发表于 2012-5-5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同学们好!
# {& l( g/ h- c3 \2 }+ J4 S[BR]   原来我注册名叫“家在朝阳”,后来不知为什么不能登录了。今天又重新注册了一个。终于又能登录了!
发表于 2012-5-5 14: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2009.4.11大聚会后,再也没有见过大家。向同学们问好!
发表于 2012-5-5 15: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童在2012/5/3 18:40:00的发言:
# P. z; N2 s, E

我不是军事迷,但父母都曾是新四军联谊会的成员。总觉得新四军不可能连日本鬼子都没打过。

7 @$ Z4 R* Z7 x4 H! k

真可为老子英雄儿好汉。父辈看到这样的后代,会感到他们保卫祖国所作的奉献是值得的。

发表于 2012-5-5 1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叟在2012/5/4 6:14:00的发言:
8 K4 Y3 U2 R, V: e6 _' I2 s$ U

今天是五四运动九十三年记念日。从百度摘一段重温历史。

# G! w$ u1 O7 k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6 S$ q" C' g6 z0 Z' l6 i5 |, ?

“五四运动”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的划时代的事件。有一篇文章对与“五四运动”有关一些人物作了议论。转录如下,另在网上把这些人物的照片也贴上。有兴趣的可看看。此文较长分段转录。

, l6 |' u( Q9 P c

 

& n: k# P# ^3 v6 r0 g

 

E7 D) N7 K2 \! {1 ?* Z

分道扬镳的“五四”先驱者

; t& U a4 u) m1 E) U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声,五四为中国新世纪的到来,发掘与造就了许多杰出的人才。虽然,他们都源自于“五四运动”,但是,由于出身、教养、性格、追求各不相同,他们以大道多歧,分道扬镳,奔向各自认定的前程。其实,到头来,谁也不能认定,自己就比别人正确,辉煌,无怨无悔。因为历史在反复曲折、大浪淘沙、去伪存真中,不会以意识形态来决定谬误与真理,成功与失败。真正的历史,也不会如纸上一样,只认定“胜者王,败者寇”。在人民心目中,只认准那些为了民族繁荣昌盛,矢志努力的志士仁人,不管他们走的是什么道路,归依于何党何派。只要心中长存家国民族,而不是一己。他们源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运动历经波折,风云反复,最终仍会殊途同归。

7 z+ H) \& e Q D5 j& R/ M7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借助“五四运动”,马列主义广为传播,成为激进的,崇尚革命的知识青年心目中救国救民的利器。但是,条条道路通长安。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所谓绝对正确和唯一。“五四运动”的先驱者,大多数并没有选择这条道路,他们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自己认定的道路分头走了下去,直到将近一个世纪,历史为他们作出正确的评价。

) A3 G+ W+ E( W" F

 

' H H" k1 ^" i2 |* o8 W

       马列主义的传播者们,虽然身后奠定了一个新的专政国家,但是,除了少数人,他们大多数人其实是悲剧的主角。

& k. S9 V" R8 |9 p8 c/ G! i0 l2 F% h% v

声望地位无人能及的陈独秀,从一个举人到职业革命家,兼职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创办五四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新潮流杂志《新青年》,倡导科学、民主,教化和引导了包括蒋介石、毛泽东、邓仲夏、戴季陶在内的一系列世纪新人,在北京发起组织共产主义小组,进而在苏联支持扶助下创立中共,并且缺席“一大”的情况下,仍被选为秘书长,担负起实际的领导责任。但他不仅仅是革命家,也是学者、思想家,他要在自己的革命实践中反复探索、思考,寻找中国革命可以减少流血、牺牲,使生灵不至涂炭的前途。因而,作为家长,他固执己见;作为领袖,他不愿处处受制于人,惟共产国际马首是瞻。对于暴力革命,他有自己的保留意见和认识。

! T' H( I% N9 P' ~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因此,1927年,北伐中,国共两党的最后反目,“四一二”、“七一五”事件,中共整体失利。自我追究责任时,逼宫,苏俄的拆台,使他退出中共领导的地位,又以斯大林追讨的所谓“托派”头头罪名,实际上被共产国际授意,开除出党。旋即又被国民政府逮捕,在众多社会贤达援手下,与他政见不同的前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章士钊出庭为之辩护,鞭辟入里,语惊四座。而他的所属,却保持沉默,让天下人叹息、扼腕。

) T$ L6 x* S6 q( ^

 

) l. f( n# j6 I d t

待续)

发表于 2012-5-5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帖)

V( E; y6 U$ m* F6 m9 n8 o

 

! b( U. e" [7 @0 K* @

     章律师云:“……本律师昔在英伦,曾闻道于当代法学家戴塞,谓国家与政府并非一物!国家者,土地、主权、人民之总和也。政府者,政党执行政策,与政令之组合也。定义即殊,权责有分;是故危害国家、主权、人民者,叛国罪也!而反对政府者,政见有异耳!若视为叛国罪,则大谬也!……

0 |0 [7 m; A/ a9 m) A1 t

       英伦为君主立宪国家,国王允许有王之反对党……我国为民主共和国,奈何不能容忍任何政党之存在耶!?……

/ E/ m2 S; l$ j: _5 w

       本法庭高悬孙总理遗像,国人奉为国父,所著三民主义,党人奉为宝典。孙总理有云:民生主义即共产主义……为何孙总理宣传共产,奉为国父,而陈独秀宣传共产主义,即为危害民国!?于法于理,能服人乎?……

2 q4 E& ?% ]6 k* i. G( C' H

       ……今侦骑四出,必欲使有志之士瘐死狱中,何苦乃尔?……为保存读书种子,不但不应治罪,且宜深入学术研究。国家民族,实利赖之!……”

@7 |3 j7 X N! i' v0 C8 I

       但陈独秀就是陈独秀,他不为名动,不为利往,三次被捕入狱,未尝屈膝变节。作为忠直耿介之士,他不会改变初衷,随波逐流,朝秦暮楚,翻云覆雨。所以,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为国共两党所不容,孤高狷介,漂泊流浪,于贫病交加中,客死于四川江津,身边只有一个景仰他的人品,终身追随的女工。

$ E& b- b7 _* S0 j! {

 

: f9 y7 @/ U# _6 A9 E3 j$ m& q

    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李大钊,作为北方党的领袖,预言了“将来的寰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检验他的预言,还有待时日。至少,在现代资本主义良性循环的自我修复机制下,帝国主义并没有垂死。而十月革命的故乡,倒是赤旗落地,重回民主。他于1927年为军阀张作霖绞死,其实也是一个悲剧人物。

1 s4 O' N# P. B& c" T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v8 k7 V& s' ^ U$ x9 o |

 

' P6 u% i- x+ w

 

5 U( l. @5 r9 N8 O b6 f9 X5 g: x

     李大钊的学生,“五四”的中坚高君宇、邓仲夏、张国焘也是悲剧人物。高君宇作为李大钊的秘书,天不假寿,奔波操劳,英年早殇。邓仲夏作为工人运动的领袖,革命的旗手,大革命中,以身殉了自己的理想。张国焘贵为中共一路诸侯,在权利角逐失败后,背弃了自己的信念,避祸自保,不惜断了脊梁,最终客死于异域。他们没有善终者,这就是冥冥中,上帝为之安排的命运。

, k; ]; l- q( P& Q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 d; x X" ~9 |3 I1 S5 i

24gxR5f1.jpg

    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是北京大学。而五四运动的中坚无不出自北京大学,因为他们有一个出身翰林,学贯中西,洞察时事,兼容包蓄,海纳百川的校长。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擘,一个睿智的哲人。他就是蔡元培。作为同盟会元老,前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他主张西学中用,“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包办”的教育方针,使北大整体睁眼看到真实的世界,向往自由、人权和民主,崇尚科学和进步,因而才有了“五四”时,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高举“赛先生”、“德先生”旗帜的振臂一呼。蔡元培不崇尚暴力,却能利用他为国民党元老的身份保障人权,主张学术思想自由,直到1940年去世,实质一直不受南京政府〔后迁重庆)欢迎。但国人尊重他,崇仰他,他是巍巍乎高山,令人仰之,景行行之。

& [0 e: ~+ e4 h! e) O/ c" n+ d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 ^% |+ ~+ o6 P6 B# a

 

* ^ n$ E# Y' ?: O! i" J J* d

     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实质担负启蒙和振聋发聩的使命。当然,他和倡议“打倒孔家店”的吴虞,认识源出一脉,都以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和礼教为“吃人”,失之偏执,主张矫枉过正。这正合了毛泽东的胃口,因而后来被誉为“文化革命的旗手。他是一个正道直行、嫉恶如仇,敢于鞭辟时弊,大声疾呼,廓清道路的文化斗士,但不是一个暴力革命者。参与《新青年》教化后来者,甚至办杂志、写专栏,在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里活动,却终身不离开上海公共租界。因为他即不能见容于国府,虽然标榜听将令,却不愿委身事人,丢弃尊严和自由,最后死于1936年。假若他活到1957年和文化大革命,因仗义执言,不避厉害,按周海婴的说法,按神的意思,不听君命,自行其道,免不了同类共同的悲剧命运。

9 f$ w" z! k+ w a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7 S/ m1 a+ o" O1 ~' @5 D" _

(待续)

* @* G( Z1 q" z1 n/ b/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5 16:31:49编辑过]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发表于 2012-5-5 16: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帖)

# _( Y7 r- A6 p% i" F0 e& j

 

! V$ O8 X2 J! l; v" |- K- P

    “五四”真正的学生领袖,北平中等以上学校联合会,北平学生联合会会长许德珩,以少年中国学会中坚身份起草“五四宣言”,愿意以情愿、示威的方式,和平地追求民主、科学,并不信奉暴力革命的解放道路。因此,“五四”后,他急流勇退,赴法留学。虽然他也反对军阀混战,研究马克思主义,归国后参加北伐(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总政治部代主任),但他宁愿做学者,而不是做政客。他躬行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信条,到九十岁(1979年)才申请加入中共,为行将告别人世,做出了一个积极的姿态(以人大副委员长,九三学社名誉主席职,逝于1990年)。

/ d" k8 M0 F0 |5 f

lKqQFs6V.jpg

% i7 _4 ]3 ^+ D* r- z9 L

 

7 q" R0 W1 ~9 U

     官方的历史教科书曾封下述“五四运动”真正的中坚和旗手为反动文人、政客、官僚。拨乱反正,重新认识历史本来面目以后,人们终于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鉴于他们对人生的不同理解,对自己所负历史使命的不同诠释和实践。他们实际走了一条科学强国、实业强国,民主宪政,和平法制的道路。

3 ?4 m# G9 q5 m- T

    提倡白话文,主编《新青年》的胡适,针对愤青的偏执激进,浮躁和不谙时事,主张青年“多研究些学问,少谈些主义”。他不赞成用暴力手段,走苏俄的道路。胡适更希望用文化启蒙的手段,主张人性解放和个性自由。了解西方民主社会的他认识到,只有充分尊重人的个性,人的尊严,让他们在社会中健康地成长,自由发展,勇于创造,这个社会群体的素质才会整体提高,从而用改良的手段,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依靠民主体制,实现社会的进步。他的“好人政府”的理念,就出于此。胡适在国民党统治下任北京大学校长,担任过驻美大使,后来,他的著作遭遇到所谓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无情批判。但他是一个爱国者,一个学习西学,却恪守孝道,矢志不贰的伟人,尽管他在美国有多种关系,大受欢迎,但他1958年依然回到台北,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为他心目中的祖国效力。没有人能掩盖胡适人品的光华,否认他在二十世纪前半页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按李白的话说,是:“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4 X' S1 i6 y0 {' E" ^) P; B- q1 z( b# O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5 [ | x: V$ A8 B' p% D

 

4 _# ?9 W9 e, x, R- N/ E5 i

   五四运动真正的总指挥是北大学生罗家伦,他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还被游行队伍推选为代表,前往各国使馆递送说帖。 “五四运动”的历史名称赖他提出并永留青史。作为学生领袖,他却不首肯愤青殴打章宗舆,火烧赵家楼的过激行为,认为于事无补,授人话柄,涉嫌于暴力。在无力掌控局面,引导方向的局面下,他选择了退出,在胡适帮助下翌年赴欧美留学。1926年归国,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少将参议,编辑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私人顾问。但在强敌面前,他不辱使命,处理济南事件临危不惧,胆识过人,让日酋服膺。清华学校改组为清华大学时,为首任校长。1932—1941年担任中央大学校长。在抗战烽烟和危难中。安全整体西迁中央大学,并使其在大后方长足发展,弟子侪身世界一流科学家的队伍。他是真正的学者、导师,还是政客?

/ s3 g. J0 C. m: ~" B: Z5 `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 ~/ k" x; [# @+ l

 

/ }) q9 r, d& d5 \$ l/ ~

    另一个学生领袖博斯年,大游行的总指挥,梗直、仁义的山东汉子,罗家伦的挚友。只是他自己认为,“五四”是在有政府的状态下,有序的和平情愿活动,一切都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但在火烧赵家楼的行动中,作为总指挥,他反对使用暴力,反对纵火行凶,自坠为暴徒,遭遇狂热的愤青殴打,旋即退出游行示威行列,在胡适引荐下赴英、德留学。归国后成为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离开大陆为台湾大学校长,成为有数的大学者。

! n- \- T5 M0 K/ k5 M& E$ S

I30NZpA9.jpg

/ t/ c2 D7 K4 Y

 

, W9 Y2 I& J* X6 t$ q

    第三个学生领袖是被选为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会长的段锡朋。他组织和领导了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是人望极高的学生领袖。但他和前二人一样,反对使用暴力,主张和平情愿,当不能掌控局面时,急流勇退,转赴欧美。1925年归国得陈果夫援引,从此进入CC系统,一段时间被历史教科书所不齿。但他并没有脱离教育,一度担任南京中央大学代校长,中央训练团教育委员会主席。上述四人,在台湾都以教育家的地位著称(段锡朋死于1948年)。台湾教育事业发达,人才如云,为国际社会所承认,前三者功在不舍。

( t1 N) q* `9 `0 r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 z5 ~; X, j& h- Z2 N

(待续)

" c+ q0 i: @& S2 f6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5 16:50:29编辑过]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发表于 2012-5-5 1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帖)  ) e+ x$ ]' E( n; M

    五四运动的干将还有梁簌溟、冯友兰、俞平伯等人,梁氏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研究农村,为民生疾苦呐喊。性梗直,不畏权贵,关于新农村与毛泽东意见向左,当面顶牛,在毛氏《论十大关系》中被目为没有枪毙,留做反面教员的特例。冯氏为20世纪中国一大哲学史家,留在大陆,遭遇批判无数次。失节在批林批孔时,迎合潮流和权贵意志,糟践自己心仪的“以仁义治国”,关注民生、道德的儒教。至于红学巨匠俞平伯,五十年代初期在红学批判中,就名誉扫地,苟延残喘了。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发表于 2012-5-5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诗梦在2012/5/3 13:21:00的发言:
今年六一节有什么节目吗?
/ r9 p3 K) U" z3 D% Y! b; ]

离六一儿童节还有一段时间,“大红领巾”可着急过节了,哈哈。

发表于 2012-5-5 1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2/5/4 7:51:00的发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5 R" n! `# C" C9 u

 

; P+ d" `& \1 P; _( u6 o

                童年记忆一、二

4 y1 e6 q* f7 v9 U

 

1 q" g$ q2 w! e* {: f( e# _! A

                   王振刚fficeffice" />

% O! \' [* ~) k& g4 Z( `% Z

                  

! t- @% j3 m& g+ w

                 一、护城河

1 l& g" k: j( i& W: z8 ]

。。。。。。

+ a- x1 {3 y) [" N# q* Y

 

振刚老弟手中宝物也不少。照片中护城河边的景色是这样令人陶醉,只可惜她永远消失了。。。。。。$ d3 |6 i0 V% X+ S( z(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5 17:23:50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5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振刚老弟父亲的照片,振刚的脸型像其父亲,不知振刚有无与父母的合影照,我给强凑一幅吧。

! e! V. R% X; w/ ~( P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5 X6 T1 S3 f3 p6 l, c1 q2 a7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5 17:58:26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5 1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2/5/4 16:21:00的发言:
! P! w' X" S2 i& a( C

老猫同学在《兵宣大院》贴出的两幅青花瓷作品,略去了文字部分。

3 v7 f$ t" D, {" [, m5 t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72327039969301743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c9 |0 Z$ q7 C

真是绝了。不仅画得好,字也写得好,大版主何不请老猫为师,学两手,也来论坛给大家显摆显摆。哈哈。

发表于 2012-5-5 1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12/5/5 9:09:00的发言:
5 C( c+ S/ N7 H" z+ \$ j8 E: p, w% U/ j1 X

德国鲁尔区是产煤区,我曾在那里呆过一段时间。后来他们很有远见地把所有的矿井都封相比之下,国内对资源的管理是不是糙了点儿,缺乏合理规划呢 ?

: s5 K( A( e/ a9 X6 y7 J% v& S

      水小子关心祖国的未来,国内对资源的疯狂采伐令人担忧。原来说我们地大物博,现在某些资源恐怕面临枯竭。中国与邻国渔业纠纷不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沿海无鱼可捕。我老家就在海边,小时海边可以找到很多海物,而现在很难找到。国家保护资源的措施不得力。

! G0 ]9 f; K4 I$ C9 R%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5 17:57:32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5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2/5/5 9:13:00的发言:
, E; s" D- m% G8 [+ `

陈光诚到底干什么了?骆家辉在这事件中如何表现,惹出刘为民、北京报这么大动静?

0 @$ _1 K+ F: ^8 A

我是从《参考消息》上看到是美国人把陈光诚带到美国使馆,经过中美高层交涉,陈光诚自愿离开美使馆。后又说陈要赴美留学,我国说可以按常规办,美国说已经给予陈赴美上学的奖学金。其深层是怎么回事,不得而知。大版主应该是消息灵通人士呀,给大家说明白。哈哈。

发表于 2012-5-5 1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家在朝阳3在2012/5/5 14:55:00的发言:
自2009.4.11大聚会后,再也没有见过大家。向同学们问好!
- e3 h5 i4 v, |1 z

欢迎家在朝阳校友重访母校论坛。热烈欢迎,欢迎,欢迎!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

9 [) u& c% l1 B(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5 18:12:23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5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p8 l9 A2 y4 n0 [$ F: v

                  早 拟 而  迟 发 的感 慨fficeffice" />

0 x$ j0 [& P) `2 v/ V3 {* L

 

( E# B1 t+ P' \* W! y$ L

每到四月一日这一天就格外小心——因为是“愚人节”——骗你没商量。终于到了晚上,可以松口气,学着“良民”向鬼子吆喝一声“平安无事呦!”

# {# {" |& @' p

 

* X6 S" |# J9 {8 R' F. Z( h% E

就在这时,网上传来噩耗——一食堂着火啦!初闻此坏消息,又惊又疑。疑的是怕有人又恶作剧;惊的是老天不长眼,专烧我们心中的“圣殿”!

) t: ]% Z* [/ X2 W* M. [! @

 

0 N: N, ~* W+ |) u: Y

一食堂,我们儿时的“大观园”,我们曾在那里过年,聚会,游玩。记得它是灰砖建筑(近来看了网上的照片,才发现是红色的),只有一层,但比普通的平房高大,窗户又高又宽。窗框设计讲究,式样比较复杂。尤其是朝南的正门,有水泥的门脸儿,水泥台阶,两边各有一个台子。是几进门的现已记不清了,反正在当时相当气派。

6 |4 N. X9 {) k) L+ M' P$ q

 

% q8 _+ E0 p# C$ a& T

一进门东北面有桌子围成“柜台”,西边则是桌子,供人们就餐用。儿时的我曾在那里为家中打过稀饭,买过馒头,印象更深的是偷偷买过“果酱包儿”——类似于”糖三角”——不过里面是“果酱”,十分好吃。吃独食吃的分外香。

; g) f0 X6 B4 i# ~

 

2 _- C, [6 _- w5 h; {. w

记得在文革中,大概是69年上半年吧,一食堂举办了一个有关“伟大领袖光辉历程图片展”——实际上说白了是卖领袖的照片画像——但那时忌讳说“买”,得说“请”,就像侯宝林相声所说的“请灶王爷”。别说,看惯了领袖的标准像,现在目睹一些相对“非正式”的照片,很觉得有些新鲜感。有一张是“万寿无疆”和“永远健康”的合影,看上去大概是抗战期间在延安照的,那时的“亲密战友”身着八路军服,戴着军帽,没有帽徽——八成是今人冲洗时有意抹掉了。如果摘了帽子,估计头发大部脱落,有碍瞻观。那时,副统帅端的是红得发紫,炙手可热,用李逵的话说,一个做大宋皇帝,一个做小宋皇帝。。。。。。呵呵,跑题了!那时的俺,一颗童心,赤子之心,打心眼里认为德国有马克思恩格斯,苏俄有列宁斯大林,我们中国则有“万寿无疆”和“永远健康”的绝配,实在是中国之幸,世界之幸。这样的奇迹中国几千年,世界几百年可能才会出现一次。。。。。。呵呵,又跑题了!于是,俺毫不犹豫地用仅有的零花钱买了——应该说请了这张合影——花钱买别人的照片,这大概是俺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但是不是最后的一次,不得而知,起码到现在还没打破这个“第一”。

( M% V( c! l0 j1 K8 t i. c6 \

 

! A6 H. g8 j) r/ d1 M

呜呼呀!曾承载我们儿时欢乐与回忆的一食堂不知被哪家的邪火吞噬了,这真是“多情反被无情恼”。从此,再也见不到一食堂那既熟悉又陌生的旧貌,再不能梦想有朝一日,“酒逢知己”,凭窗而坐。 “对酒当歌”,“共剪西窗烛”,却话离别思念之情,重逢之乐。。。。。。

5 K* m8 W0 }* c2 W T/ h

 

, C$ O6 |. s+ L) R! p& n% U

此时此刻,万语千言,不知从何说起,却不合时宜地想起一句“最高指示”——“别了,司徒雷登!”

- X7 U1 p( B7 H, U# q4 x

 

3 u* A' I0 B: T) o% D5 R7 w- ?

呵呵——呵呵呵呵

* B, n3 i6 \) Q9 U/ S$ t! G

 

! ]# w1 }/ E4 t3 U' x: i% _4 K

写于大火次日,完成于今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8960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4 18:35 , Processed in 1.35397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