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96|回复: 3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含16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6-20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 x* `# {6 R! ^5 v9 z

新建好的国家博物馆北侧

, P* Q1 ^$ _7 ?# z# c# a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新建好的国家博物馆正面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 u/ z/ B' G/ p1 x1 W5 A4 t+ u; s

新建好的国家博物馆正面廊柱内与正面间

0 s# d) ~+ A6 h% |

 

- J) g) t( F. l ]1 w+ w! z

“不易”、“维艰”语出自《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在过去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现在还有几个人能记得朱伯庐?能记得这些话?!

4 Z' W8 ^8 y9 h: E" o7 O- G3 ~: d' b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 r9 [& Q6 s) g* {; I; H

朱伯庐像

9 Y7 B) {2 I& p/ T. m6 Y

5 [% b3 T. F# U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 @* f1 [: h" G$ x

立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的孔子像正面

3 G; F3 h" y* o2 s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立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的孔子像侧面

$ @2 \* T, T) p( U2 N

孔子像立在长安街上了(这是我二月份写的,那时孔子像还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现在挪到雕塑园区),说明我们对传统文化开始重视了。我们国家文字的历史要从甲骨文算起的话,也有近3400年的历史了。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好的文化传统,应该大力发扬,对我们有用的话,应该经常拿来说说。拿“不易、维艰”这句话来说吧,对于节约,对于现在提倡的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大有好处,应该大力提倡。

- P# ~% j# F4 D2 b; Z" o8 H

如果我们的先祖像我们现在这样胡糟,恐怕全国早就变成黄土高原了,剩不下什么东西让我们现在再糟蹋了。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 d( z ]- ?! B4 K0 m N

应县木塔外景

# P6 J9 \: s ^7 Y# r6 ^% R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 H" L1 n: r/ B

应县木塔内部

/ J9 J0 s( N N& x

我去应县参观著名的木塔,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我和当地老百姓聊天,当地人说他们这过去满眼全是树,现在很难看到大树,就更不用说古树了,全用没了。算算不满1000年,树全被伐光了。

' o9 }7 N5 C# n- y* o( l9 [0 z

我们现在国内的消费不是由老百姓支撑着,而是由政府拉动,花钱比着来。大小政府赛着花钱,一个比一个牛。人民的钱,花着一点不心疼。

! Z( d5 {- M; V. I

说到政府的敢花钱,建筑为先。我略到过几个地方,据说在绝大多数国家里,银行往往是一座城市里最好的建筑。而在我们国家,尤其是不发达的贫困地区。你坐在旅游车上,老远的搭眼一望,低矮的房屋中,突兀一座大楼,高大雄伟,气派非凡。一打听,不是县党委,就是县政府,少有例外。大城市还要好点,建筑物多,把这种建筑湮没了,不太显眼。这种为当任领导树碑立传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像瘟疫一样,蔓延传染,在全国泛滥成灾。北京近几年不是也拆了许多没建多久的建筑吗?!

3 V- ?8 b; y) F+ b' h: }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拆前的最后照片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 F u6 Y. T5 g! V

新馆效果图

0 S* c& D( s3 S) X v. r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新馆效果图

- N7 D* O9 y" f K% t( Z. p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新馆效果图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 N6 s" b; n% b9 l n4 c- _

施工现场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 b0 r6 ], n( J

施工现场

7 J0 Q) t5 P+ j, c+ l

国家博物馆,当年赫赫有名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毛老先生指挥建造的十大建筑位居老二,建筑本身就是重要文物!结果被掏心换肺,开肠破肚,说是扩建,结果拆得只剩外框了!毛老先生领导“人民”起劲拆老北京古建筑的时候,还有有识之人劝他别拆。可他创建的党的后代,拆他指挥建设的著名建筑时,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劝劝别拆。悲剧呀!

+ d# `% Z* Z x5 k7 R: b9 q$ O$ W

有人说:拆,是因为建筑太老了,不安全。你信吗?谁信啊!反正我不信!位于同地点,同时代的十大建筑之一——人民大会堂,为什么就没拆?为什么只是加固装修一下?!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4 g% M+ S- w& X

老馆正门……老吗?

! I8 t5 k3 v9 Z& D

现在满世界都说低碳,意义和重要性我就不说了,电视、报纸上有的是说法。许多人费心、费力的计算统计出:每人节约一滴水会怎样,节约一双木筷子会怎样,节约一度电会怎样,少开一天车会如何如何,诸如此类,等等,等等。我想,在计算机普及的年代,计算、统计出的数字应该不会有太大出入。但大家想过没有,拆一栋大楼得浪费多少电?多少水?多少钢材?多少水泥?多少汽油?多少不可再生的资源性材料。

* D$ y9 @# A( O

刚才说的是消耗。另外,拆迁也产生出一样东西,那就是建筑垃圾!2011年1月28日的《北京晨报》刊登了记者王萍的“建筑垃圾填埋一年吃掉北京3000亩地”一文中说道:“为消化本市每年产生的1000多万吨垃圾,今年将设立专职部门负责再利用建筑垃圾,减少垃圾的填埋量。据悉,目前北京市的建筑垃圾主要处理方式为填埋,每年用掉土地3000亩(1平方公里=100公顷=1500亩)。”大家试想一下,北京市平原面积6390平方公里,一年用两平方公里,如果不算人们生存的必须用地,全用来填埋建筑垃圾,才可以用3145年。

+ y, y# W7 A' \) u- P- `

应县用了不到1000年的时间,用光了所有的树木。我瞎想一下,北京如果照这样拆下去,用不多少年,我们的子孙就得住在垃圾堆上了。北京这样,全国呢?长此以往,这样下去,我们又会创一个世界记录──垃圾产生大国。

' `( L- D" h4 s) _1 ^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虽然我们一时还难以说清。目前的感受,无非是夏天热点,雨少点,冬天暖和点。但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少拆点可拆可不拆的建筑,坚决禁止拆那些不该拆的建筑,低碳工作一定会取得巨大成果,气候也一定会风调雨顺。

9 M/ M# H! m, z3 x8 g! o9 J7 _, P

不是我爱发牢骚,真是着急啊!决策者们,请您不仅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为您的子孙后代, 认真思考,积点德吧!





( O8 _6 q# ^. m- f# `

朱伯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一,自号伯庐。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徵召,他坚辞不应博学鸿词科

; I+ b) y3 `# u$ t
[此贴子已经被飞哥于2011-6-24 20:10:07编辑过]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由不易维艰说起──为低碳别瞎拆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6-24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国博已经不是老建筑了,还能算着建国庆典十大建筑吗
发表于 2011-6-24 2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不要在帖子内容中出现地址链接等,相信您是善意的,但是这是网站的规则。已经将相关内容做了修改,请见谅。
发表于 2011-6-24 2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5 06:27 , Processed in 1.12552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