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胡涂人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5-18 19: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国神游今年又回国了,进行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举办讲座,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国图参加活动。也可直接和她或者我联系。
  C6 ^4 d0 j: U# @3 H1 Q" m
五月初即开始法语联盟的巡回讲座:
法语联盟在国内十城举办利玛窦——中欧科技文化交流的先驱的展览。
此展为2010年巴黎利氏学社在法兰西科学院支持下,与法兰西学院与高等社科院在巴黎教科文中心联合举办,去年无偿转让法语联盟。
在下又帮他们翻译校订为汉语,今年五月,法语联盟在中国十大城市分别复制展出。
顺便法语联盟邀请作为巴黎利氏学社成员的欧明华与我作专题讲座。
2010年巴黎教科文中心举行的研讨会,属于学院派的,讲座发言人均为各国专家:数学史、科技史、思想史以及宗教史、汉学家等等……
而我们希望面对更广泛的听众,故讲座取消了数学内容、与复杂的天文学曆书内容,简短而具有普及性。
主要谈利玛窦盛年所处的十六世纪末,知识与本土文化的关系紧密交织……欧明华先讲法语、之後在下阅读译文。
欢迎诸位母校师、友、同仁光临指教!
附上:前两天在中山大学哲学系的另一主题讲座海报、广州法语联盟讲座简报、与北京信息简报。
之所以在母校网站发表,但望促进活跃诸校友思想。
目前我们还将在北京、天津、杭州三城市讲座,除了天津与意大利领事馆合办、基本与当地一所大学合作举办。
若需要更多信息,可随时与我联系,或通过西车水与我联系。
预谢母校网站主持人费心关注!
6 E. r1 G5 t" F! H) a;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3-5-19 13: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i_my 于 2013-5-19 13:03 编辑 ; g1 ?) P" l+ Q$ T, r( N, Q9 l
  ?9 V& |; _9 w
                                   我班同学聚会(61届)+ ?# C( Y) B" w6 S) T. s

6 y2 Q3 d+ A9 F" F/ j" B' O% G! r- D# b     我班同学相聚在初夏,天湛蓝,花盛开新绿成荫。分别52年以后再相逢,心相印,情温暖,话语不断。机院附小培养我们成长,忆往事,想同学,不忘恩师。
& K  e  @- ~$ a2 ~2 \. h4 q* J% \

$ W4 z/ t4 F8 H: L
小学同学聚会1_调整大小.JPG

点评

是啊,照片是上周聚会的时候拍的。由于大家各自都有活动安排,所以选了相对有空的周末一天,那时还没有看到网上的通知。  发表于 2013-5-19 16:20
第4221楼通知“校友郊游启事”看到了吗?上图是你们在5月8日的聚会照片吧?  发表于 2013-5-19 15:13
没有听同学联络我啊,我班上周聚会的。  发表于 2013-5-19 13:09
右端陈昆玉肩膀有病吗?明日还参加玉渊潭公园的活动吗?  发表于 2013-5-19 13:07
发表于 2013-5-19 23: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可惜!跟西水车等几位同砚,竟然有三天时间同时在广州而未通气。我们十二日飞往武汉,在法语联盟作讲座、参观武大,十四日乘高铁到广州,十五日在中山大学哲学系作讲座,十六日在法语联盟讲座……十七日返京。

点评

欣闻学姐来华“中法文化”交流,祝圆满,成功!  发表于 2013-5-21 10:33
发表于 2013-5-21 09: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阳光明媚,玉渊潭公园部分同学自由聚会。
) j* p, x3 q/ @1 q6 ~: b DSC04645.JPG & E+ o3 e& P" K) I3 g7 `2 n- Y

点评

阳光之客哪里去了?  发表于 2013-5-22 08:25
 楼主| 发表于 2013-5-21 10: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5-21 20: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二零小聚我实在有事未能参加太惨痛了!来了那么多我很熟、又很久没见的老同学比如亠刘克鲜、李京生只是四一一见了一面但不过隐!于建国、吉小燕、杨小颖。太想见班里的同学了!太愦悍了急死我了!龙哥到了我没到?太不应该了!我留级有幸留在这个住校班,才有缘认识六三班的学友。向大家问好祝愿大家幸福永在身边!

点评

咋晚苐一时间就给老同桌,好学友克鲜打电话,并发短信为没能参加小聚痛失和大家再见面的机会而悔恨!并表示道歉!而我没去的原因也十分了得。情急之中还和克鲜说错了!应该是小孩儿的姥姥。b]  发表于 2013-5-22 08:25
文信兄我退休后以休闲养生为住,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空降还能认识那么多同学,羡慕。  发表于 2013-5-22 07:55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08: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5-22 08: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之客哪里去了?520玉渊潭小聚,阳光之客主动与我说话。原来他是1966年毕业的。有幸认识了该同学、网友,但是今天才想起他,合影中未见到他。
" i9 G2 _) V/ n DSC04639.JPG ; p1 n1 q  V5 c1 H/ ]4 v. @# a

点评

我也奇怪阳光之客怎么会失踪啦?  发表于 2013-5-22 13:53
发表于 2013-5-22 11: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革命后代 于 2013-5-22 11:13 编辑 : N9 {7 x/ o2 f. E6 v8 s! m# c( H
; e, L( z; @: ?, R/ h% l' E0 h
        周一有人打点电话问我是不是今天在玉渊潭聚会?我说;好几天没上网了不知道啊,,,,{:soso_e120:}

点评

阳光之客学弟是你学习的好榜样。  发表于 2013-5-22 13:54
发表于 2013-5-22 11: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水学长:聚会时我接电话回避了一会儿,错过了照合影,遗憾。但见到诸位学长(除北魏和我同班),很高兴!平时都在网上,此次见面交谈,很感亲切。说起来都是熟人:活跃的胡涂人、住八号院的邻居李京生、刘克鲜、于建国,学姐杨晓颖,棋仙-记忆,热心的龙学哥,航天桥(同单位)……,小范围的聚会才有说话的机会,真好!因还要回单位上班,未参加聚餐,以后还有机会。谢谢学长惦念!

点评

阳光之客对绘画的鉴赏,如我辈对烟、对酒的“鉴赏”,差别前者高雅,后者恶俗。哈哈哈!  发表于 2013-5-24 07:03
回文信兄:半路遇见立堂锻炼回家,聊了几句因有事就分手了,忘了照相。痴呆症状已显,下拨吧。  发表于 2013-5-23 11:16
[糊塗兄要谜读五二零小聚描述以便提高我们末到场的遗悍。安立堂也在好久不见甚是想念!为啥没合影?他比咱们高二屇呢!克鲜,小颖,的名字一再写错!望下文中改过来!哈哈!记诸还写错字。b]  发表于 2013-5-23 09:12
胡涂学长:获悉,美术馆现有50年馆藏艺术展,有镇馆之宝,多个展室都布展。  发表于 2013-5-23 09:09
那天,我与阳光之客沟通“印象派”,他父亲就喜欢欣赏绘画,从小带着他常参观画展,耳濡目染,从此他喜欢欣赏优秀的绘画艺术作品。  发表于 2013-5-22 13:59
发表于 2013-5-23 17: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5-23 17:47 编辑
7 S. V! l% y  u6 _, T
阳光之客1 发表于 2013-5-22 11:14
5 j: S& P. n7 u2 H1 Q2 G西水学长:聚会时我接电话回避了一会儿,错过了照合影,遗憾。但见到诸位学长(除北魏和我同班),很高兴! ...

1 S, p. f* R- t% M! Q% q阳光客本次合影机会错过,以后还会有聚会的机会,你还很年轻嘛!你喜欢看画,为你贴两幅俄罗斯列宾的油画:
; i/ e' \$ P2 q 414311-138516_10293051381-embed.jpg 9 F9 b+ U7 n: l9 _
/ ]' E7 Z) k8 K+ K
572801577607649290.jpg
0 M( s1 k% @7 c: m/ M9 A! d& H, O( ]9 x

! o: r- [3 U+ p/ w
9 Y  m  @9 W" ]) M- _* i, j

点评

画名分别是《伊凡雷帝杀子》和《宣传者被捕》。  发表于 2013-5-25 09:13
此两幅画贴出有点“寓意”啊……尤其“十二月党人”……  发表于 2013-5-25 08:34
知道毕加索、达立的绘画大师,但是看不懂他们的作品,尽管读了一些介绍文章,还是不行,只能附庸风雅了。  发表于 2013-5-24 12:14
谢谢西水学长贴了两幅名画。现美术馆展出有毕加索、达利的作品。  发表于 2013-5-24 09:35
看错了,是失去的记忆老哥心明眼亮啊,不好意思。  发表于 2013-5-24 07:13
发表于 2013-5-23 18: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校友在玉渊潭聚会的消息与照片很高兴,羡慕这次聚会的校友们又一次享受快乐与幸福。用玉渊潭公园的照片制成视频以贺之。配上区瑞强的歌《那一天再相聚》.
2 H- ]( {3 [9 ~5 H1 b5 G

点评

多谢胡老师及beiwei老弟的鼓励,师生同心同德。  发表于 2013-5-25 06:35
鞠大哥的视屏制作的真好!歌词写的2格外动情、深刻!没有对附小的深爱决计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来……。  发表于 2013-5-25 02:57
laojy学长的视频做的越来越好了!玉渊潭公园虽不著名,但却是北京西边这一带很值得一提的地标。原一机部及其它一些国家机关部委的宿舍区都在这一片。北边还有个紫竹院公园也不远。  发表于 2013-5-24 23:12
多谢失忆老弟的鼓励。也谨记阳光客的嘱托有机会游玉渊潭。  发表于 2013-5-24 19:20
鞠学长在京多年,未去过玉渊潭,有点遗憾,很普通的公园,下次来京可逛逛,很方便。  发表于 2013-5-24 11:21
发表于 2013-5-23 18: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3-5-23 18:18 编辑
; ]- _7 E9 b" A3 E- A' f) r7 j' T: X
上帖区瑞强所唱《那天再相聚》是用粤语所唱。转录歌词如下:
) R/ i( H6 N7 m
! Q6 W2 x9 M' ?1 _
念当初欢聚于一起
笑说心里大志
但今天相聚数一番
要哭也无泪
在匆匆赶又匆匆追
永远不说后退
让身边生活苦相迫
竞争令人累
朋友不要泪垂
人生本多失意
竞争开始了
追不到也是要追
为今天相聚饮此杯
要醉的继续醉
为今天一别竟不知
那天再重聚
朋友不要泪垂
人生本多失意
竞争开始了
追不到也是要追
为今天相聚饮此杯
要醉的继续醉
为今天一别竟不知
那天再重聚
为今天一别竟不知
那天再重聚
那天再重聚

, `: [# X1 @% d& x/ i8 c8 `8 b, R! ]7 f
; ^( r1 K# n+ p, p3 \
6 v0 z. ?6 D! a( K& w# c6 i0 K- ]

点评

多谢两位老弟的鼓励,同是母校人,当然情同手足。  发表于 2013-5-24 19:22
鞠大哥毎次制做的作品、都很感人!丿向老大哥学习!并致敬!让生活永远幸福!  发表于 2013-5-24 08:49
鞠兄制作的视屏,配写的词语真是太好了,愿附小精神永存!念了歌词不醉也得醉!  发表于 2013-5-23 21:19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07: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5-25 00: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iwei 于 2013-5-28 01:30 编辑
/ I6 {; g& y. T: e7 M6 _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5-22 08:21
- |+ \2 V/ e( h- c$ y- u" e  f1 N5。20玉渊潭郊游小记 (续)               ...
# G3 Q" [, W% ^9 i1 ]" w
  M/ V. L2 f. y. T7 A2 ?& L
…………
- O% G; t+ `" L8 w9 L: y4 N京生说:“当年咱们小学参加‘北京市歌咏比赛’获奖的那首歌……叫什么来着?”
     “是不是《花儿朵朵》那电影的主题歌‘你看那万里东风浩浩荡荡……,你看那漫山遍野处开放……’”我说。
      “对!对!就是它!”京生激动的鸡脖上的青筋泛红。
       北魏扩胸展臂弹奏起这支我们曾如此熟悉,如此热恋,如此亲切,如此令我们有无限多美好小学时代生活回忆的歌。虽然大家把词儿忘地差不多了,但每个人心中永远铭记这首歌的激荡旋律,因为我们曾有过“花儿朵朵”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3 r- M5 f6 W0 A; q3 G; ?×××××××××××××××××: k" `3 U6 I9 n( w2 }9 a, w
匆匆录了一段,旋律不是很准确,再附上几张图片,就算是给胡兄的妙文凑个趣儿吧!6 |4 B0 l7 B6 o, k  R, |
http://my.tv.sohu.com/us/4801867/56379536.shtml#0
/ }' ~* S% \$ ]《花儿朵朵向太阳》---为机院附小校友聚会2013-5-20及2013年六一节而作

点评

看了、听了,难忘的昔日,一回想起想小不点儿时,差不点儿就老泪纵横啊!老弟费心啦!  发表于 2013-5-25 08:40
beiwei老弟的琴弹得好,看着老照片,听着熟悉的歌声,让人动情。  发表于 2013-5-25 06:38
你匆匆为糊涂人的妙文凑趣儿,凑得很好,你的手风琴拉得也很好,更珍贵的是你对附小的和附小师生的一片深深的情义,以及你制作的《优质光盘》、《北京广播台的精彩录音》的编导工作、《群体大合唱》不夸你都不行...  发表于 2013-5-25 03:15
发表于 2013-5-25 02: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世坚 于 2013-5-25 03:00 编辑 2 c' j7 e0 [5 m% p6 d

/ [  A4 v# M* e2 l' {3 o    感谢为“5.20”玉渊潭附小交友聚会的热心人士,我向你们道贺!我一直都在期盼着这个喜聚日子的胜利到来!我知道对附小有真情实意的校友们,定会来到这里,果然他们来了,让我非常欣喜……。我因近期身体欠佳,行动不便,几乎又是天天进出医院,而且要行较远的路程,抽不出时间来和你们一起共享这个幸福的时刻。: o! m  j+ i/ I# V9 O* P; M
            聚会后,我急切地在论坛上寻找有关消息,集中找寻糊涂人续写的两篇妙文来细读,果然不负我望,写得情深意切,描述得真实形象,非常感人,那些为参加此次聚会的附小学友们,克服了重重病痛和困扰来参加此次活动,让我很受感动,在这里我代表未能前往的老师们对附小海内外学友们深深的思念的心情,在这里表达他们对你们深深地爱意,我们老师们都是些74岁以上到8-90岁的老人了,多半都是些身患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病人,行动不便,只能心里挂记着你们、追跟随着你们。祝你们有一个快乐幸福晚年,让生命更有意义……。  M4 v, r% s* T$ X9 h& B2 ^

% V, N' g- F9 w8 C/ {# [
9 |8 |. c6 l( |) m% ?
" G$ i5 e7 i. j  @8 v
7 t1 x% Q/ p2 x7 C5 _7 J
9 T4 R% ~3 ?3 K1 o' P* S2 U. z) L+ ?9 E- q) J7 r

点评

祝愿胡老师尽快康复!  发表于 2013-5-25 11:02
谢谢胡老师表扬。咱拙笔将每次活动记录,供那些没参加的老师和同学们经文字记录了解活动详情,分享其中乐趣。当然,尽可能写得“生动”些。小学语文课老师常教导咱“作文要生动,就要有内容”咱受益匪浅,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3-5-25 08:14
感谢胡老师的关心与祝愿,虽然您由于身体欠佳,没有参加本次小聚,但是您的附小情谊总是和我们一起搏动。  发表于 2013-5-25 07:29
胡老师的帖子总会给大家带来喜悦与希望。衷心感谢胡老师对大家的关心与鼓励。也祝愿胡老师早日恢复健康,年纪大了一定注意多保重身体。  发表于 2013-5-25 06:43
发表于 2013-5-25 07: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5-18 08:12
  {( ?2 z7 P+ \+ Y! e& P西老哥提起郭路生,我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百万庄午区王小林家:! \8 w  a0 A: Y6 _( e4 Q6 y4 h+ |
   那日上午,王小林老岳父鲁 ...
5 s% j2 t" h( W# Z
看了当年胡涂老弟与几位校友与一位老八路的激辩,几位年轻人当着女婿的面,与老岳父吵吵,自然是老人难抵年轻人的灵牙利齿。此景让我心中不忍,对老人不由心生怜悯。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又对老人心生敬佩,面对几位生龙活虎的年轻人,老人敢于以自己的老迈之驱舌战群青,是不是像三国时的诸葛亮舌战群儒呀。哈哈,凑个趣,老弟不会介意吧。! G. B) |" u+ K& N4 X: O
9 }3 x6 W+ E/ N! D$ U& t, T/ M
老八路舌战群青.jpg
! r- _" `) g; Y4 I0 G
; @& [* h# A7 J: S( Y 老八路舌战群青a.jpg

点评

哈哈!老机院借古喻今,很有意思。  发表于 2013-5-25 07:32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09: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5-25 18: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45614_39c81a5e156f7c8ce452bea582a5c150.jpg
0 O  I8 L; ]9 p, h描绘文革武斗的一幅油画作品,作者不详。9 p  ?, Z4 A, t# P3 [

点评

“文革”是反人类文化与信仰的一场海啸,这片浩劫之后的废墟上只剩下铜臭!  发表于 2013-5-26 10:58
西水车大版主刊载的每一幅油画都别具特色,非常个性化,脸部表情都非常生动有情趣,都是些名贵杰出作品,很值得品味和欣赏,谢谢西水车!  发表于 2013-5-25 19:04
发表于 2013-5-25 19: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gui_my 发表于 2013-5-19 13:00
5 x" a1 _8 [5 W: Q5 j8 Q+ A5 J$ u我班同学聚会(61届)( Z  V. H% {. G$ ?4 q
+ v3 _" x9 J  C" _7 s
     我班同学相聚在初夏,天湛蓝,花盛开, ...
- q) ^1 R/ r; a0 ^# a3 g; l, [
gui_my:我班同学聚会(61届)* Z) d3 U6 g* L7 c

* c, U6 M8 @9 v3 C8 ~     我班同学相聚在初夏,天湛蓝,花盛开,新绿成荫。分别52年以后再相逢,心相印,情温暖,话语不断。机院附小培养我们成长,忆往事,想同学,不忘恩师。
+ ~" P/ }3 _0 g( K' V: d

! k: w- F" M! f8 {; W" ]: g经常看到gui_my校友拜访老师,看望同学校友,组织参与同学聚会的照片与信息。她经常走动穿梭于师生之间,把亲情与温暖送给老师校友,也快乐了自已。正如她所说是“心相印,情温暖,忆往事,想同学,不忘恩师”。她真像一位美丽的仙女,在老师与校友中散播爱的鲜花。3 U3 P2 h* f+ k9 b5 X
1 ^) Z( M, ^, U- @2 u; b+ M
仙女gui-my.gif

点评

[一石激起千层浪胡老师关注论谈、惦记着大家。愿胡老师早日康复!再合大家在一起!让幸福永远陪伴着您!  发表于 2013-5-25 22:38
发表于 2013-5-26 00:0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iwei 于 2013-5-26 00:13 编辑 ' I" J' r  f6 P0 u) `2 H0 d% s
9 s6 V9 \7 C+ M; ]
聚会还顺利: _/ ?2 g. v, d; L# C* d! g

点评

聚会也妙趣横生,哈哈哈!  发表于 2013-5-26 11:01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11: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5-26 12: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laojy 发表于 2013-5-25 19:36 / e/ n& O0 [- k
gui_my:我班同学聚会(61届)/ V9 O$ Z+ A/ B1 P

" O, E8 v7 ~/ ~4 ~3 J     我班同学相聚在初夏,天湛蓝,花盛开,新绿成荫。分别52年以后再相 ...
, q7 H4 }. @9 L% x" `
         打开计算机我的眼前一亮,老哥为我妙笔生花,我为老哥的热情与技术赞叹不已!谢谢你!那仙女就是我吗?还真是漂亮!6 P* _3 i7 Z2 p3 x/ R7 q) B
   我班同学都已进入花甲之年,思念同学老师大家一致的愿望,聚会是众望所归。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了上山下乡,经历了回城以后的努力奋斗,有成功的喜悦,也有走麦城的悲怆。回过头来看看,小学的教育培养了我们乐观向上的精神,小学的同学感情最真诚!' n* ^/ c1 R* H
   我们之中也有经历磨难仍旧习习发光者,这是人生宝贵的历程与经验,吸引同学之间相互牵挂、惦记。因此不断在寻找、寻找。。。这次聚会有路生、永希来参加,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多方打听寻找他们,找到了,能坐在一起聊天,是多麽开心的一件事!每个人都热情洋溢,有从天津赶来的、有从郊区赶来的;带酒的、带茶叶的。。。把自己家里的好东西带出来,真像是久别的兄弟姐妹要相见。* d9 @# p: O& `- d
    真希望我们还能找到更多的同学,有生之年,同庆贺,共干杯!

点评

咱们小学当年属于教学优质校,老师们的素质就高,有爱心,有耐心,所以能培养出很多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即便不是日后不是学文科的,也具有很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这就是高素质人的特征。  发表于 2013-5-28 11:11
学姐客气,咱们小学校友们的文字表达能力都很强。当时编辑《纪念册》浏览了各位的大作时,就有此感。  发表于 2013-5-28 11:08
见到糊涂人的点评,我非常高兴!糊涂是新闻媒体人,精通文字,多有生动的文章见诸论坛。谢谢你给以的鼓励!  发表于 2013-5-27 15:11
写得好,感情奔放豪迈,言语铿锵有力。一看便知学姐是常动笔,且注意炼字的人。我瞎猜。  发表于 2013-5-27 07:51
发表于 2013-5-26 14: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画是不错,挺有意思。感觉画家使用的是一个女模,因为有几位“女孩”彼此十分相像。这是画家们历来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不仅仅是这位画家,西方画家也是如此。  发表于 2013-5-27 08:28
北魏说的没错,有“选编‘梁祝’”之嫌,所以曲子中不时不时地闪现“梁祝”是身影。  发表于 2013-5-27 08:24
画的主人公除领袖外都是女红卫兵,内容是当年插队离开都市走向农村,人物表情的确没有真实体现。配曲委婉忧伤。  发表于 2013-5-26 18:59
1、猜测:这组图片的作者大概来自上海。2、作者以现在的目光回忆当年,图中人物表情沉重。其实文革初期大多数人们的思想是亢奋--表情应该是那种狂躁的兴奋。上山下乡后开始沉重。3、配曲不错,感觉有“梁祝“影响。  发表于 2013-5-26 15:00
 楼主| 发表于 2013-5-27 08: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5-27 16: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5-27 20:29 编辑
7 r: D/ ?3 X. |  ]6 b6 I* j6 @7 \0 u2 u0 r- g
民族宫书画展(作者中罗扬是罗哲文之子)
8 w9 H( Q. j7 a0 Y! I IMG_20130526_113109.jpg
6 f! |2 o& q: K
$ j& a% ?3 H5 q: U% ] IMG_20130526_113142.jpg ' G4 C% f  D$ [) ?, L- c6 U) Y

- K  K3 C3 [4 A IMG_20130526_113435.jpg
8 F5 t: J3 e% }; ^
) O6 H, t4 b0 _" `) @7 e$ d; P. M, z IMG_20130526_113549.jpg
& z4 n, m. O& n$ X# E4 Q" N
3 g; q  l( |; H3 _) T IMG_20130526_113937.jpg
/ S2 M) l- X  G, S4 q7 t  e" r3 m2 l" y1 A- t* X4 f
IMG_20130526_114247.jpg : N. l7 C3 c" k/ t& b

点评

看了第一幅“李白”取自古典题材,畸想突发,因“制度挟制”,画家创作只能怀古或留恋山水。有点魏晋文人逃逸现实隐匿于山水之间的味道。中国历代画家为何多寄情于山水、美酒、佳人……自有一腔其苦衷吧?  发表于 2013-5-28 11:29
我也常去美术馆参观,前不久96岁王琦老先生的画作很有功底。是延安鲁艺第二期学员,版画家。他的作品多个国家博物馆收藏。  发表于 2013-5-28 08:22
发表于 2013-5-27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外孙子
去年12月,我有幸当了外公,闺女没费多少劲就生了一个又干又瘦的小子,仅有5斤多。到两月时你就得刮目相看了,这小子极能吃,一饿就哭,声音响亮恨不的全楼都听见了。一瓶奶4-5分钟就喝完了,按他太奶奶的说法上辈子肯定是饿死鬼托生来了。别看他小手小脚,胳膊腿倍儿粗,如今已超20斤了,抱着很累。到3个月大时他的小手已能抓紧东西了,抱着他时小手总是揪着我的脖领子不放,经教育这一恶习改了。他面目表情开始丰富多彩了,喜怒哀乐全在脸上一望既知,五月初得了肺炎,在北大医院住了几天,打针输液受了不少罪,我去看他时刚哭完,一脸的沮丧样。没一会,逗他一下就哏哏的笑了。或许因为胖的可爱,护士们也喜欢他,时不时要求抱他玩玩。
都说养孙子就是当孙子,小孩没有爷爷,只有我这个老爷,看来我的自在日子不多了,不能多侃,孙子那边等着呢。

点评

好可爱的宝贝儿!恭喜恭喜!  发表于 2013-5-28 14:10
恭喜恭喜  发表于 2013-5-28 11:30
谢胡老师,您还是熬夜的习惯,请多保重。  发表于 2013-5-28 06:57
读了《外孙子》一文,心生感动,一位多好的外公啊!你对外孙一往情深,生下来小不要紧,有苗不愁长,中国武术大师李小龙,生下来才5斤,后天的锻炼、营养很重要,等胡老师从美国回京后再和你相见,听你讲你的小....  发表于 2013-5-28 00:02
发表于 2013-5-28 06: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RIMG0216.JPG RIMG0220.JPG RIMG0230.JPG 1.高兴 2.关注 3.伤心

点评

超可爱的宝宝!恭喜记忆校友荣升外公!  发表于 2013-5-28 15:53
哇,大胖小子!  发表于 2013-5-28 11:31
学长该叫永远的记忆啦!这小家伙看着虎实,长大一定胜过长辈的。隔辈儿亲,你就哄着外孙乐吧,好羡慕啊!  发表于 2013-5-28 08:18
哈哈!还是高兴比伤心好。记忆有福气,当孙子心甘情愿。  发表于 2013-5-28 06:52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1: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5-29 18: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以为耻

不以为耻
) z5 |* p. a" h: X& v# i
不以为耻* s1 x& V7 Z2 q1 A# a

点评

这是从上海浦东向浦西拍摄的,应该是过去的十六铺码头对面新开发出来的景区。背景可见前市政府的大楼圆顶建筑。  发表于 2013-5-30 15:12
国人从上至下,生怕自个儿被淹没在人堆儿里,别人瞅不见自个儿……弱国寡民的心态。  发表于 2013-5-30 08:52
可能是上海。  发表于 2013-5-30 05:56
这是在哪儿?锚上之人应该是中国大陆的。  发表于 2013-5-29 21:3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0 03:53 , Processed in 1.319749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