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墩、永定门、红庙街、风卷残云拍记
燕墩、永定门、红庙街、风卷残云拍记
燕墩、永定门、红庙街、风卷残云拍记
燕墩、永定门、红庙街、风卷残云拍记
0 q4 u! Z) Z7 k: b ; {8 S& F5 T+ O/ r
% s- W8 K5 i% @5 x& q- {5 m
燕墩,是一座用城砖砌筑的高台,台上的御制诗碑,见于清代乾隆钦定《日下旧闻考》第九十卷:“燕墩在永定门外半里许,官道西。恭立御碑台,恭勒御制《帝都篇》、《皇都篇》”。这段文字记述的燕墩位置及碑文内容,与今天所见现状相符,同时还告诉我们燕墩的另一名称叫“御碑台”,①而先农坛出土的那一座诗碑则未见记载。有人认为那是一座废碑,由于纹饰和文字在雕刻时出现了差错而遭废弃,因而从来未曾竖立过。 , o& M+ D6 F$ G0 q/ x5 Z4 j
持废碑论者认为,位于城南的燕墩是京城“五镇”之一,按古代“五行”说法,南方属火,应以水镇之,所以燕墩上的御制诗碑,其底座四面雕刻的24个神像中具有“龙神”形象,正是体现着“镇火”之意。而那座“废碑”底座雕刻的是“火焰狮子”纹,则是犯了“以火助火”的大忌。
' d8 F5 T) d- V1 K, l( G" Q0 f. r4 |
燕墩、永定门、红庙街、风卷残云拍记
燕墩、永定门、红庙街、风卷残云拍记
6 h( C% B' r7 K, r1 [8 F& F4 A
1 B3 o! `" T; h3 |
其实,从两座诗碑所刻的乾隆诗篇内容来看,并无“以水镇火”之意,所谓京城“五镇”之说,也是后人的附会传闻。因为那五种“镇物”分别出自明、清两代,并非同一时期的产物,难以被说成是同一个系列。
& f1 z7 X0 z+ ^9 O! s! v9 j' v0 f传闻中的京城“五镇”,另外四处是指东方属木,镇以神木厂的神木;西方属金,镇以大钟寺的永乐铜钟;北方属水,镇以积水潭畔的镇水观音庵,即今汇通祠;中央属土,镇以景山。依此类推,上述四个方向所谓“镇物”的“属性”,均与所在方向的“属性”一致,为何惟独属火的南方就一定要“镇之以水”呢?况且关于燕墩,老北京历来还有个相反的说法,说燕墩形状像是“烟墩”,即烽火台,因此含有以火标志南方之意。
( d {; L# l- W燕墩诗碑虽然底座上雕有龙神,但在碑身边框却是环绕花卉图案;而首博诗碑虽然底座雕的是火焰狮子,但在碑身边框却是每面环绕14条龙,四面共有56条龙。所以,说首博诗碑当年因纹饰不是“龙神”而是“火焰狮子”遭到废弃的推断,是难以成立的。 |