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胡涂人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1-18 20: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号称有千年以上历史,保存完整的(浮梁县衙) SAM_0734.jpg
, A0 u( L2 c. m( g- X+ B现在成为当地纪检组织的廉政教育基地 SAM_0764.jpg
7 N( M) d- O* }( Z* M2 f- }9 J) S
: Z- K6 n2 E9 U  T7 O其中廉政的主要一条是“官不修衙” SAM_0760.jpg   n% d, ~; k. b$ b% |  D& ]

点评

这种”意识形态教育“,太过时啦。很笨!证明对腐败的一种很无奈……  发表于 2013-1-19 11: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3-1-19 08: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1-19 09:38 编辑 # C- D# w8 Z3 K0 E' L5 c4 \# `
) |% L( f0 d# G) v5 n( h( Q& ?3 N
beiwei 奥瑞德,帖子很好,其实我很喜欢《东方红》《长征组歌》等所谓红歌。但我,或者说我们这一代人的绝大多数应该不再会受个人迷信控制了。即使唱京戏帝王将相也不代表想恢复帝制嘛!但当年确受个人迷信歌曲强烈影响。! O) [1 d2 i4 n. a( H& J8 U; ?
我和北魏一样,喜欢很多红歌,但是王西麟的文章使我惊了一下。尽管我不能完全同意他的说法,我还是愿意把文章推荐出来。我非常喜欢《斯大林颂》、《绣金扁》、《交城的山交城的水》、《春天的故事》、《走向新时代》等歌曲,我绝没有反对欧瑞特喜欢《东方红》歌曲的意思。我只希望对红歌感兴趣的同学读一下王西麟:反思中国的“东方红”现象8 i: N$ A$ T2 Z# X/ j+ P

3 f; K/ B: Z2 H% j9 s! w

点评

歌颂是因为年轻时难以忘记的情怀,批判是对历史理性的分析。  发表于 2013-1-19 22:21
我觉得东方红歌本出于陕北老农,就是老百姓的感情抒发,利用它搞个人迷伩是另一个问题. 时过境迁,逢年过节百姓表达一下很正常.若文章是近作,属瞎扯.除非他想毙掉它. 我也是偶然看到这歌,怀念一下毛主席领导那段历史.  发表于 2013-1-19 12:52
好歌,曲调优美,能抒发情怀给人振奋向上的力量。这也是红歌得以传唱的原因。“好声音”里的摇滚、爵士我真的难以接受,可惜了一副好嗓子。我out了吧?  发表于 2013-1-19 11:27
发表于 2013-1-19 11: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腊八节。中国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农历十二月称腊月,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还有一种说法,说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i+ |6 v2 L  S

点评

可惜喝不到腊八粥  发表于 2013-1-19 12:32
勿忘传统佳节  发表于 2013-1-19 11:5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2: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19 15: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l_right_1 于 2013-1-19 15:23 编辑
* M# Z& [9 c# c0 b& t( ]6 D5 R1 f, r$ A
刚把关于字体帖改了一下,最后一句表达更准确些.谢谢beiwei兄.!对胡老师和胡学长表示谦意!% k6 k7 f* [& Z: O4 U) _) o

) K) \1 |! X+ I5 Y
; d' P8 G. [8 T: Z& F' ~2 ^
发表于 2013-1-19 16: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信 于 2013-1-19 16:47 编辑 1 l" z; I( c3 p. ~
3 ]* ]2 b0 k" q: J% ~
今后流行大字贴很得看,最近老传要打仗。我们这帮五零,六零后,什么都经历过了就是没见过打大仗!估计和小日本干!帐要从甲午战争开始算了!这帐要让他们一笔一笔的还。前几贴辽宁航母挺给力!
发表于 2013-1-19 17: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1-19 18:49 编辑
. S* o  _; g5 ^4 \& l; |9 L- Q% u& d8 {- s; M. x. W( B$ O
附小情怀之一:
3 O3 |% D# p  y3 K  J  v% h感谢校友帮我能上网发帖。
8 d( v3 U% ]. |0 F    从我知道有机院附小这个网站开始,我几乎天天浏览网页,从第一页起,每页必看,至今从未间断。. k/ Q* h1 U* I: F7 f
从校友们对附小学习、生活点点滴滴的描述,以及对老师、同学的深情回忆中,我得益匪浅。但是,苦于我不会汉语拼音(南方人,语音不准),无法随时上网跟帖与大家直接交流,深为遗憾和惭愧!前两次发文,都是拜托校友代劳,深表感谢!以后又我女儿代劳。" C% ^  F2 i/ W7 {# d
我是1957年到附小担任体育老师的,十余年时光,一直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之下生活,尽管工作上尽心尽力、并有所成绩,但在精神上,极度压抑和困惑;原以为,那段非常时期留给我的只有辛酸与泪水,所以,几十年来,我一直不愿回忆在附小生活与工作的经历。是附小这个网站,给了我回忆过去的勇气,是附小可爱的师生校友,给了我面对往事的力量。
. |3 G3 G/ w. U# k- t& ~( F1 e1 B尽管现在我只能过着居家、轮椅上的生活,但是,校友们对附小这片园地的挚爱,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鼓舞我勇敢地克服困难、战胜自我、面对未来,有那么多热心的、热爱生活的附小师生陪伴,我有信心,使自己晚年生活过得更好。. D' r6 B! s3 v; w
为了回报校友们的关心,我陆续写下一些记忆中在附小的逸闻趣事,与大家分享。
7 A6 c* }# ~! v- `5 r  Y, b( F在机院附小,我可以说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赐我两个外号:一曰“败家子”、二曰:“大鲨鱼”。所谓“败家子”是指在体育上花钱太多了。每学年比别的学科:诸如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音乐、美术、手工等等,哪个学科也没有体育花钱多!每天准备上体育课前,都要在操场上划白线,半年要花很多钱买白灰,浪费!上快速跑课,练习起跑要打发令枪,浪费!可这是训练学生快速反应的需要啊。有一年学校开运动会,有个“花儿朵朵向太阳”的花圈操表演,花圈上缠的是彩色皱纹纸,预演一次就坏了需要重补,有人就大喊浪费!上课用篮球,四人一组一球,一个班就得十几个球,有人说:用一、二个球就行了,买十几个球得多少钱啊?还有人说,足球比赛全场22人不就一个球吗?……岂不知,体育课是教学训练,人多器械少,大家就得排队等候;还有,课外活动用的羽毛球、板羽球….都是消耗品,每年都得添置购买。所以,体育用品比哪个学科花费都多。这些在如今不足挂齿的支出,在当年是那么艰难。
6 s& F- Z; [( c! D% C8 l“大鲨鱼”,是“文化大革命”赐于我的称号;是指埋藏隐蔽得很深的“阶级敌人”。原因就是因为我有一个国民党空军的社会关系,因此而长期受到的是“特嫌”的待遇。在学校,领导特地安排一名共产党员“监视”我的一言一行;在家里,外地来了亲戚,半夜12点派出所就上门“查户口”。1964年,学校接受了训练“体育大军”的任务,要在国庆节去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检阅。然而,训练结束,领导却不叫我跟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而是安排我在东单看学生换下的衣服。而我的双腿关节受伤,恰恰就是在那一年训练体育大军劳累过度造成的。所以,在这以后的四十多年里,每当拄着拐仗、艰难行走时,心里就会有一种无法形容的痛……….
% g3 s: Q/ X0 p+ z6 m% I我的“特嫌”待遇缘于我的姐夫,他曾经是国民党空军飞行员。抗日战争爆发时,他正在北京辅仁大学二年级,被日本人关押、后逃脱,去武汉考上了空军,后到美国受训。抗战后期,曾驾驶P.51战斗机,参与了对日本本土的轰炸作战;他是赫赫有名的陈纳德将军领导的飞虎队(中美联合大队)成员,暨空军第十四航空大队飞行员,曾在著名的国内“驮峰航线”上驾机运输抗战战略物资任务。抗战胜利后驻扎徐州,因不满蒋介石发动内战,反感国民党的贪污腐化,即托病离队,经商,后辗转台湾、泰国,最后在美国定居。美国华星报(北卡中文报)曾在2004年第8期以“投笔从戎飞虎将  夕阳灯下话人生”为题在首版刊登他的专访。7 n( I9 C" R1 _1 M' `9 @
2008年国庆前夕,国务院邀请他作为民革中央的客人,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建国59周年国庆招待会。北京市民革委员会在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了隆重的接收捐赠仪式,欢迎这位86岁高龄的抗日英雄、飞虎队老战士从美国归来,并接受他特意带回的有关抗日的画报资料捐赠。我有幸参加了这一活动。直到此时,重压在我们家族头顶的阴霾才算彻底散去。
1 y- u4 D$ ?' {$ b* T
& u; J& L3 Y# E8 O9 \6 ?4 E, k8 V历史好象真的和我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可是我们谁也笑不出来)。昔日,我被骂作特嫌,横遭批斗;如今是了不起的民族英雄回归故土带给我们荣耀,几十年真是天地翻覆。这其中的历史又留给了我们多少深深的思考?!) X- p. O; T! N4 g
胡世坚老师在2009年底召开4-11聚会活动老师总结会。会上,一位四十几年未曾见面的同事问我,你是不是有个国民党空军的姐夫?----可见,我的这个社会关系在群众印象中有多深!

点评

华老师的文章讲了掏心窝子的话。世事沧桑,起起落落,总归是沙里淘金,华老师是我们心里的良师益友。培养我们爱运动、爱健身的好习惯,学生感谢您!  发表于 2013-1-20 17:39
“一个普通的小学体育老师都不能免祸! ”在此问候华老师。  发表于 2013-1-20 15:59
在上小学时,与华老师接触不多,但我那时就感觉他的气质不一般,出身不一般,在找到附小的网站后看到一些关于华老师的消息后,感觉到华老师这样的人可能会在文革期间受到冲击,看来我的感觉是对的。   发表于 2013-1-20 15:54
给华老师一个迟到的慰问.大家对文革那一段是有共识的.祝华老师健康长寿!  发表于 2013-1-20 11:08
[学友说的对点评该放在这儿。华老师的俩个女儿都很孝顺!我们聚会时见到华芝萍觉得她仍就那么清秀。保重身体永远陪伴父母身边,是最幸福的!b]  发表于 2013-1-20 09:30
发表于 2013-1-19 18: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1-19 18:50 编辑
0 K+ J2 f5 j# N' w5 O# \9 D: F- Z2 L1 u6 W* ^2 l- ?, D
燕归来9 H8 ^8 N" I; X( B6 Y: z# ^; M
新年伊始,我想是该我回归附小这个大集体的时候了。# }6 `2 C( E$ k& l. L5 r$ l
我是从父亲口中知道附小论坛的,几年了一直在关注附小的所有信息,但是很少介入其中。我们的大队辅导员胡世坚老师曾经希望我也尽快加入,写写附小的往事,共同追忆那段历史;但是因为曾经的被伤害、被歧视得尊严全无,使我一直在刻意去回避那一段记忆深处的痛楚,以至于自1971年从机院附小的家属宿舍举家搬迁后,几十年间没有再回去看过我儿时生活、学习的地方,直到2010年儿时要好的伙伴芳惠、爱华相约,我才第一次踏进那片芳土,故地重游。) \, h+ n' ]! s2 }' U, c% s# f% P) A
然而物逝人非,记忆中的景致完全改变了,宽敞的操场、跑道、高低杠、吊环、秋千、跷跷板、沙坑都不见了,高大的滑梯早已不知了去向,校舍被挤得失去了原来的模样;我们的大食堂呢?我们的跳马、体操垫子、钢琴、大队部的架子鼓……都哪去啦?阵阵怀念、缕缕情思,让我不能够不去重新面对那段岁月。特别是附小的学哥、学姐们屡次带着敬意前来探望我们八十高龄的父亲,以及帖子里那些深情的述说,更是让我深深感动,感动于岁月无情人有情,如今都已是六十上下的你们,各自都历经磨难之后,竟然还都惦记着小学时候的一位普通体育老师;每一段与体育相关的往事,竟是如此清晰地印刻在你们的脑海之中。所有这些,让生活在病痛之中的父亲得到了莫大的宽慰。感动之余,也帮助我打开了尘封的记忆。我愿意重新融入附小这个温暖、和谐、影响着我们一生的大家庭,用文字来记录曾经的生活,与大家分享其中的酸、甜、苦、辣。; y. ^9 J5 P4 c2 k" W3 L# c& C
因为电脑用得不是很流畅,且还有工作的原因,还要照看年迈的父母,书写也许会时断时续,但是我愿意把我能记起的点点滴滴,和这些年对生活的一些感悟记录出来,与附小各位健在的尊敬的老师们以及学哥学姐、学弟学妹们共同走过以后的岁月。. s# @) s, l5 B% q' P# k
祝福各位新年快乐!诸事如意!健康平安!                  2013-1-4 8:00PM( M4 J4 E) T( h9 r) X/ x
/ {/ o$ @+ l" }
我们家与附小渊源深厚,父亲是小学的体育第一人,按照苏式大纲,与其他体育老师一起,费尽力气,为小学校配备齐全了所有的小学体育应有的设施设备。我们姐弟4人,有三人是在附小接受的开蒙教育,附小严谨的学风、良好的教育让我们受益终身,这让我们今日回想起来,都觉得是幸事。
  T, g- r% y, h* v记忆中的家,南面正对着学校的大操场,站在窗口,操场上的一切皆能尽收眼底,操场上的各色娱乐、体育器具是我们最好的伙伴,伴着童年的我们开心快乐地成长。操场有着巨大的魔力,吸引着下课后的男孩、女孩们在那里尽情地嬉戏、玩耍。荡秋千是我的最爱,滑滑梯、坐跷跷板、爬高低杠、沙坑同样吸引我,以至于这几十年在别处看到这几样东西,就会想到附小令人留恋的操场。7 Q7 G2 d& F( h3 R% _+ j" J$ x
如果没有那场“文革”,我们也可以像现在的孩子们一样,无忧无虑地成长,在附小众多优秀老师的栽培下,展翅飞翔,去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然而,一切似乎都变化在一夜之间。铺天盖地的大字报、震耳欲聋的大喇叭、各处游荡的造反派、公开监视的大小身影,夹杂着偶尔传来的冷枪声,令年幼的我惶恐、害怕、不知所措。原本关系很好的伙伴,因家长的派系不同,悄然拉开了距离;工农兵干出身的同学趾高气扬,地富反坏右出身的学生则备受不公。我家因为“社会关系复杂”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 l, ?6 R. G8 e. B* |0 M! ?$ M; F4 o7 x/ x
每天一个苹果让你远离医生0 }8 _6 _* y9 `' @
    英文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语: An apple a day can keeps doctor away. 每天一个苹果让你远离医生!美国研究人员报道,苹果中的强抗氧化剂能抵御自由基化学物质造成的细胞损伤;新鲜苹果与其他水果和蔬菜相比较,其中 皮素的含量最高,且红苹果好于绿色、黄色苹果,苹果皮中 皮素最高;含 皮素较高的食物还有洋葱、蓝莓、酸果蔓的果实。研究实验还表明,通过使用大量含 皮素的新鲜蔬菜、水果能降低早老性痴呆或类似脑病的危险性,因而,苹果可作为防御早老性痴呆的最佳食品选择之列。希望每个人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拥有健康的身体。

点评

芝萍的妹妹叫燕萍从远方飞来的燕子。记得学弟蒼建民在四一一过后就想到同学燕萍并做了很美的描述。具体内容可在附小论谈三中查找!!,  发表于 2013-1-20 20:28
校友们要多吃红苹果,对身体有好处。  发表于 2013-1-20 17:57
是燕萍吧,欢迎你回到论坛。看了你洋洋洒洒写下对附小的回忆、还有在文革中的遭遇,我感同身受.乌云遮不住太阳的光芒,病树前头万木春。  发表于 2013-1-20 17:55
校友的文章情真意切!我们都曾面对苦难,庆幸的是我们从那里熬了过来。  发表于 2013-1-19 23:21
华老师倾述了肺腑之言,您已熬过苦难,盼以乐观心态安度晚年。华老师多保重,并向您的飞虎队姐夫表达敬意。  发表于 2013-1-19 22:03
发表于 2013-1-19 19: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pei 于 2013-1-19 19:41 编辑 $ b* A1 S) h% T2 b- _1 H! e

  {. P2 ?; x$ I" {+ g3 { !!! ——邻居
发表于 2013-1-19 20: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1-19 20:33 编辑 7 T, x! [) `3 a( S+ ~& l: V& t

1 j5 P3 V: l  p: p7 Q) C发几张广州老猫(张跃)同学的画作,发表在《兵宣大院》的《大院飞花》书画联展上。8 E/ x  B! y# c/ o" w- |
6597904295982280392.jpg
/ w0 d# b: l: \! g1 W' _2 f8 F$ x# P) D  m2 i( j# |8 \  |
6597992256912504569.jpg
5 \+ |% K! Y5 {, s! j( G! k1 A; A9 F; Y+ X9 |# e& Y4 o
独吟.jpg 6 U, k$ i' V, G9 @! q2 j5 J' A
/ }) H5 u; C, Q( p% @
风雨桥.jpg 1 b- r5 s; P& n
! z" _6 L2 a; u# _
绿野.jpg
# [+ }) B9 U' {' h: Z+ ]) E1 g) u) f# q6 [1 ]/ n
满塘荷气.jpg ) o* _0 O0 f, R% i, y

点评

不太懂国画,但很苍劲,有韵味儿。欣赏了。  发表于 2013-1-22 14:34
画的太美了![/b]  发表于 2013-1-21 20:50
才子!岭南画派?呵呵。。。。  发表于 2013-1-20 14:18
发表于 2013-1-19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野牧歌.jpg 0 R! d- {% V8 U' k0 R1 u! i( O

$ i: ~+ [. n! _( T2 ?, f 山韵.jpg ( f* e/ b4 t$ z

. ^; T( R8 ]& ? 山寨秋光图.jpg . F% Y2 z) g7 b' _6 D" _
3 L; V4 U1 }" q2 @5 _1 K& X
天籁之音.jpg / A* F# W0 P+ a' a! O. a" J  Z2 V
% y( y9 `" ]7 W- {9 Y7 D* i
咏山泉.jpg

点评

画画——是人对生活中美的探索和寻觅,一种人生精致的修养。雅趣吗?闲说几句啦。  发表于 2013-1-21 09:32
太阳已升起,另外我想了一下,看看网管能否仅改一下点评字体黙认值,这个应很简单.  发表于 2013-1-20 11:04
发表于 2013-1-20 12: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anwu 于 2013-1-20 12:45 编辑 $ H3 t( J1 e8 O' w* ^
huaqiuyue2009 发表于 2013-1-19 17:58
0 D3 ~) A1 x6 D2 D8 g4 f附小情怀之一:
' N: X0 u7 n8 O: z: B感谢校友帮我能上网发帖。6 K, a  Y' h! @7 X6 L: n8 f
    从我知道有机院附小这个网站开始,我几乎天天浏览网页,从 ...

( }$ j8 F1 s- D' x- W6 Q      读完华老师的文章深受感动,我才刚刚了解到他老人家竟受到过如此多的磨难。好在现在的社会,人们的观念都已有了翻天覆地变化,不会盲目地追随乱来。5 E: ~, J% h( G, m$ R/ o! u
      在小学的六年生活学习,华老师给我们学生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一直是我尊敬的体育教师,还记得在课余时间,我经常会跑去华老师的身边玩耍、嬉戏。我班有几位体育成绩非常突出的学生,有人曾打破过校跳高纪录的,他们深受老师的喜爱。但是对像我这样体育成绩一般的学生,华老师同样用心,不会忽视,常常耐心地辅导、教育、指导我们,做好各种体育锻炼动作。记得在一堂体育课里,小学生就安排有跨栏、钻圈组合跑;集体跳绳、个人跳绳跑等项目,我的身体协调性就是这样练出来的。离开小学到中学后与其他人一比,就明显感受到小学给我的教育是多么的好!
; H7 X. D$ N6 ~) l6 X      参加1964年的体育大军,让我感到骄傲。但不曾知晓竟会累的华老师双腿关节受伤,真让我感到无比的遗憾。学生的成绩里都含有老师的辛劳,附小体育取得的骄傲成绩,同样离不开您的辛勤劳作。愿华老师保重身体健康长寿!
& W; p: Q! B* h! x1 @                受您辛勤教育过的1965届学子。
+ K) e: d8 K! @1 N6 O+ O

点评

华老师根据小学生好玩好动的天性,因势利导,把体育课上的有声有色。我为参加过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团体操骄傲,那也是华老师带领我们排练的。  发表于 2013-1-20 18:09
发表于 2013-1-20 16: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凝望晚霞的骑士 于 2013-1-20 22:54 编辑 " \) Y  c) T2 u8 x- q

% f/ u. K( S. X5 E, j       我是一边听着深沉,略带伤感的“卡农”,一边看了华老师和华同学的文章,很感动。把这首永恒的经典也送给老师和同学们——时空无限伸延,一切阴霾都会过去。。。。。。
5 _+ R# @; D/ r0 o
1 c7 ?7 {1 O# o7 ~# n5 Z+ R$ v永恒的神曲--卡农1 L; w; G" N3 j+ ?5 Y5 M; d
     “一串曲谱追随着一串曲谱,一个声部追随着一个声部,一个生命追随着另一个生命,相融相接。缠绵不断,流畅悠扬,时而昂扬激越,时而低迴凄婉……”
      当你幸福时
      当你忧伤时
      当你迷茫困顿时
      当你在任何心情时听他都会给你抚慰,都会把你带入超越凡尘的圣洁与宁静,又会给你追求未来的力量。
      这就是跨越三百年时空,直到今天仍然生机盎然的神曲——卡农。
      帕海贝尔(1653—1706),德国人。《卡农》约作于1680年。据说是为了纪念他患病而死去的妻子和女儿,在哀伤中即兴创作的。
     音乐是超越种族的语言,他如文学作品一样,只要以真诚以至全部生命来谱写,就会为所有听到他的人理解和感动,就会具有恒久的动人心魄的力量。
     《卡农》流动变幻的、似是而非的音乐语言所携带的信息,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他可以囊括人生的全部情感体验。乐曲的运行似行云流水般飘舞,而其中所承载的又是丰富得难以言表的人类情愫。以至任何一个时代的每一个人,在他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以自身的人生体验来诠释他的含意,来想象他的故事。他是一生都可以与你伴随的一串美丽音符。
        “神曲”悠扬三百年,已被人们演绎出无数个版本。现在流行的可以找到三百多个版本。有圣洁天使的《卡农》、有昂扬激越的《卡农》、有高天流云的《卡农》、有凝思哀婉的《卡农》、有欢乐幸福的《卡农》、有宁静中娓娓诉说的《卡农》……
      帕海贝尔把他的哀伤、无限的怀念以及他的全部人生情感融入了《卡农》,并与《卡农》在这个世界上永生。
2 ]! Y' X. E- ], t& u6 K- n3 _; y8 _
      [media=x,500,375][/media]
; X8 ]6 w, b. c/ x
) H' P) Y+ f$ |) \+ k3 s( c/ ?- I[media=x,500,375]$ ]- I6 `9 p6 }- k1 T9 u
[/media]
[media=x,500,375][/media]
& W/ U2 p3 g5 A  J) \
( v5 v, d0 Y# M+ H7 E* P3 f[media=x,500,375][/media]/ X: k4 z  U0 y8 U9 D/ P( T5 H

2 E; m0 P- m8 a* L! \[media=x,500,375][/media]
1 }2 F% v& Q' s' {4 L- W- c) r% v
3 }; [/ q3 @* t9 m[media=x,500,375][/media]

点评

不好意思,孤陋寡闻,惭愧。  发表于 2013-1-21 15:50
但丁的《神曲》是文学作品,而《卡农》是历经久远,辉煌不落的音乐作品,因而人们冠以“神曲”的名号。  发表于 2013-1-21 09:50
但丁的《神曲》?  发表于 2013-1-21 09:33
倒数第二个是12弦吉他贝斯  发表于 2013-1-20 22:45
最后一个视频是12弦吉他贝斯  发表于 2013-1-20 22:19
发表于 2013-1-21 01: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雾山 于 2013-1-21 02:40 编辑 & G: p/ b9 b5 \$ z) A# }- A4 q

/ C8 C8 k9 H3 m+ _6 W4 l& `* b( W
“柏林墙”之后又来“卡农”的集锦。德国的话题真多呀,发几张柏林地铁照片。* E, H9 z/ M( U/ k! C
9 N4 z" S  f/ r- E/ L/ H
柏林最高效的公共交通是地铁(U-Bahn)和轻轨(城铁
S-Bahn)$ z2 m5 f' g6 ]2 ^

/ q- U# j6 K6 y! P8 d 2012_berlin 050.jpg
1 O5 Q* O/ F) o, y" _  o2 B
简约,醒目的地铁站入口; s% O% V+ ]1 k0 G0 f

* B# C) r9 J4 O. Q' P- h 2012_berlin 151.jpg
" g/ G: A: X9 K; _位于闹市道路中的地铁站
: Z  t7 T- u3 ]/ Z. c$ n
; Y. J( ^; S  Z0 P
2012_berlin 195.jpg
4 p* x* V6 d+ X$ r' Y: g7 p现代派的站台
) {: M- W4 l8 l5 _" ~/ R- b- Y/ c/ ]) ]5 g
2012_berlin 200.jpg
' T2 Q$ I% _7 Q, c站内景观& z3 Z2 r& v8 ]$ q

5 D- B1 }) u2 q1 @ 2012_berlin 201.jpg
波茨坦广场站汇合了火车,地铁和城铁。
' x6 {) P0 m* z9 ^( ?) L

+ F& ]( D% m9 R, |# s5 r 2012_berlin 198.jpg ! ^/ C. h! F+ j! _6 d2 v7 I
火车站台
2 L3 m3 Q- U2 p1 T1 m* X

  K) t' `9 e0 B4 |; S5 N2 n, {$ E) d 2012_berlin 241.jpg 2 w# r7 F0 p) p; [# K
城区老地铁站。入口处有停靠站名表,供乘客使用。做法细腻,便人。  x/ m6 D6 a9 V/ X, R/ P* c. c0 b
' C% G8 L1 a0 W4 K$ F
2012_berlin 177.jpg . l" \. s. s% \& C/ |: C
自行车随人上车
; p  @. N! S" x% L4 F0 W6 ~+ [! H, n+ e1 j# T# j0 p/ m2 E
2012_berlin 181.jpg 2 c/ k4 f; U! V- W! a* o- A
信息牌,提示车次到达的时间。. I& }9 f+ \7 D9 x6 E; O6 t

0 j% L% D) H( K1 b2 k/ Z 2012_berlin 186.jpg * N) D% w' \0 N! [1 B7 g# f  A
整洁,宽敞的车厢,有固定和折叠两种座椅。人多时不使用折叠椅,以便让出空间;也可供停放自行车。6 l& F  q% d) n; m9 F! S8 S

# Q2 ~: t  ?. x9 ~2 ]: T& i+ J' G# \7 F# I4 t
2012_berlin 242.jpg 6 l! T1 q, v3 G; b3 ?* Y
年代久远的城铁站入口
. r7 d; j% v$ h2 q( e0 p
3 M; l- ?% T! c! H& v 2012_berlin 238.jpg
1 L8 Z) q6 \3 [5 m城铁老站台。
) ~/ [9 w) p" ?: i& F! S. `3 U1 g) `" q0 }% d4 w0 q& M/ @
2012_berlin 437.jpg
" q# I2 y- `5 _- u( X! I: }- x& H东柏林区段运行的有轨电车。
" F% B! d& l- y. W8 A: @! T2 z( H+ j, Q3 F) A' ], ?5 R% |
  i& }$ Y% `" T! r2 P
subwaya.jpg   l5 `4 x9 T3 r  i7 q2 d( M  u2 F
柏林地铁图(A区,属于市中心部分)。线路密如蛛网,四通八达。( e0 D) H8 o, |- i

" `" Q8 u: _! m+ o
周一到五地铁营运从凌晨4点到午夜12点。周末除地铁U1、U4和U12线外,其余所有路线都通宵营运。8 N6 \* {, j: q" j& }6 `0 U
9 T& I1 \7 |0 t6 `$ u. t
城铁(S-Bahn)的停靠站比地铁少。城铁的运营也是从4am-12:30am。周五、六和节假日的夜晚通宵营运。持有铁路通票者可以免费乘坐城铁。$ x6 O8 h1 {5 E* }9 c/ z

3 B1 o4 U8 ^. Z- ?+ |

点评

因为北京的街上太脏,所以很注意其他国家的地面,把第七张街景图片放大了仔细看了看,地面上沿墙边很多的烟头和碎纸。不过和北京比也算是“干净”垃圾了。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真有哪个国家的地面干净得如自家床单?  发表于 2013-1-21 11:41
发表于 2013-1-21 08: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世坚 于 2013-2-1 17:20 编辑
! t5 q: C5 c. C7 a$ R; j9 [, ~: S0 K# R+ H+ |' S, j

" Z( V6 I6 g0 Y& f

/ K$ t; r; G7 T. n, K# x" z

点评

胡老师的话充满了对华老师的关心鼓励与感佩。  发表于 2013-1-23 19:44
华老师对小学体育建设的贡献,有目共睹。  发表于 2013-1-22 10:52
人在做,天在看,说的非常中肯,这个天不仅是苍天有眼,还包括所有认识华老师的老师.学生.及亲朋好友。  发表于 2013-1-21 20:51
发表于 2013-1-21 09: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届全运会

第一届全运会
, M4 _0 r) _" s+ m# X5 k
看第一届全运会老照片,我们参加了那届运动会的开幕与闭幕团体操表演,华老师功不可没。

点评

[b]最后的演出没有上。[/b]  发表于 2013-1-21 22:37
[b]那时我还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幸跟随家长前去参加了观看。但人太小没留下什么太多的印象,只记得拿望远镜观看主席台上的中央领导人有谁,好像差不多都去了。第二届我虽然参加了团体操排练,但遗憾   发表于 2013-1-21 22:36
当年我们是附小2年级,对全运会没有印象,照片工体门前轿车挺多,大人物去了不少。  发表于 2013-1-21 20:5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09: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21 12: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l_right_1 于 2013-1-21 13:16 编辑
* j2 v8 [  H, t' }7 Q' q# h
# m4 |' _* W: L: C( b

第一届运动会

第一届运动会
2 b: a5 z  P6 e0 ?
发个图,华老师的汗水也在这个徽章里。谁有第2届?
* q8 w3 V" i$ M0 N! M/ T. M" V2 J6 ?6 i
+ W; ^% D4 g- z5 L! k' `( H3 t& V9 \) E" V. |* {
/ S, G- m0 b' R' K# n% }+ n
9 W6 p3 o( \7 i9 X, W

点评

第二届全运会的纪念章有校友发过,不过找起来很麻烦的。  发表于 2013-2-4 18:48
这个纪念章当年我见过,有印象。all—right老弟还有这个宝物,说说来历更有意思。  发表于 2013-1-23 19:49
很有保存价值。  发表于 2013-1-22 10:54
发表于 2013-1-21 13: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l_right_1 于 2013-1-22 10:11 编辑 3 r$ f' l% ~' Q+ y: t/ v7 Q

$ A7 b. j9 q( k; n1 n( D# X今天一个重要的体育比赛赢了,很高兴。再发两张配合一下大雾山5 R" L- l* S# Y) Q
柏林的王府井。在马路上看真人秀。忘了是否法了。
' |: k, P8 l0 N8 E7 K6 ~! c+ } 1.JPG $ X" ~2 @5 y/ V3 |6 T$ R' H
- R  M% Q% G5 I) K" o

点评

03年成都出差,省办公厅哥们接待,品尝麻辣火锅。旁晚大街上,他说“现在非典时期,否则大街都摆着麻将桌,全是打麻将的。” “那一片麻将声啦?”我问。他说:‘对头。“中西俗有别:咖啡、美女,这边麻将、美女...  发表于 2013-1-22 11:02
柏林商业中心,不会说德国话,中文叫裤裆大街。这是喝茶的地方,把桌子对着大马路,看马路天使呢  发表于 2013-1-22 10:23
这是哪啊?给我这老冒儿学学啊?  发表于 2013-1-21 15:57
发表于 2013-1-21 15: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 _: K& {% v" n; z  l3 v

) y- [/ N& g% u0 s$ ^9 G2 I        四十多年过去了,对小学的很多都已不记得。体育华老师的容貌还记得,但名字不记得了。华燕萍是我同班同学,竟然也想不起这个名字,更想不起她的容貌。但在和她通电话过程中突然想起来:她当年个子很小,坐在最前排(不是最前也是很靠前的位置)记忆中她的脸很红,可能是冻的。不爱说话。冬天时总是带一个围巾,围巾的边沿是那种带穗儿的。。。。。。3 ]7 {) b/ B3 \* Z; |2 X- ~1 i
       记忆这东西真是很奇妙,很多根本忘了的事,瞬间就会想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6: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6: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21 22: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些时间在这里下载的,应该是华老师的照片,重发——
- i$ G4 O+ D3 G& T2 C7 g5 T

, z/ c. s( s: o! b% Y5 i( R 华老师.jpg

点评

论坛老友,彼此一样。爱校尊师,同道同乐。谢谢  发表于 2013-1-22 13:47
抱歉!那是大学姐啦!  发表于 2013-1-22 12:40
是1955年入学,1961年小学毕业的。  发表于 2013-1-22 11:36
不谢!按我们育新来说,好像是66年6年级学生。  发表于 2013-1-22 11:02
谢谢wangpei ,这是六一届,我班同学去看望华老师。  发表于 2013-1-22 09:13
发表于 2013-1-22 10: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1-22 14:32 编辑 2 c" c$ a/ j8 x% T: ~5 f
胡涂人 发表于 2013-1-21 16:48
* R' Y1 l" `# v, E9 j1 g! g% g一段旧事 耐人寻味8 t5 A9 f! e1 K# C2 K. t/ y
      ...
1 U- ]1 l$ t/ n! z1 U

我听见那老头接着说:“哎,年轻人你们记住了,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要是跟着共产党,凭我的本事也弄个师长,旅长干干。当年走错一步棋啊.这下好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蒋公兵败如山倒, 惨了我们这些小鬼了。当年东北战场主官黄埔教官陈诚陈辞修惨败公主屯,在一片杀陈诚以谢天下呼声中,引退台湾,做在台湾省省长官邸,他痛定思痛,想起共产党十几年前在农村减租减息,开始提出375减租,耕者有其田。佃农从此生产士气高涨, 逐步奠定台湾经济基础。哎,当年如大陆这样做,这农村如何包围城市? 认命了。 今天,请你们小哥俩一聚,你们心我领了,把钱拿回去,好好回去跟你们师傅学手艺,否则你爹妈一死,再生两娃,只有喝西北风的份了,还不如我当年呢。我不怪你师傅,他一月30多块,一家5口,生活不易。人这一辈子,有时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师爷来日不多,再给你们一句话,凡事靠自己......
; E1 b7 z* X3 L5 T% Q1 ?

- @* X# ]& F! Q- C- j; p
这评书说不去了,beiwei上吧, 你练得是童子功。
0 {, Q: j' A3 L9 B

点评

因为工业发展了,很难征地.相对阻碍工业发展,另高价征地造成一些农民一夜暴富,经常可看到一些农民装扮 开着奔驰满街跑.在台是一景.  发表于 2013-1-24 11:08
据我所知,对地主的地有一限制,若超过限制,强收购.辜,连家族都是大地主,积极响应,政府给他们一些大企业 股票,后来地主们更富有,政府再把地分期付款形式卖给佃农.据说后来检讨应租给他们,,  发表于 2013-1-24 11:01
呵呵呵,说的不错啊!还是你和胡涂人说的热闹。可是我改行啦!不说书了,咱现在成了音乐人啦!就点评一句吧。据说台湾搞土改,政策上有一重大不同:即耕者有其田,也不让地主吃亏。我听人说的,但具体如何没研究。  发表于 2013-1-24 00:3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1: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23 09: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失去的记忆 于 2013-1-23 09:12 编辑 ; \  ?+ u% b" ?9 y' z' \

& C$ w! y+ m  E$ N
此文在网上有很多争议,供参考
* P9 f# |2 R/ |! |& U( G
[原创]为什么说中国的孩子都是输在起跑线上的!

5 C( ?6 {1 a8 b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现在中国家长们最坚定的信念和最执着的追求。于是中国大城市的孩子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背起了重重的书包,开始了繁重的学习。每天的学习内容安排地满满的,算术,语文,钢琴,英语,体操,游泳,。。。。,孩子们别说没时间玩,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
, G0 r* ^  N" d% t/ i1 N+ D7 u1 G: r; S- O
我曾问过很多家长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要素?到底是知识和技能重要?还是诸如:价值观、社交能力、语言交流能力、阳光的性格、好奇心、自尊心、社会责任感、决策能力、健康的体魄、正面的人生观、动手能力、。。。他们多数都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当然也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最后也都同意,后者是更重要的成功要素。因为,无论他们的孩子长大后干什么,这些素质都是必要的,是成功的要素。那么,既然学校时期,没人知道自己孩子长大会做什么,为什么不去培养他们这些无论干什么都必须有的素质,反而过早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填充呢?这除了可以满足有些弱智家长的虚荣心外,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呀?什么叫素质教育,中国的教育家们搞清楚了吗?美国的教育制度是基于科学分析和长期的教育实践才建立的,这包括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医学,营养学,认知学,行为学,统计学,语言学,。。。,最后才确定的。
! X/ Y. }( `8 l  h1 S- Q5 @! w  d' Z5 p
美国的教育常让国人诟病,很多在美国的华人家长和国内的家长一样,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开始给幼小的孩子学习负担上加吗,严格开始了各种技能培训和知识的填装。但残酷的事实证明,华人的孩子几乎全都输在起跑线上了,大学毕业后,真能在各行各业独领风骚的几乎没有!那些在小学算术考第一,语文考状元的华人孩子,并没有最后站在行业的巅峰上。那些在小学就知道玩耍的没出息的美国孩子,长大后,却成了各行各也的领导和领军人物,真是事与愿违呀。从中国大陆浩浩荡荡开赴美国的留学生,多数都是中国最好大学的尖子,清华、北大、浙大、。。。,早期的那些毕业生,几乎是全窝端了,经过这二十多年的累计,总数也好几十万了,但这些所谓的TopSoil(最肥沃的上层土壤)来了美国后都如泥牛入海,默默无闻了。他们最后在美国也就是混个自己的小日子,成名成家的还真没怎么听说过,非常之少,和中国孩子们早期在学校的风光极不相配。甚至美国人都纳闷,华人孩子小学时期就显示出聪明的学习能力,算术学得非常好,但怎么长大了,那些和数学沾边的行业诸如:数学,统计,财会,金融,经济,几何,。。。,大师级的人物却不见华人的面孔了呢?
% y1 K5 X# e. L7 e0 {
' t+ D1 Z4 w& W) z反观美国的教育,小学是最轻松的时期,基本上以玩为主,因为这个时期孩子需要保持童真的心态和正面积极的性格。美国的中学也基本上没什么压力,但会有很多需要动手的Projects,多数学生都可以在学教就把作业做完。到了高中才有些分量,学习内容增加了很多,开始淘汰和筛选,并开始分科或分化人生了。到了大学,才是比较深的专业知识学习的开始,到了研究生时期,就已经基本在专业上走的很深了,可以说是本专业的精英了。这个循序渐进的教育程序,其实是大有深意和科学依据的,非常符合人类生长成熟的自然过程。  N/ k- j9 _7 e9 k6 E# A# i2 f

4 i0 \; E' \% E" ~# \2 U此外,美国的教育非常注重学以致用,他们从来不强行向孩子们灌输无用的知识,而更多的是做projects,通过Project让孩子们自己去找需要完成它的所有知识、数据、材料、。。。,并自己亲自动手去做去完成它。这种培养主动思考,主动去通过找所需各种素材去完成一个项目的训练,和他们长大后,在各行各业所从事的事业非常相像,不过是简单的缩小版而已。中国的孩子很少有这种培训,他们都是安静地坐在课堂里,听老师在那里白话,然后死记硬背那些现成的结论,还不能提问题。根本就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甚至勇气。
3 P- v7 ~' I6 f% v: Y) ~/ o5 v% U- I! x) m! S% A2 T
严格地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在程序上存在着严重的本末倒置和时间上错位,这才造成了教育成果上的失败,出了门的毕业生多数都是废品!性格孤僻不合群,或是动手能力极差,或是缺乏主动性,别人不推他就不动,或是兴趣索然,或是身体极差,吃不了苦耐不了负担,或是精神上有问题,。。。他们走上社会,就会成为问题。% F# y, {: P, l2 E

( V' {6 X0 `: G5 m* c8 F当然了,中国的教育程序在很大程度上深受汉字学习的影响,因为汉字很难学,且必须很早开始学,最后学了九年才学会三千来个。而汉字的学习过程就是死记硬背,重复书写,不许问为什么,枯燥乏味,缺乏人性,。。。,这中汉字学习的方式,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认知,甚至影响到了中国人的教育价值观。
9 W9 f# z/ p1 y9 r7 g- X& c8 r" k2 t6 N5 c
中国的家长在不知道自己孩子长大后到底喜欢或适合做什么的儿童期,就开始给他们很重的知识填装,最后造就的不是成功素质好的人才,而是各个考试成绩优秀的自负自傲的精神贵族。那些孩子们带着家长们的殷切希望,老师和同学的羡慕,以及自己对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和低能高知的虚伪,以及疲惫的身心,走进了大学,这时候的他们都很迷惘,很失落,失去了兴趣,失去了动力,缺乏与同学老师的沟通能力,甚至很多连生活自理都不会,很多更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这样的华人高才生们,多数都败在了大学里。当然了,他们考试仍没问题,问题是他们没有了主动性和兴趣,不过是个普通的老师怎么要求自己怎么做的好学生而已。8 i# r" X( q2 E

1 w, U" B2 Q' e5 a, |" M/ y在美国另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是,华人家长总喜欢让自己的孩子学琴,包括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不知道为什么弹琴成了华人社圈的风气,好像不学就落伍似的。弄得美国钢琴商店,一看华人或亚洲面孔的人进来,就笑脸相迎,因为华人买钢琴的家庭太多了,几乎有孩子的家庭都有一架。不管是男孩子或还是女孩子,都一窝蜂似的学钢琴。而我的一个美国朋友却说,他宁肯让孩子学会帮助父母在宿营时搭帐篷点火,也比弹琴好有用。其实,我倒认为让男孩子学弹琴,是最大的人生浪费,还不如去参加个队打篮球呢!
. K! N$ o6 w! b; J, b! q6 y! ?7 {+ O7 ~) |( E6 x- }
儿童时期,是孩子们长身体,培养性格和兴趣,以及培养思维习惯和价值观的时期,是学习如何交朋友,如果交流,如何动手的最好时期,应该让他们在自己的群体里自然成长,而不是强迫他们不动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扯些个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的东西。当然了,美国的孩子有天然的优势,那就是英文,英文是非常容易学习的文字,几乎不用硬背什么,学会了26个字母和字母的拼读规则,很快孩子们就可以自己去找图书阅读了。这个过程非常之短,也非常简单,这造成了西方教育方式和中国的不同。" ^2 @7 P2 Z, A% ]

' K) R  Y1 X. D所以,我建议中国的小学应该只教汉语拼音,然后将所有的学校图书都用汉语拼音印刷,让孩子们轻松地在早期自己能开始阅读,这样就能在早期开始Project,他们可以自己去找资料,来完成Project。等到初中再开始学习汉字,再开始死记硬背的汉字学习过程,这样可以让中国的孩子们在人生的早期,更自由,更自然地全身心地发展。其实,汉字对成年人或思维能力更程度的大孩子来说,并不那么难学,不就是三千来个吗,而且现在有电脑了,只要会说普通话,就能通过拼音输入汉字,何必在幼小的金色的童年,让孩子们去学那些枯燥的汉字呢?而整个汉字的学习过程是如此的负面,孩子听到最多的是负面的批评和长者的指正,以及无聊的求全责备。这个对汉字学习时间稍做推迟的尝试,也许真能颠覆中华文化的那种负面,内向,服从,强制,。。。的习惯呢。
$ k; l9 q7 V; C) s3 n/ E$ ]  u) [7 C( l, X+ _& y
我的结论:中国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实在是揠苗助长,摧毁了很多原本生性阳光,情趣盎然,聪明的孩子。中国的孩子们都是输在起跑线上了,因为他们接受的教育不利于他们的自然成长,在教育程序上是南辕北辙的。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3-1-29 15:57
发表于 2013-1-23 11: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l_right_1 于 2013-1-23 12:42 编辑
  ^$ @' j% A& N& ?; {4 @, f3 n8 z" v
失去的记忆 发表于 2013-1-23 09:10 0 j/ V' ~9 y, ]
此文在网上有很多争议,供参考; i0 r. q/ b5 e* f
[原创]为什么说中国的孩子都是输在起跑线上的!& B# K) j1 c6 e6 u# ?0 l% o+ e% {/ F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现 ...
, p) ^* V2 p4 Z$ |; Y# w4 L7 W  I/ g

: j+ }# ]  b3 H4 y0 z1 b- D记忆学长发的这个贴子很有意思,等有时间就这个话题和大家一起热热热热.
# t6 L& A5 {: v9 y另发一个昨天奥巴马第2次当选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讲,可以看看.(视屏,中英文)
# x9 T, a3 p6 v
- u( e0 S. n1 Y+ ~* c2 ^7 V0 p. o, y, f
3 J9 d% k; @2 z
看下面的连接现场气氛好很多, 可能慢一点,多试几次。也涉及到很多这里经常讨论的
) P5 C$ ~- {4 q0 T6 k话题0 {. _9 S, C3 b3 C
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95686811_2036021381_bhngGiJsWjWP+Eh0HTWxve0D+/cXuvDogG+ys1SsJA9PE1XaapWcZNUB6CjXFqwbrz0xHcZkeP8wkkR5ZahY3TUqawgQilU/s.swf

点评

尤其内容官话套话连篇,更显得苍白乏力。  发表于 2013-1-24 08:49
西方头儿演讲不用讲稿,以丘吉尔最为出名,这老头演讲前讲稿背下烂熟于心,开口口若悬河,平增无限魅力。奥总大概也如此。17分钟五千多字,滔滔不绝,在背书上下功夫。国人领导没这番功夫,照本宣科,枯燥乏味  发表于 2013-1-24 08:48
美国领导人个个都是演说家,就职演讲总是要将治国的理念及面临问题的对策来打动选民。这体现了美国的软实力。  发表于 2013-1-23 22: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3: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23 16: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1-23 20:29 编辑
" S' @# U: [- O1 o& B; S' j' f' n3 V0 a+ t: E
之二:
+ V, o  Q7 _0 I7 e" _2 Z. i7 j我是1957年9月到一机部子弟小学任体育教师的。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体育学科应该说是小有成绩的,而我只是认真地、无怨无悔地做了我应做的工作。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想起仍然令我心动;一个个鲜活的身影仿佛仍在眼前跳动。
; h& L, I8 b0 W5 d. r' s7 R记得有一年,区运动会在下半年召开,我校组织了暑期集训,住校的同学每周来学校训练一次,每次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在学校训练半天后,再自己坐车回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杨小颖同学,她每次都提前到校。她那矫健的身姿,刻苦锻炼的精神,至今仍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开学后的区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7 {8 r/ A: ~: F; f
学校在田径训练中建立了校记录制度,鼓励学生创新上进。
" y0 a4 {8 O4 W: X+ O3 g徐福创造的60米跑秒的校记录,一直未被打破。* S  C2 a$ U; A) i' Z$ f
龚定光(龚定书老师的妹妹)、于风云两位同学以优秀的田径成绩被北京体育学院预科班录取。于风云个子不高,赛跑时速度快、耐力好,在校运动会400米比赛中,一路领先,令当时在主席台就座的马校长兴奋不已,禁不住跑进场地,陪伴于风云一同跑到了终点!- k( d9 Y$ Z1 S/ A4 C2 |
真正使机院附小体育扬名全区的,不是足球、田径、乒乓球,而是团体操。
1 [" H/ U. X. n第一届全运会团体操,参加单位共十九所小学,都是环绕工体附近的学校。因为是小学生嘛,当时有人认为:附小学生都是干部子女,将来排练、训练、表演能吃得起苦吗?而教师的教学训练水平如何也不清楚。所以在安排座次时,把附小的学生队伍放在整个队伍的东南一角偏僻的位置,离主席台很远。当时我心里就憋着一口气。
: x3 k5 Y$ M/ r% [( y* N. Y) C经过第一阶段训练,在80中操场全区第一次大合操时,主席台上的领导就发现:东南角的这个队伍动作规范、整齐划一、节奏鲜明、表情丰富……从此开始,对附小刮目相看!我非常感谢同学们刻苦训练所取得优异成绩,为附小争了光,添了彩!0 x* B( E! Y1 ]3 T  h
于是,也就有了第二届团体操表演,把附小队伍放在正对主席台的位置,并作为试点单位;即操编好了先在附小训练,看现场效果。音乐作曲者也随到现场,以增加灵感。附小的同学们没有辜负上级的期望,以出色的表演圆满地完成了任务!7 u5 a4 h% l% s0 n) d; |
所以说,参加两届全运会团体操表演的同学们,为附小的荣誉功不可没!$ G) r: K  B. E+ g
然而,让一机院子弟小学在全区出名的,并不只是“体育”,还有“语文”、“数学”、“升学率”。1958年大跃进时期,全区统考,全区语文、算数统考成绩,孟丽娟老师、唐玉梅老师所教班级,全班平均分为100分(或99.5分),放了“卫星”!六年级小学毕业的升学率为100%,当时任教的是张薇老师、赵环老师、陈秀芳老师等,多数学生被101中学、北大、人大附中等知名中学录取!
; C0 J# z+ g% k" c6 \

点评

有道是“梅花香自苦寒来”,老师们无私奉献、呕心沥血教育学生,才有了附小辉煌的成绩。  发表于 2013-1-24 21:08
华老师八十多了,头脑还是如此清晰,对往事历历,如数家珍。愿您老人家和胡老师等所有老师们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这比喻太老俗了点,但是真心话,望笑纳。哈哈哈!  发表于 2013-1-24 09:11
发表于 2013-1-23 16: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1-23 20:30 编辑 + n" ]$ r* [! T
1 h7 s/ H( d" N2 M
之三:
5 p3 B" Z* s/ S% D. t6 J" R9 r胡涂人多次提到我为什么没参加4-11聚会?说明对我的关心和厚爱。今天我可以公开答复如下:( M! c3 t" M& z9 F- Q
4-11聚会,我也是发起人之一。
0 P1 a8 {6 V+ K. `+ D原来,机院附小解散后,教职工各奔东西,但都没有离开朝阳区呼家楼地区这个范围,教职工还住在原来的大院宿舍里。退休后,不少同事互相常来常往,有的可以说几乎天天相见。如胡世坚老师多次到我甘家口住处作客;王敬老师更是每年都要来我住处看望,过年过节互致电话问候,关系十分融洽。在北京的教职员工们,差不多一、二年就有一次小聚会。有一次到会的老师特别多,好象有一、二十人,姜淑勤校长也参加了,在聚餐时对大家说:在“文革”时期给大家带来的“麻烦”表示歉意;并拿出2000元钱付了餐费。- @* S$ G; r4 p) \" f
2004年秋天,我搬到房山新居,曾计划约请一些附小老师到我家作客,但恶耗频频传来:赵守信老师走了,王敬老师走了……突然感到,过去一起并肩战斗过的老同事能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于是萌发了组织一次老师聚会的念头。
! Q. Q) X: Y1 K2009年春节,大年初二(或初三),我专程拜访了胡世坚老师、丁锡民老师、郭慧荣老师,提出了组织一次附小教职工聚会的建议。(顺便说一下,我自1971年搬出机院7号楼以后,已经20多年没有回去过了。为什么选择在大年初二就去拜访她们呢?说明当时心情的迫切!)接着二月底,胡世坚老师、丁锡民老师、高金楼老师、高延龙校友一起到我家回访,专门讨论聚会的问题,拟将原来的老师聚会提升、扩大到附小师生聚会。当年正是建国60周年大庆,我还特别提醒胡世坚老师这么大的上百人聚会,一定要向当地居委会、派出所备案。之后的筹备活动,我因忙于自己的事情,没有具体参加,但是整个过程我都清清楚楚。
) e1 q4 d$ H! t( a& |0 z5 q8 P所有人都在疑惑,4-11前后,我在忙什么呢?为什么不去参加师生大聚会?当时,我正处在完成此生中一项重大 “工程”的关键时期:为纪念中国首位工艺美术师、我的父亲生辰110周年,编写、出版取名《翰墨两代情》---多宝斋藏画选的画册。为了这本画册,我已前后用了十余年的时间,整理、照相、装裱我父亲留下的大量中国书画作品。从书画的照片拍摄、文字资料编辑、校对、联系印刷出版,最后把剩余的书画交付拍卖出售等等,几乎都是我一个人的工作。由女儿帮助文字录入,外孙女协助照片扫描、书稿排版整理,但是我作为总策划、总执行,事无巨细,都得过问、过目。这段时间,正是我退休后工作最紧张的时候。虽然失去了一次和老师、同学们见面的机会,但是,我最终做完了一生中最后一件大事,在有生之年,了却了可以告慰老父亲的一个心愿。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谅解。0 N, J3 l$ D# {# l8 \& g
《翰墨两代情》这本画册自费出版,为“非卖品”,没有公开发行出售。我曾赠送附小的几位老师、4-11聚会筹备的校友,以表示我对没能参加聚会的歉意。有的校友得到这本画册后,提出在网页上公开评论,我因怕招惹麻烦,故而婉拒。几年过去,这本画册在中国书画收藏界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相信可以告慰于九泉之下的父亲了。/ E* X" I# x0 T& m4 n

点评

能够理解华老师未能参加聚会的原因,当看到《翰墨两代情》这部作品,就会深为华老师的敬业精神和才能所感动,完成这样一部巨著,是需要经过长期锲而不舍地收集、整理、编辑才能成功的,由此更加敬佩华老师![color   发表于 2013-1-24 23:45
《翰墨两代情》编的很好,我们都欣赏学习了。  发表于 2013-1-24 21:18
萌发了组织一次老师聚会的念头,竞变为盛大的4.11师生聚会。这创意太棒了!  发表于 2013-1-24 21:11
华老师,我从别的老师那听到附小不少老师文革期的“境遇”,甚感不安,替那些当年无知的小同学感到愧疚,希望老师们能谅解他们年幼无知所犯的错误。想必他们今日悔恨当初,必有所忏悔。您已宽容的原谅了他们.谢啦!  发表于 2013-1-24 08:5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23:22 , Processed in 1.26154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