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8-16 10:31 编辑
# w& x2 V: L- V: K- g; C H7 T" Z- A; A8 N
我代表余唯华同学把她的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欣赏.- u" v5 R: Z$ m0 Y! [. X6 R
0 \$ p* v$ Z+ a+ ~5 y1 Z
从扑克《同桌的你》 说说我们的师生情" B- \- S* e. C; c& }
. B8 u2 \( ]/ j% Q左图扑克:这是我在主持新队员入队仪式 右图;扑克牌盒封面 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我们的小学同学纪念扑克牌《同桌的你》印制出来了,这可是历时7个月凝聚母校师生深情厚谊和辛勤劳作的宝贝,虽然,扑克内容只是我们班(65届4班)师生大集合,但得到了附小大家的青睐和喜欢,让我这个“张罗者”激动不已,快乐无比!
! P6 s( E+ Q) `9 H' Z! s$ V
[2 F, l# H3 D 扑克背图:这是北京机械学院大门,左边挂牌为机院附小。现为人民日报社驻地 我的小学是原北京机械学院附属子弟小学,是朝阳区一所非常不错的寄宿学校,师资和环境都是属一流的。可惜,在“文革”中,因学院迁走,附小被迫解散。我们也都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和风雨历程,但是,对于母校的钟爱,始终没有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情越发强烈,浓厚! 六年的小学生活和学习,让我们充满了童真和喜悦、幸福和快乐。敬爱的老师给了我们一个自信快乐的童年,而这童年所受的教育让我们受益终身。为此,在我的建议下,和学友一道特制作这副我们自己的纪念扑克牌,将我们美好的记忆作永久珍藏。 一副牌完全能展示一班同学,今昔对比的容貌照片。 # i( H, A3 x- p: ~6 k
. m; J3 a2 ?1 |/ A" Q
' e( r }* X( a; ], Q/ Q& I, w6 [
) u: v. n/ H' T3 C左图扑克:当年戴红领巾的我,学号20和现在的我,已是戴花镜的老太太啦!右上是我们的校徽“北京机院附小”
* Q, i* ?6 R, J: n9 y右图:我和小学同学在校内滑雪玩的照片,笑的多开心。/ G" [) t4 h* m9 L
1 ~% K$ V- G/ t; c
: M) a1 r+ V0 @- Z4 H4 Z
3 b# i5 _$ s3 H. `, v
右图:这是我们小学正校门,是这位同学当年和家人一起在校门口留影,相当可贵,是唯一留存并作为扑克背景图的照片。
( }9 }6 i" t8 M) P! h- r& q4 @3 W( Q; u i" @
: ^: r/ I7 q4 \: D% C
$ K3 \: q* E3 n2 ~0 A# q$ U/ U, y7 x6 @0 H- W
还有这位老同学,公益事业的积极分子,也是摄影爱好者,有自己的网站《北京机院发小园地》。/ ]4 v# x" o) }
瞧他举着好几部相机,为大家拍照,可谓辛苦。我们这副扑克,大部分照片都是他提供的,尤其是老师的老照片,到处找寻,甚至亲自登门索取,同时征求老师的意见和审核。 敬爱老师,热爱同学,我们的好学友。 0 V1 _4 ^ p7 V8 R' r
0 k3 O- A! i7 K5 ~& @. C" r7 Y7 k
- c; G) A" z" L 我们班是走读生,都是本院教职工的子弟。那个年代,每家的孩子都不少,一家子兄弟姐妹都在一个学校上学,所以,各家之间的孩子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一起上学,一起玩耍,互相再熟悉不过啦!这也是我们四班的特色。瞧这位同学,你能从右边的 照片里找出他吗?他的两个妹妹还是双胞胎,有意思吧。- k, u& a1 q/ u
可以讲,我们班学友是标准的发小,既是邻居,又是同学,没准还是战友、知青友。从小到大,厮磨在一起,可谓感情真挚,而我们所珍贵的,恰恰是我们曾经的天真岁月,永远铭记于大家心头的友爱与真诚!
+ D9 f/ ?' V; l% ]" ~* `) A. V; w$ P J0 y* ^; F; Z1 B7 d
5 m4 p5 g- t! j& N
; m$ Q" {. I+ e8 m, m
这位同学是我们的大班长,大队委员,右边照片是我校全体大队委和辅导员的合影。中排左三就是董同学。
1 C8 z4 H" Z- f& l# L 我记得在小学,最佩服的就是班长,学习好,还能带领同学开展活动,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这种感觉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每次同学聚会,仍然叫大班长,非常亲切。董班长也不含糊,全班同学名字和学号一次念完,没有差错,被叫到的同学也即兴喊“到”,那个场面,真像回到了小学时光,让人激动。扑克牌上每个同学的学号,就是她提供并确定的。
& `5 A/ Z6 c0 b; {: |6 @$ _9 j. r W
) l: e) x0 g: n* h* f' q s
8 g1 v# [# J, S
/ A3 T- x6 C% y3 \/ U1 U
这位同学体育特棒,尤其是踢球,还荣获“中国足球少年级运动员”称号。我特意安排一张扑克牌,他说谢谢我,我说应该谢你,想当年,你的荣耀就是我们班集体的光荣。8 [; l4 K- l: _5 u+ Q
我笑道,如今,多一点足球少年干将,还愁中国足球的未来?
' j0 j. F+ n8 z% |
& W Y q! F- |. @4 h3 X8 w; p, }
! v7 x" W/ d. B f* N4 ~. G) h4 d) [ 难得的一张,我们班部分女生带着红领巾的集体照,可惜,没有我,我上哪儿啦?
2 d: C3 d1 R5 V5 B看着这张照片,我会想起一首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那个年代,佩戴红领巾,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队员是件神圣而自豪的事。我想,这也是她们合影留念的原因吧。
- |: R% r4 ^; {$ c* m% C
( N( w& o+ ~, L0 s 我的这位同学小学毕业一同考入北京女四中,又在一个班,可谓亲密无间。这是我临去北大荒,穿着发的蓝棉袄和棉鞋,和允明同学在学院里拍的照。 我永远不能忘记,她为我整理行装,送我登程的那段日子,后来,她也去了陕西插队。我会把这份友谊铭刻在心,永远珍惜。
; ]0 I8 w; A) c* r3 o3 a1 [
# {2 S, m$ Z6 ^/ t" A
+ L4 u( ~0 T5 n6 p5 v& ~' ^ Z0 @" [
看看右边的照片,就知道,我的这位同学是社会公益的积极参与者—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真棒! 我要说的是,她让我感动的一件事: “文革”中,我去了北大荒,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班上就我一个,一去八年,断了联系,回京后,同学找我,一直联系不上,可谓“失踪”。我的这位同学隐约得知我在公交公司上班,便找到公司,单位很大,又通过家属居委会,打听到我爱人的家庭住址,找到我家时我还不在家,看了相片才确定是我。我爱人赶紧打电话告诉我,那一刻,让我激动不已,热泪盈眶。 这友情深似海啊!
9 R6 o! C( M' H, B; M
3 J& i6 r \+ i2 d 这四位同学已经离我们而去,六年小学生活不能忘怀,音容笑貌犹在眼前,昨日聚会的畅谈,还未尽兴,今日已匆匆走远,愿他们一路走好。 愿我们珍惜友谊常相聚!
. F* _0 ]! M: L' ?
& G- t2 k/ ~& b3 l5 k, Q; | 附小的老师们,都是非常优秀的教师,在那个年代,物质生活虽然匮乏,但丝毫没有影响教学质量, 老师为学生倾注了全部心血,我们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V8 i, Z6 h- ~
7 f6 R4 s0 \- Q; F" t一首儿时的歌,唱出了我们的心声: “自从踏进学校的门槛, 我们就生活在老师的身边, 从一个爱哭的孩子, 变成了一个有知识的少年。 虽然离开了妈妈的怀抱, 红领巾却披在我们的双肩, 这一点一滴的进步, 花费了老师多少的血汗。 ……” 这首歌的名字叫 “在老师身边” 师恩难忘,童心永存! 向母校的老师们,致以少先队敬礼!
( [8 z+ L/ y0 P: U G张兰老师是我们班的班主任,教语文。郭郁英老师教音乐 张兰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记得五年级时,因为男生淘气,她曾建议由班主席把我们获得的优秀班级奖奖状交回学校,使我们懂得了如何珍惜荣誉。
6 q2 o) A# k' Y, z& |
, n/ Z/ o7 ], J4 S+ V4 g张薇老师是我们六年级班主任,是一级教师,教学水平很高,在她的严格要求和耐心教导下,我们班大部分考上了理想学校。 再看右边的照片,女老师们在操场多杠上的合影,多精彩,个个风华正茂,她们把青春献给了神圣的教育事业,献给了她们的学生,谢谢您们,敬爱的老师。
- R% u8 g# X" R! ^3 _/ C: ?
+ t' X4 f: _. r X q
这是教我们美术课的高金楼老师,半个世纪后的师生相逢,让老师激动不已,即兴作画“校园情”。他说道:“当年,我们在学校所付出的一切,一辈子都无怨无悔。我们曾经勒紧过腰带走进课堂,为了传授知识,塑造人品而历尽艰辛。今天,我们一起见到的是满目青山,花果累累。足矣!足矣!”
8 P7 K. c3 K7 J/ Z6 Y! H
* C% r3 p% \8 V; o) C4 O# G2 Q: E9 |9 T2 t) g
这是教我们班手工课的蓝为荣老师。当年表演的歌舞非常美,印象深刻,右边就是蓝老师穿着民族服装的舞台剧照。 h0 }- i& C/ I/ n
( n6 i, V$ A, f; M5 A
z1 a( W& r/ Q* K- O- F* q$ Q& I
胡世坚老师是我们的大队辅导员,她充满了青春与活力,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全校学生没有不认识她的,她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不论是每年的红五月歌咏比赛,还是参加景山少年宫的活动,不论是“十一”国庆节的少先队大军的游行,还是《革命赞歌》团体操的训练,都少不了胡老师忙碌的身影,我们都非常敬重她,爱戴她。 胡老师更是热爱她的学生,在师生聚会上,她动情的说:“在老师看来,无论是精英学子,还是在平凡岗位上尽心尽力工作的后生,你们在老师的眼里和心里没有精英学子和螺丝钉之分,都享受到同等荣耀和骄傲,你们都给了老师们无尽快乐和欣慰,由于有了五彩缤纷的你们存在,才使老师们的生活更加灿烂,使我们活着更有底气,使我们感到老来更有盼头更有希望,老而不知老,生活更有意义。” ; p+ D$ r2 Q: z& }5 D5 z$ H2 \$ d/ v
: u- p( U) u0 H提起北海,是我们儿时经常游玩,过队日的好地方,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则陪伴我们一路成长。那是永远美好的时光和记忆。 2010年9月的师生联谊会就选在北海举行,我特意买了一条红领巾,系在胸前,激动而高兴的与敬爱的老师们和学友在北海门前合影留念。 + c( V2 ^8 S* }5 r
0 Q$ l# V) @6 H/ C3 C4 a( y( J
我们机院附小,有着高大明亮的教室,分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有专业的阿姨负责住校生的起居。小学有200米跑道的操场,有足球场、篮球场和乒乓球室。操场周边排满各式体育器械与娱乐设施。尤其是操场上的水磨石滑梯,高大又光滑,是学生的最爱,在我印象中,还没有见过这么大这么好的滑梯,所以,在原校址集合就一定会在大滑梯前留个影。(去年已拆除,真可惜)在我们的扑克里,大滑梯成了照片的背景。 我们能在这样一所学校里学习,度过幸福的少年时代,应该说我们是幸运的。 $ K/ a# T+ y+ _7 }
+ J/ S8 B: Y2 d- y5 n
* ?5 ]" B% D* G
这是教我们体育的华秋岳老师,从照片上就能看到,当年的华老师体型健美,气质儒雅,职业素养极佳,是我校好多学生崇拜的偶像。他和王敬老师组织我校的田径队、足球队和乒乓球队都特别棒,还拿过朝阳区小学足球队的冠军。 + ^3 N* I% {1 P: }) [0 e# ]
6 {0 d2 ^( {& X5 [
/ S B. ?. a3 U! z8 m" ~4 ` 这是我和爱人、孩子一起到西安与父母共度龙年春节。
我妈妈也是机院附小的一名老师,负责六.三班,偶尔也代过我们班的课,遇到课堂提问,我也会举手回答。当然,在学校里,我会称呼我妈为“金老师”,有意思吧! + e- l# @. P) M; D+ G
( e" e$ i1 h& E. C
- x) B! I# a9 A 这是龙年春节,在西安和父母及各位老师和学友的聚会合影。
我特别佩服我妈妈,师教几十年,深受学生爱戴,她教学有方,对学生即严格又体贴,非常耐心细致,多调皮的孩子,她都有办法调教。还能和学生玩在一起,课间活动一起跳绳、跳皮筋、拽包。她的学生讲:“那真是生机勃勃、童心雀跃,充满了青春活力。” 我妈的学生可多啦,来自祖国四面八方早已毕业的学生都跑来看她。如今八十多岁的妈妈仍然活力四射,和来看她的学生一起旅游。有一次,还特意和学生共骑一辆双人自行车,学生在前,我妈在后,在西安古城墙上转圈,一直玩到晚九点才罢休,了不起吧!
' p% x3 O6 H8 r! u( i& O; y
杨洁兰老师是我们一年级班主任,她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她温文尔雅,梳着两条黑粗的大辫子,和蔼耐心的地教导我们好好学习,认真听讲。 上面这张照片是我们在2009年7月25日探望杨老师,那时候,杨老师已经病重,但她 仍然热情接待我们,与我们交谈,老师把最好的状态展现给我们,让我们一点儿也看不出,聚会是轻松愉快的,哪想到,这竟是最后的一面。 老师走了,但永远和她的学生在一起。“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少年的灵魂。敬爱的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校友)。
* P9 B# C& f! F% O: G1 F# V
2 j7 ^# D# X/ C$ ] N, j
这是教我们数学的钱生龄老师,在联谊会上,师生相见,喜极而泣,老师激动,学生也激动,师恩难忘,友谊长存。 看右边照片,就能想象当时会场是多么隆重和热闹,实际上是一没场地,二没资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举办的,可见多么不容易,这要归功于师生们对母校的思念之情,感恩之情。 这也是我要写这篇博文的强烈愿望,我想说:我爱你—母校 ! 5 p I* d [8 @/ D3 U# C* N P, W
1 \) @2 l4 c4 z7 U' _ 这是附小论坛上校友 的杰作,我觉得很有意思,特意下载让大家欣赏。 母校注重素质教育,从小培养我们爱祖国、爱人民,好好学习,乐于助人,长大后,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影响了我们一辈子。一位校友说的好:“当年红领巾的誓言,以一代人爱祖国爱人民的铮铮铁骨得以实现,即使是远在他乡的儿女,也有着对抚养自己的母校的无尽眷念;当年播种的理想,在大雪纷飞的北国的疆土、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大风刮过的黄土高坡飞扬四溅,最终又在无数的平凡的岗位上得以实现。”
2 N* Z( P" O# A5 O+ G# B
) m. ?+ @+ D' }6 a* [6 ?. [, U- D- {
我这位同学是位有心人,头几年,在 N次小学同学聚会上,就搜集大家的老照片,并做成电子音乐相册—“同窗的你”,刻盘送给大家。我就是看了以后,很受感动,萌生了想做一副班级扑克牌。54张牌,满够一班同学。人手一副,永远怀念,精美画片,珍藏共享!所以,有了好的起步,我的梦想便一帆风顺,谢谢你,老同学!
# N3 q8 m9 i& w! e/ F
' P3 y, y6 O# @) n" ]. n9 Y
左边是扑克说明牌,右边是同学在我家为扑克的设计出谋划策。 说起做扑克的整个筹备过程,最麻烦、最费时的莫过于搜集老师和同学的照片。通过电话联络、上门索取、不满现拍、相机翻拍、多人截选、邮件发送、聚会传递、网上下载、多方收集。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六月份,终于将收集挑选后的照片提供给设计师进行后期设计出样。再返回征求修改数次才正式出版。 说实话,原先我的设想只想用老照片,就是戴红领巾的儿时照,还是 N次会中的这次聚会,他们提出了不同看法:“既然永久珍藏,何不用新老照片同上,今昔对比更有意义?”我觉得大家说的对,立即改变设计。于是,大家又开始了新一轮联络收集照片事宜。 事实证明,效果极佳,在这里要谢谢老同学啦。敬爱的胡老师见到样本也夸奖到“那半个世纪铸造的张张今昔对比的容貌照片,让我们感动、感叹不已。” 胡老师的夸奖让我们备受鼓舞,老师永远给学生以自信和鼓励,谢谢胡老师。 校友说的好:“这份凝聚母校师生深情厚谊力作,让人回忆甜美幸福的童年,又延续令人难舍的母校情怀。”
9 y3 t% V1 r' q u- t4 _: a7 s 今天,我们自己的纪念扑克《同桌的你》终于印制成功,这是我和同学高兴的手捧新扑克在报国寺的《中国扑克馆》前留影,感谢设计师、感谢《中国扑克馆》,让我们愿望得以实现。 “五十四张牌五十四个祝福,祝福老师、同学、校友,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这是校友的美言,也是我们的共同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