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2/4/7 10:53:00的发言:/ {" M6 L) T0 X, r d) R6 C; q
西水车:问题是为什么非要强调是武装攻打冬宫?
7 h0 I5 X6 S, y/ e* s* V8 r/ o2 }
+ i0 p) }+ A% M/ e! l/ S 老哥,咱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N十年,自“抗美援朝”、“大跃进”到“文革”……这类“新闻”屡见不鲜,应该门清了啊。
0 s8 s8 ?% v/ ^呵呵,我理解西水学长提出这个问题的意思,并不在于这类“新闻”是不是屡见不鲜,而是在于为什么所谓“攻打”明明不是那么回事,非要宣传是那么回事,其目的何在。。。。。 " A- i: n! p; s9 g! s
0 K& c+ d3 q0 R) L. W
比如,宣传“大跃进”,是为了掩盖政策的失误。
8 e, a1 L$ ^( M' w0 N9 e 1 t4 O- `4 ?3 T6 X! E9 e$ l
那么,强调“武装攻打”是为什么?这应该是西水学长发问的意思。
- o$ m1 n, n) z2 \" }8 k! e
) z' u, B! H# ~" I( ~1 ^我想,那是为列宁的理论和实践做宣传,坚决反对议会道路---那时候列宁不是反对第二国际,批判所谓叛徒考茨基吗? ! Z3 T3 O1 n$ w* b; e! Q+ m
9 ?% t6 i: v$ }, C. f$ q+ |
因此,前苏必须强调“武装攻打”。
! p$ T& k8 v4 a: @3 ?) A+ Y3 c
( }: u& v M8 b+ P |毛也说过:“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1 w" l% X7 L/ ]# k
6 c l9 r% K' E5 i8 L: a8 T
“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的实践,与俄国不同,而“武装夺取政权”,是一致的。 1 D5 {$ w/ W: E; B1 [
0 z% I5 h$ a4 W* C* }8 d: h
因此,这边也会接受并宣传“武装攻打”。 5 i. U: K/ N% {% \+ u
7 x4 r( E7 t; ^5 \
2010年参观冬宫,30岁左右的俄罗斯导游说她没看过《列宁在十月》那部电影,但她知道那部电影的内容,知道那部电影对很多中国人影响很大。她说,那晚并没有发生战斗,双方经过商谈,临时政府就让权了。阿芙乐尔巡洋舰当时放的是空炮,并无炮击冬宫的事儿。
0 x O7 b- s: y % M- i+ p7 \" V2 Y4 Z e g$ p4 f
尽管如此,《列宁在十月》确实是一部好电影,配音也很棒。。。。 ) M$ Q" v0 t3 c0 @, j
' ~9 ?3 T3 z9 w. Y: ~
" G( V; U- d) r(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8 0:54:5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