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59|回复: 10

明代五十两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5-27 2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藏友认识这个吧?比平遥日升昌那套杂巴凑儿品相都好!可惜落单了!哪位有其余我买!您独缺它我免费赠送!(有全套撤出司令者除外啊)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1-5-30 1:38:00的发言:
* |: s9 _4 i1 c% ?

我觉得都是清朝的,因为比较多见,大大小小有十几种重量不止~

2 |# _# z1 K8 |' g

明代的砝码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保存至今呢?明代超过400多年了~

/ K' U7 I, a4 v4 u

单个的明砝码现在是很多见,铜疙瘩比瓷器等更容易延传 这类砝码到民国甚至解放后有些地区还在使用!天津的郑姓藏家曾展出过7组这样明中期完整成套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1-5-30 13:22:00的发言:
* M0 W' @% p$ E( a$ [2 i& P

这真是明代的啊?俺一直认定这种银锭砝码就是清代的,因为都没有铜锈,而且存世数量不特别少~

2 X8 i% Y- G3 L

有一种云南砝码,都是小动物造型的,那是什么朝代的?俺收集两个,据说是明代的,俺也觉得是清代的~

2 H1 g [ O6 U

鸟型砝码元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元代是青铜 明代黄铜 清代红铜。哈哈 我这么一说还以为我懂古代“度量衡”呢!其实刚趸了就卖!一个藏友刚在我家喝完酒走人!

发表于 2011-5-30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真是明代的啊?俺一直认定这种银锭砝码就是清代的,因为都没有铜锈,而且存世数量不特别少~

/ ^/ i3 r+ P1 R; ^# k0 z

有一种云南砝码,都是小动物造型的,那是什么朝代的?俺收集两个,据说是明代的,俺也觉得是清代的~

发表于 2011-5-30 0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城土著在2011-5-28 10:19:00的发言:
* u/ }* n2 w7 Q6 J

这个是纯黄铜的双线刻 我粗认为清代大部是红铜包铁单线刻字,样式也有别。我对砝码没细研究过!

) j# ], p- I+ V: X

我觉得都是清朝的,因为比较多见,大大小小有十几种重量不止~

4 i/ s( N$ n8 m$ g

明代的砝码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保存至今呢?明代超过400多年了~

发表于 2011-5-28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西不错,愿君早日集齐!
发表于 2011-5-27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砝码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五十两

明代五十两

明代五十两

明代五十两

明代五十两

明代五十两

明代五十两

明代五十两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11-5-27 22:43:00的发言:
这是一砝码吧。
0 _) G; x, e2 g2 D

确是高手!

发表于 2011-5-27 2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两!

0 G0 j+ n6 h( x" W( z) N

这东西因为是青铜制造的,所以都说是明代砝码,俺觉得是清朝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1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1-5-27 23:19:00的发言:
G! Q0 E9 ]4 P, {3 W5 s& g

五两!

3 T" z1 h; r! ?# N

这东西因为是青铜制造的,所以都说是明代砝码,俺觉得是清朝的~

5 M' s+ B% V/ I2 V

这个是纯黄铜的双线刻 我粗认为清代大部是红铜包铁单线刻字,样式也有别。我对砝码没细研究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6 18:54 , Processed in 1.16262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