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年前,十七岁的我到延庆插队。临行,除了炸酱,母亲还炒了酱瓜儿,给我装了两瓶子带上;是那种装罐头的大玻璃瓶子。 u7 Q: e9 a) Y& ^: j P
塞外天气寒冷,炒酱瓜儿不易坏,可以吃上一阵子。在缺油少盐的日子里,这炒酱瓜儿无疑是佐餐下饭美味佳肴。
; @ i- z" k! C8 E1 h+ q# x& b
: v) M0 v$ m! C0 b- H( X" h9 n我有了女儿,女儿长大后,远涉重洋去读书,我理解了母亲;理解了作为长辈对一个远走他乡游子的牵挂和疼爱,这种牵挂和疼爱也许只是亲手做一顿家常饭让你品尝抑或制作一份很简易的食品让你带上。然而,这看似平常的一幕,其中包含的“爱”却直抵心田,直到永远。 8 W( t3 c& W3 d7 `" |0 u
我远不如慈母——作为女人天性中的那份柔软、细腻,可我能掂出那份爱的分量;像我能读懂某个电影镜头一样:日本演员山口百惠、三浦友和主演的一部电影,名字不记得了。意思是男人去打仗了,病中的妻子盼着丈夫归来,妻子的父母冒雪来探望女儿,母亲拿出饭团,颤巍巍地送到已经无法张口的女儿嘴里……这就是父母之心!天下皆然。 4 J X- l6 I$ X& ^
; [3 k" [' ~0 G& d# i我们一村插队知青共四个人,都是小伙子。之前,我和他们三人都不认识。因为都是回民才走到了一块。 7 x; H5 g+ f& V: D! e$ @
最初,每到吃饭时,我就拿出凝聚着母爱的美食,四个人一起分享。“狼多肉少”,没几日,两罐炸酱,一瓶子酱瓜儿很快下去了。只剩下最后一瓶炒酱瓜儿了。我有了私心,母爱独享,理所应当。作为“孩子”,我还有个理由,他们竟吃我带的东西,我却从来吃不到他们的。我够意思了,已经。
/ a: v" m+ R2 V! z) f& r再者是我妈亲手给我做的,不能就这么都吃完了啊!都吃完了,没有一点念想了。最后一瓶放在行李箱里一直没在往外拿。想妈的时候,拿出来看看,瓶子上还曾滴上思念的眼泪。
1 l* W5 ^7 a) g" K1 \
) {1 t) E" \9 a6 r3 E不说了,影响情绪了。近日,买来酱瓜儿,炒了一盆儿。东西丰富了,可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7 {. P! S) S9 Y/ t& Q
没看见过母亲怎么做,就会了。怎么会的,不知道,娘胎里带的吧。 4 y: O K/ L& V. R% h+ h, F
: S) |- F1 J; c' T! S炒酱瓜儿
& K5 z5 p- r' t# @5 P4 G+ k一、准备工作:
7 N% l% Y5 i: h0 D2 Q1、干蚕豆二两,清水泡二三天(换水),有些皮已裂开,剥皮。黄豆一两清水泡开。花生米、杏仁同(剥皮,窍门介绍过,放微波炉一二分钟)。 $ N, T( x3 @" n: Q7 S0 }
2、酱瓜一个,最好是“天源”的。剖开去籽洗净,切成大拇指盖大小的块,放进清水浸泡20分钟后,捞出尝尝,根据自己口味定夺,如果认为还太咸,可继续泡。
7 p R' F1 e" j2 k r0 V$ ~3、将芽豆煮一下,开锅即可关火,另将黄豆煮熟。 . p' s# F0 H0 J( A. i4 ~7 Q' V7 `
二、操作:
3 \- B( @) _3 F; k# R0 b1、切姜丝(多一些),葱末,红辣椒2个切段; , U! ~1 M! @# U+ ^- Q
2、多放些油,约1两许,放葱姜煸出香味儿,放辣椒,别糊。先放淋干水分的酱瓜儿片,煸炒,再放其他辅料,加些水,中和主料的咸;
# X! T: n; m+ V9 V3、老抽调色;放些白糖调味儿,再放些绿色辣椒或豌豆、枸杞调色;
* R2 d* t2 K' e- z a4、煸炒时间不宜过长,酱瓜儿要有香脆之口感。 " O9 X+ S# b% N& x) @
特点:下饭佐餐小菜,喝粥最好,也可佐酒。酱香味浓,营养丰富,随吃随取,品尝怀旧。(如图) 9 K3 q* ?$ v4 H1 c- L( Z: U) A
炒酱瓜儿记
; k/ k5 Y; b+ u' V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8 11:47:3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