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哥”的援助 1 L. o4 `& _/ m# _. P2 i
2012/02/28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 q( Z1 k; @5 C+ H9 x2 T1 z; T- W ■文津讲坛 ( k, Z' N( L: ^9 g3 Y- ~% H
■时间:2011年11月13日 , e2 e' C+ n q5 J* s8 e
■地点: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 o5 ?2 \- h0 V ■题目:中苏关系与中国科技发展(1949—1966)
) H) m6 O2 L0 G( U ■主讲人:张柏春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史、力学史、科技发展战略。著有《明清测天仪器之欧化》、《传播与会通》、《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1949-1966》(合著)等。
i6 S6 v/ t9 z y0 J& ?0 q ■开场白
, Y0 [" N# V9 @/ T: H 在过去的六十来年里,苏联曾经是我们的同志加兄弟,也曾经是我们的头号敌人;现在的俄罗斯,是既合作又竞争的战略合作伙伴。对于这个国家,国人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 : P+ l2 f8 e8 e
20世纪50年代的十年,我们在苏联的帮助下,首次补上了自己在基础工业、基础技术方面的欠缺,建立了最主要的基础框架。苏联的援助,涉及以156项工程为代表的工业化,以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和中苏122项合作为代表的科学技术,以院系调整为代表的教育改革,还有派往苏联的留学生,这些为以后的发展打了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做不了“三线”建设,也不会有改革开放的工业与科技条件。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来对待这段历史。 H+ h9 G7 \1 W; N3 A
中苏关系的演变对中国科技的发展曾经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分为三个阶段来谈。
( T( r) B# f/ e7 m% @ 第一阶段:1949年—1953年 * a. G0 k' B+ i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签订了50个大企业的援华协定,之后工业援建项目不断增加,1953年达到141项 ; q. z- H4 R7 B7 D! G! K
1945年,国民政府和苏联有过谈判,斯大林开出条件,把东北、新疆的利益让给苏联,不允许美国的势力进入东北。如果中方答应,苏联就援建工厂,提供技术,甚至帮助把中共的部队挤出东北。国民政府没接受这样的条件。1949年6月,刘少奇秘密访问苏联,签署了“商品交换协定”,苏联承诺在经济和技术方面帮助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宣布向苏联“一边倒”的抉择。这也是对苏联态度的一个回应。 - n" I2 |3 _9 g' S
1949年12月到1950年2月,毛泽东第一次出国,访问苏联。去的目的是两个,要“好看的”和“好用的”。好看的就是要一个新的条约,好用的就是要贷款。1945年,苏联与国民政府签过《友好同盟条约》,新条约谋求的是加上“互助”。谈判并不顺利,毛泽东对苏方不满,不外出活动。外界甚至猜测毛泽东可能被斯大林给软禁了,这对苏方不无压力。
; U* y- I- i. A8 a6 k6 @- G8 F 1950年1月中苏谈判发生转折。1月1日毛泽东向苏方透露,英国和印度即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一个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将不向台湾的国民党提供任何军事援助。次日,英国政府宣布,断绝与国民党政府的关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斯大林担心美国和其他国家要改变对华政策,可能使中国拉近与西方的关系。他1月2日派人通知毛泽东:苏方同意缔结新的同盟条约。1月20日,中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率领政府代表团抵达莫斯科。2月14日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苏联要向中国提供一些援助,包括后来派遣专家等等。斯大林首先考虑的是苏联的利益,对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还是没有足够的信任。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派志愿军入朝作战,等于跟西方彻底翻脸了。我们出兵、出钱、流血,获得了斯大林的信任。
1 K7 _" P3 r, B4 I4 q 1951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对华禁运提案。中国不大可能再得到西方的技术,只能依赖苏联和东欧。中苏就签订了50个大企业的援华协定,其中包括援建长春一汽。 ! H. f, z" f, h' X
工业援建项目不断增加,1953年达到141项了,规模很大,中国领导人也多次到工地视察,高度重视援建工程。 - a3 w0 F8 b8 v. x" H6 l t
第二阶段:1954年—1957年 " G4 m8 N; t& j" V( S- [# l
■赫鲁晓夫执掌政权以后,中苏友好关系进入蜜月期,苏方全面援华 5 m0 o, L5 m2 q8 P! Y8 @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以后,调整了对华政策。 $ O O' g# p0 F7 M+ X9 y' I2 q
1954年9月底,赫鲁晓夫率70多人的庞大代表团访华,参加中方国庆五周年庆典。以往我们没有这种待遇,都要去苏联“朝圣”,有不平等的感觉。这一次赫鲁晓夫亲自带队来了,而且答应将斯大林时期苏联非正常占有的一些权利归还中国,取消中苏之间的不平等条约,放弃苏联在中长铁路中的权利,不必等到中苏签订对日和约就撤出驻旅顺口的苏军。 * x! |4 I5 e' D/ ^3 f; Z
赫鲁晓夫做足了姿态,还带来了大礼单,包括签订七项重要的合作协定。与科技关系密切的,一是又加了15个企业,使援建项目达到了156个;还有《关于苏维埃政府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五亿二千万卢布长期贷款的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科学技术合作协定》。
% q; E) T0 m; j* Z8 u 156个援建项目被称作“156项工程”,后来有调并,实际上是150项。其中,煤炭、电力和石油占52个,军工44个,机械24个,冶金20个,化工7个,轻工和医药3个。除了解决基础的能源瓶颈以外,这些工程以国防为纲,其他的主要是支撑国防的重工业。1954年10月根据科技合作协定,中苏建立了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其主要工作是科学技术交流的协调和交换资料、人员互派。 ; @- n+ x* _) r/ g! @
毛泽东在跟赫鲁晓夫谈话的时候,提出希望发展核武器,苏联最好能提供帮助。赫鲁晓夫说:搞那个东西太昂贵了。我们这个大家庭有了核保护伞就行了,不需要大家都来搞……目前你们不必搞这个东西,还是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发展与国计民生有关的生产,改善人民生活。虽然婉言拒绝了,但他答应帮中国建一个小型的核反应堆,用于科学研究和培训。这样总算有一点进展。1958年苏联专家帮助安装了2500万电子伏的回旋加速器,又完成了7000千瓦原子反应堆临界试验。这样有历史价值的旧装置本来应该收藏起来,现在却露天地放在兰州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院子里。 ! M% ?: }6 r2 v
1953年,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也就是说用15年的时间过渡到社会主义。此后,各个部门要围绕总路线制定规划,科学院也不例外。那时的中国科学院是在民国时期的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等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体制是源于欧洲大陆的科学院,重视面向学术前沿的自由探索。科学院也要顺应国家建设的大势,配合工业化建设和国防建设。1954年,中国科学院参与制订国家的十五年规划。1955年1月,郭沫若院长的苏联顾问柯夫达草拟了《关于规划和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性的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些办法》,建议编制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以解决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和十五年规划中提出的最重要问题。科学院将这些建议上报给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刘少奇认为柯夫达的建议很重要,责成计委、科学院和有关部门提出如何实现这些建议的意见。
# V# V9 S, G" d9 e, d& E 从1956年1月开始,在苏联专家和机构的帮助下,国务院组织全国六七百名专家编制《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建立“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形成“以任务带学科”这种抓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怎么提出任务?杜润生回忆说,“请科学院苏联顾问叫拉扎连柯的提了若干任务。他用的方法就是按建设需要提出一个个科技课题,作为项目任务。每一个项目都要求掌握现有的,创造新的。”
S5 e- @. _5 k0 Q" A 为了制订这个规划,得知道努力的方向是什么。有的领域我们有高水平专家,比如说气动力方面有钱学森、郭永怀,数学方面有华罗庚等,但总体上高水准的领衔科学家不够多,因此,就请苏联方面派人。苏联通常派到中国的专家相当于副教授就够了,高水平专家留在苏联。1949年曾派二百多位水平比较高的工程师,结果来了以后发现中国的底子太差,他们发挥不了作用。中国搞规划对专家的要求高了,苏联派了16位科学院院士或所长,再加上两位先期来的院士,组成了一个高级顾问团。他们介绍世界科技界的前沿动态,提一些方向性的建议,比如,建议中方建半导体研究所等。
. ~) M7 q N/ @( } 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思路。比如航天、航空这两条路究竟往哪走?当时争论得很激烈。军方主张按照美国用B29轰炸机投放原子弹的经验,发展远程轰炸机。钱学森看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以火箭运载核弹头,力主发展运载火箭。最后中央领导采纳了钱学森的建议。再比如为什么要搞计算数学?主要是为了发展计算技术,研制计算机。华罗庚是搞纯数学的,但是考虑到国家发展尖端技术的需要,就主张发展计算数学。总之,中国科学家在规划制订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6 D- b/ S" m+ o" M( h6 {. Z. p 远景规划制订出来了,共57项任务,落实到616个项目课题。周恩来说,印出来的本子这么厚一摞,国务院怎么抓,你们要把最紧急的事情搞一个报告。于是,提炼出六个最重要的,其中核心的是两个——原子弹和导弹,另外四个是无线通讯技术、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和半导体技术。 7 n+ L1 J8 K' H% s& u2 O8 ^- d/ t2 T
到1957年,苏联在常规武器方面,像一般的潜艇、舰艇、坦克这些东西,能给的还是都给了。但是,涉及尖端技术或者新型号的,苏联还是不愿意教会徒弟。聂荣臻在1957年9月率团访问苏联,核心任务就是去争取国防尖端技术。当时苏联要举行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准备召开12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以及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这对苏联继续稳坐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来说意义很大。由于1956年出了波兰、匈牙利事件,东欧对苏联的向心力已成问题,中国的态度对苏联就非常重要。如果毛泽东赴会,对苏共渡过困难时期是个很大的帮助。那么在援助协议草案拟订之前,赫鲁晓夫直接向聂荣臻表示:苏方可以向中方提供国防新技术资料和样品,毛泽东是否能出席会议?毛泽东得知这一情况后,明确答应赴会。这样,中苏两国代表团于10月15日在莫斯科秘密签订《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这个协议的关键就是提供导弹、原子弹技术。 / ^& s( w4 ^5 \9 \/ k& ?7 B. K0 Q# p
到1959年,中国向苏联和东欧派了16000多名留学生,其中去苏联的14000多人,向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一共只派了64位留学生。到1958年底,有10800名苏联专家到中国工作,得到了中方很好的礼遇。绝大多数苏联专家是胜任援华工作的,做事兢兢业业。 , X! Z/ [: S) X2 L- T2 [, d
1957年11月郭沫若率领科技代表团访问苏联,就中国的“十二年远景规划”跟苏联商谈合作与援助。12月份先与苏联科学院签订两国科学院合作议定书,1958年1月签订《中苏两国共同进行和苏联帮助中国进行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协定》(简称“122项”协定)。后者涵盖的16个领域与十二年远景规划大体对应,包括122个合同项目。苏联方面参与合作的研究机构达到400多家。
8 k, r7 }$ t \# F/ J' N; D 苏联的援助对发展尖端技术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在苏联科学院的慷慨帮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参照苏联的设计和资料,在50年代末研制成电子计算机,为解决原子弹和导弹研制的计算问题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 O$ l' Y$ C- B- G: F+ m/ G
苏联援华项目也有像三门峡水电站那样不太成功的。苏联国家计委本来不赞成在黄河的三门峡建电站,认为泥沙量太大。可是,中方坚持在那里建电站,并请苏联水利专家帮助设计。实践证明,三门峡水电站带来了很多问题。 # ?! I6 v, N) {7 `$ S* g
1957年之后,苏联继续通过工业援建项目,向中国转移技术和设备。1958年中苏签订了《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技术上援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扩建47个工业企业的协定》。1959年贸易额扩大到近21亿美元,又商定了78个新援建项目。苏联工业生产能力的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不等,在为中国开足马力生产设备,任务压力很大,但是钱也没少赚。
/ M0 H) u- @' k* _$ R, x0 {7 z 第三阶段:1958年—1966年 : }9 I' q f( ?' s9 {% i& D
■中苏关系由摩擦到破裂,苏联科学技术的援华由全面到有条件,最后到终结
- h1 S% N3 J c" F# r+ v' ~ 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在苏联开始非斯大林化。毛泽东认为不能全盘否定斯大林,过与功应该是三七开。但是此时中苏分歧不公开,双方都避免冲突。 , B* L' s9 S- ?
1957年毛泽东看到“一五”计划执行得很好,除了156个工程外,中国自己还上了一定投资规模的工业项目,提高了设备配套能力和设计能力。比如,苏联援建齐齐哈尔第一重型机器厂,中国设计了太原重型机器厂。毛泽东从“一五”计划的成功获得了信心。1957年11月14日,在莫斯科庆祝十月革命活动期间,毛泽东作即席发言时问赫鲁晓夫:“你们再加把劲,能不能用10年的时间,在主要经济指标上超过美国?”赫答:“我们努力,还是可能的。”毛泽东说:“你们用10年时间超过美国,我们用15年超过英国。” ; y }: q4 m- i5 j) p5 c
“超英赶美”的目标将中国的发展引向“大跃进”,典型的问题就是高指标,浮夸,共产风,瞎指挥,不惜破坏技术规范,苏联专家的工作受到干扰。1958年是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裂痕急速加大。 “没有苏联就不能活,此论不通。”毛泽东这个心态和“大跃进”也有关系。 ! o+ g2 f. T3 I3 ?, h
1958年4月,苏联国防部长华西列夫斯基向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提出建大功率长波台。彭德怀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很生气,说不能让他们搞殖民地。6月,周恩来与苏联谈判,要求提供导弹潜艇等海军新技术,苏联不太愿意给。谈判没有结束,苏方提出与中方联合建设一支太平洋潜艇舰队,两家共同指挥。这件事情使毛泽东更认为苏联想控制中国。
2 {# h9 C/ s7 r- q 为解决矛盾,赫鲁晓夫在7月31日秘密访华,当天就与毛泽东举行了会谈。毛泽东要求赫鲁晓夫解释“什么叫联合舰队”?赫鲁晓夫否认说:“苏共中央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从来没有考虑过建立联合舰队的问题”,是苏联驻华大使错误地转达了他的意思。可是,赫鲁晓夫借用苏联军方的话,表示应该在中国建立一个长波电台。毛泽东则坚持中国政府投资建设长波台,苏联提供技术援助。后来,赫鲁晓夫再次建议:“毛泽东同志,我们能不能达成某种协议,让我们的潜水艇在你的国家有个基地,以便加油、修理、短期停泊,等等?”毛泽东断然回答:“不行!”赫鲁晓夫只能空手回国了。
5 a; h* g+ I/ N" `. \) N 在台湾问题上,苏联提供了远程炮,向前线派了顾问。1958年8月,解放军炮击金门。解放军获得了国民党空军发射的而未爆炸的美国造的“空对空”导弹。苏方请求中方提供这种很小的“响尾蛇”导弹,以了解美国的技术。但是,中方以“暂时我们自己要研究”为理由,未满足苏方的请求。苏方决定向中方施压,表示苏方在转让生产中程弹道导弹的资料方面出现了“技术上的困难”。于是,中方很快就同意提供美式导弹。但苏联人怀疑中方有意未提供美式导弹的敏感部分。赫鲁晓夫回忆说:“由导弹这件事造成的不愉快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伤害了我们的感情。”
1 \# ]" t. E/ V7 A0 W 1959年中苏摩擦继续升级,麻烦更多。比如,有些援华的核技术专家以休假为名回苏联,一去不返。6月苏方通知中方:推迟执行核技术援助两年。9月,赫鲁晓夫访美,与艾森豪威尔谈判,商谈建立远东无核区,这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核计划与战略利益。1960年初苏联邀请毛泽东访问苏联,遭到拒绝。 2 Q' W3 ^' |* k! ~8 H# i
1960年7月16日,苏方通知中方,撤回全部苏联专家。一个月内, 1390名专家被撤回。10月,中方要求苏联专家回到中国,苏方不答应。中国提出修改经济和科技合作协定,原定的援建项目不执行了。苏联不得不考虑消化按照中国订单生产或转口订购的机器设备。1961年6月19日,中苏签订了新的协议,把苏联援建工业项目合并减少到66个,科技协定内容也大为缩减。到1965年中苏科技合作的内容只相当于1959年的几百分之一,基本上可以忽略了。双方如此斗气,都蒙受很大损失。 7 x h! ]' ]! \# d
1962年,中国和印度发生边界武装冲突,而苏联却决定把米格战斗机制造技术转让给印度。8月份,苏联通知中方,按照跟美国商量的核不扩散协议,不能向中国提供核技术了。苏方这些举措进一步激怒了中国领导人。 ' {* J7 l& j2 E6 D1 ~- v! x
这种情况下,中国在1962年底展开批判苏联的“修正主义”。1963年7月,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发表了给苏共各级组织和党员的公开信,承认与中国之间存在着根本分歧。中共发表“九评”,双方公开决裂。1961年签订的协议继续缩水,实际执行不下去了。 3 f6 V6 s. Z3 X* M2 K$ |8 ]9 P
毛泽东大幅度地调整了发展战略。本来第二个五年计划周恩来支持拟订旨在解决吃穿用的方案,但毛泽东觉得整个国际形势对中国不利,应当准备打仗。这样,吃穿用的“二五计划”就弃之一边,转而搞“三线”建设,即把工业搬迁到美国飞机够不着的地方。
+ i; L1 {- Z3 v0 ~5 @! G% ~ “三线”企业对中国“自力更生”发展技术的能力是个检验,因为苏联不帮忙了。在“三线”建设中,中国继续消化吸收苏联的技术,提升自行设计与制造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
& D: L, f a- f9 ?/ q- c8 q 中苏关系破裂后,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原子弹还搞不搞?苏联曾经在制造原子弹的关键环节帮助了我们,但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1961年中央决定继续研制原子弹和导弹。1964年10月14日赫鲁晓夫下台,两天以后,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导弹发射成功。1967年6月17日氢弹试爆成功。1970年4月24日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苏联人指责赫鲁晓夫过低估计了中国科学发展的速度。毛泽东事后说:“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他是指赫鲁晓夫激发了我们自力更生。
/ B7 L4 W3 i" @! D 显然,1960年之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关系已名存实亡。1966年双方彻底撤回留学生。1969年冬天双方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苏联的威胁成为中国备战的主要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