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88|回复: 7

什么鸟?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5-25 0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5-25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二只知道俗名是罗马将军啄木鸟,学名不清楚
发表于 2011-5-26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好友拍到银耳相思鸟和赤尾噪鹛!好友真是好鸟运

4 K- L: x3 R! ~( s

(好友我是北京观鸟会的初级鸟友所以有错误还请好友和老师多多指正啦)

+ H# M+ s0 o/ A8 q* t% Q+ M9 t7 U

 




中文学名: 银耳相思鸟
拉丁学名: Silver-eared Leiothrx
别称: 相思鸟、黄嘴玉
二名法: Leiothrix argentauri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画眉科 Timaliidae
属: 相思鸟属 Leiothrix
种: 银耳相思鸟 L. argentauris
分布区域: 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南部、东部)、广西西南部
 
动物简介
  亦作silver-eared mesia或silver-ear。雀形目(Passeriformes)画眉科(Timaliidae)的鸣禽,学名为Leiothrix argentauris。分布在从巴基斯坦到印度支那半岛一带的灌木和次生丛林中。体长15公分(6吋),背部为橄榄色,腹部为黄色,生有黑色羽冠和银色耳斑,尾稍带深红色。6~30  银耳相思鸟
只为一群,活跃於森林的灌丛及林冠部,寻找浆果,或在树叶下觅食昆虫。巢环形,产卵4枚。银耳相思鸟发悦耳的笛声般的鸣啭声,有时饲为笼鸟。   全长约16cm。雄鸟头黑色,耳羽银灰。上体余部及尾橄榄绿色,翼上具朱红色翼斑。喉、胸橙红。腹部灰色。尾上覆羽与覆羽朱红色。雌鸟与雄鸟体色类似,但尾上覆羽橄榄绿色,尾下覆羽黄色。   栖息于平原及海拔1000m左右的丘陵,成群活动于常绿阔叶林、灌丛和竹丛间。不善远飞,常在枝条间穿梭跳跃,有时与画眉科其他种类混恬。在树丛下尾或林下的地面上觅食昆虫和植物种子、果实。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  银耳相思鸟
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中国为西南部较常见的留鸟。
基本特征
  中 文 名:银耳相思鸟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形态描述
  体长15公分(6吋),背部为橄榄色,腹部为黄色,生有黑色羽冠  银耳相思鸟
和银色耳斑,尾稍带深红色。前额橙黄色,头顶至后颈、脸、眼先和颊黑色,眼后至耳羽银灰色,后颈下部有一道棕橄榄色、茶黄色或橙黄色领圈,颈侧亦为茶黄或橙黄色,其余上体橄榄灰色,腰部沾绿。尾上覆羽赤红色,尾羽暗灰褐色或黑褐色,外侧尾羽外翈边缘橙黄或淡黄色;两翅覆羽与背同色,飞羽暗褐色,除最内侧几枚次级飞羽与背同色外;其余飞羽外翈边缘均为金黄色,从第三枚初级飞羽以次的飞羽外翈基部为朱红色,形成鲜明的朱红色翼斑。颏、喉、胸朱红色或橙黄色,其余下体浅棕色或橄榄黄色,尾下覆羽赤红色。雌鸟和雄鸟基本相似,但尾上和尾下覆羽多为橙黄色。虹膜红褐色或褐色,嘴橙黄色或黄色,脚趾黄褐色、褐色或肉黄色。6~30只为一群,活跃於森林的灌丛及林冠部,寻找浆果,或在树叶下觅食昆虫。银耳相思鸟发悦耳的笛声般的鸣啭声,有时饲为笼鸟。全长约16cm。雄鸟头黑色,耳羽银灰。上体余部及尾橄榄绿色,翼上具朱红色翼斑。喉、胸橙红。腹部灰色。尾上覆羽与覆羽朱红色。雌鸟与雄鸟体色类似,但尾上覆羽橄榄绿色,尾下覆羽黄色。   鉴别特征:小型鸟类,体长14-18cm。头顶黑色,耳羽银灰色,前额橙黄色;外侧飞羽橙黄色,基部朱红色,极为鲜艳、醒目。尾圆形,尾上、尾下覆羽朱红色,尾暗灰褐色,外侧尾羽橙黄色,其余上体橄榄绿或橄榄黄色。喉、胸朱红色或黄色,嘴橙黄色。特征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相似种红嘴相思鸟嘴为红色,头顶绿褐色,耳羽浅灰色,尾呈叉状,黑色。区别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生活习性
  栖息于平原及海拔1000m左右的丘陵,成群活动于常绿阔叶林、灌丛和竹丛间。不善远飞,常在枝条间穿梭跳跃,有时与画眉科其他种类混恬。在树丛下尾或林  银耳相思鸟
下的地面上觅食昆虫和植物种子、果实。
食性
  主要以甲虫、瓢虫、蚂蚁、鳞翅目幼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草莓、悬钩子、榕果、草子等植物果实和种子,有时也吃谷粒、玉米等农作物。
习 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成群,特别是秋冬季节。性活泼而大胆,不怕人,常在林下灌木层或竹丛间以及林间空地上跳跃,很少静栖于树上,也不远飞,人常常可以靠得很近。
繁殖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林下灌木上,巢呈杯状,主要由草叶、草茎、根等材料构成。每窝产卵3-5枚,卵的大小为21-23.4mm×15-17mm。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4天。
种群保护
  银耳相思鸟在中国由于该鸟羽色艳丽,深受人们喜爱,每年都受到严重的捕猎压力,致使种群数量日趋减少。应控制猎取,加强保护
发表于 2011-5-26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S* ^, o6 @" y9 k# z

赤尾噪鹛为
雀形目、
画眉科、
噪鹛属鸟类,
 栖息于沟谷湿林中矮竹丛或灌丛间,常结小群活动,作喧闹的舞蹈炫耀,抖动尾部并扑打两翼。以昆虫、果实为食。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D; ~0 R7 @4 j- b" b9 f/ ^) S


  中文名:红尾噪鹛(赤尾噪鹛)   拉丁名:Garrulax milnei   英文名:Red-tailed Laughingthrush   物种分类: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 ->鸟纲->今鸟亚纲-> ->今颚总目->雀形目-> -> ->画眉科-> ->噪鹛属-> [1]?
形态特征
    赤尾噪鹛
全长约25cm。头顶至后颈红棕色,上体余部橄榄灰色并具褐色羽缘。翼与尾赤红色。眼先、眉纹及喉黑色,耳羽灰色。胸腹暗灰并具黑色羽缘。尾下覆羽近黑。   雌雄羽色相似,头顶至后颈红棕色,眼先、颊、眉纹黑色,颊后部和耳羽灰白色或银灰色沾褐色,在头侧形成一块灰色块斑。背橄榄灰色或橄榄绿色,各羽均具黑褐色羽缘;腰和尾上覆羽橄榄绿色或橄榄黄色,两翅小覆羽和中覆羽与背颜色大致相似,初级覆羽黑色,外缘赤红色,大覆羽和飞羽表面概为鲜红色,内翈黑褐色,最内侧次级飞羽内翈具白斑;尾羽表面鲜红色。颏、喉黑色,上胸暗棕褐色或橄榄黄色、具灰色羽缘,下胸、腹等其余下体暗灰褐色,腹隐约具黑端,尾下覆羽近黑色。 虹膜红色或褐色,嘴黑色,脚黑色或紫褐色,趾、爪亦为黑褐色。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   中国为云南、广西、贵州及武夷山地区的稀有留鸟。全球性近危种。[1]?
生活习性
  生 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2500m的常绿阔叶林、竹林和林缘灌丛地带,冬季也下到山脚和沟谷等低海拔  赤尾噪鹛
地区。 食 性: 主要以昆虫和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种类主要有土蚕、蝉幼虫、甲虫等昆虫以及蜘蛛等无脊椎动物和草莓、草子、野果等植物性食物。   习 性: 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活动。性胆怯,善鸣叫,鸣声嘈杂,稍有动静即藏入浓密的灌丛内,常常听其声不见其影。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茂密的常绿阔叶林中,巢多置于林下灌木上或小树上。巢呈杯状,主要由竹叶、枯草和混杂一些细根构成,内垫有竹叶。卵白色、被有少许红褐色或近黑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8-30mm×20-21mm。
野外鉴别
  中型鸟类,体长24-28cm。头顶至后颈红棕色,两翅和尾鲜红色,眼先、眉纹、颊、颏和喉黑色,眼后有一灰色块斑。其余上下体羽大都暗灰或橄榄灰色。特征极明显,特别是通过鲜红色的头顶、翅和尾,野外不难识别。 相似种丽色噪鹛,两翅和尾亦为鲜红色,颏和喉亦为黑色,但头顶不为红棕色,上下体羽亦较棕而少灰色。区别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1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又认识了两种鸟
发表于 2011-5-26 1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漂亮!
发表于 2011-5-26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鸟?

什么鸟?

什么鸟?

什么鸟?

什么鸟?

什么鸟?

什么鸟?

什么鸟?

什么鸟?

什么鸟?

什么鸟?

什么鸟?

什么鸟?

什么鸟?
发表于 2011-5-25 0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图是银耳相思鸟,图二不知道了。拍的真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5 22:23 , Processed in 1.14166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