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70|回复: 9

纪念文章《王永斌老师走了》[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6-14 14: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老北京史地民俗专家冯其利先生的纪念文章:

( U0 `, ?% B6 |2 u: e8 |

 

. \8 @9 r( C# C" G* ~

 

8 m1 d4 g3 H4 i

                                                   王永斌老师走了

( q3 N% y' ? }. r6 `

 

, w$ Z9 a2 E; i1 V6 a( [

知道“王永斌”这个名字

) A7 `1 i% p1 K% O

1985年1月,我开始给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抄写稿件。抄的最多的就是王永斌老师撰写的文章。因深有感触,我对《北京晚报》李凤祥老师说,王永斌老师写的文章材料翔实,有文化底蕴。这些年,我一直称他为老师,不是他同我毌亲同岁,而是他有学问。

* c& y0 ]2 b* y9 s

 

+ R+ {1 d3 m* p6 @: Q

接触较多是在《北京文物报》

1 `$ Q4 k6 v% x: [$ q2 S

王永斌老师与《北京文物报》胡玉远先生都是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的校友。胡玉远先生主持《北京文物报》期间,他除了不请自来,凡是有座谈会,王永斌老师都与会。我与王永斌老师接触多起来。

! a: @" N* W) P0 q


 

+ b9 ?0 o+ h% g

王永斌老师住的院落与大学士耆英有关

1 x4 X9 C6 @7 x0 ]

前两年,我调查旧城区的井盖,去钱粮胡同北京工业学院宿舍,顺访王永斌老师家。王永斌老师的夫人曾仼居委会主仼。她专门带着我到各个院落转了转。我之前见过常林弟收集的资料,知道王永斌老师居住的这组院落与大学士耆英有关。

9 p9 F. h9 E' c3 F+ @

 

1 K/ |: C; U% B% H! Z

王永斌老师的业师金家瑞

/ K7 R* ?( q- S9 D( E3 b+ E. q

王永斌老师受北京史专家金受申的影响,受教于金家瑞教授,所谓“名师出高徒”。而王永斌老师又实地踏查、访古采风,加之治学严谨,著述等身。说起来,金受申与金家瑞是近本家。我读书甚晚,没赶上金受申,见过金受申长子。去过交道口拜访过金家瑞教授。

* s, x& k( W8 k* G+ J

 

7 D1 ^5 Y, t8 k7 p

去年10月聚会

( A. q% l" {7 s1 x' }( K

2010年10月4日,受舒了先生之邀,王永斌、刘嵩崑、王克昌等在舒家聚会。王永斌老师来的最早,舒波(工作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部,舒先生之子)还为我们摄影。真想不到,这竟是我与王永斌老师的最后一面。

. ?+ B" P" i: B3 v0 W

 

& {% `. A( A$ n9 J; E. I7 f) M

读报震惊

4 \% [) a- U7 j4 ] z; u$ Q

6月13日晨,上班之前,我习惯在办公室读报。8时30分,我打开《新京报》A10版,看到标题“老北京民间‘活字典’王永斌辞世”,我震惊了。又见“下周一上午10时在八宝山兰厅举行追悼会”,我急匆匆赶到蒲黄榆地铁站,乘地铁前往八宝山。下车,路上见到《新京报》的郭佳、耿继秋等,因时间不晚,略为放心。见到刘嵩崑、徐进、张双林、方彪、崔普权等师友。才知道王永斌老师4月30日住进协和医院,6月9日仙逝,享年87岁。这样有学问的王老师走了!一个图书馆关门了!

9 g3 C; r, h/ k/ R2 I

 

; ~! w& _" e R G

2011年6月14日(周二)中午1时,执弟子礼冯其利谨上

! p4 m7 R2 a4 s2 B9 y* P/ g

附上2010年10月4日像片,用作纪念。

纪念文章《王永斌老师走了》

纪念文章《王永斌老师走了》

+ ^% w+ V; d3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4 16:07:15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0 P' [1 I7 W* U- `: B1 }2 S( u8 t4 P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发表于 2011-6-14 1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冯其利老师,写得感人,倍受尊敬王永斌老师的为人。谢帝京老师提供的好文。
发表于 2011-6-14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次溪。王误。“招摇”也者,即活动能力强也。“每饮必出大言”,酒后失态。动辄出大言,则欠佳。

$ q6 w0 N' Z% Z& ]

王永斌先生辞世,一大憾事。曾拜读先生大作,经历丰富,治学认真。“老北京”又少一位 。

1 @* f0 t+ ~9 k/ B* _, ]: Y# D

 

发表于 2011-6-14 1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文字中读过王先生,独葩在于文史大家之零落。

) V0 `0 V6 P; H

这篇文字让我想起张次溪先生,前不久有个契机读了张次溪先生自诩白石弟子所撰的《白石自传》,有些纳闷,张先生一生不侍绘画,如何成了齐门弟子。

J+ v. b0 {$ }9 l- Q7 c0 c

翻了翻书,齐如山先生某篇文字里说:次溪好招摇,每饮必出大言。

! o2 v3 B& D0 V7 B( D

死者为大,图书馆一说,对我来说尚存疑问,找找王先生的文字再读读或许能有新认识!!

7 V0 \- t0 O( a: D: _5 |6 F9 [

------

7 C P) h" d8 _& i1 D

激动,酒闹得。

/ T, {: p" D# j' _+ H) W#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5 1:16:3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15 0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鹰不误。我误,悟。
发表于 2011-6-15 1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pangong在2011-6-15 8:44:00的发言:
老鹰不误。我误,悟。
* ]* @. l+ `+ h, k1 ~: t$ K) z

^_*

发表于 2011-7-23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pangong在2011-6-16 22:27:00的发言:
8 p: K& X6 b% L5 }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 ~* i( o3 F' k) w! Z0 ~3 R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 k# [* V) N6 _2 e8 I. T# `

今儿跟一个哥们喝酒,忽然说起了左宗棠,然后想起当时士子撰给倨傲的左大人的一副联语想来可与先生的联语为对:

4 `. y# j- p2 L" V+ _5 Z

 

j; A# U, X! A: }! l

祭东风,破曹操,此诸葛之所以为亮也;

8 K3 ~6 \. ^7 A- z$ I

失街亭,斩马谡,彼葛亮因之其为诸哉!

- }" Z8 J1 ~; Z8 \) [9 E0 j

 

2 a* I5 P( ^' d9 @2 G

一笑!!

) Q" `3 {, i! G- q0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25 12:44:2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7-24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金著作等身,何止八斤

6 e/ c' s7 k2 _2 ~ i k }0 S6 G# O

李渔闲情偶寄,喜食鲤鱼

2 E8 o/ _9 q( _. I2 m& I

 

5 Z; N3 u- H4 B; D3 m

 

发表于 2011-7-24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抄一副:凑热闹,笑一笑

5 i# f' _9 o! Y- |2 z1 c- \6 j; G

  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

3 ^. `4 d' {8 \

  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旧时城隍庙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8 09:15 , Processed in 1.20744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