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胡涂人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4-23 22: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laojy 发表于 2013-4-23 10:28 7 ^- _9 T4 N# S
beiwei 如果没有灾害,那地方风景一定是不错的。
0 R% i3 X3 X- G按老弟提示,在网上搜了一下。看到了雅安及芦山县的风光 ...

6 d' v9 [$ D$ t+ W* Z& i" plaojy学长搜图辛苦了。云贵川渝那片地区,美景天成啊!要不然怎么全是旅游大省/市呢?
8 o  H5 i! R9 }' l3 L) V1 y4 |当年红四方面军的动员口号是“打到芦山天全吃大米”,可见芦山,天全一带,当年一定很富足,那还是1935年的事儿。天府之国,由来已久,名不虚传。当时红军没有稳定的根据地,没有粮食生产。搞粮食为第一要务,否则坚持不下去。因此,有粮食补给的地方最有吸引力。据说,红军长征途中(指红一)除渡湘江损失惨重外,就属过草地损失大,就是因为缺粮食的缘故。据说后来红四过草地时,粮食准备充分,比较顺利。

点评

所以毛最信赖那些长征过来的老兵,尤其一方面军的,一直很受毛重用,多任要职。  发表于 2013-4-24 08:50
罗青长回忆长征期间伙食基本不错,他和别人下馆子。最富裕是在贵州生产火腿之乡地,火腿吃腻,四处用火腿换大米吃,米很缺。最苦是“过草地”。湘江突围减员四万多,有一半意志不坚定者逃跑了,毕竟最危急时刻。  发表于 2013-4-24 08: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08: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08: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4-26 10: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3-4-26 10:43 编辑
4 ?1 p* `, p& G# l! {3 x) p4 X. p% a7 e; j' x
偶尔串门看看,在邻居育新看到文秀武兵的帖子,他用旅途的车船票及景点的门来记录他人生的轨迹,从中还可体会社会历史的变化,挺有意思。转发如下:
  V+ N- R. g/ n$ K/ ^& w; [1 l/ Q
呵呵,看了秋江学姐的最近华东一带的旅游照片,勾起了我82年4月结婚蜜月旅游的回忆,……那时参观游览了宜兴二洞,除了善卷洞还有张公洞,详细旅程见后文图:4 b6 g8 z/ q" i
      小时候常常听家里的老人唠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殊不知我的笔头更懒,为了应付,每次出游回家后也赖得追述,只是把那些花花绿绿的各色票证,统一裱在硬卡纸上变成册,随着时间的推移,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图文
人在旅途》之一,……。# @. M7 u1 C6 x! v, ?0 L0 Q
9 z" Z$ J8 v, M: o7 {
114956kkjmgmjjmlbmabmz.jpg % ^, O! L% b( k& C
9 H; p5 w4 ?/ W  X* m* a+ Q
115010ia02w0tw337tdhth.jpg ' O. t* x- Q# H

4 o- o8 I4 E7 U 110208anuvyxdfve4feutu.jpg 3 q9 l( Z  T; }4 h/ g6 a; r, B  U
: f; }3 p- {- D% A: Y8 Y$ e' F6 `- n
IMG_7921.JPG
5 x8 g: v' A2 G: p1 E% |/ Y* q6 |& h/ i0 u& T/ w6 j# v

4 a# X# U9 R* N/ X. r9 _8 n' K4 p! K- R( q8 z0 Z7 k# Z4 C
4 x7 j: ]) {+ S

点评

看到这些票证,回忆往事,有沧海桑田的感觉。  发表于 2013-4-26 13:02
哈哈,年岁大了别悲观,不是有人说夕阳无限好吗。  发表于 2013-4-26 11:47
忆旧时那安贫乐道的日子,朴实平易的生活,因陋就简的日子,那份逍遥快乐已成为了记忆中的一张张旧车票……关键那时咱们还那么年轻,现在……唉!  发表于 2013-4-26 11:32
发表于 2013-4-26 11: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3-4-26 11:44 编辑
3 p8 C. u  R: f7 }2 V% L+ D" ^$ a+ c+ V2 I0 c8 ^% Q" `! E
从大地震所造成的灾难中,让人看到自然的力量是多么强大,人显得那么子弱小,一个个可爱宝贵的生命瞬间就消失了。更让人感到生命的宝贵,应当保护与珍惜。社会各界全力抢救遭受地震的生命,让国人感动,让世界感动。转发一组照片。
9 y% V" O" t6 {: n 210219vav3rat83a3yw7e8.jpg
- u* r, p/ V) s7 i8 V, Y" G0 r
115716i0eie1c5i5bicme0.jpg

) v9 e- Y/ F5 F
" R! o6 O- _' @" ` 205023q88u8dcfzcq9s9d8.jpg + m, _- v0 q( ]" C
/ }) f7 J7 y3 `* c
16831005.jpg
" O( `" }' q  [& F3 A3 x& V- r* u" m+ g% S
21163924.jpg
' \  z& O  Z! j+ E7 \1 B, p6 ]6 s- d" {$ b" I1 l
205104huc6zcisdbfsophv.jpg & U4 j6 i; X3 g( h
6 e1 b% }) P" D! ~& r0 O0 s& c
21164316.jpg , v0 B: X; u% K0 b  J

/ o: Y9 s2 F" a+ h; v& [. x/ s 21164622.jpg
7 R0 `* f$ P/ o1 J! [

点评

国家还必须重视按抗强震的要求严格管理建筑的质量,另外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不能忽视。然而这两项事情都不尽人意。  发表于 2013-4-26 11:51
但愿救援队百忙中别有疏漏,人命事大!危情比想象中的严重……  发表于 2013-4-26 11:36
发表于 2013-4-26 15: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 e7 E  f" a& e2 ^; w: A/ O& _
9 T( D, e1 J$ v
校友的父亲,98岁高龄老红军,原六机部副部长刘清同志为雅安地震救灾捐款, e5 Q' r$ C' [9 `& P
. DSC_0177.JPG

点评

刘小军的哥哥应该叫甘强,高我们2届是1963届的.  发表于 2013-4-27 13:06
我们班同学刘小军他老爸?小军他哥叫甘林,他还有一弟……都是咱们小学的。  发表于 2013-4-27 09:03
发表于 2013-4-26 17: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之客 发表于 2013-4-26 15:21
2 f' M( j' e8 k3 n5 P% H6 W校友的父亲,98岁高龄老红军,原六机部副部长刘清同志为雅安地震救灾捐款
- D4 \6 z: \( Y7 T' |$ p3 O.

+ Q8 j& I% o/ N, J1 s9 f7 i/ _) _+ M一位近百岁的老人仍惦念受震灾的芦山,令人感动。3 L  e7 L: F% r! l

0 t1 X% M' }+ C 100002279637868.gif
发表于 2013-4-26 19: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1 |( T' E4 v2 z/ H有些花虽然不是名花,但是却在短暂的生命中绽放出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生命虽短,却有意义。带给人的启示是活着只要为社会,为世人做些好事,生命就有价值,就没有白活。昨天和老伴到绿城广场散步,发现这里栽植的一些小花很美,禁不住就照了下来,请大家看看。我现在出来总是要么带个相机,偶尔没带相机发现拍摄对象就用手机,随时记录生活。5 R6 o. m8 q% A0 ?  t# V* R/ {

. V' j2 Q+ H: o0 O DSC_0025.jpg
4 ~. B! T) }! T, q( N+ S. W( H  H: p5 U- n" W
DSC_0035.jpg & C; O' h7 ^* I( X6 P9 F

# E* e/ Z+ ]) z DSC_0070更好.jpg   v# v' j/ B2 a; J& V5 V4 M

% |0 I2 M) H$ J; k+ y7 C4 C4 p5 Y DSC_0072.jpg
: S7 [& C  p; s. F
3 ~0 r1 {* u) A. y0 H5 k DSC_0083.jpg
7 e  k, r* \- y; F+ E* q# o% i2 s$ F) U& D0 z- A( D. z
DSC_0088.jpg
, d. c, m" ], P- n7 r# X( g/ f: ?4 e4 w/ s
DSC_0100.jpg
* M9 {% ^6 @* b0 M; j0 M! M) F+ c/ J. y1 d7 \/ I' K& B
DSC_0133更好.jpg / D4 J4 P# O* n% r

6 t/ x2 I2 g* @* H+ |/ l6 t DSC_0179.jpg , h5 E6 ~& m/ l9 J0 M' l8 y% x

- d- I$ v% {4 W* L4 C DSC_0237工.jpg
. o8 e- V% E9 E3 X# e
: w0 {8 f! A1 @- L3 R2 P8 m0 q1 m- ?

7 F( e. d1 p: N1 m( L
: P3 \+ h: }. @6 a
发表于 2013-4-26 19: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帖)/ W( r6 D8 Z. B7 K8 ]4 s$ I
9 d6 Z5 Z: U+ k+ L# O
DSC_0362.jpg
7 j( ]6 J* @# v% U- t" ~8 V1 s% |7 [0 ^& N. `0 c, g9 J/ s5 ?
DSC_0366.jpg
  D: y1 f2 f+ M) T, M0 z8 a+ I6 S; s; j! {$ F+ q5 `
DSC_0378.jpg 3 `" e. M( g! M' T
DSC_0243工.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09: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4-27 10: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博物馆2013-2-1至5-9展出,有梵·高、莫奈、塞尚等名家名作。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前,记者出身,在巴黎流浪,那时的穷鬼日子不太好,还总结出了“饿着肚子看塞尚的画格外有感觉”之类的秘诀。咱道行低浅,饱着饿着看一个样,只感觉“真好!”
, c! c: X9 A* M- X9 l5 v  y' y" {  D  Z* R0 K" M; h

6 s/ ~# n5 x5 w- v CIMG0917.JPG
; E" q8 [; u2 q, S9 {
3 z2 f+ F! k1 }+ C) O8 K( O. `
5 O$ V, j' t7 I7 x
% L1 l( v* ~+ u& V- }  d( q
: O: U3 ?9 w" j2 Y! x0 \/ {: x! t7 l& l4 C6 w. q4 `
CIMG0941.JPG
$ c; C1 {% K( r/ \/ F" ~* d
. i6 ~- d+ v. X7 _6 |. q* w/ L* o) C! O, {% z1 e' I! R

: [. l4 v1 }. Z 62.jpg
) A' w5 q0 b- F4 O* h( {. {; e: ?6 I2 b2 u  @5 f

5 q( |4 d; k3 N" @% N' o% v1 J- _, Q
9 J) Z" l( j8 [' v8 x, a2 ]
92.jpg
8 a2 x4 C6 g0 Y5 c' H7 ]- u  A# U* Y7 ], {0 J' [
118.jpg
0 i; V1 R6 J& f& @% J3 c4 R: R3 c% b! l0 T% w
120.jpg
+ J* F5 W3 A+ R3 [+ M( G  Z" ?3 J$ q( a0 h; f/ P
123.jpg
; K5 B0 k, z2 _' M0 B! O- ?, y+ B- {2 [- d6 H
124.jpg
; b  c/ ?& |" s! l9 {! D+ p
3 K$ V: `& G5 Z4 M# z* r0 t. F
* j; g/ d5 k. u
4 Z& D2 W4 G1 \8 I/ _( Z6 w% U4 P 凡·高1889柏树.jpg # R; h' M6 v' ?* ]  s$ \! u- @0 `  r
凡·高《柏树》1889年作
% I4 d6 o( u( o. Z  x9 a* m$ G& g3 d% D) ?2 c5 y+ Z, o0 O! M
. j5 t1 {" v0 b% b* h
摩西.jpg
, N* j8 {! g( H. X摩西出世: j5 H- N# A4 {. e$ r+ r( w# Z/ _! P

" Y1 r3 b% o* Y' p+ s/ S亚当、夏娃在乐园 亚当夏娃.jpg ! E: ^& p8 C' _! m9 H; |5 M: m1 J( F
7 p* D+ J8 z) t, R+ u4 j, q

: R0 z% e7 D; k6 I% V5 O& k' P$ L  @. j9 r5 j3 y) L
发表于 2013-4-27 11: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国博免费,里面《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品展》20元。大堂雕塑(以前贴过)还隐着一对脚印?- u+ E% s/ y: k+ w8 p( q- R
CIMG0914.JPG   L! G& ~" L2 c9 T# }' ^; O
  q( l3 \3 A: O: x8 h, D
CIMG0915.JPG / I# l( ?1 F# |  G% z9 c
% i% M' f. G* `6 j. h
CIMG0916.JPG " u6 c4 d1 ]3 X

0 D3 ^; a0 a! X9 M9 e

点评

要想发帖或上传图片以及另存需要事先登录网站后才能操作。老弟是否没有登录。  发表于 2013-4-29 10:21
好不容易学会的“另存为”不能用了,众学友发表的好图片,佳作不能另存为了,这是咋回事版主?  发表于 2013-4-28 19:35
发表于 2013-4-29 10: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3-4-29 11:06 编辑 # Y6 ]3 y6 b7 }0 t; r6 x
- O- `, B. d% H
多谢阳光客老弟发来世界名家的画作,让我们这些不在北京的校友们得以欣赏名画。你发帖不知华老师见到没有,他老人家最懂画了。梵高是人们很尊崇而又深感同情著名画家。他在世时深受病痛折磨,而画作却不被世人所接受,最后自杀而亡。去世后,人们才发现他画作显现的惊人光彩,被人们推崇至极至。梵高的经历及画作在网上可以找到系统的资料。为让不太了解的校友对梵高有所了解,我转录一份他的简介。
5 x; Q* k7 N. j) }! ?
3 a" e* x# y  g
人物简介- o; p& k: ~$ K3 H: d2 G5 I) n$ ]
       文森特·梵高(10张)[1]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1890年),荷兰后印象派代表性画家。
) t! k: `5 [- K" k% [7 N( D 267f9e2f07082838036c1457b899a9014c08f114.jpg

6 C5 @5 f! }1 R: o: z' W0 X8 \, E少年梵高' b" e$ Q4 b& P$ W; b( W2 o0 C( J) ]! Z
ac6eddc451da81cb59b8cfb45266d01609243168.jpg
1 f; M; D5 j8 G9 L' ~4 H( S青年时梵高6 f6 L/ ]% O$ v3 k  i! G( R
      
* @) v8 ]1 x) f0 E; ~       梵高出生于[1]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他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他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在阿尔,梵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1888年,高更应邀前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r. F, z; o- f; i: n2 X
自画像1.jpg
, w; j/ o+ K, p9 k; ?梵高自画像
% ~2 ~* _% p3 h" [" d6 g4 S     6 [' }! {  M& G. b; A4 ]0 U
      这位易于激动而富于神经质的艺术家,在其短暂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他的艺术,是心灵的表现。他曾说:“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他并不关注于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注重表现对事物的感受。亨利·福西隆在论述凡高时说道:“他是他时代中最热情和最抒情的画家。……对他来说,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种惊人的诗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种神秘的升华,他希望将它捕捉。这一切对他意味着是一个充满狂热和甜蜜的谜,他希望他的艺术能将其吞没一切的热情传达给人类” (奥夫沙罗夫编《凡高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第95页)。" t0 q* b+ f! x- P0 h0 F& r
自画像.jpg
: R' J- {* L0 e* n$ K+ W! v梵高自画像. n& b. V4 o9 D: \
       " |( @9 _2 Y, t$ X& a! o
      为了能更充分地表现内在的情感,梵高探索出一种所谓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他认为:“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在他画中,浓重响亮的色彩对比往往达到极限。而他那富于激情的旋转、跃动的笔触,则使他的麦田、柏树、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腾、颤动,震撼观者的心灵。在他的画上,强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 f3 X! r4 A+ i( Z. V) f+ N5 [
5 b# o. I/ U. w$ b
      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早期因为表达内心的悲痛,曾割断了自己的耳朵。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困扰其多年的精神病发作自杀身亡。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曾在巴黎结识E·贝尔纳、P·西涅克和P·高更等画家。( f1 a9 d8 Y7 R
自画像2自割耳朵像.jpg
" y6 b. b- p8 W1 J: b
梵高割耳后的自画像$ v  D. ~. f2 s& `4 P, d

7 K# V6 ]  h* }/ ]7 q* x  w, a      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纳河滨》等。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地向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台湾译名梵谷。[1]$ s- p6 M: i) `( p/ [
梵高的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被世人所接受,直到十九世纪末的时候世界正进行着一次全面的革新,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变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大大的提高。而过去相对于印象派较为超前的梵高,此时正适应了人们的审美需求[2]。! f" p* p3 p! A8 j9 p6 W

: h% m+ B4 Z* W/ L/ W      “梵高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画家,而且是一个出色的作家与哲学家!”获得这项殊荣的时候,梵高已经去世了47年。* a. I7 u2 q6 a: s0 t$ l( d# g

# H4 H; Y2 {, a6 ~
8 {: l7 ]/ X1 U) W0 W
4 G; W; J) L& |1 k* r+ ]9 _( t
* o' ?+ X; i6 u1 ~
       自杀之谜
% H9 J. c# K* E/ T      梵高与当地人相处愉快,病情也似有好转,但就在1890年7月27日下午,他外出作画时开枪
自杀。29日黎明,梵高提奥身边死去。当时他只有37岁。关于梵高自杀的原因始终存在争论。个人认为,梵高的自杀并不只是由于精神问题,《麦田上的乌鸦》等作品绝对是画家极其清醒的状态下画的,但这些画暗示了梵高的死亡却是很明显的。
. T4 s/ N' w, ~5 ? 乌鸦群飞的麦田.jpg
0 T( I! c- y* I2 W6 k有人说梵高这幅《麦田上的乌鸦》是梵高结束生命的先兆。
9 z( W2 a( Q; t       - ?% K+ d( i& k% `( {
      当时,梵高像往常一样,拿着油画写生工具从旅馆走出来,但是在他怀里却紧紧握着一把借口赶走乌鸦而借来的手枪。一位农夫刚好走过麦田小道,听到梵高嘴里嘟囔着:[没办法了,没办法了……]

! d* n/ K- i# `5 |
5 T/ c  n5 k; t        梵高走进麦惠摇摆的麦田深处,将枪弹打入腹部,枪声在洒满夕阳的大片麦田上空回荡……
1 S# c* [: U! @$ y" F* D0 F
第二天早上,在提奥的看守中,画家梵高安静的离开了人世。' j  f2 ^! B0 F: Z% @0 m8 H
梵高死后,从他的衣服的口袋里发现一封写给提奥的信。[亲爱的弟弟,谢谢你寄来的贴心的信和五十法郎。想写的事情本来很多,可是我想没有用了、听说你的家人平安,我就放心了。生活顺利,比什么都好……你过去在许多幅画上一直是与我交流的伙伴……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但你不是我所知的那类商人,我想你依然站在人性的一边,既然如此,你还指望什么呢?]1 Q* \: Q5 m. x2 g8 B+ b' h
; n7 Z/ P1 c( n" M3 U% H5 S
       1891年1月25日,
提奥在梵高死后6个月也病逝了。& j2 C! ]& Y2 {: @$ K

. T5 B0 J+ s3 U( y4 c       1914年,
提奥的遗体被葬在奥维尔梵高墓之旁。在教堂四周的麦田里,可以看见梵高兄弟两人的坟墓,默默并排在大墙左侧。这两个不顺眼的小墓碑,被加塞医生栽种的常春藤包围着。[11]
% u' b$ ?: M4 v+ X9 D
1 f4 y! E* V0 A  X* h

点评

老哥,我只是道出个人的喜好。希望老哥贴出几幅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女神”、“拿破仑"等鸿篇巨制,与梵高、塞尚、高更、雷诺阿等人的作品比较一下……也许呢更理解本人的喜好。哈哈哈,瞎侃。  发表于 2013-4-29 11:46
哈哈,老弟,要不你请华老师为你排解排解,华老师他老人家对画最有研究。color]  发表于 2013-4-29 11:37
我喜欢法国古典浪漫主义画家德罗克罗瓦的画,历史题材、气势恢宏,如“自由女神”、“拿破仑”、“拿破仑加冕”,甚至“猎狮”等极有震撼力!印象派“平民画”总显得那么小家子气。可能所好不同吧.  发表于 2013-4-29 11:35
梵高因画画穷死,收藏梵高的画富死,世道这样怪怪。不过翻来覆去怎也看,看不出其画怎么个好法,竟然值那么多钱?法国印象派作品难懂,恐怕是走出户外写实,开创一代新风?划时代的意义?不明白。  发表于 2013-4-29 11:23
发表于 2013-4-29 10: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请大家看看梵高的一些画作。不知阳光客老弟在画展中见到没有。0 m" a9 `' L4 z* @; a# D
* }& S/ J7 J1 r' e" ^
奥维尔教堂.jpg
2 L( r$ z& `4 k" I4 b0 d, f奥维尔教堂
8 x% b% J& c6 u: n 向日葵.jpg
. p' m% \3 k1 S3 m8 C1 c向日葵" d; @9 s* W! b7 d9 j
鸢尾花.jpg
# a7 C, X' j+ a2 X鸢尾花2 K/ K" V. i1 U$ r
吃土豆的人.jpg # v! B9 S7 M7 H. B- ]
吃土豆的人
, y; C; V0 X. y+ B 星夜.jpg
2 m2 U6 f9 t4 V; v* R  t6 x* s6 x星夜
* e. `: a) b) h" x$ _ 梵高母亲像.jpg ! j7 S! v$ y- I9 f' D# f
梵高母亲
/ Y' x- f/ O9 A& F1 y2 j. b8 p
发表于 2013-4-29 11: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梵高的画作能够得以坚持下去,并且在他去世后得以流传至今归功于他的弟弟俩口。转录有关资料如下。
) |& K' e1 I' \& G- _1 ?  v0 g) b5 r4 Z# `: s
5447934747714666603.jpg
/ i9 S" j& s+ W4 r9 O! O梵高的弟弟提奥。# ^1 q6 f* Z7 [
- q! Z  F$ G# S2 @4 \
提奥・凡・高 (Theo van Gogh) 1857.5.1-1891.1.25 文森特的弟弟
, E$ p8 M1 v2 Y+ C3 G% e$ C  提奥是文森特・凡・高生活中唯一的支柱。文森特一生中始终和弟弟保持着亲密的关系,文森特从未意识到提奥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他的支持。8 d* y" H4 [1 e3 v2 B4 ?# N) m
  他们关系并非一直很完美,有证据表明他们之间也有过磨擦和不愉快,特别是1886年到1888年初文森特和提奥生活在巴黎的那段日子。尽管如此,提奥并没有动摇支持兄长的信心,如果没有提奥,我们永远不会了解文森特・凡・高。
+ S5 {. h8 v- k" S, R. D1 _- x  1890年文森特去世,兄长的失去,使他日日夜夜悲痛不已,提奥染上了传染病,新近的证据表明提奥有可能和他的兄长一样,患上了无法医治的梅毒。在那以后他很快住进了疗养院。卡米尔・毕沙罗在给儿子吕西安的信中写道: "看来提奥・凡・高患了尿毒症,他已经一个星期不能小便了……"。! w8 a3 r; V9 a+ O9 D7 U" e) M  b
  1891年初,提奥的身体垮了,他本不坚强的心在遭受了最后的打击后崩溃了。他陷入了昏迷,不几天就死去了,被葬在乌得勒支。
/ c- `: Z& a8 p" Q( ?/ r' L  J$ |  提奥对其兄长无私的支持得以使文森特的伟大作品永远不会被忘记。此外,兄弟俩之间的大量的通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森特的作品及其内心世界。2 y, K$ l& G+ }& N+ d- @) B

4 g% F# y0 l2 F+ e5 z2 ^' M 3191649563593100909.jpg   v- f* J& E% T1 |% |0 |; ?2 E
提奥的妻子若阿娜・凡・高-邦格
/ b# q" v  _3 u) d2 M$ L7 k
1 s9 f: K0 l7 I- A若阿娜・凡・高-邦格 (Johanna van Gogh-Bonger) 1862-1925 提奥的妻子

. h) N$ T8 W0 d" K+ p7 N( w  作为提奥的妻子,她同样给予了凡・高无私的支持直至最后几年。在提奥去世后,她不知疲倦地为了凡・高的收集并保存他的作品。此外,她还整理保留了文森特与提奥之间的所有信件,正是这些信件使我们得以探求凡・高的生活及其艺术。
; k9 n- p1 N" r8 A8 e+ J. V  为了收集文森特的作品,在他死后,他的作品开始被高价收集,若阿娜仍旧不遗余力地将作品留在她身边,而没有分散地卖给世界上的私人经销商。一旦从销售中轻松获利的时候,她的第一件事就是保留文森特的作品。
% [" J. ~9 B( `  为了感谢这些努力,凡・高基金会于1962年成立,在阿姆斯特丹建起了凡・高博物馆。除了若阿娜几乎没有人信任凡・高。她的信任不仅在生活上支持了凡・高,并且使他的作品得以流芳百世。/ @+ e$ i: O/ u# e: Y& G

  o, O; x. M  n( Q- a4 k 5952290516384367980.jpg , ^9 J2 L8 b* I  E$ Z7 |
梵高侄子# S' v, t: A9 M; l3 j
: T5 T" j6 L' p: F
  文森特・威廉・凡・高,提奥和若阿娜的儿子,和他著名的伯父同名,但早年他曾想换个名字来摆脱伯父给他带来的阴影。
% G3 Z/ n0 Q7 _0 o$ z7 L# R/ v- r8 l  文森特・威廉1907年进入代夫特(荷兰城市)的技术学院学习,1914年机械工程专业毕业,他一生都被亲地称做"工程师"。对于人们认为他的家庭都有艺术家气质这一看法,文森特・威廉这样写道:"我从未学习如何去理解艺术(绘画、音乐)。我对这不感兴趣,我尊重艺术,但那不适合我。"
  |9 K9 X. p$ s  C/ _# G  尽管文森特・威廉并没有像他的母亲那样对凡・高的遗作充满了热情,但他仍然十分看重伯父丰富的作品,他继承了这些遗产并且康慨地将它们借给各地的博物馆。二战后,文森特・威廉终于对这些作品上了心,他梦想着建立一个专门展示伯父作品的博物馆。2 R' w: y/ \; C
  1960年,文森特・威廉,这位"工程师"向文森特・凡・高基金会求助。在以后的13年里,他全身心地投入了建造凡・高博物馆的工作中。向他的母亲约翰一样,文森特・威廉对伯父的遗作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的孩子和外孙今天都活跃在文森特・凡・高基金会。; ^6 W5 f) K( N/ ~3 q  r
9 r# D( j8 t+ J+ \5 D( A# [

点评

目前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标新,中国水墨画非常受欢迎,价格居高,超过油画——中国的简练和内藏的意境与韵味,西画无法企及。  发表于 2013-4-29 11:39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15: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4-30 16: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ojy 于 2013-4-30 16:26 编辑
& m! e0 e; {8 z
% K" H6 e7 F, e; M, p1 Y五一国际劳动节到了,祝老师校友节日快乐。
% @6 Z2 j1 B2 D2 ^% G
% u! V+ L7 c+ @ 4087886_104931471973_2.jpg * k2 S; r) o! @7 g! U  V' Y

/ |- z. p' p$ h, ~7 n 3366892_173108036395_2.jpg . e) W8 n# ]) d- i/ D, v

& `* M) n! v. [/ R4 {/ g3 P! N% i/ w' d5 q
& Q4 L3 u9 I* y" o7 E. t
( t4 J3 ]5 K' e2 @: U  Z$ I3 q

点评

对了,明天是劳动人民的节日,差点忘了。  发表于 2013-4-30 17:12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17: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4-30 17: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4-30 17:10
$ U. S! E: g' k( }另,我在“朝鲜”那文后的“议论‘维稳新思路’”纯属恶搞和玩笑。我发在“猫眼”,有一网友痛批我 ...
1 f- N7 |2 M1 D5 O+ t
糊涂:在猫眼上你是否看到“我是天才的老鼠”的原创,《天才谈中国五零年代生人》。我看过很为五零年代生人难过,这“我是天才的老鼠”是在打击一大片呀!包括你。虽然我是40年代生人,但是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有空去看看。

点评

这是“代沟”所致,彼此沟通不够,“父子母子”相互很陌生。你不知这帮孩子想什么?他们也不愿意了解我们和我们的过去。只有咱们自己最清楚,在咱熟悉工作领域,咱们一点不比他们差,他们多在咱们手下当小工。  发表于 2013-5-1 11:21
现在就是有这样的年轻人,自命不凡的愤青。心中不满,可又不敢指明现在的领导人,于是就把不满全部发泄到50年代生人。  发表于 2013-5-1 09:08
我在猫眼看了【丑陋的五十年代生人】,文章说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文化知识缺乏.没有信仰.利己主义.结党营私.不知忏悔....我看把这些安在五十年代人身上太牵强了。  发表于 2013-5-1 09:00
发表于 2013-4-30 19: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 O: A% n  V+ K! Z$ n" Y
胡涂人 我喜欢法国古典浪漫主义画家德罗克罗瓦的画,历史题材、气势恢宏,如“自由女神”、“拿破仑”、“拿破仑加冕”,甚至“猎狮”等极有震撼力!印象派“平民画”总显得那么小家子气。可能所好不同吧.
+ Z0 ]$ V# M9 e9 x' J) C  v! s
% C0 s0 t4 v% W' |: u
其实老弟喜欢的法国画家,大家也会喜欢。有关资料转录如下。; V* s- g2 o# n) s3 s# S( j! x

/ g4 d* _+ D$ Y5 N' s# q8 g! }6 e6 W5 z* l
    欧仁·德拉克罗瓦(Eugene Delacroix 1798-1863)是法国著名画家,生于法国南部罗讷河畔的沙朗通-圣莫里斯。从儿童时代起,德拉克罗瓦就生活在充满艺术气氛的环境里,并且受过多方面的教育。在表达感情的深度与力量方面,除去伦勃朗外,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在表达运动的激烈和气势方面,除鲁本斯外,很少人达到他那样动人心弦的程度,在把抽象的冥想和寓意的东西变成艺术形象上,除米开朗基罗外,没有人具有他那样的才能。+ {' D7 e! ~, G6 y* K7 r
7aec54e736d12f2e04fb5bce4fc2d5628435e5dde611b09e.jpg
/ c/ n! c/ T; d1 \- F; M欧仁。德拉克罗瓦
/ T% J* `& R: O! n- O# U9 M # I, W0 I* C0 ]2 B- J
      只要拿起画笔,德拉克罗瓦的浪漫主义激情就像火山一样进发出来,发出巨大的叫啸,他画画就像狮子吞食猎物一样,一气呵成,所以人们把他叫做“浪漫主义的狮子”。4 ?) k1 T2 }5 Z8 d$ L
2 P) A7 M; O& C! a2 w
      德拉克罗瓦的代表作品有《希阿岛的屠杀》、《自由领导人民》和《但丁的渡舟》。
& [+ |9 V: a* c) p9 y$ [
( D: Q: P' T* n. s
自由引导人民a.jpg / \2 B% w8 n( E% Z, U) Y
《自由引导人民》[2]
0 r! K. [# ]7 r/ s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 K  [$ Y6 [4 O

$ P; `. X: H  I) j; L 西奥岛的屠杀.jpg   ?( m" [- r2 B( \4 F; C- n
希阿岛的屠杀
2 _. a& @& @  b6 p 但丁之舟a.jpg
( `* J0 w2 E, G/ _) z7 t. g2 q8 _但丁之舟
4 G  m2 u# r2 f* k8 ~+ b3 m7 V

点评

我相信“自由引导人民”这幅画,更能触动国民的心……  发表于 2013-5-2 08:47
发表于 2013-4-30 19: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帖)
4 r% u4 N9 D0 t! }: u/ p& w5 I+ m 雅克·路易·达维特Jacques Louis David (1748-1825)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杰出画家,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出身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758年 父亲去逝,由其叔父和建筑师德麦戎抚养。他最初的绘画老师是他的亲戚,著名的罗可可画家布歇。之后于1766年和皇家绘画雕刻学院历史画家维恩学画。从皇家美术院毕业后获罗马大奖,得以赴意大利游学,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影响。回到法国后,他接受了狄德罗的思想,反对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1794年7月,拿破仑发动政变,因参加了雅各宾党的达维特,被罗列了17条罪状而被捕入狱,险遭杀身之祸。1799年,成为拿破仑的首席宫廷画师。同时期教出一批优秀的画家,如:·安格尔、柯罗、席拉尔等。1825年,客死异乡,享年77岁。主要作品:《马拉之死》《巴利斯和海伦的爱》《被维纳斯解除武器的马尔斯》《荷拉斯兄第的宣誓》《马拉之死》《描绘美女康贝士贝的阿贝勒士》《拿破仑加冕式》《萨宾女人》《苏格拉底之死》。" b$ u" S- A. y
杰克。路易。达维特.jpg   f2 v" a3 W6 O" m4 r. X2 o
雅克。路易。达维特8 v9 A3 \# C7 l- W- C
拿破伦在他的研究报告室a.jpg 3 x' `0 u- Y% u# `0 j2 E4 h
达维特所画拿破伦画像3 e5 R1 ~0 U% ^! U- m2 S
途经圣伯拿的拿破伦.jpg 6 m0 h& M. }0 E. E
描绘拿破伦翻越阿尔卑斯山取得重大胜利的《途经圣伯拿的拿破伦》) F2 O: c& `7 e( N0 t  C" g$ |
- j2 F9 H9 N3 S# q. j6 w
拿破伦加冕典礼a.jpg
' A: E3 O- m" d拿破伦的加冕典礼/ o5 `4 g3 w, `9 M: ^
拿破伦加冕典礼2a.jpg ( Y6 D! T  O2 {8 E+ i
拿破伦加冕典礼局部
% Y9 f' v! u1 a9 ~1 z! E' h

点评

拿破仑是他画的,我记错啦,不好意思。加冕画以往是教皇将皇冠戴在帝王的头上,意味上帝赐予你……。然,拿破仑认为皇位是凭自己能力赚的,所以自封自戴皇冠,结果宝座没坐多久,就失去皇帝头衔。上帝不答应了……  发表于 2013-5-2 08:58
从那以后普通人日常生活成了画家描绘的对象,艺术贴近了人民大众,不再为贵族的小众所垄断。印象派的意义大概在此。  发表于 2013-5-1 13:46
太好了,老哥哥费心啦。当然有同学喜欢印象派绘画,我无异议。我比较喜欢古典浪漫主义的绘画。这些大师源于“经院派”,一直在室内作画。印象派突破传统走出户外去写实,开创了现实主义的一代画风,也值得敬仰....  发表于 2013-5-1 13:43
 楼主| 发表于 2013-5-1 12: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09: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15: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15: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5-3 18: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5-3 15:19
0 ^3 B/ v8 ]. R; ?" l. z9 w找来西水车老哥厌恶的那篇诽谤五零后的“檄文”,共大家一阅,听听这小子说些啥:9 C# y2 m$ y! n  Z- e; _

9 p( i  |4 c+ f8 u# @1 f0 k1 F                  ...

! W( b' _1 U: i我看到的不是这篇,我再找出贴上,内容和中心思想大同小异.我很同意和欣赏"这猫是个啥东西"作者的一句话"我从他字里行间分析,他人生肯定特别失意。但他不分析一下个人仕途失意的原因,是否是自己主观原因造成的,言外之意一味地归罪他们单位的“五零后的领导”,乃至将这种失意后的怨愤放大,发泄在整个五零后这一代人身上。"估计猫的父母是40后,我就是这代人,但是我坚决不同意他的观点。
发表于 2013-5-3 22: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5-3 23:03 编辑 - D# Z1 g1 n. b$ B" |& {

4 O; L( a' N0 }, b/ _/ X
五十年代的生人- m6 y5 B. I$ U5 f
   五十年代生人。都喜欢用一个贴切的称呼,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他们是真正的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最重要的,他们是一群真正的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长大(成才)的。而是最最最关键的,他们现在是我们社会不可缺少的,各行各业领头的骨干。他们从小就是时刻准备着的。(当然是为了实现那个GCZY)当现在步入领导的骨干以后,他们就是时刻准备着大捞特捞的典范。所以说,他们现在是中国的主力军,骨干中的骨干。
当然了,50后们现在基本成了我们社会的精英“主流”。他们已经拥有了这个社会的话语权。
1 n. S6 F+ A$ e( V1 z! w/ X2 }5 F9 \他们还是现时代我们社会的实际的真正的主宰,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群呢?
1 s) K! Z' }$ X最丑陋的童年,扭曲了的人性,必然影响到其一生的人格、道德、情操与修养,必然造就了其丑陋的人生。
, C6 \/ C6 k! O! R这批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贪得无厌,闷声发财。! ?' o* \6 N0 C, T, |
他们不懂什么叫文化的重要。他们做的就是只管我自己,不管以后洪水滔天。* ?  K$ N1 C! B" `
他们已经把我们的后代的后代也赌进去了。
7 s8 n0 d" T4 w这批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毫无战略的眼光。
- A) F/ W  A/ q& _+ ^记住那批5-60岁的家伙。3 ?- }# M4 Z6 P
他们的为人也差不多个个脸厚心黑。对同事,极力攻击、诬蔑与排筏。对上级无限奉承、巴结,谄媚,对下级残酷压制。对朋友口是心非。他们惯于无事生非,两面三刀,八面玲珑,口蜜腹剑,指鹿为马,恃强凌弱,男贼女娼,妒贤嫉能,胡作非为等,人类所有丑恶的地方无不最集中地体现在他们身上。
$ U$ j% K+ [4 u/ g2 Y
最丑陋的童年,扭曲了的人性,必然影响到其一生的人格、道德、情操与修养,必然造就了其丑陋的人生。50后,全人类历史上最垃圾的一代。
" {5 }! q! K% ]) O9 B( ^; |9 N# E
# V+ E6 x9 ?3 u1 ]不说真话这批人的总特征  Z$ J0 [6 w; e+ _4 {4 m0 w! u) D
5-60的人掌权' b' ~7 d0 m% l  E+ g! A, t
恶果马上就要显现
. b- N1 Y3 x0 V现在就是嘛- }- ^( G+ O" I4 M
瞎折腾6 V+ @0 y. U; r/ Z
还是原地打转
  k- {# C9 Q8 u" v9 _' |3 x" p民族的自信心都被它们折腾完了
3 c6 D) ]) v5 b- }而他们做着两手准备
4 g) e3 R; |' Y# @+ R7 \' l子女老婆都在外面
! {* ~3 ], A5 k7 M; i7 u, M6 ]能搞的好吗?
6 D" q; o7 g6 }( b% r, S: b只有文革糟粕教育出的那批人+ [1 N! ^8 s* B
才有如此低下的人品
1 Y& M( W; t6 P% ^) z; c  V# e猫集大成的厚黑,这帮家伙学的最好
$ _- x6 t0 @: h, v骨子里的不要脸
4 o5 ~, o7 o% }" _5 [: ~4 o5 q7 I吃喝玩乐就是它们的最高梦想- I: |% C* x& g2 f1 E) X3 h
那么这群无耻的人当领导是什么结果?' T$ g+ m9 f) \& F, K/ I" z! _* p6 _; T
大家可以看到这批5-60年代的家伙; z  w  o  e4 U0 }; y9 T
他们心里只有自己的小家,老婆孩子
4 Z( ^( H8 T) ?& @, v  M+ k) J哪里有国家?哪里有民族?(任何种族都在为了自己和后代的生产空间而博弈)
. @3 \0 x* s0 V7 w而他们做的是牺牲我们后代的生存空间( _1 A0 M6 ~. E; C3 x
所以他们是最愚蠢的一批人
7 u- b7 I* J: [" A) \9 g也只有文革才能培养出那批人
( R1 C# F6 \2 Z8 }& l
下面又开始扯上文革,好像50年代生人就是文革造就的。
  O0 B/ E) R2 G
发表于 2013-5-3 23: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 r  `, H# W5 i$ x, t文革的贻害最大的就是中国当今所有的领导位置的人都是红卫兵出身,所有今日中国的罪恶源头就在这批人身上。当今中国,说白了就是被一群5-60岁的文革洗脑的一代人在领导。很多人天真的以为文革结束了。怎么可能结束了呢?他们都是文革播下的种子。这批人在当时还是比较年轻的,他们学习的就是阶级斗争的那套最愚昧最落后的文化。他们就是用当初被灌输的思想来治理国家的嘛。怎么可能说文革结束了呢?左右斗争结束了?没有结束嘛。中国还在左的骂右的。右的骂左的。还在继续无耻和无知的脑残游戏。
! v3 `/ \8 y/ l8 r# U革教育下的那批信仰无耻和邪恶的人当领导是什么结果?就是整个国家道德的崩溃。缺乏战略眼光的人才,国际上的战略和谋略都不是人家对手,因为根本不是一个起点。他们只懂任人唯亲
) U  B% p8 \& Q  t任何种族都在为了自己和后代的生产空间而博弈。而他们不是。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小九九,就是一个字

* N8 l8 m, Y) j5 u' O我们接着想一下这个问题,整整两代人 。在所谓的十年浩劫中,全部接受这种垃圾文化的培养,长大后能做什么呢?2 \1 i4 x, P" [& [5 x, J0 V$ F$ b
首先,他们是最坚定的一批无神论者。其次。他们又是一群最善变的人群(我一直说他们比川剧的变脸还牛逼)
' R# P, S3 e( n6 a那么在他们身上都发生了什么呢
2 O0 N. w1 q* Q& _# G# g因为他们都是无神论者,都不相信因果报应的
+ {6 {4 `' \# r5 h7 p那么我们现在来看他们的因果关系5 L. W/ C% ]3 c& D3 u9 h0 f% q
第一批的独生子女是他们开始的。。是报应吗?
) B1 ^9 ~. Y7 I3 F他们那批人的小孩离婚率又是最高的,,是报应吗?
/ [+ S8 b$ d& l8 [/ q+ m最早的4050下岗的也是他们。。算报应吗?
! P) v4 t+ ?! T5 e# J- d% K" Q4 a  V文革时期用皮带抽老师,现在子女不鸟他们也最多(是报应吗?)7 k5 K$ u5 z4 e/ q+ d0 a
等等等。。。。

' q6 R; y" D- P还有一个忘记算了
0 g1 B: h' o2 a( f3 [  o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不去赡养; w" E7 O' O  q7 `. U$ O
也是这批人的共性
: @# ~! b" r, i4 s& ?! d他们的子女将来看了他们那样,会不会学他们呢
  M' h  e+ \. w这就是因果关系
6 B+ X/ O$ p0 ^& b8 }9 f大家可以看的到的
1 p; {+ V' J0 K" z$ y7 V他们的苦头,我帮他们算了2 c. f# s8 N* V/ `9 B; A  O- a$ t7 h
20年左右; ^: s# ^4 Q3 A" @& |
现在的50-60年代的人,特喜欢谈论文化的制高点6 m, n# p/ O2 y3 p: T, N* Q
比方科学发展观,,我是搞不清楚,真的搞不清楚
7 u8 c! r4 W+ L. P1 U7 h, \5 R他越没有文化吗,他到好,越给你谈文化! K+ Q2 P3 v0 O4 X  W$ H
老猫的那套,越不懂越喜欢折腾,学的比谁都会,也快' T2 w. b8 c. i4 @
我就搞不懂,你TM的一群荒废十年的傻子,你有什么的文化的制高点?" I% Q: X& }) T3 X
战略眼光比猪还浅。比女人还功利。对他们来说,钱就是文化的制高点吗
6 w! c) j: {( j这批蠢人啊,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
5 r. X1 q5 y' F! Z/ |; Y翻开中国的历史书,你找不到。
" D8 {2 k+ e9 [

点评

他说的现象确实存在,不分几龄后都有。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党文化的侵蚀,与人斗其乐无穷,为利益可以不择手段.....。50后是严重受伤害的一群,但不是最卑鄙的一群。  发表于 2013-5-4 09:22
看来这小子对咱们这些老前辈误解甚深啊。否则,不会这样胡言乱语。盲人摸象,这成语何以流传至今,就是世世代代总有这种以点概面的白痴。  发表于 2013-5-4 08:50
发表于 2013-5-4 07: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5-4 09:02 编辑
, @/ ]" \* L0 r9 Y) o4 V$ C5 I7 z" b6 C; K( h* H
还有一篇好乐无荒的文革中坚红歌主力(1940-1955)。2 X, z1 V, J$ T7 i9 q
猫眼里有个左派干部子弟贾冀豫,非常活跃,不知糊涂、记忆知道他,关注他吗?我看他的帖子感到可笑而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点评

像老贾这样的干部子弟是不是不少呀?是为了保父辈打下的江山永不变色的理想主义者,还是坚信因特纳雄纳尔一定要实现?我现在实在是搞不清了。理论上迷糊了。  发表于 2013-5-4 15:48
常见那位老贾,另还有一位“中年近卫军”更招人恶心,净贴“傻帖”,基本常识都没有,胡嘞,估计智商在50一下,哈哈哈。  发表于 2013-5-4 15:41
看过贾冀豫 的文章,毛左中较活跃的,我认识的人中有几个毛 左,喜欢辩论,滔滔不绝,跟他们不要认真。  发表于 2013-5-4 09:3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3 04:36 , Processed in 1.25283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