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1-11-7 8:48:00的发言:
( u5 r5 K4 H- I3 }" `$ N' \3 f9 Q fficeffice" />
3 G9 J$ ]7 `2 t2 s& D A 我当时的心得:“中国文学史上不乏‘杜丽娘’、‘李香君’这样的烈女。唉,男爷们不是‘陈世美’,就是‘李甲’(杜丽娘的情郎),再不就是‘侯方域’(李香君的情郎),这类负义小人。娘们儿死得个个重如泰山,男爷们死的个个轻如鸿毛。‘阴盛阳衰’从中国文学史上看,已由来久矣。”
: k' D% x, b% j3 g- b6 A哈哈,胡涂人老弟古为今用把《桃花扇》与今天的“阳盛阴哀”挂上号了。不过写《桃花扇》孔尚任却是个男士。可能有人对孔不一定很了解,转发择录有关他的材料让有兴趣的校友看看。
3 C* \4 U& Q: O0 w/ O; u9 l
. d! S/ ?+ N/ c$ l
" Z( ~! O/ U/ w5 I; A9 |3 Q' E受影响欲创巨著
$ J2 ^0 i; I# z# Z. t 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岸堂,山东曲阜人,出身于清朝顺治五年(1648年)。孔尚任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是圣人孔子的第64代孙。他自小喜爱读书,对儒学深有钻研,同时喜欢文学。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卒于家中,时年70岁。现在曲阜的孔林中有其坟墓。
0 h- }8 E0 Z- Q9 K 孔尚任自小便听到族人和亲戚讲述明朝遗事,其中有很多情节使他的心灵受到撼动,特别是当时的归德(今商丘)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侯方域赠扇李香君为爱情信物,后因变故李香君血溅此扇,侯方域之友杨龙友以画笔点之成桃花。此事虽不见有书记载,但孔尚任认为其事新奇可传,便产生了创作《桃花扇》的冲动。然而每次提笔,均怕与当时的历史不符,没有成稿。 0 o8 a# J; g8 R7 C1 S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冬,康熙到曲阜祭祀孔子,时年36岁的他被推举为皇帝讲经,受到了康熙的赏识,被破格提拔,到北京任了国子监博士。
W+ D$ \4 W2 p/ p8 Y: @! e- g$ e 听遗事积累素材
! O$ ^6 {# v0 Y6 r) i8 f* ~1 G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冬,孔尚任开始与居住在扬州的年已80岁的冒襄(辟疆)等人频频接触。冒襄是江南的大名士,不但目睹了南明的兴亡,他与《桃花扇》的男女主角原型侯方域和李香君关系颇为密切同。在那段时间里,除结识江南名士之外,孔尚任还有幸遇到了时任江苏布政使的归德人宋荦。宋荦是侯方域的学生,也是侯方域、贾开宗诸人创办的雪苑诗社成员。 * R2 K. x, e5 m. w! \0 J' H
这些人讲述的都是孔尚任还未出生时明清易代的遗事,使孔尚任听后知道了当时的具体情节,明白了许多道理。在此期间,他又到南京游秦淮、青溪,吊明故宫,拜谒明孝陵,所见所闻,感触极深。那些人的思想对他的潜移默化,以及家庭和社会对他的影响,使他对明朝的灭亡有了更深层次的反思。 ( ^! e. U; `0 o7 b( i8 t6 {) N2 v: F
借《桃花扇》扬美名
% B% M7 x2 C$ t- J( \ 孔尚任在扬州那段时间,进行了《桃花扇》的创作。他在南方三年,《桃花扇》的创作并没有完成。后来返回北京,多年后才升为户部主事。官场的险恶使他感慨颇多,于是便对做官产生了淡泊情绪。他与顾彩合作了一部《小呼雷》后,便埋头完成以南明遗事为题材的《桃花扇》的创作。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明朝灭亡不久,南明遗事这一极其敏感的题材特别令人注目。当年6月,书成的消息一传出,许多人争相传抄。 此剧忠实地再现了南明从兴到亡的那段历史,朝野上下纷纷称赞孔尚任写了一部好历史剧。同时,此剧以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名著。
7 @3 x" I$ F5 {6 u! e/ v 因《桃花扇》受牵连 + _6 x% ?! k3 ^* Y$ [/ F; Y
《桃花扇》大书兴亡之感、明亡之悲,勾起了许多人对明朝的回忆,特别是引起了那些明朝遗老们对亡国的哀思,客观上对清朝维系人心造成了不利。随着此剧产生的强烈社会效果,康熙还是发怒了,他认为孔尚任辜负了他破格提拔的“圣恩”。就在孔尚任由户部主事晋升员外郎后的不几天,便被罢了官。 ! Q9 n* v3 ^+ Q- [. A$ Y
孔尚任在名望上成也《桃花扇》,在仕途上败也《桃花扇》,他把许多哲理留给了后人去思考……
4 B( n+ R4 ]. F, G9 Z' L% ]
. w# P. x& |- R3 u$ Q& w( y4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7 14:46:0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